医保改革后,医保卡借给家人用还影响买保险吗?

◎本文作者 | T博士

版权声明  本文首发于公众号 T博士教你买保险(ID:DrTbaoxian)

转载联系  微信ID:DrTbaoxian02
你好,我是T博士。
先和大家分享一个新近的理赔案例。
侯先生2018年通过某网络平台买了一款重疾险,2019年11月体检时发现有甲状腺结节,之后在2020年1月确诊了甲状腺癌。
最近,他向保险公司申请理赔,却遭到了拒绝。原因是,2013年至2015年期间,他的医保卡有多次在医院门诊开心脑方面药物的记录,据此,保险公司认为他在投保时有相关病史却没有如实告知。
侯先生对此无法接受,因为这些药物是替父亲买的,并非他本人使用。他向保险公司说明情况,并提交了父亲的相关病历资料后,保险公司还是坚持拒绝赔付并退还了保费。
保险公司对于医保卡外借这样的行为,一直是卡得很严的,很多公司遇到这种情况会直接不接受投保。如果投保时没有如实告知进行医保卡外借核保,理赔时也很可能会出现纠纷,甚至会像侯先生这样遭遇拒赔。
然而就在前几天,国家医保局正式向社会公布《征求意见稿》,职工医保的改革将有三项核心举措,其中一项是个人账户的使用范围扩大,改革后将可以支付职工配偶、父母、子女的医疗费用。
这是不是意味着,医保改革以后,医保卡外借就不影响投保和理赔了呢?
日常生活中,医保卡外借主要有下面这几种常见的情形。
1)在药店给家人买药
有一些年轻的朋友,身体比较健康,医保卡里的钱用不完,会经常去药店刷自己的医保卡给父母买药。
如果买的是感冒药、止泻药之类常见小病的药物,一般不影响买保险,但如果买的是治疗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慢性病的药物,而且长期、多次购买,在医保改革之前,是会影响到健康险和寿险投保的。
因为在医保改革之前(浙江、广州等已提前实现医保家庭共济的省市除外),医保卡上的购药记录原则上被认为是持卡者本人的用药记录,而高血压、糖尿病这类疾病,是可以通过服药将数值控制在正常值范围内的,即便是体检也很难自证清白。
但医保改革之后,这个问题就不存在了,因为根据规定,医保卡的个人账户可以用于支付配偶、父母、子女在定点零售药店购买药品、医用耗材发生的由个人负担的费用。也就是说,保险公司不能把医保卡上的购药记录都算在持卡人头上了,可以放心用自己的医保卡给家人买药了。
但需要注意的是,购买处方药时,不管是登记信息还是开处方,一定要使用实际用药人的身份信息。
 
2)去医院门诊给家人开药
去医院门诊给家人开药,如果直接用你自己的医保卡挂号,那么这些就诊记录就会成为你本人的医疗记录。如果开的是三高类的药品,就更难说清了。文章开头提到的那位侯先生,就是这样的情况。
而且在医院门诊开药,医生一般都会在处方笺上填写“诊断结果”,甚至会有门诊病历,也就是说,留下的除了用药记录,还有诊断记录。万一发生理赔时保险公司进行调查,这些信息是很容易被查到的,要是涉及比较严重的疾病,就很可能会引发纠纷了。
这一点,不管是医保改革前,还是改革后,都是一样的。
但如果是用家人本人的身份信息挂号就诊,用你的医保卡个人账户帮忙付钱买药,医保改革后属于合规操作,相关的医疗记录也不会被记在你名下,不影响投保和理赔。
3)借给家人住院支付
医保改革后,医保卡个人账户可以支付配偶、父母、子女在医保定点医疗机构就医发生的由个人负担的医保费用,所以,用自己医保卡的个人账户替住院看病的家人付钱,这是完全可以的,但前提是,家人得用他们自己的身份信息挂号治疗。
如果家人直接用你的医保卡挂号住院,一方面,这个住院记录将被记入你的病史;另一方面,出院结算时,不仅会用到你个人账户里的钱,还会从医保统筹基金里报销,这种行为已经属于“骗保”了。即便你能通过体检等方式证明这个病史不属于你本人,保险公司也可能会因为你的“不诚信”而将你拒之门外。
综上,医保卡外借是否影响投保和理赔,主要得看买药、就诊的记录在谁的名下。
已经用过自己的医保卡挂号给家人开药或者住院看病,该怎么投保寿险和健康险呢?
首先,要看医保卡外借导致的“病史”在健康告知中有没有被问到。如果没有,可以正常投保,无需向保险公司告知医保卡外借过。
如果涉及到了健康告知,就比较麻烦了。若是自己默默扛下这些病史,被保险公司加费、除外承保甚至是拒保,肯定是心有不甘的;可坦诚医保卡外借的话,很多公司是直接拒保的。
也有少数公司可以接受医保卡外借人工核保,但核保也相当严格。
比如中意人寿,客户需要在投保变更申请中说明医保卡外借的原因、用途、用于什么症状疾病等,若存在多次借用,需逐一详述每次的具体情况。同时,还要递交自己连续几年的体检报告,自证身体没有这些病史。如果客户无法自证,通常会直接拒保。
再比如长城人寿,需要客户提供医保卡外借的相关证明资料(借给了谁,证明这个人有该病史的病历资料),同时提供客户本人过往的体检报告,能够证明无外借史的相关症状,保险公司综合评估考虑后,也不排除会延期。
当然,每一家保险公司的核保尺度也不一样,尽可能选择相对宽松的公司,或者在几家公司同时核保,可以增加承保的成功率。有需要的朋友也可以联系我们提供专业协助。

想咨询保险的朋友,欢迎加我微信,长按并识别二维码,即可添加。



相关阅读,点击标题可跳转到原文
《重疾险新规将缩小保障范围?尽早上车,这几款高性价比新品值得关注》
《这款重疾险有多好,只有内行人才会懂》
《重疾险有什么外行人不清楚的关键?》
《罕见重疾险:越晚出险赔付越多,最高翻倍赔,不出险还能返保额》
《有了300元保300万的医疗险,还需要重疾险吗?》

T博士:中山大学博士,连续多年达成全球寿险行业顶尖荣誉MDRT、COT、TOT标准,专注于为新中产之家量身定制保障方案。团队秉持中立、客观、诚信,追求专业精进。我们不代表任何一家保险公司,我们只忠诚于客户利益和职业操守。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