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象特稿】《理解万岁Ⅴ》|战地歌声,理解的升华

 【映象特稿】《理解万岁Ⅴ》|战地歌声,理解的升华

讲述|蔡朝东   编辑|田戈

  我的中国心  

1153高地军校实习排长窦健:“下面请我们1153阵地84年的四川新兵王昌林同志给大家来一个,好不好?”  

众战士欢呼:“好!要得!”  

王昌林:“我的歌唱得不好!”  

一战士:“哎,你的歌唱起来安逸得很,太舒服哕!”  

众战士:“来一个,来一个……”  

王昌林:“好,我就给大家唱一个《我的中国心》。”   

众战士:“好,要得!”  

(王昌林唱《我的中国心》,感情非常真挚,唱到“长江……长城……黄山……黄河……”时,众战士一起加入进来,很有气势,体现了战士胸怀祖国的壮志豪情。) 

这位被称为“老山歌星”的王昌林是四川万县人,云南人民广播电台1984年10月1日早上播出他演唱这首歌的录音时,他的家乡父老乡亲也同时收到了。父母听到儿子熟悉的声音,开始还有点不相信,儿子在前线打仗,怎么会跑到电台里唱歌呢?后来隔壁邻居也都听到后跑来向他们祝贺,他们才相信了。马上就给儿子写了一封信,前半部分写他们怎么激动,后半部分告诉儿子他女朋友也跟他“吹灯”了。

这封信的复印件今天我也带来了,现在给大家选读两段:  

林儿:  

大概国庆佳节你一定会异常激动吧!我们也和你一样或者说心情更高兴一些吧!当国庆佳节之时,我们家乡的很多听众都在收音机里听到了你的歌声,你那优美动听的歌声时时回响在我耳边,飘荡在我的心田……我家附近的很多亲邻都跑来告诉我这喜人的消息,有很多人还伸出大拇指赞扬你。这既是你自己的高兴,也是我们当父母的荣幸……  

关于你的女友之事,作为我们这些做父母亲的,有责任帮你办好,因为这是一辈子的终身大事呀。但她现在的个性和共性都变了,又有了男朋友……有一次,她和新男朋友到外面去耍了三天,甚至还准备跑掉。后来,她父母听说后才去把她找回来。所以,希望你不要再挂念她,要不就干脆与她吹了。 

作为一个人来说,一定要正直,感情稳定才算一对真正的恋人嘛。所以,我们从心灵深处希望你努力工作,英勇杀敌,把她抛到九霄云外,扔进太平洋去吧!……   

这封信的原件征得王昌林家人的同意后,已经被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当文物征集收藏下来了。 

   十五的月亮  

《十五的月亮》这首歌最早是在老山前线传唱开的,1985年春节晚会董文华唱后才在全国传唱。我记得这一年春节前夕,我到了坚守在八里河东山前沿阵地上,一位来自江苏镇江的指导员沈兆明演唱了这首歌:

一战士:“哎,同志们,指导员这两天有个小秘密,我们让他给大家暴露暴露好不好?”

众战士:“好!指导员,什么小秘密?”

指导员:“没什么秘密,大家都知道我有一个贤惠的妻子和一个可爱的孩子。”(战士哄笑) “ 

大家不要笑。我的爱人在镇江市染织厂工作,十五天前给我寄来了《十五的月亮》这首歌。在这新春佳节即将来到之际,我们身负重任,坚守在老山前线,非常想念家中的亲人,但不能和家人团聚,我想他们是会原谅的。《十五的月亮》这首歌写得非常好,我唱不好,但我希望我的妻子她能听到我的声音,也希望家中的亲人能听到我的声音。今天,在阵地上的干部跟我一样,也有老婆孩子,我邀请大家一起唱这首歌,表达我们对家中亲人的思念。”  

(集体演唱《十五的月亮》,情真意切,催人泪下。)  

 我的祖国  

下面是一位在1153高地当见习排长的窦健的诗朗诵:窦健:“我是石家庄陆军学校的,今天能有幸跟大家共同坚守1153高地,我感到非常荣幸。在欢庆国庆三十五周年之际,我们虽然不能在灯光明亮的大厅里共庆佳节,但我们在这黑暗的坑道里,在煤油灯下也同样可以抒发自己的感情。现在我把在阵地上写的一首小诗献给大家:战士热烈的掌声) 国庆三十五周年,各条战线捷报传。老山阵地庆国庆,首都老山心相连。坚守老山为四化, 把越军消灭在阵地前!  

 (战士热烈的鼓掌声)(贵州兵刘丹茂用树叶演奏《送别》)(毛金满排长和窦健排长口琴二重奏《我的祖国》)  

新娘子出嫁  

1984年底的一天晚上,我参加九连在老山主峰小平寨召开的欢送老兵联欢会,开始在山坡上进行,我正在录音。 

突然,越军向我们阵地打了几发炮弹,我们的部队马上进行还击,一场激烈的枪炮仗就在老山主峰展开了。当时录音机正在录战士的歌声,枪炮声也就录进去了,我还现场解说了几句。

由于这个连队没有作战任务,上级命令他们到坑道里防炮,晚会就继续在坑道里举行。

有一位叫武应强的小战士,打仗很勇敢,不久前在一次战斗中还救了三个伤员,但他的外号却叫“小姑娘”,请听他唱的“云南花灯”:(放录音) 战士的歌声:“送战友,踏征程)(突然阵地上炮声、枪声响成一片。)  

蔡朝东:“现在是九点四十分,越军突然向老山主峰进行了疯狂的炮击……我们的大炮和重机枪当场进行了有力的还击!”  

连长:“同志们,越军现在向我们阵地打炮了,上级通知我们防炮,现在马上转入坑道,晚会继续进行!”  

(战士们欢呼着进了坑道)一战士:“下面请我们连队的‘小姑娘’来—个好不好?”   

众战士:“好!来一个,来一个!”

  蔡朝东:“哎,你们阵地上都是小伙子,怎么会有小姑娘呢?”  

 一战士:“他说话太像姑娘啦,动作也像姑娘,特别是他唱起歌来令人民愉快!”  

武应强“好嘛,唱一个就唱一个,我给大家唱一个云南花灯——《新娘子出嫁》”  

回娘家  

下面是坚守在八里河东山主峰上的七连连长李云志唱自《回娘家》:(放录音) (一口山东话的连长李云志在罐头筒里装上小石子作沙锤的敲击声中,唱了一段幽默有趣的《回娘家》。)

党啊,亲爱的妈妈  

在前线,战士们把祖国、母亲、人民和党统统用“妈妈”这个词替代了,因此,一唱到有妈妈字眼的歌就特且动情。 

有一天,我在一个阵地上看到一位叫刘兆举的小战士满脸硝烟,正在聚精会神地用松球雕刻一只小鸟,小鸟做得非常逼真。我问他:“你在阵地上雕这只小鸟干什么?”  

他说:“我要让它飞回去,给妈妈报个平安!”  

我说:“好,我带着照相机,就把你和小鸟在一起拍个照,以后让妈妈看吧!”  

就这样,我拍下了这张照片,现在请大家在现场看吧!  

后来这位小战士还告诉我,他们一起来前线参战的一位叫王斌的战士还创作了一首《唱给妈妈的歌》,也在阵地上广为传唱:望北斗,思故乡,我看到妈妈期待的目光你声声把孩儿呼唤,盼孩儿早回身旁,那望儿山上母亲的泪啊日夜在你心中流淌。妈妈呀,妈妈,不是我铁石心肠,不是我不恋故乡,只是在我的前面,还有凶狠的豺狼。望北斗,思故乡,我看到妈妈期望的目光你声声把孩儿教导,盼孩儿多打胜仗,那枪炮声中孩儿的话啊时刻在你心中回响。妈妈呀,妈妈,我誓与南疆共存,杀尽那凶狠的豺狼。带着胜利的捷报,回到你的身旁。 

正因为有这样的感情,炮兵排长孙承业在战场上唱的一首《党啊,亲爱的妈妈》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出后,我接到过很多同志的来信说:“我们听过很多歌唱家唱这首歌,但没有哪一个有这位排长唱的深情。”是不是这样,大家来听一听(放录音,孙排长唱《党啊,亲爱的妈妈》)。

夫妻双双把家还  

同志们大部分都看过《高山下的花环》这本书,书里写了雷军长和儿子“小北京”一起在前线作战。很多人认为这是文艺作品,生活中没有这样的事。其实不然,在前线,不仅有父子、兄妹同上战场的,还有夫妻双双一起战斗在前线的。 

1979年第一次对越自卫还击作战,我们昆明军区司令员张侄秀和儿子、女儿都同时在前线参战。 

1984年这次老山、者阴山作战,十一军瞿政委一家四个人一起上战场:大儿子在阵地上当排长,二儿子是运输兵,冒着危险往阵地上送弹药,女儿在前线野战医疗所,瞿政委在指挥所指挥战斗。

原云南省保山军分区司令员刘斌同志,两个儿子先后上了战场,并且都牺牲了,他又把女婿送上了战场,被人们称为“当代杨家将”。 

  我到过一个“前线的八女子救护队”,就有八对夫妻一起战斗在前线。 

  在离国境线不到五公里的一个小帐篷里,灯光下,一位女医生趴在铺上写信。她叫陈宏蓉,爱人叫夏德俊,是本部队的六连连长。部队接受参战命令时,她的孩子只有三个多月,她谢绝了领导的照顾,坚决要求和爱人一起上前线,被批准后,她把在河南农村的老父亲接来给她照顾小孩。 

此刻,她正在给老父亲写信:“……要多给孩子喂水,每天加两片维生素C……”写到这,她左手托着下巴,右手捏着钢笔顶在嘴角,两眼看着不断闪动的蜡烛,在火车站和孩子离别时的情景又出现在眼前。 

那是一个临近黄昏的时刻,打着绑腿、背着红十字包的陈宏蓉把小孩紧紧地抱在怀里,亲了又亲,吻了又吻。三个多月的小孩,瞪着两只明晃晃的眼睛,盯着妈妈的脸,不时地咧开小嘴笑一笑,还伸出两只胖乎乎的小手不住地抓妈妈的脸。  

看着孩子天真活泼的样子,陈宏蓉脸上也浮起了一丝笑容,但眼泪却像泉水一样涌了出来,眼泪大滴大滴掉在孩子脸上。 

陈宏蓉使劲亲了孩子一口,孩子“哇”的一声哭了起来。他不明白待自己如心肝似明珠的妈妈,今天怎么这么狠心,“哇哇哇”越哭越伤心,越哭声音越大。 

陈宏蓉心碎了,她知道这一去,有可能是生离死别啊!孩子他爹当连长是要带兵冲锋陷阵的,已经提前几天就开走了。

自己进了救护队,也是要冒着枪林弹雨去抢救伤员的。万一?她不敢往下想了,心里一阵颤动,眼前一黑,差点摔倒。  

“呜——”,火车汽笛拉响了。  

陈宏蓉从痛苦中抬起头来,擦去眼角上的泪水,又使劲把孩子亲了一口:“孩子,别怪妈妈心狠,你需要我,前线流血负伤的叔叔更需要我啊……”她走近老父亲,把孩子往父亲怀里一塞,转身跳上了南去的列车……  

到了战场之后,他们夫妻把对孩子的爱化为对越军的恨。夏连长亲自带领两名战士到离越军最近的地方开设观察所,坚持四十一昼夜捕捉目标三十六个,呼唤和指挥炮群对敌射击十六次,战果突出,荣立二等功。陈宏蓉多次到前沿阵地抢救战士,并热情为战士演出节目,成了救护队的骨干。战斗之余,他们都非常怀念自己的小宝宝。尽管老父亲尽心尽力地照顾,周围的群众、家属都帮忙料理,孩子长得又白又胖。但是,作为父母,在生死难料的战场上,怎能不牵肠挂肚呢?为了使孩子能健康成长,陈宏蓉每三天就要定时给家里写一封信。在信里,总是反反复复地告诉老父亲:怎么给小孩煮牛奶,怎么给小孩洗澡,什么时候该加减衣服,什么时候要打预防针等等。  

她说:“我那老父亲,都成了‘函授保姆’了。”  

护士方晓京,上战场时,儿子七个多月,到了战场八个多月,儿子开始学说话了。年轻的妈妈,多么想听一听儿子稚嫩而天真的声音啊!家里非常理解她的心情,为了减少她的挂念,就成天教孩子说话,并且将讲的话反反复复地录下来,把磁带寄到了前线。  

拿到了磁带,方护士说:“我是又想听又怕听啊,每次听都要流很多眼泪。医生、护士、伤员、老乡都陪着我掉泪。因为儿子不懂事,话也说不清,只会叫啊、喊啊:‘妈妈、妈妈呀!……我想妈妈了!’把我的心都给拉出来了。我们在这里,是把对儿女的爱倾注到伤员身上,这边流着眼泪听完磁带,转过来,我们还要带着笑容给伤员唱歌!……” 这些女同志难道不是英雄吗?前线战士就这样抛家舍业在战场上奋战,为了什么?

他们在老山主峰上刻了一幅对联,表达了他们的情怀:碧血洒满老山,捐躯为谁?为国威军威振奋;风餐露宿戍边,幸福何在?在万户千家团圆。 

有一次,在阵地上正好碰上两口子在同一个阵地上,男的叫李川斌,女的叫付玲。大伙轰他们出节目,两口子推脱不过,唱了一首《夫妻双双把家还》,现在就请大家听他们当时的录音。 (放录音《夫妻双双把家还》)  

同志们,朋友们:为了感谢大家对我们战士的关怀和理解,最后我用战士侯建辉在猫耳洞里写的一首小诗作为报告的结束:“告别家中的亲人,告别故乡的山水。我是一只绿色的小鸟,唱着歌,飞向祖国的边陲。我不是来享受,也不是来游山玩水更不是为了自己的羽毛,抹上几笔金色的光辉。我是走向战斗的最前面,用理解和鲜血,抒写自己的墓碑。如果不准备献身,何必骗取光荣的领章和帽徽。那还不如潜进浪花,变做一只苟延百岁的海龟。我愿战场火红的熔炉啊,把我冶炼成一颗呼啸的手雷,以便在这战场上,在边疆的沃土中留下我青春的光辉!让祖国大地的花朵,开得更加鲜美。” 

【编后】

    理解,是海纳百川的气魄;理解,是苦口良药的热忱。理解别人,是责任感的体现,是一种优秀的社会道德品质。理解精神,应该常驻人们的心灵,成为每个人的人格框架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八十年代中期,战地军人蔡朝东从老山前线回来后,以《理解万岁》为题作了300多场报告,一时间,“理解万岁”成为那一代人的流行语,代表了时代旋律,铸造了一代人的优秀品质。 

      蔡朝东的《理解万岁》之所以深深打动千千万万听众的心,是因为他曾经在炮火纷飞的老山前线出生入死,曾经在阴暗潮湿的猫耳洞忍饥挨饿,曾经目睹无数英勇无畏的军人为国捐躯的壮烈场面。

      这篇报告扣人心弦,催人泪下。

      我们的解放军战士为了祖国,为了人民,无私无畏,奔赴疆场,抛头颅,洒热血,浴血奋战。他们为祖国争了光,为人民立了功,值得我们尊敬,热爱。我们不应忘记他们,我们的子孙后代不应忘记他们,可是,他们也有困难和苦恼,也有不满与悲伤。对祖国,对人民,他们没有苛求,至少希望,了解他们,理解他们,懂得他们赤诚的心 。我们应当做到这一点。相互之间要增强理解,要增进理解就必须学会换位思考。

关注《映象老山》博客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