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中国科幻可以从这里再次启航
看完《流浪地球》后久久无法平静,直到现在都没“消化完”……尽管之前已被无数真假难辨的评论洗礼,做好了充足心理准备,但真正欣赏过正片后,那种震颤还是超过了我的预期。
很开心,很兴奋,今天我们能拥有如此出色的国产科幻电影了。
从情感出发,我愿意给《流浪地球》满分,即便从理性出发,我对该片的评价也不会低——21世纪以来,尤其是“国产商业大片”时代开启后,“科幻片”仿佛是一个电影创作者们讳莫如深的禁区,偶尔有人进入往往只会落得一个暴死的结局。
这一切,会在《流浪地球》之后改写:它并不是一个功成名就的里程碑,而是一声高歌猛进的冲锋号,这才是我眼中所谓的“中国科幻电影元年”的真正意义。
【友情提示:下文会有剧透。】
“科幻迷”是一个很特殊的群体,越发达的国家地区科幻迷数量越大;针对“科幻电影”,科幻迷的审美标准和欣赏眼光,与普通观众也不太一样。一部高成本的、有收益需求的商业科幻片,不可能只拍给科幻迷看,这中间怎样进行“平衡”相当困难。
——说上面这段话,是因为目前针对《流浪地球》相当大一部分非议来源于有一定基础的科幻迷和刘慈欣的原著粉,他们要么不满电影对小说的“胡乱”改编,要么不满影片中的设定太过儿戏,BUG一堆。
就比如原著中在开始“流浪地球”计划前,存在着“地球逃生派”和“飞船逃生派”之争,如果电影里能保留,影片逻辑性上会更通顺;又比如行星助推发动机的设计,影片中没有任何进一步的解释说明,仿佛其按计划顺利运行理所当然,这对于严谨的观众来说几乎不可原谅……
毛病的确存在,否定也没用——但是啊,文学(小说)和电影(影像)本来就属两种截然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通常来说电影更为通俗),改编难免会为了“戏剧性”而牺牲掉一部分逻辑性和完整性。
事实上,刘慈欣本人就很满意《流浪地球》的改编,影片集中描绘了几个关键段落,取舍有度,在模糊处理的同时也没忘了最基本的东西。
科幻片≠科教片,它首先应该是一种艺术创作,“科学”是其最重要的创作载体和元素。“小破球”能做到让多数观众和科幻影迷满意、叫好,它的改编和平衡就是成功的。
再退一步讲,相比起“科学严谨”,科幻片更应该包含的是“科普”——我自认为我不算一个科幻迷,读书时学的那些物理、天体知识早还给老师了,这些年阅读欣赏科幻作品也只停留在看热闹的层面上,如果《流浪地球》真像一些人希望的那样做得一丝不苟,严谨性十足,怕是会劝退一大批像我这样的普通观众,最后成为小众狂欢的赔钱货。
影片现在的“表现程度”恰到好处,反正我看完电影回来后就饶有兴致地看了一番木星引力、引力弹弓、洛希极限什么的……
相对而言,《流浪地球》的视觉特效部分争议最少,即便认为其“距离世界顶尖视效还有很大差距”的人,大多也会认可本片。
我琢磨着,这就和化妆是一个道理:“小破球”一来底子不算太漂亮,二来也没钱随便买各种高档化妆品,可她懂装扮,能够突出自己的优点,尽量隐蔽自己的缺陷,原本5分的颜值硬是被化出了近8分的美貌。
影片特效把好钢用到了刀刃上——仔细想想,里面让人感到震撼的画面场景,大多以静态或者半动态的远景场面、宏观环境描绘为主,像是被冰封的地表、布满推进器的球面、木星牵引地球等等,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但是,影片中道具细节和微观展示的特效部分要少许多……没办法啊,看太仔细就露馅/破相了。
话虽如此,《流浪地球》依然竭尽全力,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把微观部分做到了可信或者有趣,而这也是我最爱“小破球”的原因,没有之一。
影片中我最喜欢的一场戏,是开篇不久刘启带着韩朵朵逃课去黑市“租”防护服的经历——这部分展现了北京地下城市的市井百态,虽是惊鸿一瞥(漏洞也不少),却让我倍感兴奋,如果篇幅能再放长一些,细节方面更逼真完善一些,完全可以做出独属于中华文化语言体系下的“赛博朋克”画卷。
这种生活化的微观细节并不一定依赖于技术,同时也在于是否能够沁入人心。
在我看来,榴莲味的蚯蚓干、韩子昂贿赂狱警的VR装备(我珍藏了50年的“妹子”)、刷老手机听《海草舞》,还有足够洗脑的“北京市交通第三区提醒您
道路千万条 安全第一条 开车不规范 亲人两行泪”……这些才是让“小破球”从太空走进人间的味道。
人都是有感情的,更是有私心的。作为国产科幻片,《流浪地球》挠准了许多国人的“痒痒肉”,最明显的是——咱们也开始毁自个儿地标了,北京的“大裤衩”,上海的东方明珠和2044奥运大厦(嗯?),主角一行人的路线从北京到济宁,再到上海转杭州,途中还打算经过嘉兴避难所(京杭大运河既视感~),我作为一个生活工作在长三角地区的浙江人,更是多了一份别样的亲切感……
所以,仅从硬件方面来说,《流浪地球》就是精致、优良、讨喜的佳作。
再说影片软件方面的内核,个人同样十分欣赏——像这类拥有灾难主题的科幻电影,总是逃不过天生自带的“英雄情结”,我们无法看到所有人的奋力拼杀,更愿意相信几个人、一支小队拯救世界的浪漫,好莱坞也不知宣扬过多少次“天佑美国、美佑世界”了……
放在《流浪地球》中,成分复杂的CN171-11救援队妥妥的救世主啊!中国人力挽狂澜的时候到了!可影片并未供奉这样单纯的热血,或者说在这腔热血之余,还有许多冷静和广阔视野。
诚然,刘培强是英雄,CN171-11救援队是英雄,但他们并不是“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唯一,而是千万个“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中的一份子。
刘培强在进入空间站主控室前,发现还有其他人在爆破舱门,也和自己一样在对抗moss的“叛逃”;没有战友的牺牲,刘培强甚至都进不了主控室;重启发动机采用了“饱和式救援”,把火石送到苏拉维希的并不是CN171-11救援队;“点燃木星孤注一掷”是早已被科学家遗弃的方案,地面上的人没有任何官方指导,可在刘启他们成功的时候,另外两座发动机几乎同时燃起了5000公里高的火焰……
历史,从来都不是几个人的单打独斗,而是无数个偶然汇聚而成的某个必然,这里有说汉语、英语、俄语、日语、韩语、法语等所有语言的英雄。荣誉并不专属于中国人,荣誉属于全人类。
这便是《流浪地球》的大气(刻意煽情和尴尬煽情的问题可以选择性包容)。
影片的演绎方式、视效呈现以及叙事套路,都有着好莱坞电影的痕迹(毕竟规则是人家慢慢淌出来的),可对“家”的牵挂、对故土的眷恋,却是中国科幻独有的特征。
犹记得《三体》中,“地球三体组织(ETO)”中有降临派和拯救派两大派别,但我最感兴趣的,却是后期出现的幸存派——他们希望未来自己的子孙能幸存下去,这一派别里东方人(特别是中国人)居多。尽管这一设定很快淡出了读者视线,可中国人那种对家园、对亲情、对血脉延续的执着,还是侧面体现了出来。
《三体》如此,《流浪地球》亦如此。
带着整颗地球逃跑的“流浪地球计划”可以轻易放弃,让领航空间站携带人类文明逃离的“火种计划”说不定才是真正目的……可影片里刘家人不同意,我们连“小破球”都不舍得抛弃掉,更何况是千万万的家人呢?——这种理念差异,让《流浪地球》有了自己的精神语言。
科幻片讲的其实还是大家熟悉的故事。《流浪地球》原作者及电影监制刘慈欣接受采访时说:
“人家问我说你的小说怎么才算成功,我说‘只要有一个人看了我的小说,在夜路上做了件从没做过的事,就是抬头看了看星空,这就算成功了。’中国的科幻电影,未来最大意义就在于它拓展我们的眼界,它让我们的生活从中国人这一亩三分地里走出来,让我们看得更远,让我们在没有经历过的时间,没有经历过的空间,去拓展我们的人生体验。”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当影片结尾《观沧海》响起的时候,“科幻”作品又多了一层不一样的底色,我们历史神话里有女娲、夸父、精卫、大禹、愚公……我们的未来会有谁呢?
感谢决死一击的导演郭帆,感谢兢兢业业的作者大刘,感谢带资进组的救星吴京,感谢为这部电影付出过的每一个人,《流浪地球》并不完美,甚至不够优秀,但它会是国产科幻的一个新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