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边边(146)
△1936年宜昌市区街道图(局部)
一四六、天时地利人和
凡是要成其大业,就得有天时地利人和的配合,缺一不可。
何元gan的"天时"就是当时的云贵川、尤其是川东(如今的渝东)鄂西的大山深.处到了民.国二三十年代,随着地方当局的鼓励、军队的积极推广,以至于到处都摇.曳着罂.粟妖.艳的花朵。经过简单提炼的大量鸦.片(时称土.药或根据产地不同被称为云土、贵土、川土)都要运到位于西陵峡口的宜昌进行统一纳税贴花以后才能运往外地销.售,守着长江这条huang金水道,长途贩运无疑就是一条发家致富之路。
"地利"就是当时的四川到处封建割据,军.阀之间年年爆发战争,当兵的见钱眼开、杀.人越货是寻常事;加上兵匪一家,长江一线棒老.二多如牛毛,运输烟.土往往货丢了不说,连押运员的命也一起丢了,就jiao人谈虎se变。于是有人就想起了这个有智慧、够胆识、会说话,既为人耿直,又是袍.哥大.爷的何元gan。都知.道他做起事来既可以值得信赖,又可以在遇到麻烦的时候出面交涉,加上江.湖上有江.湖的规矩,还有些不成文的qian规则,他就成了负责烟.土押运的不二人选。
"人和"尤为重要。因为既有了袍.哥仁字号大.爷的身份,也很会做人办事,川江沿途的土.匪都给何元gan一份面子,默契不打劫他的货;同时因为他的押运在川江上安.全无阻,各大烟商都放心把大宗烟.土交给他托运;就连四川的那些军.阀也很欣赏他的为人,不仅纷纷请何元gan出面负责烟.土的押运,而且在运输途中,还派出士兵帮他武.装押运;加上袍.哥在川江航运和宜昌到重庆的各个码头上的垄.断地位,凡是他经手押运,不仅一路畅通、安.全无事,而且报价合理、平安运抵,因此受到了各方面的信赖。
到底是读过书、当过教员,很有文化,比起那些暴.发户自然多了几分儒雅、几分文采;到底是袍.哥的龙头老.大,见多识广、敢想敢gan,比起那些唯利是图的商人自然多了不少的视野、不少的经历。短短的四年之内,何元gan就由zui初的小本生意过渡到合股经商,后飞跃为独立经营乃至垄.断市场。所以,到了1928年,这个已经有了百万身价的"二天棒"定居宜昌时,他成.立的袍.哥组织就jiao"仁和社",他开的税号和堆栈都jiao"和记",这才是江.湖的精髓。
清末民初,宜昌码头帮会与湖北其他地方一样,主要是汉留、袍.哥两派势力大。特别是汉留,更是深.入到当时宜昌各阶层:上至社.会名流、商界、军界人士,下至车夫、码头搬运工、船工、纤夫等等。当时宜昌码头,基本都是按地段形成各种帮会和团伙,但几乎都是汉留,也几乎都在王泉山的西陵社的掌控之下。现在的人很难想象当时那种帮会组织严密,分堂口,设等级,圈势力,严行规的氛围。
俗话说得好:"强龙压不住地.头.蛇。"作为袍.哥的何元gan深知其中奥秘。初来驾到,他这个川江上的"强龙"就主动到宜昌边边的尔雅堂拜见了王泉山。反正有钱任xing,先用白.花.花的银子把那个"地.头.蛇"砸晕,然后再来摆摆"龙门阵",说说袍.哥"海底",两个人心照不宣,加上都是江.湖老.大,一个要人脉,一个要市场;一个有峡江船帮的支持,一个有宜昌码头的优势,自然一拍即合,有不少资料记载,从1928年到1948年整整二十年,他们之间有过多次愉快的合作。
而私立宜昌四川中学(又名"旅宜四川中学")就是一个鲜活的例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