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4分,错怪了它?

私以为,我这篇文章一下子可以回答两个知乎问题了。

一个问题是:有哪部评分极低的电影你却非常喜欢?

另一个问题是:你追过最糊的明星有多糊?

今天我讲的这部电影,不仅知名度不高,而且剧本涉嫌抄袭、欺骗,导演绯闻傍身,演员个个糊的不像话,几年前豆瓣评分仅四分。(近几年升至7.0分

却成为我心目中念念不忘的白月光,每年都要翻出来看很多遍。

《80后》

所有主创我在微博关注了好几年,仅仅男主角黄宥明在10年以后改名黄明在《如懿传》中饰演了个太监,其他的,渐渐恋爱、嫁人,失去了热度,本身每个演员都有辨识度,但被网红的时代淘汰非常可惜。

青春是每个人都曾经经历过的回忆,回忆有许多种形式,有的男孩在操场上挥汗如雨,是《那些年》;有的女孩结伴依靠,是《小时代》;有的人在自卑的心里开出花,是《初恋那件小事》;

《80后》也是一种青春,是我们曾经被对标非主流疼痛文学的青春期。

这部电影选角不错,故事略散,音乐始终是我循环播放的第一位。虽是形散,但神不散。当年也许是因为非主流少年们过度中二的思想反噬,被打上极低的评分,目前豆瓣还有很多恶评,但10多年以后,竟然渐渐恢复了评分。

一、舆论风向与独立思考

《无问西东》上映的时候,我是非常期待的,因为《80后》正是导演李芳芳的处女作,《80后》我看了那么多遍,导演能出新作,我当然是非常开心及期待的。

但《无问西东》拍的太烂,镜头像个抗战电视剧,不但水文满天飞,带着朋友圈评论走向都开始吹,还在水军群里请人做豆瓣评分。

传播学理论里有个理论叫沉默的螺旋,一方大声欢呼占领舆论,另一方就沉默的下去。宣发做得好,至今,《无问西东》也是一部大众意义上的好电影。

无独有偶,可能是吃过前作的亏,主创才能如此用心在舆论上占领高地。

《80后》在上映时,遭遇原作者的声诉,原小说《天长地久》作者JAS,在同意小说改编影视作品后,李芳芳仅支付了定金,并在电影中删去JAS的署名,抄袭作者另一部作品《玻璃房子》的情节。随后作者父亲去世,也没能看到剧组拍摄进程。

而JAS在晋江网上发文后,李芳芳咬牙说作品是自己创作,对方炒作。但原作者证据确凿并联系出品方,李芳芳答应微博道歉,但最后并没有执行。

这档陈年旧事我是很久以后才翻出来,顿时明白了《无问西东》怎么能拍的那么烂。也对《80后》失望了许多,创作者的版权是神圣的,是本人的心血,不可因为资本亵渎。

在这个生活已经逐渐丰盈的年代,物质与利益已经远远不再是衡量一份作品一段经历唯一的标准,行业规范化操作,才是长久之计。而李芳芳导演本人得益于10年前的网络不够发达,互联网也失去了记忆,10年以后再也没人提起这件往事。

二、电影可能不是80后的青春,是90后的

《80后》的好,一部分是剧情,一部分是选角恰合剧情,一部分则是音乐,主题曲是张靓颖的《这么近,那么远》。

剧情、音乐、演员,都在一个方向上努力,最终促使了本片节奏一致,观感和谐

令人诟病的是,为了凸显年代感,凸显《80后》这个主题,情节里插入了许多年代标志性事件,诸如张国荣去世、非典流行、香港回归。但插入的很随意,与剧情相接处非常简单。

张国荣去世这种标志时代结束的事件,与在筷子兄弟的微电影《老男孩》做比较逊色很多,迈克尔杰克逊去世的消息印在报纸上,报纸随风飘荡,男主抱头痛哭,梦想破碎。

而在《80后》里,只是收音机里播放着张国荣去世的消息再无下文。

80后出生的时候,面对的是物质匮乏,90后的年代,是思想价值观极其混乱的年代。我们经历了韩流,非主流的审美,张国荣去世的时候,只是懵懵懂懂,并不晓得悲愤,童年里,只是一条播报的新闻。

父母在经历农村到城市转变的时候,婚姻里总是充满了争吵,而我们,关注点却总是在学校里几个混混身上。时光的流逝是无情的,一转眼学校里的风云人物成了街头巷尾的流浪汉,我们过上了普通人的生活,因为任性差点连普通人的生涯都要错过。

也许是导演李芳芳家境优越,站在阶层的上游,但和父母在一起成长变迁追逐生活的事,我到90年才经历。

三、电影的形式欺骗了我

戴锦华曾经说,没有一部电影的形式是透明的,没有一部电影是没有形式的,如果你只停留在“哪个故事感动了我,让我想起人生的某个时刻”,你就被导演骗了,当你看不到电影的形式时,你就成为导演阴谋的牺牲品了。

正如,电影是主观的,我也是主观的。

偶尔被电影的形式欺骗,也无可厚非。觉得这部电影矫情的原因也令人无法反驳,因为它脱离了现实生活里真实的模样。

现在看那些留着长流海挡住视线的人总是看起来脏兮兮,那些在班级里先打耳钉的女孩一定成不了好学生。但在我们的青春里,坏孩子的成长往事总是光彩值得传颂,好孩子的日常总是乏味无趣。看着男孩子们打群架来挥洒荷尔蒙,心生向往。

但与影片里的男女主角一样,我们直到长大了以后,才庆幸自己原来厌恶的平凡多可贵。岁月一走不再回头,循规蹈矩的走完学生生涯,才知道填鸭式的教育,是最好的安排。

那个年代流行过安妮宝贝,沉珂,伤痛文学,那些故事里,总是真实的爱拯救人生,网红或美或丑,总是真实惹人关注喜欢。女性抛弃传统羞涩,刚烈隐忍,是那个年代最时尚的“人设”。

国产的青春片里,叛逆的少年并不少见,《阳光灿烂的日子》里,马小军没有父母的生活像疯了一样跑在北京城的屋顶上;《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里,打架必须用砖头不然不够大哥;《七月与安生》中,脱离轨迹的成长活在社会边缘。

今天是段子表情包流行的时代,所有生活里遇到的难堪仿佛都能用段子缓解,曾经我们,确实被情绪的宣泄为难过。

我们经历的是与影片里男女主一样,在杂志,图书,电视机中日渐崛起的精神需求与思考,但必须顺应时代步伐,学习,考试,就业,按部就班完成十几年的生活,我们一边学了很多歪理,一边也害怕规则的惩罚。

走过人生最重要的阶段,才恍然大悟。

我们渴望被爱,却不懂得如何去爱人。

----

本文作者:方舍予(感谢)

原创首发:慢慢游电影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