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经典在哪?

非遗是近10年出现的名词和学术术语,但是非遗作为“文化”与人类的文化同步而生、同步发展。在历史上非遗是文化经典的对象,也构成文学经典的一部分。当下非遗仍然可以成为经典,并且通过公众、文化人、政府的多方合力,以及学校教育等多种路径得以实现。

非遗是经典文化吗

非遗是经典文化吗?依据普遍化原则,非遗不是经典文化,它属于大众文化,体现的是民众的生活传统和文化传统,但是也绝非传统意义上的“草根文化”或“媚俗文化”。

至于非遗是否是经典,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圣贤们”将其树为经典,这种现象在古代十分突出,由此在20世纪早期,顾颉刚对于历史上惯以“圣贤文化”为经典的做法提出了诘难:“我们要打破以贵族为中心的历史,打破以圣贤文化为固定生活方式的历史,而要揭发全民族的历史。”在他看来,“民众文化”应该得到重视,“民众文化”与“圣贤文化”同等重要,从而为以“民众文化”为核心的“非物质文化”的经典化开辟了道路。

在笔者看来,尽管不是所有的非遗都属于经典文化,但是历史上许多的“非物质文化”曾经被视为“经典”系列而不断得到传承,像《诗经》中的民间歌谣、民间风俗,《山海经》中的神话故事,这些在中国文学界被视为经典来看待。当然这种被文字记录下来的经典,既是“非物质文化”的经典,也是文人文学、文化的经典。

除此之外,历史上的“非物质文化”还在不断滋润经典文化的诞生,或者成为经典文化、经典文学诞生的温床。像《楚辞》里记录的以楚国为中心的神话、传说及其风俗等。尽管这种催生文人文学经典中的非遗不是完整的,是有选择性的,却记录了我国非遗发展的基本轨迹而显得弥足珍贵。

非遗的经典化与其他文化的经典化是有明显区别的。非遗的经典化还是带有通俗文化的味道,仍然与其他民间文化一道共同构成生活文化的有机部分,它并不是“悬置”起来说教式的经典,而是“接地气”充满活力的经典。

当下非遗还有经典吗

近30年来,中国社会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工业化、城市化,民众的生活受到了工业文明的冲击,瓦解了人们对文化经典的认同,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动摇了民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接受和理解,人们会询问:当下非物质文化遗产还有经典吗?

笔者以为,经典依然存在。当下的非遗经典是由历史造就并传承下来的,与历史是传续关系。作为非遗来说,目前正是塑造和建立非遗经典的时刻,也是最佳的时刻。大量的传统文化流传下来,尽管经历着从农业文明走向工业文明的发展,但是这种发展和进步并不是“断崖式”的或“跃进式”的,而是接续式的,也就是说,工业文明的到来并不意味着与传统文化割裂而另起炉灶。

当下的非遗是历史传承的,同时每一个非遗门类的经典化又都具有不同的特点,但是这些经典表达了共同性问题:它能够反映一个时代民众的生活风貌及其文化生存状态,能够穿透人类地域的个性而具有跨国界、跨民族的张扬与肯定。非遗的经典化具有自己的文化语法,比如民间故事讲述、民间歌谣演唱等就应该具有地方风味,就应该具有地方的人文情怀等。

非遗的经典性总是与时代性结合在一起的,它总是一定的历史语境和文化语境的产物,它的接受和传承,也是在一定的历史语境和文化语境中实现的。非遗的经典永远处于一个被解读、被释放的过程,永远处在传承、重构的过程之中,这才是非遗经典的“味道”。

非遗经典化的有效路径

当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经典化在一定程度上被《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所肯定,比如入选国家级非遗名录的项目是体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大历史、文学、艺术、科学价值的遗产。在笔者看来,非遗名录形成过程在一定程度上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经典化的体现和走向经典化道路的体现。

首先,无论是国家级、省级,还是市县级非遗名录,均是从传承在民间社会众多的非遗中挑选出来的代表性项目,挑选过程中专家的评审本身就是对遗产价值的肯定,也是经典化的重要步骤。其次,被评审的非遗项目需要对公众予以公示,这个过程便是接受社会监督,实质上是这些非遗得到民众的认同和接受的过程。再到最后名录的最终公布,则是从政府层面和制度层面实现非遗的经典化。这条经典化路径是政府、学者和民众共同协商行走的。

此外,当代非物质文化的经典化路径与传统非物质文化经典化具有相似之处——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纳入学校教育之中。从目前我国的中小学教材来看,小学课本里面就收录了大量的神话、民间故事,这些神话、寓言故事开启着小学生的心智,传递着中华民族始祖创造文化的伟力;在大学课堂上,专业性较强的舞蹈学院、音乐学院等开设的民间舞蹈和民间音乐课程,均将大量的非遗纳入其中。

传承人进校园讲授非遗内容,也成为非遗进校园的重要方式。比如去年“文化遗产日”期间,中央民族大学民俗学专业在文化部的支持下,邀请了青海、内蒙古等地民间文学类的代表性传承人到校现场表演。这些传承人从他们祖辈生活的原野走进高校的教育殿堂,不仅展现了非遗的价值和魅力,也带来了非遗经典化的有效力量。在校园中,非遗被收入、被讲解、被接受、被传承、被传播均是使非遗成为经典的畅达道路。

非遗经典不是远离“普通人”的经典,其经典化是历史发展的结果,也是现实传承、保护的要求;非遗经典具有典范意义,具有超越时间和空间的力量,并且在历史性和现实性之间建立了一种独特的张力关系,既是过去文明的见证,又对后来的时代发挥着持续的影响。

(0)

相关推荐

  • 五月十三关公磨刀节的文化内涵

    关公是中国民间社会非常崇拜的历史英雄人物和至尊至圣神明.在儒释道教及朝廷民间的信仰神殿中,关公都拥有着"绝伦逸群"的崇高地位. 民间视关公为正气正义.有求必应.护国佑民的精神图腾, ...

  • 祠山文化在广德的传播、繁衍、衰落及恢复对策

    祠山文化在广德的 传播.繁衍.衰落及恢复对策 陈兴福 微信版第761期 大禹治水的传说在中国传承数千年,已演化成中华文化的重要内容.禹功盖于世,为天下百姓造福,其业绩逸事在中国家喻户晓.而安徽省宣城地 ...

  • 旅游景区的多维服务,创最大效益

    旅游和文化.教育.休闲.娱乐从来就是相生相伴.相互交融.其中多种功能相辅相成,优势互补,可创最大社会与经济效益. 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李金早近说:"旅游和文化从来就是相生相伴.相互交融.文化遗 ...

  • 成都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对策探究

    摘要:成都地名文化资源丰富,大致可以分为政治文化类地名.经济文化类地名.社会文化类地名.目前,成都地名保护存在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制度缺失.地名文化遗产保护意识淡薄."地名怪相"层出不 ...

  • 专家观点丨刘魁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回望与思考

    摘 要 二十年来中国非遗保护与传承工作的历程,有助于分析非遗的基本内涵,以及与保护传承相关的若干理论问题,论述非物质文化的本质特点,指出传承人问题是非遗保护的核心问题,保护非遗事象的基质本真性是非遗生 ...

  • 传承非遗经典 24日、25日两版《团圆之后》芳华剧院上演

    今年正值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七月又迎来在福州举行的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百年风华 山海回响"优秀剧目展演系列演出暨"迎世遗 传文脉"文艺精品展演活动热烈 ...

  • 中华一绝 非遗经典传统丝制工艺 东方瑰宝之南京云锦

    中华一绝 非遗经典传统丝制工艺 东方瑰宝之南京云锦 建盏之家 关注 1/9南京云锦织造技艺存续着中国皇家织造的传统,是中国织锦技艺最高水平的代表. ​​​​

  • 弘扬民族文化 传承非遗经典 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7月19日至9月3日,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内蒙古广播电视台到扎鲁特旗毛都苏木毛都嘎查对内蒙古自治区级代表性项目"蒙古鹿棋"传承人朝格吉乐进行专题采访. 蒙古鹿棋,蒙古语称&qu ...

  • 弘扬民族文化,传承非遗经典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的无形文化遗产,是最古老,也是最鲜活的文化历史传统,为了解中华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现状,让文化遗产在当代社会焕发新的生机,潍坊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非遗传承调研队成员于2020年8月 ...

  • 央视《中华民族》“非遗”经典纪录 雪顿节

    栏目介绍 <中华民族>栏目是中央电视台与国家民委共同主办,由中央电视台社会专题部于1996年12月推出的专门报道中国少数民族的专题类栏目.以介绍中国西部的地域.人文环境,反映各民族人民的传 ...

  • 央视《中华民族》“非遗”经典纪录 剑川木雕 下集

    栏目介绍 <中华民族>栏目是中央电视台与国家民委共同主办,由中央电视台社会专题部于1996年12月推出的专门报道中国少数民族的专题类栏目.以介绍中国西部的地域.人文环境,反映各民族人民的传 ...

  • 央视《中华民族》“非遗”经典纪录 剑川木雕 上集

    栏目介绍 <中华民族>栏目是中央电视台与国家民委共同主办,由中央电视台社会专题部于1996年12月推出的专门报道中国少数民族的专题类栏目.以介绍中国西部的地域.人文环境,反映各民族人民的传 ...

  • 央视《中华民族》“非遗”经典纪录 裕固族皮雕

    栏目介绍 <中华民族>栏目是中央电视台与国家民委共同主办,由中央电视台社会专题部于1996年12月推出的专门报道中国少数民族的专题类栏目.以介绍中国西部的地域.人文环境,反映各民族人民的传 ...

  • 央视《中华民族》“非遗”经典纪录 土族纳顿节

    栏目介绍 <中华民族>栏目是中央电视台与国家民委共同主办,由中央电视台社会专题部于1996年12月推出的专门报道中国少数民族的专题类栏目.以介绍中国西部的地域.人文环境,反映各民族人民的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