脏腑经络别通在小六合针法中的应用
明朝李梴在《医学入门》里最早记载不同脏腑之间阴阳表里关系的另一种联通方式,称之为“脏腑别通”。《医学入门·脏腑条分》通过转引《五脏穿凿论》的内容,首先记载了脏腑别通的相关理论:“心与胆相通(心病怔忡宜温胆为主,胆病颤栗癫狂,宜补心为主);肝与大肠相通(肝病宜疏通大肠,大肠病宜平肝经为主);脾与小肠相通(脾病宜泻小肠之火,小肠病宜润脾土为主);肺与膀胱相通(肺病宜清利膀胱汁水,后用分利清浊,膀胱病宜清肺气为主,兼用吐法);肾与三焦相通(肾病宜调和三焦,三焦病宜补肾为主);肾与命门相通(津液肾虚,宜大补右肾),此合一之妙也。”但未对心包和胃论述。
董氏奇针的杨维杰先生根据徐灵胎所说:" 敷布阳气谓之开,受持阳气谓之阖,转 输阳气谓之枢; 敷布元阴谓之开, 受纳阴气谓之阖, 转输阴气谓之枢 " , 将开阖枢的意义分别 归纳为敷布、受纳、转输三个方面。太阳号称 " 六经之藩蓠 " ,为三阳之表,气化主上行外达,敷布阳气于外;肺主宣 发敷布精微,脾为胃行其津液,运化转输精微,则津液的布达均为太 阴所司,故太阳、太阴主开。胃与大肠气化均主内行下达,心包为神明之守护,肝藏阴血,故阳明、厥阴主阖。少阳能使阳气出于表里之 间,调节内外阳气之盛衰,枢转表里之气;少阴心肾为水火之脏,心 主血脉外达,肾主水主纳气,水火上下交通互济,故少阳、少阴主枢。 三阳的开阖枢分别与三阴的开阖枢为阴阳表里关系。 太阳、 太阴皆属 " 开 " ,太阳偏重布气,太阴则侧重运化水液;阳明、厥阴皆属 " 阖 " ,阳 明主受纳通降,厥阴司阴血潜藏;少阳、少阴皆属 " 枢 " ,少阳偏于枢 气,少阴偏于枢血,它们在功能上协调呼应,一方发生失常时易导致 向另一方的传变,互为病理因果关系。
脏腑经络别通歌诀:
肝与大肠脾小肠,心胆相通肺膀胱;
肾与三焦相连属,胃通包络细端详。
脏腑经络别通规律:
手(足)太阳←—→足(手)太阴(开)
手(足)少阳←—→足(手)少阴(枢)
手(足)阳明←—→足(手)厥阴(阖)
手足不同,阴阳有别
在小六合针法治疗疾病时可利用其别通关系,针刺手掌相关的卦位所在部位的经络,可利用脏腑经络别通的关系将下肢的病变治疗。所以要灵活掌握小六合针法,不但要熟悉脏腑经络的表里关系,也要熟悉脏腑经络的别通关系。小六合针法中应用别通治疗疾病比比皆是,比如掌中土治疗脘腹疼痛、恶心呕吐、妊娠恶阻、晕车呕恶、腹胀便秘、眩晕等,它的作用机制不单单是中土是气机运行之枢纽,还利用手厥阴心包与足阳明胃别通的关系,其为多发效应区。
(一)肺与膀胱通
肺主利气,膀胱能行水
取肺经穴治疗膀胱经病,有提壶揭盖之意味,针肺经列缺可治尿频及多尿,尺泽可治疗小便病及腰痛;针膀胱经背部输穴能治气喘,针委中可治疗皮肤病及恶疮甚效,都是肺与膀胱通的应用。在小六合针法中,艮卦在肺经上,艮其背,可以治疗背部疼痛,并且肺与膀胱别通可治膀胱经所行之背痛。
(二)脾与小肠通
小六合针法中,针刺坤卦,可以促进小肠的泌别清浊功能,小肠为分水之官,能调整大小便,去湿作用极强。所以坤卦或者脾经的阴陵泉可以治疗五十肩。
(三)心与胆通
针刺胆经之风市治失眠、心脏病及胆囊炎,效果甚好。针心经神门治胆虚心怯也很有效。坤卦(少府)既祛风止痒之效,又有清泻肝胆之热,虽说诸疮痛痒皆属于心,但心与胆通,胆经能祛风,也是有效之原因。风市为治疗各种疼痛之第一特效针,又何尝不是透过心主神,胆与心通而发挥作用的呢
(四)肾与三焦通
三焦经的中渚治腰痛很有效,治疗环腰一圈痛也很有效,就是透过三焦与肾通而治肾病及腰痛。小六合针法针刺坎卦与坤卦(液门)这个穴位在三焦经上,也是透过脏腑别通治疗痛经。
(五)肝与大肠通
针治大肠经之曲池穴能降血压治肝阳上亢之证,及治疗各类头晕皆甚有效。而针肝经之太冲穴能治腹中痛泻,则是肝与大肠通的应用。小六合针法针刺震卦可以治疗便秘就是这样的道理。
(六)心包与胃通
小六合针法中针刺心包经之内关穴治胃痛、各种胃病及膝痛甚效,可说是透过心包与胃通发挥作用。针刺劳宫穴治疗胃痛、恶心、呕吐,还可以治疗膝关节痛,胃经之足三里穴治心脏病胸闷极效。
三.配穴新思路
互通两经上的穴位配伍应用,确立了"别通配穴法"。如此配穴可以同时调节互通两经的气血,协调互用,扩大治疗范围,提高治疗效果。
如"胃与心包通",分别选取胃经的足三里和心包经的内关配穴,既可以治疗胃痛、呕吐,又可以治疗胸痹、心悸。
"脾与小肠通",选取腕骨配伍阴陵泉,共奏健脾利湿之功。
"肺与膀胱通",选取尺泽委中点刺放血,既可以治疗水液运化失常所致的吐泻,又对手足干燥皲裂具有卓效。
马春晖老师每周二下午、晚上在北中医国医堂门诊部出诊,预约电话:13571356939
易经入门之先天八卦与后天八卦的区别
编辑/马春晖
素材/小六合针法
腹
八
卦
埋
线
马春晖小六合针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