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法分析帖:十面埋伏困项羽,围三阙一心理战,兵仙韩信谙此道

  如果问你韩信跟项羽谁厉害?也许你会犹豫一下。不过我告诉你韩信与项羽的军事风格其实很相近,能力相差也不算特别大,但是要论兵法的运用,项羽就远远比不上韩信了。项羽缺乏战略规划能力这个是共识,但也需要注意项羽在正面战场不擅长奇谋的缺点。比如垓下之战,就充分暴露了项羽的缺点,而韩信的优点也在这场战役中发挥得淋漓尽致。

  韩信、项羽相同的战术风格

  项羽的成名战是巨鹿之战,贡献了一个成语“破釜沉舟”。当时的形势对项羽来说十分险恶,自从反秦第二代领导人项羽的叔父项梁战死之后,权力一度被傀儡楚怀王收走。项羽这个继承人变成了别人的下属,而且还是被名气与能力不如他的宋义所领导。不知道是不是听了范增的怂恿,不甘居于人下的项羽,斩杀了宋义夺了兵权,亲自率军与章邯、王离的40万大军决一死战。

  成败在此一举,输了死无葬生之地,赢了不仅能重掌楚国势力,而且还能镇住天下诸侯,迈出完成霸业的最重要的一步。所以项羽索性拼了,“破釜沉舟”,将楚军置于绝境。士兵们一看没有退路了,只能一鼓作气奋勇杀敌,士气瞬间窜到顶。加上章邯、王离的秦军军没有做好心理准备,一下子就被打乱了,随即兵败如山倒。

  而韩信的成名之战是还定三秦,实战第二波出名的战役是北伐灭赵,第三波出名的战役是消灭龙且大军,第四是垓下之战。其中北伐灭赵是韩信军事生涯最凶险的一次,与项羽的巨鹿之战颇为类似,同时也贡献了“背水一战”这个成语。

  当时韩信只有几万大军,但赵国这方有20万,与项羽巨鹿之战5万对40万类似。区别是巨鹿之战,项羽打赢王离的20万秦军之后,其他诸侯联军还有数十万后续参战,继续打败了章邯的另外20万,而韩信是没有其他盟友帮忙的。最关键韩信还有李左车这个难缠的对手,一眼就看穿了汉军劳师远征的缺点,只要固守耗敌再图反击,汉军必败。

  可能韩信跟项羽一样都挺幸运的,赵国阵营管事的陈馀竟然没采纳李左车的建议,而是选择了正面野战!韩信利用了赵军的麻痹大意,先是将汉军背靠河水,断绝退路;然后将赵军引诱出城,然后在汉军“背水一战”正当勇猛杀敌的时候,另外一支汉军突袭了赵军基地,导致赵军军心大乱,瞬间战败。

  从两场战役的对比我们不难看出,项羽与韩信的战术风格其实是有相同的部分的——这就是“置之死地而后”,断绝退路,将士气提高到最大值,短时间内最大限度提升战斗力,以少胜多,反败为胜。也正因为他们的有相同战术,所以韩信在垓下之战与项羽对决的时候,要特别提防项羽项羽使用相同的战术,最终来个鱼死网破,甚至复制巨鹿之战或者彭城之战的成绩,反败为胜。

  “围三阙一”是克制“置之死地而后”方式之一

  龙且在齐地战死,楚汉形势瞬间扭转,刘邦阵营一共60万大军,而项羽这方主力只有10万多,处境十分危险,不亚于巨鹿之战。

  韩信深谙兵法,必须防止类似“巨鹿之战”的情形再次上演。所以韩信包围了项羽之后,便安排了“四面楚歌”这出心理战,勾起楚军思乡之情,瓦解掉一部分士气。这个时候的项羽已经是孤家寡人,身边像样的谋士也没有,完全没 察觉出来。就连项羽本人也中计了,与虞姬面对面哀愁绵绵。

  力拔山兮气盖世,

  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

  虞兮虞兮奈若何!

  能唱出这么悲伤的歌曲,已经很好地体现了项羽的崩溃。统帅如此,底下士兵更不用说了,楚军要逃出去估计是不太可能。不过韩信仍旧不放心,相当重视对面的战神,还是不放心地加了“围三阙一”这个战术。

  “围三阙一”的“阙”通假“缺”字,字面意思就是围住三面,但放任第四面不围。这个最初是先秦时代的统治者(天子、诸侯、贵族等)在狩猎时候总结出来的一个个心得,后来还演变成一种礼仪。按照周礼的解释,“围三阙一”意味着“网开一面”,即不赶尽杀绝,还有仁慈的意味在里面。不过这都是托辞,最关键还是为了更有效地狩猎。

  设想一下,假如四面都围住了,猎物在包围圈里面要么是四处乱窜,要么急于求生反过来猎人拼命,有时候往往是不利的。而打开一个缺口,猎物会顺着缺口的方向逃跑。这个时候猎人只要守在险要之处,或者埋伏在必经之路,都不用费力去找猎物,就可以很轻松地击杀猎物了。

  将猎物换成更有智商的人,只要将领水平不差,一般会集中一个方向或者一个点去突围(也可能2、3个)。四面都围住的情况,等于是绝境了,人会爆发出求生的潜能,士气相对会很高,对于围困方是十分不利的。而打开一个缺口,多数情况下被围困者会朝这个缺口涌去,逃命的意识要强于拼命的意识,士气显然要比前者低很多。最关键的是,被围困方在从这个缺口逃出去的过程,围困方可以提前设计好陷阱,慢慢分解,消灭敌军要轻松许多。

  也难怪孙武在《孙子兵法》中将其总结为“围师必阙”,成为实战八大原则之一。韩信使用这招,说明他吃透了孙子兵法,用来克制他跟项羽都擅长的“置之死地而后”的战术。

  项羽与韩信的差距

  通过以上比较,我们不难发现项羽与韩信还是有很大差距的,这差距就在兵法的运用上。

  如果你有注意观察,你会发现项羽的“置之死地而后生”战术,其实不如韩信运用得周到。就拿背水一战来说,韩信还加了诱敌、奇袭、心理战等很多战术的配合,将“背水一战”的威力发挥到最大。垓下之战的情况也十分类似,即便韩信主要用“围三阙一”战术克制项羽,但也使用了“四面楚歌”的心理战,进行配合。

  可见韩信对兵法的运用是十分熟练的,而项羽则用得比较简单,只是提高了士气之后,以一当十正面硬刚,就没其他特殊的战术了。所以我说项羽不仅战略规划能力不行,奇谋也不擅长,只能做猛将却不适合统帅兵团。

  项羽一直被当“英雄”看待,主要是因为他的勇猛,但他离优秀的军事家还是有不少的距离。韩信在朝政方面不行,但在军事上确实要比项羽厉害多了。垓下之战充分体现了二人之间的差距,而“围三阙一”战术的灵活应用,正是那画龙点睛之笔。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