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化硅陶瓷具有硬度高、化学性能稳定、导热系数高、热膨胀系数小、耐磨性能好等优异特性,已成为一种优异的结构陶瓷材料,被广泛用于汽车、航空航天、半导体、光学、耐火和防护结构等众多领域。然而,传统的碳化硅陶瓷成型方法由于精度低、难以制作形貌复杂的产品,无法满足许多领域的应用需求。3D 打印则可以颠覆传统加工工艺,为此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关于碳化硅陶瓷 3D 打印技术3D打印技术又称为增材制造,是以 3D 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依托计算机系统输出打印信号,通过打印头逐层堆叠构建所需的任意实体,具有减少原料损耗,可制备形貌复杂的成型种类,生产效率高,产品同质性及稳定性高等突出优势,被广泛用于金属、聚合物、陶瓷等材料领域。碳化硅陶瓷 3D 打印技术主要包括三种类型,分别是基于浆料、粉末以及固块的 3D 打印技术。今天我们主要讨论碳化硅陶瓷浆料基 3D 打印技术。碳化硅浆料基 3D 打印技术碳化硅浆料基 3D 打印技术主要包括直写成型(DIW)、立体光刻(SLA)、数字光处理(DLP)、双光子聚合(TPP)等。1.直写成型(DIW):DIW 技术的打印原理是在计算机的辅助下,将具有高粘度的材料通过喷头挤压成长丝,按照计算机输出的模型横截面进行构建,然后逐层“书写”建立三维结构,最后将制得的预制件进行热解、烧结。DIW技术原理图来源:CNKIDIW技术制备碳化硅陶瓷的优点主要是简易、便宜、快捷,对打印具有周期性规律结构、网状多孔结构的材料具有较大优势,常用于制备具有大孔结构、桁架结构的陶瓷部件;但是存在致密度低、打印精度低、产品表面质量差、气孔率高、强度低等缺点。2.立体光刻(SLA):SLA 技术是目前商用效果最好的陶瓷 3D 打印技术,常用于制备高精度、复杂形状的陶瓷材料。SLA 打印原理是采用陶瓷粉体、光固化树脂以及添加剂(如光引发剂、稀释剂等)均匀混合成打印浆料,保持浆料的固含量在 50% 以上以保证经脱粘、烧结后的陶瓷零件能够保持原形貌。首先将打印参数、3D 模型输入计算机,由计算机控制打印头移动,打印头发射的激光选择性地照射在浆料表面,光引发剂吸收对应波长的激光后受激产生自由基,引发光固化树脂的光聚合过程,将陶瓷粉体填充在固化后的树脂骨架中,通常是点对线、线对层,一层打印完成后,打印台向下移动,然后进行逐层打印,获得陶瓷预制体,再通过脱粘、烧结等过程,得到最终陶瓷零件。SLA 打印原理来源:CNKISLA 技术打印的碳化硅陶瓷产品具有精度高、表面光滑度好、分辨率可控、力学性能优良等特点,在打印结构陶瓷、微机械构件、生物材料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由于 SiC 粉末的吸光性及其与浆料折射率的差异以及浆料的粘度限制,导致烧结后零件的力学性能与打印条件的限制存在冲突,在脱粘后陶瓷的致密化方面存在巨大挑战。3.数字光处理(DLP):DLP是在SLA技术基础上进行改进的 3D 打印技术。与SLA 技术类似,DLP 技术同样是通过激光选择性固化浆料中的树脂,以固化的树脂为骨架,陶瓷颗粒被包覆在有机网络中,由此构筑需要打印的零件。与SLA技术显著的区别在于DLP技术直接进行某一层的图像打印,代替了 SLA 技术中点到线、线到层再逐层打印的过程,提高了打印效率,并且可以获得几微米的分辨率。DLP 打印技术来源:CNKIDLP 技术具有SLA技术的所有优点,且相比后者在打印效率和打印精度方面有了明显的提升,在打印 SiC 陶瓷微纳结构方面具有广阔前景;但也存在与 SLA 技术打印碳化硅陶瓷相同的问题。4.双光子聚合(TPP):TPP 技术源自早期的 SLA技术,但在打印精度上有较大提高,其原理是通过双光子激发光引发剂中电子从低能级(稳态)向高能级(激发态)跃迁产生自由基引发光聚合过程,然后由点到线,由线到面,逐层进行打印。由于只有激光束中心高能部分才能引发该过程,光化学反应只在激光束对应的焦点范围内发生,从而使 TPP 技术可以打印亚微米级的高分辨率陶瓷结构。TPP技术原理来源:CNKITPP 技术的优势在于可制备亚微米精度的复杂 SiC 陶瓷结构,但这也导致制备过程时间较长,不适合大批量、大尺寸工业生产,并且 TPP 技术在打印可靠性、打印原料方面需要进一步研究。为了解更多碳化硅陶瓷 3D 打印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第六届国际碳材料大会暨产业展览会——碳化硅陶瓷论坛”特邀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杨勇 研究员为大家带来《SiC碳化硅陶瓷及其复合材料的 3D 打印与微结构设计》,杨教授长期从事先进陶瓷材料增材制造及其表/界面科学研究,曾提出“光固化打印Cf结合液相渗硅”工艺制备轻质高强SiC基陶瓷路线和“压张交变应力”叠层结构策略,突破了大尺寸碳化硅陶瓷近零应力表面改性难题;主持研制了600mm 高精度数字化陶瓷激光打印成型装备和碳化硅激光部件,成功应用于北斗三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