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五军的故事——刘少傥回忆淮海战役中的鲁中南纵队之五

围歼黄维兵团

我们对已被围困的黄维兵团和杜聿明集团,采取“吃一个,困一个"的方针,先集中力量歼灭黄维兵团,对杜聿明集团暂时实行“大部守势,局部攻势”的原则。从12月10日开始,华野以十个纵队围困杜聿明集团部队,以三个纵队即十一纵队、鲁中南纵队及特纵的一部分炮兵南下,投入增援围歼黄维兵团。我鲁中南纵队,经过一天两夜的急行军,于11日到达双堆集北的小李庄一线住下,作为围歼黄维兵团的预备队,在总前委的直接指挥下准备随时策应前线部队。

黄维兵团原是国民党白崇禧“华中剿总”的主力兵团,驻在河南的驻马店地区,为了增援徐州会战才远道而来。该兵团共辖10军、14军、18军、85军和第四快速纵队,共12万余人,他们刚过蒙城,就被我中原野战军围困在双堆集地区。

围歼黄维兵团的部署是我军以11个纵队的30万人来围歼黄维兵团的12万人,形成三与一之比的绝对优势,采取步步紧逼、层层剥皮的战法,逐日压缩包围圈,以求全歼的目的。经过连日的激战,到30日,我军在双堆集以东攻占了沈庄、杨圩子、杨庄,在双堆集以西攻占了东西马围子、周庄、小马庄等阵地,已歼灭了敌14军和10军大部分、18军一部分,把黄维兵团压缩在东西不到三里的狭长地区。

敌人在我军的连续攻击下,缩集一团,以房屋为核心,以地堡为骨干,做困兽之斗;在坦克炮兵和飞机的掩护下,作绝望的挣扎。双堆集战场,是毫无隐蔽的广阔平原,敌人所占的村庄都是土墙草屋,老百姓都跑光了,当地几乎毫无可以利用的物资,不仅无法征集粮食,就连烧柴、饮水、骡马饲料等,也极为困难。我解放军以深沟高垒,长围坐困,逐步收紧包围圈,并采取掘壕前进、进迫作业的沟壕战法,一道道交通壕如长龙似的直伸向国民党军队的阵地前沿,形成无数条绳索,紧紧捆缚,如蚕食桑叶,步步迫逼,使包围圈越来越小,而被困在包围圈里的敌军,粮、弹俱缺,依靠空投过日子。

敌黄维兵团85军的廖运周、黄子华两个师投诚起义后,黄维见四个军已失去了一个军,其他三个军除18军外,也都残缺不堪,局势越来越岌岌可危,急向蒋介石报告,要求对第12兵团拿出最后决策。蒋介石接到黄维报告后,要求南京的胡琏准备返回双堆集,等援军到来时,里应外合打回固镇。

就在这天(12月8日),顾祝同向蒋报告:请求抽调宋希濂第14兵团的28军和20军东进,援救黄维兵团。这一请求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获得白崇禧的允许。蒋还要再调另外三个军即第2军、15军、79军,白崇禧坚决不放行,并用警卫团看管着一切东下轮船,不许一兵一卒东调。顾说:“看来白健生是横下心来,不让14兵团全部东调了。只有两个军的援兵,李延年、刘汝明是无法打到双堆集救出黄维兵团了。唯今之计,只有同意黄维最后突围了。”蒋介石听了顾祝同的意见,对白崇禧不让14兵团东调,真是恨之入骨。乃召见胡琏说道:“你今天回去后,如援军到达迟缓,我同意你们突围。”

在胡琏返回双堆集的第二天(10日),蒋亲自打电话给白崇禧,要其即日调运宋希濂兵团的第2军等三个军东下增援,以解黄维之围,全被白崇禧在电话中硬绷绷地顶回。白崇禧不但不同意第2军东调,甚至把已经到达汉口的第2军的一个师。也勒令返回沙市。这一较量,把蒋介石气得差一点晕过去,大骂白崇禧“娘希匹”。抗拒命令,但也无可奈何。

由此可见。蒋、白的勾心斗角已达到白热化的程度,想调兵解救黄维兵团之围的可能性已经没有了,黄维兵团的覆灭已成定局。

到13、14日,我军攻占了双堆集东侧的制高点和北端的野堡阵地。黄维兵团司令部驻地马庄与驻双堆集的18军的交通被我军的火力切断,仅用两道交通壕保持联系,兵团部也直接受到我军的攻击。接着我华野的炮兵纵队也开来了,集中炮火向双堆集和马庄等地的敌人驻地轰击。每颗炮弹落下去都要打死敌军几个人,敌人更加混乱不堪,到处乱躲乱窜。有的炮弹就打在兵团司令部的掩蔽部附近,硝烟弥漫,死伤狼藉,敌人实在支持不下去了。决定立即突围。

首先企图从小李庄突围,组织了四个主力师做前锋,以12架飞机、8辆坦克和近百门火炮做掩护,先以一个团迂回到左翼作策应,在六里宽的平原上,人嚎马嘶,蜂拥出动,飞机低飞俯冲扫射。守卫在小李庄的是我师一营,早已获悉了敌人突围情报,已

做好了战斗准备,调配了轻重火器、特等射手,专门射击突围之敌。

15日黄昏,黄维兵团被歼灭的前几个小时,曾用四五辆坦克企图向蚌埠方向突围,正好跑到我们纵队的驻地。我们师部几个同志晚饭后正在开会,突然听到隆隆的马达声,声音越来越响,越来越近,疑是敌人飞机被打下来了,立刻打电话到各连队和部门查问,知道不是飞机而是坦克从西北方向开来。好啊,又遇上了我们的对手铁乌龟了。

于是立即命令各部队:“全体出动抓坦克!”我们师部的几位负责同志也跑出来,分头奔向附近的连队督促“抓坦克",过去打坦克没有经验,这次懂得了坦克怕火的道理,命令各部队打坦克的战士每人拿一个火把,直向坦克前面冲去,挡住坦克的去路。敌人的坦克见到火把真的就不敢前进了,调转头往另一个方 向跑,可是村村有驻军,一时,火光冲天。敌人的坦克东转西转方向都迷糊了,到处打转转。

我军打坦克的英雄们哪肯放松一步,特务团一营的张连长带领几个战士先冲到一辆美式中型坦克的前边,每人手里举着火把、举着手榴弹向坦克冲去,敌人也不断地打着小炮和机枪到处猛冲。快接近坦克时,通讯员小王不幸中弹牺牲了,这下可激怒了连长,他提着驳壳枪和手榴弹飞身跃上了坦克的上面,寻找打击坦克的 机会。正在这时,敌人忽然打开炮塔盖子,向张连长打枪,连长眼快,身子一闪躲开了敌人的枪口,反手抓住了敌人的枪简,正要往里面投手榴弹时,狡猾的敌人一松手,张连长夺到了一支驳壳枪,自己却被摔下了坦克。

其他战士急步跑来一把拉起连长,随后两个人一同登上了坦克。敌人又不停地转动炮塔盖子,企图把我们的战士从坦克上甩下来。可是我们的战士也很机警,双手抓住炮塔边的铁环,不断抬起左右脚,同时挥舞着手榴弹高喊:“快投降!缴枪不杀!不然我们要扔手榴弹了,叫你们全部完蛋!”

敌人见无法赶下我们的战士,只好打开炮塔盖子,举起双手连喊:“长官,别打了,别打了,我投降,我投降!”乖乖地做了俘虏。我们估计,这几辆坦克是在突围时孤军逃跑的,后面没有步兵配合。另外一辆坦克在我军战士的勇猛追击下,窜到一条河的桥下,钻进了泥水里,也被我们俘虏了。这次,我们共缴获了三辆坦克,俘虏了9名坦克兵,其中有的是敌军官,还缴获了一支镀银的左轮手枪。

到15日夜晚,我军全部攻占了黄维兵团的最后据点双堆集和马庄附近的所有村庄,黄维兵团所辖的4个军11个师和快速纵队共12万人全部就歼,兵团司令黄维也同时被俘。至此,淮海战役第二阶段的作战任务胜利结束。

12月11日,在围歼黄维兵团杨围子战斗中,我们缴获了敌14军85师255团政工室主任洪丙卿的日记本.记录了当时敌人在被围歼时恐惧和绝望的情景。现选摘几段如下:

“11月27日,我们在大白庄清退下来,是在密集的炮火下逃出来的。14军被打垮了,天也黑了,我只穿一件大衣,身上冷得发抖,心里千头万绪,伤心地流出泪来。”

“28日,我好容易挨到天亮,带着冲散收容的官兵找着队伍……就地加固工事。昨天早晨吃了点红薯,到今天才能吃到两只生红薯。”

“29日,我们团被困在这里已经四天了,弹尽粮绝,人、马吃的都发生了恐慌,我们的命是过一刻算一刻……几百名伤员睡在那里呻吟、啼哭。没人理会他们…都是自身难保,又有什么办法可想呢!”

“30目,傍晚时.炮弹又打来了,我旁边的一个士兵被炸死,杨副官被炸伤.我的头脑被炸昏了。”

“12月2日,我们受到20多发炮弹攻击,死伤20多人,我被打了满身泥土。”

“4日,我们14军军长熊授真被击毙。”

“5日,我们又遭受炮火攻击,整夜是地动山摇,威胁着生命。”

“6日,天黑时右翼村庄,遭受猛攻,30团阵地失守。团长丁尘嵩被击毙。”

“9日,254团半夜被攻垮,阵地失守,我们这里更显危险。”

“10日,下午8时起,我们这里开始受到猛烈的炮火攻击,一个炮弹打来,特务连6人伤亡,书记

室之上士和传令兵也伤亡了,当时的惨痛哭叫之声和炮弹的爆炸声,使我双目紧闭,睡在地上,用毯子蒙住头,等候死神的到来。”

"10日,看情况,我们的生死存亡就在今天了。我们的鹿柴外面已有敌人作工事。这时候我的心是破碎的,不管死伤或被俘,只希望能在今天结束这个被围困的日子。”

围歼黄维兵团,是12月7日开始的,到15日,敌人已全部被歼。当天晚上,上级要求“赶快抓俘虏,赶快抓黄维”。解放军某部特务营教导员范天仆听到这个命令后,立即带了5个通讯员分头向南坪集东南的周庄搜索。他们发现了一辆被打坏的坦克在大周庄东南,便沿着坦克的痕迹走过去,忽然发现远处有一个黑影,开始以为是只野狗,随便喊了一声。可那黑影惊慌地抬起头来,头上的钢盔,在月光下发光。

范天仆和通讯员范介明端着枪跑过去,那人乖乖地举起双手站起来,两脚直发抖。他们喊了一声:“干什么的?”那家伙吞吞吐吐地说:“我是14军的上尉司书。”再追间下去,他什么也不回答,范天仆他们就把他押送到收容所。

收容所的同志把这个自称“上尉司书”头上的钢盔揭下来,露出了光滑的头发,惨白的圆脸,嘴上留有短短的小胡子,脸的右边长着一颗小黑痣,完全符合政治部通知里所写的黄维的特征。收容所同志取出登记簿要他登记时.他左手插在裤子的袋里,右手握笔直发抖,写上:“万正馨。江西弋阳人,14军军部上尉司书。"回答问题时,总要迟疑好久。当摄影员要为他拍照时,他的脸色一下子变得更惨白了,脸上的肌肉都在颤抖。我们更觉奇怪,便找来了在宿县被我们解放过来的新战士李永志。

说来也巧。这个李水志原来就是黄维的马佚。一见面就说:“他就是黄维。”但是这位“上尉司书”还死不承认,并说:“我保证书已写过了,你们不相信,我还能说什么。”这时,收容所的同志厉声呵斥说:“你是谁你自己不知道吗,装什么糊涂!”

这位“上尉司书”这才极不自然地吐出了“我就是黄维”五个字,并在登记簿上签上自己的真实名字。原来,他在突围时乘坐的坦克半路出了故障。在走投无路的时候,被我们活捉了。这就是活捉黄维的经过。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