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散文五人行|冻凤秋|美惠的晚宴

          周末散文五人行一岁了

周末散文五人行

五位志同道合的作家

周末奉献给读者一杯清茶

愿我们的书写

能拨亮心灵那盏小桔灯

送给读者一份精神食粮

送给自己一份开心快乐

美惠的晚宴

文 | 冻凤秋

后来,我一再地想,是什么让她一眼看到了我?

是细雨霏霏中,那样一种迷途羔羊般的神情吗?

还是一份因心之自在而弥散出的朴素、平和与安然?

或者只是薄暮十分,空气中飘荡的清静和寂寞,牵引着我们?

沿着外双溪清澈的水流,走过素白的东吴大学牌坊,不过几百米的路程,就看到了榕树下那块刻着“钱穆故居”字样的石头。

继续往上走,就到了建在阳明山麓的素书楼前。

外墙上挂着横幅的画报,钱穆先生着长衫,左手烟斗,右手拐杖,面带微笑,临风而立。上有先生手书的对联:幼生金匮让皇山啸傲泾,让与傲习成性;老住台湾士林区外双溪,士而双享余年。

待推开红色的木门,却看到上面贴着“施工闭馆公告”。

抬头仰望半山腰上被绿树修竹环绕的两层小楼,还有枫树间隐约可见的白色和粉色杜鹃。

绕着院子来来回回地看,拍照。四周一片静寂。

遥想钱穆先生曾在此居住22年,写出31本著作。而我也仿佛看到先生传奇一生,勤学苦读,奋力著述,孜孜探寻、守护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园,以温情和敬意为传统文化呐喊。临终前,以96岁高龄完成最后一篇文章《天人合一——中国文化对人类未来可有的贡献》;更想见先生在素书楼授课,一口无锡乡音,神采飞扬,讲述历史与传统文化,客厅里挤满了学生的情景,有的学生连续听了20年,成为教授后又带着自己的学生来听;而他和夫人胡美琦在楼廊上,品茗观景,闲谈交流,或社会,或人生,或学问,吉光片羽,恬淡自适,亦令人神往。

恍惚间,听见有人叫我。

回头看,是一个年长的女子,站在旁边另一座楼的斜梯上,着格子图案围裙,微笑,向我招手。

我走过去,听得她说:您方不方便跟我们共进晚餐?

晚餐?我想到自己午餐吃得迟,此刻还不饿,本不打算再吃晚饭了。

但她恳切的神情让人不忍拒绝。我想,这或许是一个孤独的女子,在这冬日清寂的校园,需要人陪伴。

我跟着她走上二楼。红棕色的墙面立柱上写着“安素堂”三个字。

走进去,才知道是基督教堂。她热情地介绍,安素堂建于1964年,是基督教卫理公会在东吴大学所设的教堂。

外面的隔间,摆满了鲜花,墙上贴着红色的对联,写着最简单的祝福,“吉祥康乐”“福杯满溢”等。

教堂静穆,四壁素白,十字架镶嵌在深红色的背景墙上,8个盘子均匀地钉在周围。

她走到一边,按了一下开关,盘子顿时亮了,化身彩色的灯盏。

“你知道这8盏灯代表着什么意思吗?”

不等我回答,她接着说:第一盏代表虚心的人有福了,因为天国是他们的;第二盏代表哀恸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得安慰;第三盏代表温柔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承受土地;第四盏代表饥渴慕义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得饱足;第五盏代表怜恤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蒙怜恤;第六盏代表清心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得见神;第七盏代表使人和睦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称为神的儿子;第八盏代表为义受逼迫的人有福了,因为天国是他们的。

我静静地朝着灯光看了一会儿,不知为何,像是被谁说中了心事般,有种想落泪的感觉。

除夕宴已经摆好了,都是她亲自下厨做的。

一盘白灼大虾,一盘红烧吴郭鱼,一盘煎手工年糕,一盘蒜苗香肠,一盘香葱炒鸡蛋,一盘蒜蓉菠菜,还有一大锅玉米山药排骨汤。

五个人,四个姐妹,一个兄弟。除了我,都在卫理公会做事。

餐前,在她的主持下,我们认真地按照春节团圆围炉感恩礼拜程序,读启应文,读经,然后是感恩。

每个人依次分享2018年值得感恩、感谢的事情。

她先分享。这才知道,她的名字叫美惠。

她说一年前,她基本上还不会做饭,但是这过去的时光,她有幸在安素堂,为教友们和大学的师友做礼拜聚会餐,从最开始的餐味难以下咽,到现在,能做几个像样的菜,深深享受为大家服务的喜悦。

那个叫秀的女子,说起自己在过去这一年,因为经济原因,由一个家庭主妇,重新进入社会,在卫理公会办公室做事,从零学起,操作办公软件。每天都在忐忑不安中祈祷,让自己聪明一点,进步一点,再有能力胜任工作一点。

我说起我工作的地方,我认识和喜爱的朋友,我们在过去的300个多个日夜,长久的孤独,偶尔的欢聚,读过的书,走过的路……

我们就这样絮絮叨叨地说着各自的事情,彼此觉得新奇、好奇,又有着深深的理解,恍若相识了很久。

或许我们要感谢的都是一样的,感谢天上有光,感谢人间有昼夜。感谢温暖春天,也感谢凄凉秋景。感谢那抹干眼泪的时刻,感谢终会得到的安宁。感谢玫瑰有刺,感谢植物发芽,这些是爱和疼的证据。

一股清幽的香气始终弥散在四周,仔细看去,是餐桌上花瓶里插着几支白色的香雪兰,搭配着黄色的智利百合,粉白的桔梗,长长的尤加利叶。

香雪兰的花语是纯洁的心,尤加利叶代表着恩赐,这一定是美惠特别准备的。

餐后,美惠端来一盘大青枣,嚼一口,鲜嫩多汁。

她见我爱吃,装了一袋子,让我带走。

我感恩地拿着,开心地和美惠道别。

我想,我没有理由拒绝,因为,这是神的晚宴。

有 

12

阚则思

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河南杂文学会副秘书长,现任大河报主任编辑、许昌学院客座教授。多年来,在全国各大报刊和杂志上发表散文、随笔、评论和新闻作品近百篇,出版有文化随笔集《在河之洲》

 缘于爱,感于恩

他乡,细雨,傍晚,除夕。作者徜徉在台湾东吴大学,在国学大师钱穆故居前徘徊,以其独特敏锐的观察力,夹叙夹议地回顾了钱穆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做出的巨大贡献,使人读之如身临其境,获得了一种春风化雨般的心灵启迪,这是一场传统文化的精神盛宴。

而与美惠的偶遇相聚,则是爱是缘,是暖是恩。作者用朴素无华的笔触,细腻地描绘了美惠晚宴的场景和内涵,展示了普通人善良的内心坚守和作者本人独特的人生体验,可谓兰心蕙质,相逢何必曾相识啊!

读《美惠的晚宴》,最打动人的是作者的感情真挚细腻,观察视角独特,描写细致入微。她巧妙地通过钱穆故居和美惠晚宴两个场景的叙述,展示了不同文化体现出的共同价值观——追求真善美、敬畏与感恩,尤其可贵是,文章展示的正是当下这个匆忙浮躁的时代最欠缺的东西——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和温暖,由此感人至深。

“嘉宾有言”名录(以文字发布时间为序)

冯秋子    刘秀娟    梁衡   凸凹    穆涛    张凡

杜卫东  史建军  王剑冰   乔叶  张庆和   施亮

王也丹 刘琼 郝朝帅  李林栋  罗雪村  尹世霖

李迪   何向阳  梅洁    古耜   徐忠志   王小朋

彭程    王谨   陈先义  侯军   高洪波   裘山山

徐迅  李硕儒  单占生  沉石   林立公    王彥

刘虔   李静宜   俞胜   马淑琴  梅小璈  陈喜儒

范昕   简以宁   刘齐   陈丹玲   何频      宁新路

王道生  宋长征 任彥芳  颜华    阿紫   陈桥生

纪从周  刘丙钧  阚则思

鸣谢报刊名录(排名不分先后)

自“周末散文五人行”2018年3月问世以来,承蒙诸多报刊杂志厚爱,对五人行公众平台发表的散文加以刊发或转载,特刊登此名录,以鸣深深谢意。

报纸:

人民日报海外版、人民政协报、中国纪检监察报、学习时报、工人日报、中国文化报、中国艺术报、作家文摘、检察日报、中国建材报、中国测绘报、北京日报、北京晚报、京郊日报、贵州日报、解放日报

期刊:

海内与海外、中国老年、民主、国酒文萃、厦门文学、红豆

冻 凤秋

编辑,记者,写作者

曾用笔名晴雪、风儿

作品以散文、诗歌、文艺评论、中短篇小说为主,出版有随笔集《风吹书香》等。

阅读别人的故事

突围只在心里

现实

只把手伸给你

伸给你

就代表没有距离

—华静

我的人生信条

就要快乐的活

就要纯洁的爱

就要发自内心的写

—李培禹

生命虽短

却是一个行走过程

试着把生命

当作一首诗

用微笑来品味

才是享受人生

—剑钧

爱过、

奋斗过、

享受过,

生命无憾

—沈俊峰

当我行走

触到灵魂的颤动

当我回首

听见花落的声音

当我写作

看到命运的恩赐

—冻凤秋

       点击下方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