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 | 四大画僧之石涛:“搜尽奇峰打草稿”
孔子说:智者乐水,仁者乐山。
在先贤的启发引导下,古人喜欢纵情山水,外师造化、中得心源。
在飞流的瀑布旁、奇巧的树石边、阴晴圆缺间感受天地的灵气,超越物质世界,超越自我的人生境界。
在中国画史上有这样一个群体,他们出家为僧,用水墨丹青留下了那一时期人们心目中最美的山水记忆。
在清初的画坛上,和尚画家有许多,在此前的中国绘画史上极其罕见。
在其中,最为人所熟知的,便是石涛、八大山人(朱耷)、髡残和弘仁。
他们四位的特点可以简略概括为:
石涛之画,奇肆超逸;
八大山人之画,简略精练;
髡残之画,苍左淳雅;
弘仁之画,高简幽疏。
石涛(1630—1724年),明末清初的“四大高僧”之一。中国清代画家、僧人。本姓朱,名若极,小字阿长,发为僧后,更名元济、超济、原济、道济,自称苦瓜和尚,游南京时,得长竿一枝,因号枝下叟,别署阿长,钝根,山乘客、济山僧、石道人、一枝阁,他的别号很多,还有大涤子、清湘遗人、清湘陈人、靖江后人、清湘老人、晚号瞎尊者、零丁老人等。
天地浑融一气,
再分风雨四时。
明暗高低远近,
不似之似似之。
——石涛题泼墨山水
石涛对泼墨山水画的论述与认识,可说包罗甚广,天地之间的气象,明暗高低远近,都在其中,所言画“不似之似似之”的表现形式,不是“具象”,也不是“抽象”,而是“意象”,令人遐想。 石涛在绘画技法上是多变的,在题赭墨山水时石涛曾云:
半空半壑远山村,
疑是风烟势欲吞。
险到无边堪绝倒,
凭天不尽画云门。
历史上没有哪位画家曾有石涛这样复杂多变的生活际遇和矛盾交织的心路历程。
他的画风独树一帜,笔墨恣肆纵横,超凡脱俗,不拘一格,为中国画的发展开创了一派新的意境。他提出“笔墨当随时代”“我自用我法”的见解,极富禅意,并以此痛斥那些闭门造车、摹仿古人、投机取巧的庸才狂徒。
雨中拜访图,石涛
石涛出生在桂林靖江王府。
第一代靖江王是朱元璋的重孙,关系很亲。石涛的父亲朱亨嘉属“亨”字辈,是世袭的第十一代桂藩;石涛属“若”字辈,叫朱若极。假设明朝能够延长一个世纪,那么石涛很可能成为第十二代靖江王。
可是,历史不容假设,石涛还在幼童时,就国破君亡。
清军入关,号召明藩“识时知命,削号来归”,石涛的父王无重兵在手,却蓦然自称监国,惹来了麻烦。结果,不等清军入桂,实力略强的同宗唐王很轻易地囚杀了他。这样一来,石涛这位“胜国天潢”,在幼稚蒙昧状态,就成了逆臣子嗣。为了活命,家仆带着少年石涛一起出家为僧,遁入空门!
山中村舍,石涛
但是遁入空门后的石涛并不是将权势富贵一应视作了过眼烟云,相反,石涛没有放过一次平步青云的机会,只是时也命也,天不随他愿罢了。
机缘巧合,石涛有过两次亲见康熙的机会。
康熙于南京一枝寺第一次接见石涛后,于扬州平山堂又第二次接见了石涛,康熙帝在一众人中点名宣石涛上前,石涛受宠若惊忙不迭上前,康熙对石涛说:“朕素闻爱卿善于山水,朕可否向爱卿学画?”
石涛闻罢激动得语塞,不想康熙又笑道:“大清刚平定天下,百废待兴,朕哪敢溺于丹青,只能想想罢了……”石涛呢,却是感动得快要哭了,主动向康熙敬献书画,直呼万岁,自称“臣僧”。
他还专门把这次接见写到了一首诗里:“甲子长干新接驾,即今己巳路当先。圣聪忽睹呼名字,草野重瞻万岁前。自愧羚羊无挂角,那能音吼说真传。神龙首尾光千燄,云拥祥云天际边。”
山水花卉八开之五,石涛
这两次迎驾的经历让石涛颇感荣幸,后应辅国将军博尔都之邀,石涛决定到京城闯荡。在北京的三年里,石涛一心幻想通过书画结交权贵,出人头地,可是权贵只把他当做一个会画画的和尚,在乎的是可以随时免费向他索画,毫无半点提拔他的意思。
佛门四大皆空,与世俗的利欲熏心是矛盾的;前朝皇族后裔,就不可能平步青云,注定了石涛的悲剧。
苦瓜和尚书画册之八,石涛
正是因为这矛盾的心理,石涛才自号苦瓜和尚,餐餐不离苦瓜。甚至还把苦瓜供奉案头朝拜。他对苦瓜的这种感情,与他的经历、心境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搜尽奇峰打草稿图(局部),石涛
这期间他创作出了《搜尽奇峰打草稿图》。
这幅画可以说是他传世作品中最著名的画。这幅画的有名,不仅仅因为画本身。
(请将手机向左旋转90°观看)
在中国,几乎所有画家乃至学习画山水画的爱好者都知道石涛和尚题写在卷首的这句话——“搜尽奇峰打草稿”。
这句话的知名度甚至超过了这幅画。因为它代表了一种思想、一种理念、一种艺术态度。
在这幅作品诞生之后的400多年间,画中经典的技法和经典的卷首语都在画家们的笔下和口中广为流传,万丈光芒一直穿越至今。
搜尽奇峰打草稿图(局部),石涛
当时的画坛兴的是“仿古”的风潮,画家们创作都追随前人的笔墨,严谨地随着古法作画。
“搜尽奇峰打草稿”的提出,一反当时仿古之风,主张绘画艺术创作应该向大自然索取灵感,而不仅仅在古人那里寻章摘句。
石涛还写了一本《石涛画语录》。
在这本书里,他详尽地阐明了他的创作理论。
对菊图,石涛
在北京出人头地无望后,石涛回到了南方。
石涛来到扬州,约在半百之年,那一年是康熙二十六年(1687 年),那时候,他已是名满南北的画僧。
自此石涛在扬州安顿下来,一心投身于艺术创作,画风由中年的繁富、清逸转向沉雄、朴实,艺术创作上进入最为纯熟、最为旺盛的时期。
晚年的石涛居住在大涤堂,是石涛临水自建的,他在这里完成了艺术巅峰时期若干画幅,自歌自吟,度过了生命的最后几年。
四季景观,石涛
在扬州,石涛作画时,有一位少年,一边磨墨,一边悄悄地观察老和尚的运笔。
老和尚下笔时,他的神情总是十分专注。这位少年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扬州八怪之一高翔,这一年,他18岁。
与此同时,另一位还在兴化学塾里读书的郑板桥,今年刚满13岁。后来,后来的后来,他们俩以及其他几位“八怪”,甚至再往后的齐白石、张大千,他们都在沿着石涛的艺术足迹无尽的延伸下去,直到今天。
剩山残水,石涛
石涛在艺术史上的影响是巨大的,但同时又饱受争议。一方面他在画坛被摹古画派笼罩、画家的创新活力渐遭销蚀的时代,金鸡孤鸣,唱出了一片新天地。
而另一方面,他身为明宗室后裔,为逃生而出家,却又两次恭接清帝圣驾;既已出家为僧,却又媚走于权贵间,以求荣华;以“僧人”面世,却又无心研究佛典;写了《画语录》,标新立异,却又在晚年大加删改为《画谱》,将往日的锋芒一概抹去,复归守旧故道。
艺术的卓越与低贱的人格是如此相悖,让后来无数学习和研究他的人倍感迷惘。
[文/编 《弘雅书房》 编辑部:沉鱼意]
欢迎评论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