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只要对历史稍有了解,就没有不知道这十幅画的,它们的名字可谓是如雷贯耳、家喻户晓,但很多人仅仅是只闻其声,不闻其名。
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欣赏一下这十幅中国历史上最出名的画作。
“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髣髴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洛神赋图(局部),顾恺之(宋人摹本),辽宁省博物馆藏版《洛神赋》可谓是曹植写的千古名篇之一,在曹植笔下,洛水河畔的神女身姿绰约,不似凡间之人,在文学史上描写美女的作品很多,但《洛神赋》堪称一绝。顾恺之根据曹植的《洛神赋》画成了这幅《洛神赋图》长卷,纵长27.1厘米,横宽572.8厘米,根据原篇故事情节把整幅画创作成像连环画一样融会贯通的长卷。洛神赋图(局部),顾恺之(宋人摹本),故宫博物馆藏版可惜,顾恺之的原作已经佚失,我们现在看到的是宋代的四件摹本,分别藏在北京故宫博物院(两件)、辽宁省博物馆和美国弗利尔美术馆。从宋人传世的摹本中,我们能窥得一丝顾恺之的笔韵。顾恺之是六朝四大家之一,他对于中国水墨画的贡献是开天辟地式的,他写就了一篇《论画》,是现传最早的论画文章,评论态度严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把当时几幅名画的优劣交代得很清楚,这篇文章对后世画论的流变产生了很大影响,也影响了后世中国画的审美标准。洛神赋图(局部),顾恺之(宋人摹本),辽宁省博物馆藏版《洛神赋图》全卷分为三个部分,曲折细致而又层次分明地描绘着曹植与洛神真挚纯洁的爱情故事。人物安排疏密得宜,在不同的时空中自然地交替、重叠、交换,而在山川景物描绘上,无不展现一种空间美。全卷情节真切感人,把辞赋中曹植与洛神之间的爱情故事表达得纯洁感人、浪漫又悲哀,当我们回首去看,惊觉原来我们国家这么早就有了这么动人的浪漫主义长卷,充满了诗意浓郁的气氛。洛神赋图(局部),顾恺之(宋人摹本),辽宁省博物馆藏版在现存的中国古代绘画中,《洛神赋图》是第一幅改编自文学作品的画作。《步辇图》是唐代著名画家阎立本的名作之一,纵38.5厘米,横129.6厘米,现藏于故宫博物院。公元640年(贞观十四年),吐蕃王松赞干布仰慕大唐文明,派使者禄东赞到长安通聘,唐太宗属意文成公主出嫁。《步辇图》所绘的是禄东赞朝见唐太宗时的场景。值得注意的是,现存画作被认为是宋朝的摹本,存于北京故宫博物院。但不管是真本还是摹本,这幅传世作品本身的艺术价值都是很高的,人物的神态动作以及衣饰无一不生动而精细。衣纹器物的勾勒墨线圆转流畅中时带坚韧,畅而不滑,顿而不滞;主要人物的神情举止栩栩如生,写照之间更能曲传神韵;图像局部配以晕染,如人物所著靴筒的折皱等处,显得极具立体感;全卷设色浓重淳净,大面积红绿色块交错安排,富于韵律感和鲜明的视觉效果。图卷右半是在宫女簇拥下坐在步辇中的唐太宗,左侧三人前为典礼官,中为禄东赞,后为通译者。唐太宗的形象是全图焦点。阎立本煞费苦心地加以生动细致的刻画,画中的唐太宗面目俊朗, 目光深邃,神情庄重,充分展露出盛唐一代明君的风范与威仪。这幅画除了本身绘画技艺精湛为人称道外,还具有重要的历史研究价值。严格来说,这并不是“一幅画”。而是一批画,这里介绍其中几幅杰出代表。唐代仕女画以其端庄华丽,雍容典雅著称,因为大唐经济繁荣、民风开放,所以唐代的仕女图也画得富丽堂皇、姿态妍丽。《挥扇仕女图》描绘了13位头挽高髻、细目圆面、长裙曳地的妃嫔和宫女形象。全幅以横向排列的形式展示了人物的各种活动:执扇慵坐、解囊抽琴、对镜理妆、绣案做工、挥扇闲憩等。《虢国夫人游春图》再现了天宝十一年杨贵妃的三姊虢国夫人与眷从盛装出游的场景,人马疏密有度,生机勃勃,色彩浓艳又不失秀雅,画面上洋溢着自信、乐观、华贵的盛唐风貌。
《捣练图》是唐代画家张萱之作,描绘了唐代城市妇女在捣练、络线、熨平、缝制劳动操作时的情景。画中人物动作凝神自然、细节刻画生动,使人看出扯绢时用力的微微后退后仰,作者的观察入微。线条工细遒劲,设色富丽,丰满圆润的人物造型,表现出唐代仕女画的典型风格。《簪花仕女图》描写几位衣着艳丽的贵族妇女春夏之交赏花游园的情景,向人们展示了这几位仕女在幽静而空旷的庭园中,以白鹤、蝴蝶取乐的闲适生活。对衣饰的精细描绘让人难忘,轻薄而透明的纱衣质感刻画得入木三分,尤其是仕女们的丰盈体态、高贵气度让人心驰神往。佚名的《宫乐图》描绘的是后宫嫔妃十人,围坐于巨型方桌四周,又在品茗,有的在行酒令,中央四人,则负责吹乐助兴。所持用的乐器,自右而左,分别为筚篥、琵琶、古筝与笙。旁立的二名侍女中,还有一人轻敲牙板,为她们打着节拍。从每个人脸上陶醉的表情来推想,席间的乐声理应十分优美韩滉的《五牛图》,作为少数几件唐代传世纸绢画作品真迹之一,是现存最古的纸本中国画,堪称“镇国之宝”,现存于北京故宫博物院。《五牛图》纵20.8厘米,横139.8厘米,描述的是五头不同形态的牛,这也是唐代画牛所达到的最高水平。在1900年八国联军洗劫北京城的时候这幅画流落到了国外,直到20世纪50年代,才由周总理出面在香港花了6万港币购回。《韩熙载夜宴图》是五代南唐画家顾闳中所作,也是顾闳中现在唯一传世作品。现存宋摹本,宽28.7厘米,长335.5厘米,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这幅三米长卷描绘了官员韩熙载家设夜宴载歌行乐的场面。此画绘写的就是一次完整的韩府夜宴过程,即琵琶演奏、观舞、宴间休息、清吹、欢送宾客五段场景。这幅画背后有一个有趣的小故事,传闻后主李煜眼见江河日下,自己却无力扭转乾坤,本欲重用韩熙载,却听闻韩熙载夜夜笙歌、不务正业。于是令顾闳中夜探韩熙载府第,偷看韩熙载行乐的每一个场面,想借以图画劝告韩熙载停止夜夜歌舞升平的生活。《千里江山图》是王希孟18岁时作品,也是唯一传世的作品,现存于故宫博物院。该图为大青绿设色绢本,纵51.5厘米,横1191.5厘米,气势辽阔超凡。全卷画面上层峰峦叠嶂、逶迤连绵,图中繁复的林木村野、舟船桥梁、楼台殿阁、各种人物布局井然有序。画中山石先以墨色勾皴,后施青绿重彩,用石青石绿烘染山峦顶部,显示青山叠翠。江河勾出水纹,与没骨色彩形成反差对比。全图既壮阔雄浑而又细腻精到,是青绿山水画中的一幅巨制杰作。大概是天妒英才,王希孟在二十多岁的时候就英年早逝,非常可惜,但仅一幅《千里江山图》就足够让他名垂千古。这是北宋画家张择端存世的仅见的一幅精品,一级国宝,现存于故宫博物院。《清明上河图》是中国绘画史上最著名的作品之一,不但艺术水平高超,而且围绕着它还流传下来许多有趣的故事。这幅画描绘的是汴京清明时节的繁荣景象,是汴京当年繁荣的见证,也是北宋城市经济情况的写照。通过这幅画,我们了解了北宋的城市面貌和当时各阶层人民的生活。作为一幅纪实性的风俗画长卷,《清明上河图》用令人惊叹的技艺创作出了成百上千个小人,还有六十多匹牲畜、二十多只木船、房屋楼阁三十多栋、推车乘轿二十多件,如此丰富多彩的内容,为历代古画所罕见,而且还能做到繁而不杂、多而不乱,可见张择端的天才。各色人物从事的各种活动,不仅衣着不同,神情气质也各异而且穿插安排着各种活动,其间充满着戏剧性的情节冲突,令观者看罢,回味无穷。《富春山居图》纵33厘米,横636.9厘米,被誉为“画中之兰亭”,属于国宝级文物。这幅图是黄公望为师弟郑樗所创,1350年绘制完成,后几经易手,在清代顺治年间曾遭火焚,断为两段,前半卷被另行装裱,重新定名为《剩山图》,现藏浙江省博物馆,被誉为浙江博物馆“镇馆之宝”;后半卷:无用师卷,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以浙江富春江为背景,画面用墨淡雅,山和水的布置疏密得当,墨色浓淡干湿并用,极富于变化。富春山居图内容约80%为桐庐境内富春江景色,20%为富阳景色。《汉宫春晓图》是中国重彩仕女第一长卷,纵30.6厘米,横574.1厘米,主要描绘宫中嫔妃生活。作者是明代四大家之一的仇英,他和沈周、文征明、唐寅合成“明四家”,也成“天门四杰”。这件作品不仅是仇英平生得意之作,在中国重彩仕女画中也独树一帜,独领风骚。《汉宫春晓图》以人物长卷画,生动地再现了汉代宫女的生活情景。用笔清劲而赋色妍雅,林木、奇石与华丽的宫阙穿插掩映,铺陈出宛如仙境般的瑰丽景象,极勾描渲敷之能事,体现了作者积极向上、热爱生活的人文思想,亦表达了他对宫廷浮华美好生活的赞美。《百骏图》是意大利籍清代宫廷画家郎世宁作品,也是中国传世名画中仅有的外国作家。该画纵102厘米、横813厘米,共绘有100匹骏马,姿势各异,或立、或奔、或跪、或卧,可谓曲尽骏马之态。现该画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画家郎世宁是西洋人,生活在中国,所以在自己的创作中融合了中西方的创作技法和理念。全幅画面色彩浓丽,构图繁复,形象逼肖,郎氏擅以中国传统绘画技法加入西洋光影透视法及西画颜料,以显示中西趣味兼容并蓄的画面。如画中马匹、人物、树木、土坡皆应用了光的原理,使物象极富立体感。而如松针、树皮、草叶等的墨线勾勒,石块土坡的皴擦等仍含有中国传统画的技法。您可能还会对这些文章感兴趣↓
欢迎评论区留言
每一个好看 我都认真当成了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