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新能源再次独立运营 凸显市场竞争压力加剧
面对北汽新能源、比亚迪、上汽等自主品牌强敌,以及正在加速入场的合资品牌的竞争压力,吉利必须要给予新能源业务更多资源支持才能确保不掉队。
近日,吉利汽车召开高层组织架构调整大会,对旗下的品牌架构进行新一轮调整,吉利新能源上升成为与吉利、领克并行的三大品牌之一,并再次独立运营。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年中,吉利新能源曾由之前的独立运营状态调整为与传统燃油车一起回归吉利国内销售公司进行统一管理和运营。
此举凸显吉利汽车集团将新能源汽车业务的重要性提升到更高的高度,也表明目前的新能源汽车市场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面对其他自主品牌强敌、虎视眈眈的合资品牌以及初创电动汽车公司的竞争压力,吉利必须要给予新能源汽车业务更多资源支持,才能保持领先地位。
伴随此次吉利集团旗下三大品牌的架构调整,管理团队也相应调整。林杰任吉利汽车集团副总裁兼领克销售公司总经理,分管三大品牌的营销管理工作;宋军由吉利品牌销售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升任总经理一职;郑状担任吉利新能源销售有限公司总经理。
吉利汽车集团副总裁兼领克销售公司总经理 林杰
吉利新能源销售有限公司总经理 郑状
吉利品牌销售公司常务总经理 宋军
吉利曾经将新能源车型和传统燃油车进行独立销售,并为新能源车型建立了规模不大的独立销售渠道,比如,吉利曾将新能源汽车的北京销售总代理交给充电桩运营商富电绿能,但富电绿能后期的业务扩张出现问题。
去年年中,吉利重新把新能源车型的销售纳入国内销售公司进行统一管理和运营。当时,吉利对外给出的解释是为了有效地应用现有的渠道,同时更好地整合市场营销资源。
时隔半年,吉利再次进行新一轮的组织结构调整,新能源板块再次独立,并且,吉利新能源成为与吉利、领克并行的品牌。以当前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的趋势判断,此次吉利新能源业务将彻底独立,并且将不会再反复。
除了销售业务独立之外,不少传统车企的新能源业务都是整体拆分独立运作。比如,北汽新能源、广汽新能源和奇瑞新能源等公司的研发、制造和销售都是完全独立运作。北汽新能源不仅完全独立,还获得纯电动汽车生产资质,并在去年9月成功登陆A股市场。
由于新能源汽车市场与传统燃油车市场完全不同,因此,传统车企的新能源业务独立运作后,可以摆脱原有体系的制约,按照新能源业务自身的市场特点进行管理和运营,以实现快速发展。而且,新能源业务独立后也有利于吸引外部投资。
但是,新能源业务的独立时机也非常重要,过早独立会面临一些问题,早期的新能源汽车业务必须依靠母公司的资金、研发制造体系、供应商资源以及销售渠道等支持,才能维持。
另外,由于独立的业务板块拥有更大自主权,在融资环境比较好的情况下,新能源业务负责人很容易自立门户。像奇瑞新能源、广汽新能源等,都有不少新能源业务负责人带领核心团队自立门户,或者跳到新创造车企业,导致企业的新能源骨干团队流失。
如果时间倒退2-3年,传统车企是否拆分新能源业务可能是个难题,但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企业更容易做出抉择。
电动汽车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技术委员会主任王秉刚表示,在新能源汽车发展初期,新能源汽车板块依托于传统燃油车业务发展是正常的。
在研发方面,通过传统燃油车型改款成新能源汽车,能够节约大量研发成本,在供应链方面,通过燃油车型改款而成的新能源汽车,也能够充分利用传统车的供应链资源,大幅降低生产成本。在销售方面,借助燃油车原有的销售渠道,也能够降低营销推广成本。
但这也不能作为传统车企转向新能源的长期战略,王秉刚指出,等到新能源汽车产品销售达到了一定规模,企业再推出的新能源产品,就应该根据新能源汽车本身的特点进行研发、生产和销售。只有根据新能源自身的特性设计出来的产品,才能够发挥出新能源汽车的优势,才能有更好产品性能和价格优势。
王秉刚认为,这个一定规模应该是10万辆,超过10万辆的新能源汽车销量,企业就应该开始通过新能源专属平台开发新能源产品了。
目前,中国新能源汽车的保有量已经超过200万辆,而且还在不断增长,从市场规模来看,给头部车企提供了成长空间。去年前11个月,吉利的新能源汽车销量已经超过5万辆,近两年的累计销量也已经接近10万辆。这种规模和体量已经具备了独立的基础。
未来,吉利汽车集团是否会效仿北汽集团和广汽集团,将新能源汽车业务整体独立,为新能源汽车业务建立独立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售后服务体系,值得我们进一步观察。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2019中国新能源汽车消费论坛暨“金舆奖”颁奖盛典详情。报名请关注EV世纪微信公众号,并留言“1月7日论坛报名”。
“金舆奖”投票通道 http://bjfl9v.v.vote8.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