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川藏线骑行。三十五,八一镇
从八一镇到工布江达的海拔高度逐渐抬升,应该是起伏缓上坡,但骑下来的感觉却是是平路和缓下为主,应该是大腿肌肉适应了长时间骑车,渐入佳境。
1910年,陈渠珍营从太昭前往工布江达,再前往牙披驻扎,牙披即今日工布江达县之阿沛新村以东3公里的阿沛庄园。陈渠珍记载:余驻牙披后,即以“厦札远遁,番人无反抗意,请示招抚,以安人心”呈报入藏,旋报可,余乃从事安抚,逐渐向曲巴、增巴、脚木宗推进。
巴河镇,也叫巴河桥,在工布江达县城东54公里,当年18军52师155团的驻地,许巴村在巴河镇东6公里。增巴应该是百巴镇的增巴村,从许巴村向东15公里为百巴镇,155团1营修建的果园新村位于镇外,再往东10公里为增巴村,村子不在318国道边。
“脚木宗,居工布之中心,田野肥沃,气候温煦。山上有大喇嘛寺一所,极壮阔,喇嘛三四百人。其呼图克图,亦一年高德劭之喇嘛,和蔼可亲,与余往还甚密。” 脚木宗,音同觉木宗,该地应该指现在的八一镇一带,清时西藏噶厦政府下辖觉木宗的驻地,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时解放军开始在此建设,故得名八一。觉木宗当时的治所在今林芝县八一镇西面,行政上曾经设觉木乡、觉木村,但那个大喇嘛寺已无法考证了。
八一镇一带是解放军驻守,以前治安极好,据说骑友把自行车直接停在路边,不用上锁,绝对没人偷,现在大概没有这么好的事了。总的来说,八一镇的环境确实不错,很整洁,和张家港的市容类似。
和陈渠珍营当年推进的路线正好相反,我们往西,去工布江达。
八一镇西首的八一大桥、尼洋河
曾经护送达赖喇嘛上北京的侦察排长曹从连后来屡立战功,1964年晋升为155团2营营长,率领部队回驻地搞生产,大开荒。在八一新村河对岸,2营开荒500亩,6连在下游,5连在上游,营部在中间和4连一起。......5连开荒的地方,草长得有一人高,地很肥。开始开荒没经验,一个人一个铁锹挖,用十字镐刨,挖的都不大。后来三人一组,三个铁锹并起来一起往下插,一挖一大块。草皮挖出来晒,西藏的太阳很毒,几天就晒干了。上山去砍柴,用柴禾支个架子,把草皮堆在一起,点火一烧就是几天,大家把草皮垫得厚,起码烧二三天,浓烟滚滚,烧草皮那几天战士的床单都是黑的。等自然熄灭,慢慢冷却,再用铁锹就地摊开。
散了草灰以后,第二年开始播种,地面要灌溉,水渠的地埂上栽上萝卜,还有大白菜,连队的吃菜问题解决了。林芝八一新村这一带气候比较好,海拔比较低,比拉萨还低些。地里种的都是麦子,麦种比较好,叫南达,结的穗子大,产量也高,曹从连的营基本上是每亩七八百斤,个别有上千斤的。
麦子还没收割前,团里组织参观,二个团互相参观。地方老百姓也来参观,羡慕得不得了,老百姓种的不行,麦子才收一二百斤,稀稀拉拉的,可能与肥料不行有关系。解放军的肥料主要是磷肥,草皮一烧散开,灌溉以后,过了一冬。第二年一种,肥得很,麦子长得喜人,有一人高。第一年靠铁锹翻,第二年师里给这个营配了拖拉机翻地,全团开了二三千亩地,收割还是靠人,战士们自己收。灌溉是用山上的水,挖个沟引过来。
那时营部睡的是草棚子,那里木料多,草也多。用木头搭架子,用木片和草盖起来,把木头劈成一片一片的做房瓦,多搭几层就不漏雨了,这是和当地老百姓学的。连队大多住帐篷,通车以后有了大帐篷,一个班一个大帐篷,小帐篷基本不用了。也开始发带胶的那种雨衣了,还很重。
1969年,155团换防到四川犍为,离开这个自己开发出来的营地,干部战士都很高兴
,刚开始说三年一换,结果在西藏20年。部队回撤到果园新村,这个名字是部队自己起的,那里满山都是野桃子,还种有苹果,到春天以后遍地开花。
换防的时候,河南南阳人李廷山已经是团副政委,他说自己的部队风格很高,回内陆也高兴,大白菜长得可好了,都交给接防的158团,养的猪除了杀了一些,剩下的不要钱都送给他们。当时上级规定不准带公家任何东西,连把椅子,一个小凳子也不准带,全部留下。
张君福是山东菏泽人,1951年入藏时是155团1营营长,1961年升为副团长,1963年升团长,最后以副军长职离休。1965年张团长带着155团又搬到林芝果园新村,之后部队主要就是生产了。西藏确实穷,但155团驻区的环境很好,有土地可以搞生产。和曹从连的回忆一样,张君福记得当时部队全部搬到工地,搭上帐篷去开荒,把草皮掀起来烧,形成肥料。战士们一天到晚在地里干活,第一年就大丰收,收成约八十多万斤,亩产800-1200斤小麦。
155团还养了很多猪,以至于张君福后来下命令300斤以上的猪都不能留,每个连只能留一个给别人看看,再留肉都不能吃,都变成油了。这一年驻军就富了,师、团都有仓库,装得满满的。还种了很多菜,各种菜也都长得很好。四季豆每一株就可以摘几十斤,什么番茄、辣椒、黄瓜,长得都好得很,部队吃菜基本上没有什么问题了。部队为什么要生产呢?主要是为了在西藏解决吃饭问题。这个经济账一算确实不得了,什么都是从内陆运去的,光运费都不得了。
藏族老百姓也是吃不饱的,他们没有土地,就指望着给头人干点活,弄点吃的。西藏地区很落后,当地生产没有这个力量,当时老百姓种青稞,每亩也就是四五十斤。听说部队种的麦子每亩1000斤,老百姓不相信。张君福就把村长找来说,麦子熟了,你自己量一块地,自己去割,背到你自己那个地方去打,我不管你,你回来报一下亩产多少斤就行了,后来村长报告说一亩地能有1100斤。
出生农村的张君福告诉藏民,地要深耕,要给地里上肥料,如果肥料少了,地就越种越薄,一亩地只能收几十斤。老百姓以后开始跟部队学种地了,第二年村长来要麦种,张君福就把那次村长打部队的粮食约2000斤,分给老百姓当种子了。
张君福的夫人叫钟淑琼,四川荣县人,1950年12月当兵,1953年跟着18军进藏,任155团卫生队卫生员,他们结婚后张君福到南京军事学院学习了三年,钟淑琼也回到四川德阳支援三线建设,工作了三年。1961年钟淑琼回到西藏,到了巴河桥,到卫生队一看,卫生队吃得比较好,有大白馒头,有时还能吃点野马肉、牛肉,当时全国支援西藏。有时候他们到山上采点野蘑菇。巴河桥那个地方比较好,有森林,有山有水,9月份以后蘑菇很多,山上下雨,太阳出来,蘑菇就长出来了。采点蘑菇和猪肉炖,很好吃,那时在155团卫生队确实不错。
后来规定野战部队不允许有女同志,钟淑琼就调到115野战医院,就在林芝那个地方。115医院是江苏支援西藏平叛的时候过去的,是江苏公安总队的,当时约定三年他们回江苏,三年后中央不同意他们回去,他们就留在了林芝,成为林芝地区的驻军医院。钟淑琼到115医院后,张君福留在巴河桥,相隔91公里,五一、春节,那时候放假也就两三天,钟淑琼回去巴河桥。1968年115团到亚东戍边,离得就远了,一千多公里。部队在边防,医院在林芝就算内陆了,林芝地区气候很不错,号称西藏的江南,森林地区比较多,下面是尼洋河,河对面是155团农场。
一一五医院新址
2006年,71岁的胡玉泉开着一辆0.85升排量的小云雀,和老伴一起沿着318国道重回西藏。他来到八一镇的52旅驻地,如今已经是戒备森严,胡玉泉费了很大的劲,连蒙带唬才进入营地,发现自己当年参与修建的建筑所剩不多了,也了解到现在部队和当年大不相同了,在征得一个中尉的同意后,对着老建筑拍了几张照片,就离开了。
他们又到了当年生产开荒的地方百巴,百巴位于八一镇和巴河桥中间,胡玉泉当时所在的1营就住在那儿开荒种地,开了300多亩地,现在变成一个旅游区了。然后又到了果园新村,是他们部队第二次到巴河桥以后修建的营房,现在也没有了,所留下的只有一片苹果林,看了以后这位老人心情很惆怅。胡玉泉说的旅游区可能是吾金扎菩洞旅游景区,该景区建有1333步木质梯阶,据说是林芝唯一天然佛石文化景点。
林拉公路的入口处,这是一条高速公路,不收费
,大大小小的汽车全去了那条路,因此318国道成了骑行者的高速公路。成都到拉萨的高速公路在建,从二头往中间建,现在西边从拉萨修到林芝,东边从成都修到康定,计划2029年在芒康、巴塘汇合。很期待!
世界上有几条高速公路是穿行在如斯美景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