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妈终于离婚了,我解脱了!”13岁女孩的日记,让人心如刀割

和谐的家庭关系有利于孩子成长,这是不容置疑的。但我们身边有不少父母,他们很难控制住自己的情绪,或者根本不去控制自己的情绪,他们不仅动不动对孩子发脾气,夫妻之间也经常吵架动手。
01
今年13岁的徐同学,是一名初中一年级学生。她从小就在担惊受怕中长大:母亲与父亲关系很差,一点小事就能吵很长时间,有时候他们还会动手,家里有许多东西都被砸烂了。
每次父母吵架的时候,徐同学不只感到绝望,也特别痛心。她试着缓和父母间的关系,却收效甚微。也许是因为没有把握好时机,也许是因为父母的情绪很容易失控,劝和的徐同学基本成为了父母发泄情绪的对象:母亲让她“别管闲事”,父亲则气汹汹地对她吼着“有多远滚多远”。
有一次,同学父母还如往常一样吵架,母亲一气之下摔门而出。她吓到大哭,一边追着母亲、哭着拉她回家,一边哀求父亲少说几句,可站在门口的父亲一直在骂骂咧咧。当时她特别绝望,她预感到父母会分开,她担心自己很快就会成为一个“没人要没人问的孤儿”。
没有能力改变父母,她便选择了逃避。小学四年级之后,她大多数时间都是在奶奶家待着,奶奶知道她的处境,只能抱着她默默落泪。
果不其然,徐同学上初中后,父母感情彻底破裂,他们选择了离婚。徐同学在日记中记下了父母离婚当日的情形,也写下了自己的感受:“爸妈终于离婚了,这个家终于安静了,我解脱了!”
13岁初中女孩的日记,道尽辛酸无奈,让人心如刀割。可以肯定她的内心很痛苦,但因为长期生活在恶劣的家庭环境之下,她认为与父母整天争吵带来的痛苦相比,父母离婚带来的痛苦更容易接受,她向往着父母离婚后带来的片刻安宁。
02
一个孩子,面对父母的分开,最大的感受是“解脱了”,这真是一场家庭悲剧。可见孩子对父母是非常之失望,对整个家庭是非常之绝望。
夫妻双方感情破裂,很难分出个谁对谁错,不过单就培养孩子而言,徐同学的父母都做得很不到位,可以说,他们是失败的父母。
一个合格的父亲或母亲,不管与伴侣的感情如何,都应该关心孩子、爱护孩子,至少不会去做以下三件事。
第一件事:毫无理由地指责孩子
有些家长自己心情不好,就找一些由头批评责骂孩子,甚至动手打孩子。他们把孩子当成出气筒,让孩子始终处在一种紧张不安的状态中。
长期毫无理由地指责孩子,会让孩子觉得自己是家庭中“多余的人”,他们会变得极其敏感,情绪也会很不稳定。他们没有安全感,可能还会有性格上缺陷。所以从孩子成长的角度看,父母的心情再不好,都不要随便拿孩子撒气。
第二件事:在孩子面前说对方的坏话
很多感情不和的夫妻,会在孩子面前说对方的坏话,他们试着让对方成为孩子心中的仇人。父母这种小鸡肚肠的做法,既增加了孩子的仇恨感,又让孩子迷茫、困惑。很难看清事情真相的孩子,有时候把怒气对准父亲,有时候把怒气对准母亲,最后他觉得谁都不是好人。
待孩子长大,他就会明白,原来父母是在利用自己的无知来攻击对方。而一旦孩子知道了这些,他对父母大概也就死心了。
夫妻在孩子面前说对方的坏话,不会给自己带来任何好处,还把孩子拉进了恨的泥潭,让他无法自拔。
第三件事:对孩子的学习生活不闻不问
有些父母动不动就把“你都这么大了,该自己管好自己了”挂在嘴上,他们对孩子的学生生活不闻不问,也几乎不给孩子提供额外的资源和支持。他们对孩子的态度,不是“放任不管”,而是“满不在乎”。
父母的不在乎能被孩子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他们悲伤又无奈。当他们长大,会变得特别在意别人的“在乎”,他们总是看别人的脸色做事,他们也很容易成为感情的受害方。
以上三件事是亲子关系的三个基本“雷区”,如果父母触犯了其中任何一个“雷区”,都不能称之为合格的父母。
孩子与父母是一体的,有句话说得好,“父母的格局,决定孩子的格局;父母的情绪,决定孩子的未来”。作为父母,或许没有很高的格局,但一定要有良好的情绪,不能暴躁,也不应冷漠,更不要让孩子恐惧、悲伤。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