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看不懂的展览

时常听到有人抱怨观看摄影作品时自己看不懂,仿佛云里雾里莫名其妙不知所云,在感受新奇之余,却也难免陷入“看不懂"的尴尬。

随着数字化和互联网的发展,视觉媒介领域不断拓宽和发展,摄影在很大程度上已属于广义影像文化的一部分,同时,越来越多的艺术家也开始使用各种新的媒体介人摄影领域,拓宽了摄影多元的表达力。从“摄影”到“基于摄影”拓展了当代摄影是一种可能性。特别是近些年,越来越多的艺术家,只是“基于摄影”的原点,利用新的媒介方式去表达各式各样的“摄影”,传统的艺术媒介与类型的划分已不足以去应对这样的变化。确实,这可以看作对当代摄影特质的一种描述,也确实有大量的实践表明,新媒体的介入扩大和改写了摄影原有的边界、功能甚至定义。“摄影"这个词已经不是一种框定,而是变成了一种开放的可能性。

当人们习惯用传统的审美标准打量当代艺术作品时,往往会产生这样的疑惑,这些看似平常的东西怎么就成了艺术品?艺术家究竟想要表达什么?同济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万书元教授早已给出答案:要解答这些问题,必须了解究竟是什么人把艺术引导上了这条“看不懂”之路。这个人就是马塞尔·杜尚,在这位艺术家诞生之前,绝大多数的艺术品都以“美"为标杆,他却打破了这一禁忌,并改变了西方的艺术进程。杜尚成功拆除了生活与艺术之间的界限。安迪·沃霍尔及其波普艺术的出现,再一次让人们大跌眼镜。在西方艺术史上,曾一度流行模仿主义或自然主义,艺术家的使命就是准确地模仿自然,真实地反映自然,艺术充当者镜子的角色。画得像不像、美不美是最重要的标准。印象主义问世后,艺术家们开始把自己的观念和恃感融汇于作品中,他们不再钟情于客观地模仿外物。比如,梵高笔下的星空并不是真正星空的样子,而是他内心情感的外化。渐渐地,艺术作品变得越来越抽象,作者的内心似乎也越来越难懂。

只有对艺术史有所了解,才能真正理解今天的当代艺术究竟是怎么来的。在传统的观念中,评判一件作品好不好的标准无外乎是逼不逼真、美不美。艺术家的身份也比较确定,一件艺术作品,是绘画还是雕塑,是影视艺术还是戏剧艺术,是舞蹈还是歌剧,是可以被普通观众清晰定义的。但如今从事当代艺术的艺术家们可能同时扮演着多重角色,他是导演、是烟火师,同时又是演员或者音乐家。于是,人们固有的关于艺术家、艺术作品的认知变得模糊起来。这不仅使艺术家本人陷入了一种身份认同危机,也使观众缺乏评判的标准。当代艺术的另一重危机来自于生活与艺术的纠缠。自从杜尚消解了艺术和生活的距离,又经过波普艺术家的推波助澜,现实中的物品或行为直接成为了艺术,当代艺术走上了一条与生活混—的道路。

优秀的作品首先应当具有一定的批判意识,它会走在普通人的前列,引导人们去思考。好的作品也未必都是博人眼球或者耸人听闻的,它也可以有很美的形式。总之,兼具观念性与形式性的作品才是真正的好作品。

许多观众在欣赏当代艺术作品时大都是跟着感觉走,或者只是看看热闹。确实,当代艺术的欣赏非常主观,几乎没有什么公认的评判标准,通过了解作品的背景、掌握一定的艺术知识,观众还是可以逐渐培养起一定的鉴赏力。

目前摄影存在的方式大致可分三类:第一类是媒介上的摄影,也就是基于传播的摄影。第二是艺术层面的摄影,也就是作为艺术家个人表达方式的摄影。第三个层面,就是大众层面的摄影——人人都是摄影师。对于当代摄影而言,摄影已不是观看方式,而是一种表达方式和思维方式。那些不像照片的“照片”,与其说是观看的结果,不如说是思维的结果,即用机器把想看到的造出来。摄影,当然是一种技术性语言。但是,技术与机器提供某种可能性的同时,往往也屏蔽了另外的可能性。无论人眼或是机器,观看都是有边界的。所谓“摄影无限的可能性",更多是指思维的无限可能被视觉化的探索过程。“艺术已经发生了变化,发生在21世纪之前的那些艺术生产以众人熟知的风格和艺术运动为特征的,已经不复存在。传统的艺术媒介已经无力再担当起我们的期望。”遇到看不懂的展览,买一本奥西安·沃德著《观赏之道-如何体验当代艺术》,然后再看一遍展览,从而捕捉那些之前可能错过的细节。即便是最为肤浅的当代艺术作品,它们的内涵也可能因为反复地推敲而彰显出更丰富的层次,它也许透露出新的讽刺意义,又或者它应使用那些看似粗俗扎眼的材料变得浓墨重彩且深邃。

亲爱的朋友们,所有的理论都是灰色的,但是生命之树常青。作为摄影师就是要用超真实的手法提炼出我们日常之景,进行凝视观照,让观者跳出日常所见,看到奇观的背后,现实的隐喻,重新审视这个世界和我们自己。

作者:李文涛

本文发表在中国摄影报2018年1月26日星期五第8期第9版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