诏安古城与牌坊街

诏安县位于厦门与汕头两个特区之间,地极八闽、境连百粤,素称福建南大门、漳南第一关。“山环九侯,赤坑之雄秀,水汇象溪、大海之吞吐(《漳州府志》)。”早在唐朝垂拱四年(公元688年),南诏堡就是怀恩县的主要辖区;明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诏安辖二都、三都和四都独立置县,定名取自"南诏安靖"之义。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诏安古城有哪些古迹吧。

从国道324线广东进入福建,闽粤交界处的汾水关,素有“漳南第一关”之名。在这里,有一座古牌坊见证了汾水关从“兵家必争之地”到“闽粤边贸旅游区”的历史变迁, 它就是“功覃闽粤”坊,福建省级文保单位。

路边的这座寺庙叫长乐寺(原名观音大士庵),拾级而上,古牌坊就屹立在长乐寺大门东侧。


功覃闽粤坊,建于明崇祯年间(约公元1640年之后),花岗岩仿木结构,高9.6米,宽9.6米,面阔三间,月梁三层,单檐歇山式两坡。坊匾东西书"功覃闽粤",西面书"声震华夷",下署"福建广东乡缙绅士民同为大总都督郑芝龙立"。


福建广东乡缙绅士民之所以为大总戎都督郑芝龙立此石牌坊,是因为郑芝龙在明崇祯十三年(1640年)任南澳副总兵后,采取一系列措施,一方面多次击败了横行海面,窜扰闽粤的荷兰殖民者船队,保卫了祖国的海防安全;另一方面征服平息了称雄闽粤之交的海寇,“海上诸贼俱为所併”,海氛一度比较平静,使官绅百姓能够安居乐业,故闽粤两省的官绅士民感其恩德,立此牌坊褒扬纪念。


寺门西侧有一个石亭。


两重新建的庙宇间,这古旧破落的庵房应该就是原来的观音大士庵了。


石亭名曰“胜利亭”,左右分别刻有“抗战已胜”和“建国必成”。下有民国卅四年碑刻一方,题为“抗倭纪迹”,记录闽粤军民在抗日战争中的三次抗击日寇的战事。

从侧面看牌坊。形制比较粗犷简洁,比较特别的是两边都是用了三根石住,边上的类似于斜撑,使其结构更加坚实稳固。


说到郑芝龙这个人,可能很多人都未曾耳闻。但如果提到郑成功,大家就不会陌生了吧。郑芝龙就是民族英雄郑成功的老爸。郑芝龙的一生堪称传奇,却也毁誉参半。这个大家有兴趣可以自行百度。郑芝龙是泉州南安人,是以东南沿海为活跃基地的海商、海盗和官员,以其经营的武装海商集团著称。其发迹于日本平户,娶的老婆是日籍华侨的养女,所以有人说郑成功是个混血儿。在我看来,郑芝龙至少在三方面是有功的:一是他是台湾历史上组织大规模汉人移台定居的第一人;第二,郑芝龙虽事劫掠,但对泉州百姓却是异常仁慈,不但不杀人,甚至救济贫苦,威望比官家还高。“所到地方但令报水,而未尝杀人。有彻贫者,且以钱米与之。”第三,郑芝龙在17世纪中国明朝海禁与世界海权勃兴的时代的背景下,以民间之力建立水师,周旋于东洋及西洋势力之间,并于1633年在泉州金门岛的料罗湾海战中成功击败西方海上势力,在郑和船队退出南中国海200年后,重新夺回海上主导权,是大航海时代东亚海域举足轻重的人物。

后来郑芝龙亦因功升任福建都督。在广东省汕头南澳岛上的深澳镇也有座民间修建的纪念郑芝龙的牌坊,也充分说明郑芝龙在闽粤两省颇有些威望。

离开汾水关,继续前往诏安县城南诏镇,在西门街找到了西门武庙,也即西门关帝庙,始建于明嘉靖四十一年(公元1562年)。新建的牌坊门楼正对着县城最繁华的中山路。


前面两棵古榕


庙门也翻新过,上面是双龙戏珠的剪瓷雕。


墙壁上的彩绘,内容是三国故事


这些新石雕就显得粗糙了点


金碧辉煌的牌楼门,金漆木雕与彩绘交相辉映


东边墙壁上嵌有多方石碑,内容是庙宇多次重修的记录和乐捐名单,有康熙、嘉庆、光绪年间的等


拜亭上方为“千古一人”的金字牌匾,牌匾下有两副木刻对联“千秋义勇壮山河,万古勋名垂竹帛”、“如孟之刚气配义道,继孔而圣志壮春秋”。


正殿由北往南依次供奉三尊关帝像,帝像也由大到小依次排列。正面牌匾为“乾坤正气”,石柱上楹联上联为“浩气丹心万古忠诚昭日月”,下联为“佑民富国千秋俎豆永山河”。


正殿后面是佛殿,供奉三方佛和十八罗汉。


佛殿前照壁上来供奉着“三官大帝”。


据说西门武庙与广东潮汕地区有相同习俗“迎老爷”呢

沿西关中街前行,到了与环城西路交界处,东西向的路收窄成了一条巷子,这就是县前街了。

网上找来一张古诏安城的城池图,是一个橄榄形,也可说是龟形吧。这条县前街到东门街,就是诏安城明清两代的古官路, 也就是诏安著名的牌坊街了。

进入县前街,古城的西门,首先看到的是古色古香的城隍庙。

城隍庙始建于明代嘉靖九年(1530年)。明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天启七年(1627年)曾二次重修。清代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又有重修。庙坐北朝南,占地约1200平方米。由门楼、前厅、拜亭、大殿组成。

门楼采用一斗三升式斗拱,雕工细致,彩绘精美。大门门额刻有“威灵保障”。


黑白无常


正殿大门的上方,“先问心”木匾


据说城隍庙的天井中花草盆底下垫着的,是诏安县被拆除了的老文庙的17个大石柱础。


赏罚分明匾


存仁存义,都是教人做好人的

梁架上的精美图画和诗词书法,无一不力证诏安这个中国书画艺术之乡名不虚传。

前行不远,很快在路边看到一座不大的石牌坊--关帝坊。

关帝坊,始建于明天启五年(公元1625年),清代乾隆五十八年(公元1793年)重修。花岗石仿木结构,三层一间,南5.5米,宽4米,单檐歇山式加两坡。正面坊匾是楷书"关帝坊",旁署“知诏安县事楚荆朱训南诏所印张绳武同立”。大额枋上署“天启五年乙丑孟冬吉旦立",右边石柱镌书"庙坊因风雨损坏乾隆五十八年四月日监生黄廷举捐修"。一根柱子居然被修进了墙内,真是无语。等会大家就知道这个情况还算是好的了。


坊匾背面匾额楷书"正气行在"

关帝坊的边上这不起眼的房子门额有“西亭”碑刻,原来这是始建于明代的西亭寺观音庵。


墙体内嵌有几块重修和乐捐碑记

观音庵的后门

边上又看到另一座武庙,怪不得路口设有关帝坊啊。这个武庙当地亦称东岳庙,明代万历二十一年(公元1593年)始建,清道光四年(公元1824年)重修。祀东岳大帝、十殿阎王、关帝、注生娘娘、速报司、功德司。庙占地面积约1200平方米,坐西向东,由门楼、轩廊、八卦亭、拜亭、正殿、后殿组成。虽没有西门武庙古老,但规模更大。

这个屋顶的剪瓷雕相当精美,其创作者是闻名闽粤的诏安沈氏艺圃家族剪瓷雕第四代传人。

门楼木雕构件感觉是老的东西,比西门武庙更原汁原味些,彩绘也很漂亮


拜亭

前厅两侧的重修碑刻

乐捐碑

抬梁结构与斗拱结合

出来继续前行,到了与县前路交界处,又看到一座牌坊--父子进士坊。

父子进士坊,始建于明代万历十三年(公元1585年),是为诏安一对父子进士立的牌坊,他们是四都镇上胡村人胡文、胡士鰲。坊为花岗石仿木结构,通高9.6米,宽9.6米,单檐歇山式加两坡,三间三楼。上悬"恩荣"字匾(已失落),中镌"父子进士"坊匾,大额坊上镌楷书"嘉靖丙辰科胡文万历丁丑科胡士鳌"、"万历十三年乙酉季冬吉旦立",两面文字相同。石柱底层为抱鼓、石狮、雕饰为松鹤、莲瓣、花卉、云纹等图案。斗拱为一斗三升式,小额坊上刻有为其立坊者名录:钦差提督巡抚福建地方都督院右副都御史沈人种,福建布政使司左参议甘来学,福建提刑按察司佥事张文耀,漳州知府杨际会,诏安县知县张大器等。

该坊于1939年7月曾被日本飞机炸中,损坏南侧一根石柱和中下梁一部分,部分雕刻件失落,主体及其余部份保存完好。

前行不远,看到一座造型别致的小洋楼,原来这就是有名的民国建筑--芹圃楼。此楼民国时期由华侨吴天然返乡而建,现为其后裔居住,当地人都叫它天然楼。楼面宽10.4米,进深26.6米,总占地面积277平方米,整个建筑高大舒展、富丽堂皇、装饰精美、错落有致,为典型西洋风格建筑。材料完全是进口的。比较有趣的是,这楼的露台、窗花和顶楼装饰都是左右不对称设计,但看起来却又十分和谐自然。据说屋顶上还有几个造型奇特的附属小建筑,可惜无缘一观。

天然楼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接下来有一家“沈氏家庙”,里面正在修缮


门楼的老木构件

这家祠堂门额刻的是“许氏小宗”。

从路边一紧锁的铁门望到一座古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文昌宫。文昌宫明代为漳潮巡检司,清同治十年知县罗运端移祀文昌祀于此,就巡检司废址改建,命名为文昌宫。嘉庆六年奉诏列入祀典。建筑坐北向南,占地面积1026平方米。为方形三落廊院式平面布局。土木结构,依次由庙埕,门楼,拜亭,正殿及后楼组成。进间设天井与两廊。门楼为仪门做法,正中悬青石雕花匾,上竖写“文昌宫”,左右各镶嵌一石匾。正面为“阴功”、“阳德”,反面为“经天”、“纬地”门内正中石匾为:“黼黻鸿图”。门楼上仍嵌有青石浮雕14块,精巧细腻。正殿抬梁歇山式。面阔三间,进深四柱。祀文昌帝君。后楼为双层楼阁式魁楼。祀魁星。民国时期这里曾经是图书馆。整体建筑保留原建筑风貌。

再往前,夺锦街口处又有一座小牌坊--夺锦坊。

先看到的是背面,坊匾题刻"世科"两字。


夺锦坊,始建于明代成化四年(公元1488年)。坊坐北朝南,花岗石仿木结构,通高5米,宽7.5米,单檐歇山式加二坡,四柱三间三层。正面坊匾题刻"夺锦",坊额题刻"成化戊子科许潜立",柱头置大栌斗。


又是被住宅包围了

又一座沈氏家庙。这座看起来比较气派,这里原为明代南诏驿旧址,清乾隆时改为祠堂,为诏安沈氏桔林祖衍派第二十世温恭祖(沈显)祖祠。建筑由大门、正厅、两廊和两厢组成,其中大门五间,正厅三间,均为悬山顶建筑,大门匾额由沈洲题写。

门楼石壁上刻有浅浮雕

再前行就是天宠重褒坊,始建于明代万历十二年(公元1584年),东西朝向,花岗石仿木结构。坊高9.5米,宽9.5米,单檐歇山顶加两坡,三层三间。上悬"恩荣"字匾,中挂镌刻"天宠重褒"坊匾,大额枋上署"为万历甲戌科进士沈赠南京户部主事沈玺立"。两面文字相同。

这个算是保存较好的了


石狮子被水泥掩埋,只露出部分头部。这保护水平真没的说了。以前也看到过这种情况,是怕石狮子被文物贩子偷走,所以用水泥封起。悲哀

再前就是卿典坊,始建于明万历十五年(1587年),东西朝向,花岗石仿木结构。通高9.6米,宽9.6米,单檐歇山顶加二坡,三间三层。上悬"恩荣"字匾,中间得“卿典坊”坊匾已遗失,大额枋上镌刻楷书" 勒赠承德郎南京太仆寺寺丞胡清"。

胡清系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丙辰科进士、官至云南按察司副使,胡文之父。算起来连胡文、胡士鰲,这胡家其实祖孙三代进士,不得了。


梁坊雕饰有松鹤、花卉、云纹等图案。

大夫家庙,又名“承志堂”。据说建此家庙者为沈氏家庙始建者的嫡孙。现做了东门社区老人协会和退休干部文体活动中心

走了半天没看到诰敕申坊,终于回程的时候找到了,是这幅模样。怪不得

诰敕申坊,始建于明万历三十年(1602年),高9.6米,宽9.5米,单檐歇山式加两坡,三层三间。上悬"恩荣"字匾,中挂"诰敕申坊"坊匾,署"为敕赠直大夫知县中知州沈一鲤立"。为其立坊者有:钦差提督军务兼巡抚福建地方都察院右都御史朱建昌,巡按福建监察御史刘应龙,福建布政司布政使王恩民,按察司按察使杨德政,署漳州府事同知罗良信、陶拱圣、通判李应、季概、推官王世仁,知诏安县事黎天祚等。

沈一鲤,是明隆庆元年(1567年)丁卯科举人、临江同知沈水之父。以子赠文林郎、广西融县知县、后晋赠奉直大夫、广东化州知州。

最后一座比较难找,在圣祖街北段的巷子里--百岁坊。建于明万历八年(1580年),坊坐东朝西,花岗石仿木结构。四柱三层三间,高6.5米,宽8.8米,单檐歇山式加两坡,坊匾题刻东西两面同为楷书"百岁坊"。坊额题刻"明万历庚辰秋为冠带寿民沈仲选立"。坊上雕刻花卉等图案。

据《诏安县志·人物》载:“沈仲选,三都人。冠带寿民,寿一百岁。万历间有诏建坊旌其门”。

不知道大家有没注意到这些牌坊顶部的这货?像鳌鱼,还是鸱吻?都是龙头鱼身,搞不清

上面诏安七座省保的明代牌坊就介绍完了。据说诏安历史上曾经有过超百座的牌坊,实属罕见,现在保存下来的只剩三十来座,而且保护状况不容乐观。现在还在申请国保,个人觉得不太容易。此外其实在县前街还有一座清代节孝坊,就在县前街俗称十字街处,建于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为故勇士洪生妻许氏立。单檐歇山顶式,三层,通高5米,面阔1间,两柱一门,柱刻楹联一副。此次我是没找到了,从网上找到资料大家顺便看看。

这座牌坊侧立于路的一边,曾因此被人直接当做一道门嵌入到房子中间。真是美酒了。

(0)

相关推荐

  • 全景VR|足不出户带你细品应县木塔,对比千古奇塔的六十年变迁

    释迦塔全称佛宫寺释迦塔,位于山西省朔州市应县城西北佛宫寺内,俗称应县木塔.应县木塔是世界上现存最古.最高的一座木构楼阁式建筑,也是现存唯一的一座真正具有多层使用空间的古代木构佛塔.建于辽清宁二年(宋至 ...

  • 书画艺术之乡

             有一个画派非常独特,仅仅是从一个小县城发展而成,却成为代表全省的画派.当代的漆画大师沈福文.原中国书协副主席林林.台湾十大画家沈耀初等均出自该县.         这便是被称为&qu ...

  • 诏安小县城的古寺庙和老牌坊

    正月初四,从潮州返回福建,夜宿诏安. 诏安县地处福建最南端闽粤交界处,为漳州辖下,南濒东海与南海交汇处,西邻广东省饶平县.是"书画艺术之乡"."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qu ...

  • 潮州古城,牌坊街

    潮州古城,牌坊街.

  • 北京人游潮州古城,古城墙现有几座城门?住牌坊街唯一酒店啥感受

    北京人游潮州古城,古城墙现有几座城门?住牌坊街唯一酒店啥感受

  • 诏安悬钟古城--漳州“所”事(一)

    漳州,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闽南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早于一万年前就有先民在这里繁衍生息.公元686年(唐垂拱二年)建州,迄今已有一千三百余年历史.这个系列,着重点在于介绍漳州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的几座海防城 ...

  • 广东这座古城 有国内第一“牌坊街” 古迹多达700余处却少有人知

    "到广不到潮,枉费走一遭."位于广东省东北部的潮州市,取"在潮之洲,潮水往复"之意而得名,作为广东的"东大门"和潮州文化的重要发源地,潮州自 ...

  • “闽南剑狮”寻踪:诏安的“四大金刚”

    鹭客社:守望共同的尘世故乡 如果您满意于下面的图文,请让更多的人关注"鹭客社". 据地方志资料: 唐朝,垂拱二年(686年),建漳州怀恩县,东山改属之.唐开元二十九年(741年), ...

  • 牌坊街2021-04-20

    每次从牌坊街走到广济桥,许是出行高峰 拍的牌坊,总是因人多而留下遗憾 恰巧,今天的晚餐只有我一个人 在离牌坊街不远的街边随便吃了"潮州白粥" 饭后,顺路到牌坊街散一下步 没曾想,下 ...

  • 三峡老船长:遇见岘港(之五) ——会安古城

    遇见岘港(之五) --会安古城 ◎三峡老船长 观音的一滴泪 落到人间 幽静的流淌,却无法 化解一个南国少女的幽怨 时间,在此 停住了匆忙的脚步 南来北往的人们 无非是匆匆的过客 而观音的那滴泪 总是在 ...

  • 讲究!每座牌坊都大有学问——潮州牌坊街的故事

    "坊之多而知风化之美,巷之多而知民居之密,坊与巷俱以多为贵,而巷多又不如坊多之可贵."牌坊是一个地方经济文化发达的一种标志. ApXahren 陆旭 - 还是会想你 潮州自宋至清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