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皇者华.崇拜和图腾》:hu图腾——河姆渡“双凤朝阳”图解析

皇皇者华 华夏文明流源史谈 第二部  崇拜和图腾

第七章 hu图腾——河姆渡“双凤朝阳”图解析

文|黄饮冰

一、河姆渡“双凤朝阳”图应解释为“双鹄护日”图

河姆渡双凤朝阳图——我解释为“双鹄护日”图(hu

上图是河姆渡标志性的图案,被认为是河姆渡图腾性质的图案,学术界命名该图为河姆渡“双凤朝阳”图。

根据我的研究,我解释此图为“双鹄护日”图。我推测,在远古时代,河姆渡原居民称谓此图为“hu”, 它是华夏远古语音“hu”的源头。

二、为什么河姆渡“双凤朝阳”图应解释为“双鹄护日”图

(一)根据日与鸟的关系解读,“双凤朝阳”图的内涵为“护”

“双凤朝阳”图的内涵—护hu

河姆渡“双凤朝阳”图的文字化推理图

直观看河姆渡“双凤朝阳”图,鸟和日的关系表达得很直白:日在双鸟之间,双鸟之头相向朝天成环状,环状双鸟头把日拥在中间,成保护太阳之态势,鸟和日的关系是守护者和被守护者的关系,表达的内涵就是“护”。

——护hu)的青铜铭文

“护”的青铜铭文就是两个大人守卫着一个孩子,孩子在两个大人的中间。也可以看成是双鸟和太阳的关系:鸟在两边,太阳在中间。

“护”的青铜铭文的构图立意与河姆渡“双鹄护日”图的构图立意完全一致。

所以从内涵看,河姆渡“双凤朝阳”图可以解析为“护”,读音“hu”。此图在河姆渡时代被河姆渡原居民谓之“hu”——双鸟“守护”太阳的意思。

(二)“双凤朝阳”图中的“日”与“凤”

要搞清楚“双凤朝阳”图中的日和鸟的古音,只能从hu的原始的称呼入手。

1、在河姆渡原居民语言中,“双凤朝阳”图腾被称为hu,太阳和鸟也被称为hu

我由河姆渡“双凤朝阳”图的内涵解析出“护”,也解析出语音“hu”,以此为钥匙来解码“双凤朝阳”图。

音同而意不同,是汉语的一个特色。一个音,有不同的含义,在汉语中是非常普遍的现象。在有文字的时候,用不同的文字来表示同一个音的不同的含义,导致汉语有很多的同音字。如帝音di,由帝发展出蒂、缔、嫡、谛、滴、嘀、镝、偙等都是同音字di,但含义不同,所以造出的文字不同,但文字的字根是相同的,代表同一个音节包含的不同内涵。

在河姆渡时代,“双凤朝阳”图被称呼为“hu”,从鸟和日在图中的关系来讲,“hu”可以发展出图文“护”,根据华夏语言发展规律,“hu”也可以作为图中护卫日的鸟的名称,也可以作为图中被护卫的日的名称,所以,河姆渡原居民的原始语言中,可能称护卫日的鸟为“hu”,也可能称谓被护卫的太阳为“hu”,只是太阳和鸟的象形图文不同,跟同音字“音同而意不同”是一样的道理。

可以做出结论:河姆渡文化时期,河姆渡原居民称“双凤朝阳”图为“hu”(护),称“双凤朝阳”图中的“鸟”为“hu”,称“双凤朝阳”图中的“日”为“hu”。

河姆渡文化距今7000多年,那时还没有文字,只有原始的语言和少量的图案,所以“hu”的语音在河姆渡时期还没有对应的文字。

2、“双凤朝阳”图中的鸟是天鹅,古人谓之称“鹄”(hu)——鸿鹄

下面是河姆渡“双鹄护日”图与鸿鹄(天鹅)照片的比较:

河姆渡“双鹄护日”图

鸿鹄(天鹅)照片

成双成对厮守在一起的鸟类,只有天鹅和鸳鸯,但从体型来看,鸳鸯太小,能力太弱;从飞行能力看,天鹅能飞越江河,有长距离飞行的能力,鸳鸯则不行。天鹅生活于湖泊沼泽地带,远古时期的河姆渡正好在湖泊沼泽地带,是天鹅越冬的好地方。所以,河姆渡“双凤朝阳”图腾中的鸟只能是“天鹅”。古人谓天鹅为鸿鹄或鹄(hu)。

但是,在文字结构上,鹄字是由“告”和“鸟”构成,双鹄护日图是由“日”和“鸟”构成,鹄字与双凤朝阳图不一致。在现在的汉字中,没有鸟和日组成的汉字,在双鹄护日图中,鸟和日的关系是清楚的,日肯定是天上之日,鸟肯定是鹄(天鹅),原因在下文再分析。

(三)结论:河姆渡双凤朝阳图应该解释为“双鹄护日”图。

三、河姆渡原居民和大汶口原居民之崇拜比较

河姆渡文化开始于公元前5000年,结束于公元前3000年,所以河姆渡原居民可能源自于更远的东方沿海地区,这些居民是被海侵驱赶到河姆渡地区的。河姆渡文化的消失是因为距今5000年~5600年之间处于低温期和河姆渡的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大汶口文化开始于公元前4200年,结束于公元前2600年,与河姆渡文化几乎同时。大汶口文化的消失是因为龙山文化的崛起。

从文化起始的时间看,河姆渡文化开始于公元前5000年,大汶口文化开始于公元前4200年,河姆渡文化比大汶口文化早800多年。

1、从崇拜上看,大汶口文化和河姆渡文化的崇拜物是一致的,都是鸟日崇拜

河姆渡文化原居民是沿海族群,他们崇拜日,也崇拜鸟,河姆渡人崇拜的鸟不是小鸟,而是能护卫日的大鸟。日和鸟处于同一图案中,是说明他们的崇拜是日鸟并重。

大汶口文化原居民崇拜日,也崇拜鸟,其崇拜的鸟能背负日飞行,所以鸟也是大鸟。但鸟是为日服务的,而且从图案上根本看不出鸟是什么鸟,但日却很清楚,所以其重点是日崇拜。

2、从图案的内涵看,两者是不同的

图文昊,昊的内涵包括“华”(太阳)和凤,此图大汶口原居民谓之“hao”

“双鹄护日”图也即是图案—护(hu),它不是图文,而是图案,

从标志性图案来看,大汶口文化标志性的图案是“飞鸟负日”,河姆渡文化标志性的图案是“双鹄护日”。

从河姆渡“双鹄护日”图的内涵可以读出“护”的内涵,即“双鸟护卫着太阳”;从大汶口“鸟日”图可以读出“负”的内涵,即“飞鸟背负着太阳”。

所以河姆渡图腾和大汶口图腾的内涵是不同的。大汶口“飞鸟负日”图是一个图文“昊”,已经简化和抽象得很接近文字了,是“图文”——图画性的文字。大汶口文化距今6200年,从大汶口文化区域发现的很多陶刻来看,大汶口已经进入到“图文”时代。

河姆渡“双鹄护日”图是一个图案,离文字还很远,只是从鸟和日的关系上可以读出其内涵是“护”。整个河姆渡文化区域还没有图文发现,说明河姆渡文化时期还没有发明图文。

昊的内涵包括“华”(太阳)和凤(能负日飞行的大鸟),鸟是单鸟。

“护”内涵包括“hu” (太阳)和“hu”(鹄,大雁)。

凤是鹄神化后的产物,把鹄加上五彩缤纷的羽毛后就成为了凤。但是从图案中看不出鸟是凤,鸟是凤是从传说中来的。

hu与hao的对比

3、从构图元素来看,有直描和抽象的区别

河姆渡文化的“双鹄护日”图,鸟和日是对等关系,鸟的形象是真实的鸟的形象的直描,太阳形象是对真实太阳形象的直描,即图中的鸟和太阳跟自然界中的鸟和太阳的形象是一样的,既没有简略,也没有抽象;大汶口“飞鸟负日”图,鸟和太阳都很简略,特别是鸟的形象已经很抽象了。大汶口文化“飞鸟负日”图已经简化成了文字——昊。从这点来看,大汶口文化的“飞鸟负日”图可以是河姆渡文化之“双鸟奉日”图的简化,只是构图时日和鸟的位置不同。

也正是这种图腾上的实描和简略的区别,说明了两人群之间有很大的区别。河姆渡原居民和大汶口原居民信仰和崇拜的起源是相同的,但两者之间的分化也十分明显,显然不是同一族群。

4、从语言的起源上看,无论“昊”还是“护”的发音,共同的音节是“h”,所以河姆渡原居民和大汶口原居民是同一个语音系统,她们有共同的起源

从语言的起源上看,无论“昊”还是“护”的发言,共同的音节是“h”,所以河姆渡原居民和大汶口原居民是同一个语音系统,他们具有共同的起源,后来发生了分化。这个共同的语音系统,可以称为“h”语音系统。

但除了h音节的联系外,昊(hao)和护(hu)在发音上区别很大,显示了两者在文化上的差异性。

四、hu的内涵和hu由语言到文字的变化

人类的语言来源,无非是人能够发出的自然之音和模仿自然界发出的声音。人类的语言也是从简单到复杂,由单音节到复合音节。

人最先发出的声音当然是人本能就能发出的声音。人发音的本能与人的口型的自然变化和呼吸动作的自然变化相联系。

“H”(喝)之音与呼气有关,呼吸的状况下通过急促的呼气可以发出“H”(喝)之音。

“a”(啊)、“0”(喔)、“u”(乌)等音节可以通过喉结和舌头的间断辅助运动加上口型的自然变化就能发出来。

所以能发出的的自然之音,是人类最原始的声音。在人类能够发出来的自然之音的基础上,再不断地在模仿自然界的声音的基础上合成一些声音,锻炼了喉、舌和鼻,使人类的语音越来越丰富。

远古汉语,是从“h”和“u”的结合开始的。

人类的文字也一样。先有图案,再在对图案的简化和抽象的基础上固定俗称一些符号,由符号发展出简单的独立的字(本字或字根),再由一些简短的字合成更多复杂的字。如帝是本字,由帝发展出蒂、缔、嫡、谛、滴、嘀、镝、偙等。如呙是本字,由呙发展出涡、窝、蜗、窝、莴、锅等。

六书造字法中的六书指的是中国古代人的六种造字方法,分别是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这六种造字法,造就了众多的华夏文字。

同样的,语音也可以假借和转注,从而形成了汉语音同而意不同的特色。

(一) “u”的发音是“乌”——对风声的模拟

 1、“u”的发音是“呜”,是风发出的声音

作为“u”的文字符号是“乌”,本意也是“呜”,风声的意思。

华夏语言中,很多重要的东西,都发“u”音。

如巫,是通天地者。如武,武力。如屋,房屋。如舞,原始人经常跳祭祀大舞。这些东西都有超能力和护佑人类的能力,跟远古华夏人认识的“乌”(风)有关。

Wu(风)是远古人认识到的最原始的自然力之一,与鸟、火、日、尼、蛇、虎等一样。

2、乌和风的关系

乌(wu)就是风。

古无“f”音,现在有不少地方读“飞机”为“灰机”的,读吃饭(chifan)为柒换(qi huan),都是把“f”音发成“h”音,是远古语言发音习惯在语言上的遗迹。所以在远古时代,风可能读作“wu”,后转化成“hu”(呼),进一步转化成“hong”,再转化成“feng”。

3、乌和日的关系

乌也是远古华夏人对太阳的称呼。指导致人眼睛发黑的发光物,人用眼看太阳,结果就是眼睛发黑,所以称太阳为“u”(乌)。

远古沿海族群对太阳最原始的称呼为“wu”(乌),后转化成“hu”。

太阳还有一个称呼为“ri”,不属沿海语音系统。上古无“r”音,“ri”“er”都归入“n”,“日”的古音读“ni”,与尼同。所以,对太阳“ri”的成呼,来自尼人。

4、东部沿海都有借助“鸟”表现其它事物的共同手法

在用图案、图文和文字表现抽象的“风”等事物的时候,东部沿海族群借助的是具体和形象的“鸟”。

甲骨文、金文、篆文——鸟

(1)用“鸟”表现“风”

立意依据是“风动鸟飞”或“风托鸟飞”。远古沿海族群认为风是鸟飞行的原因,所以借助具体的鸟来表现抽象的风。表现风借助的鸟是“凤鸟”,所以沿海族群的“风”实际是“凤”(鳯)。

甲骨文——风

对于风,西部族群用风和虫的关系来表现风。立意的依据是“风动虫生”,所以风实际是“风”。

在史前时代,对于风,东西部族群有不同的理解,代表东西部不同的文化属性。西部仰韶族群(伏羲族群)之风是风,东部沿海族群(太昊族群)之风是鳯。

同样的,“风从虎”的理念也是西部仰韶族群(伏羲族群)的理念。

史前时代,华夏大地上的东西文化的分化就已经确立。

(2)用“鸟”表现“乌”

甲骨文、篆文——乌

在用“鸟”表现“乌”的时候,“乌”已经演变成了“乌黑”之意,“乌”的“风”的本意被“风”取代。表现“乌”的鸟是“乌鸦”。风起云动,飓风导致天昏地暗,即为“乌黑”。与“乌”指代太阳的立意相同。

表现乌的鸟是乌鸦。

(二)“h”和“u”组合而成——hu是华夏语音合成音的发端

1、“hu”的本字是“乎”,本意是“呼”

Hu,人呼气,风吹呼,均为hu(乎),都是气流产生的合成音,是远古人认识到“风(气流)运动产生呼声”的道理后诞生的新概念,是对“u”(乌)的声音的产生原因的追究的结果,即“乌动生乎”。

远古人既然看到了风的吹动产生了呼声,那么,远古人自然会认定“乎”是“乌”运动的结果,以此类推,凡是导致气流吹动产生的一切自然现象,被统称为“乎”。

甲骨文“呼”

“呼”的气流

气流上行

2、hu与hua(华)联系

在远古,对火的原始称为,有两种,一种是把火叫做hu,一种是把火叫做ha。

Ha就是华的古音,是华尼(ha-ni)人对火的原始称呼。

火燃烧导致气流流动,气流流动导致火光闪忽和大火扩展,“火之燎原之势”也是“hu”(乎)之一种,火烧尽之后,留下的烧焦和烧尽的灰烬和气味,也是hu(胡),所以也有族群把火称呼为hu。

因为风动火生,Hu和火相联系,是又一件开天辟地的事情,这是中国大地上在远古存在这另一群人的证明。

Hua之音的产生,是hu人和ha-ni(华尼)人之音混合的产物。在华读作hua的时候,华既是火,也是日,后来又产生了一个huo的语音,火从华中分离出来,华专指太阳。

3、hu在内涵上的扩展

(1)hu与古和胡的关系

甲骨文-古

篆文古

什么是“古”?“古”古音“hu”,本意是“日”。

从甲骨文看,古的上半是“十”字,代表太阳;古的下部是“坩埚”。“古”的概念的产生,与远古时代华夏人获得熟食的工艺有关。

最开始引发出“古”,与华(火)有关。

火燃烧之后,总有一些动物尸体被烧得刚刚好,很合乎远古人的口味,人们吃了这些熟食之后,总想再吃到。在原始人类还没有掌握住火的性格的时候,远古人类并不能随时得到火,所以用火来烤熟食物很困难。由于远古人对熟食的渴望,驱使远古人寻找烤熟食物的能量。远古人终于发现,在烈日下暴晒的石头也可以用来加热食物。所以在人们不知道“保留火种”和发明“人工取火”技术之前,远古人把石头置于烈日下暴晒,在石头炙热之后,再把肉之类的食物放在炙热的石头上烤和炕,使食物成熟。这个获得熟食的技术,远古华夏人称之为“古”——所以“古”的原始意义,是太阳和石头的关系,即太阳把石头暴晒得炙热的过程。这个用太阳加热石头的过程,远古人谓之“hu”,对应的文字,就是甲骨文“古”(太阳晒石头),“古”被使用来指代“日”就是很自然的事情了。

由于太阳把石头晒得炙热的过程需要很长的等待时间,由此又引发出“时间久长”的概念,我们现在说的“古”,就是时间久远的意思,它不是“古”的本意,而是“古”的引申意义。

最原始的坩埚是石头。在远古人懂得“利用和保存火”和发明“人工取火”技术之后,远古人不再利用太阳暴晒石头,而是用火烧热石头,然后在石头上烤炕食物。后来为了烹煮食物和炖汤,远古人在石头顶部挖出凹槽,把石头加工成为了“锅”的形状。

在“古”的概念转移到“时间久远”上之后,“古”的本意被“胡”继承,所以“古”是“胡”的本字。“胡”是“古”和“肉”的关系——石头在阳光下暴晒,肉放在石头上烤炕。

金文大篆“胡”

古和胡都是由hu这个远古的语音引发出来的,引发出古和胡的hu,内涵是火和太阳,河姆渡时期,河姆渡人称火和太阳为hu,实际是hu这个原始语言在内涵上的扩展。在hu作为太阳的称呼时,对应的文字是“古”,所以“古”的本意是“日”。

崇拜“双鹄护日”图腾的河姆渡人,在种族属性上是胡人。河姆渡人之一部一直继续北迁至东北,东胡人是其后裔。

华夏称北方的民族为胡人,并不是因为他们留有浓密的胡子,而是因为他们自称为“hu”(胡),他们的祖籍地在河姆渡文化区域。胡人获得熟食的传统习惯是不用灶,而是用火堆。他们习惯于把坩埚悬挂在火堆上受热,食物放在坩埚内烹煮,或者是直接在火堆上烤熟食物。

华夏把hu人称为“胡”,不是简单的音译,而是建立在对胡人属性的充分了解的基础上选定的文字,其起源就是河姆渡文化居民称“日”为“古”,读作“hu”。

(2)hu与鹄和鹕

“hu”作为护卫太阳之鸟的称呼时,从“双鹄护日”图腾看,护卫太阳之鸟的文字造型应该是由太阳和鸟组成。

在现代汉语中,没有太阳和鸟组成的文字。我想这个文字一定存在,只是历史久远,发生了变异。

远古人造“日”字,是直描。圆形,十字形,口形,十字形加口形,都应该与日有关。如下图中鸟右边的“口”形,就是日。

—甲骨文“鸪”,音hu,后转化为“鹄”

上图是甲骨文,有人解释为“风”,我认为是错误的。上图表现的是“日”和“鸟”的关系。左为“鸟”,右为“日”,“鸟”和“日”是并行的。以上甲骨文肯定不是“昊”字,因为“昊”字是“鸟背日”——日在鸟的头顶。

我推测上图甲骨文与河姆渡文化居民hu图腾有关,是河姆渡“双鹄护日”图案的抽象和简化,只是只取了一半——左半部分。如果在上图甲骨文的右边再加上一只鸟,就完全是河姆渡“双鹄护日”图的简化图。如下图所示:

——河姆渡“双鹄护日”图案的简化,由双鸟和日组成的“护”

所以此甲骨文不是“风”,而是对河姆渡“双鹄护日”图的文字化的简化,专门用于表达河姆渡“双鹄护日”图中的鸟的名称的文字,读“hu”,是“鹄”字的原始形态。

在有文字的时代,“双鹄护日”图中的鸟的名称,可能被写作“鸪”,音hu。后转化成由“鹄”,是由于鹄(天鹅)是候鸟,鹄的来去告诉对远古人季节的信息,所以后来用告和鸟组成鹄。

胡人一部选择向北迁徙,可能与天鹅有关,他们认为自己崇拜的神鸟天鹅的故乡在北方,所以他们在海浸和它族的逼迫下,选择了去天鹅的故乡。他们依然称天鹅为hu,被华夏族记做“鹕”。

《尔雅.释鸟》说:鹕,似雉,青身白头。鹕可能是天鹅之一种,是胡人在北方定居后崇拜的鸟。

(3)hu与虎与伏

虎音hu,虎是森林之王,在人类的丛林时代,虎是人类必须崇拜和敬畏的动物,中国只有虎而没有狮子。所以在华夏远古动物崇拜中虎占有至高无上的地位。虎与hu的联系,抑或虎被命名为hu的原因,可能跟火有关。在远古人的观念中,火是唯一能让虎惊吓的神灵。森林大火燃烧后,虎呼呼而出,逃出森林,所以虎被命名为hu。

伏的古音实际是hu而不是fu,因为上古无f音。伏也是一种力量的象征,首先来自降服虎,后降服所有的动物,这个力量也来自火。

虎与伏,都是“火燎原”的结果,都是hu(火)之结果。

(4)hu与互的关系

Hu与互的关系,是对《双凤朝阳》图进一步引申的结果。在《双凤朝阳》图中,两个鸟的关系是“互”,即互相依存,不离不弃。鸟与太阳的关系,也是“互”,鸿鹄是候鸟,与太阳的南北回归也可以看做是一种互动的关系。所以鹄的命名也与互有关系。

4、hu是胡族之音符

站在火的角度上看,“hu”(乎)指“火之燎原之势”,“hua”(华)是火燎原之时发出的声音。站在语音的角度上讲,华(hua)是胡(hu)在音节上的扩展。站在太阳的角度上看,hua与hu都是对太阳的称呼。

“华”(ha)的起源也与“火”有关。

“hu”的起源与“风动产生的结果”有关。

“hu”早于“hua”。

总之,h和u结合成hu,是风动的结果。Hu与火相联系,是“风动火生”的原因。在最原始的hu语言中,火被称为hu。Hu与ha的结合发展出hua,由hua进化成huo。

在远古时期,沿海有一个古老的族群称太阳为“hu”。“hu”就是“护”,来源于“双鹄护日”图,他们后来生活于河姆渡地区, “hu”(护)又解析成“胡”(指太阳)和鹄(鸿鹄)。

无论是“昊”(大汶口文化居民),还是“护”(河姆渡文化居民),从起源看,都是“H”(华),但从种族分化看,河姆渡原居民是“hu”(胡),大汶口文化居民是hao——鸟和日的关系是其共性。

在第四纪冰川期内,华夏大地上的人群东西分化已经形成,东为hu(胡),西为ha(华)。

Hu和ha,他们的起源是相同的。

在末次冰期结束后,经过彭头山时期(距今9000年到7800年),在中国的中部形成了hua,hua就是华尼尸(夷)。这个时候是西部为hani(华尼),东部为huni(胡尼),中部为华尼尸(夷)。

(三)崇拜和语言的关系

1、在汉语中,H音与火、太阳和光明相联系。凡发音与h相联系的字,都与火、太阳和光明有关。华、胡、黄、昊、皇均是。

2、在汉语中,N音与尼有关。尼是泥的本字。远古的日也归入尼。所以n音与泥、地和日有关。牛崇拜也归于n。女娲崇拜也归于n。

3、在汉语中,S音与神和灵即原始宗教有关。S音起源自闪电。丝来自蚕,蚕在远古时代被认为是天蚕,其幼虫为蟜虫,是女娲氏之后裔有蟜氏崇拜之神物。SA(夏)为人头,是人灵的住所。萨满是远古宗教的名称,萨是灵的意思。

五、河姆渡文化与良渚文化和胡人的联系

在公元前5000年(距今7000年)以前的某一个时候,海水吞没了某一个沿海居民的家园(他们的原居地在河姆渡以东的地方),他们向西逐渐迁移到河姆渡地区生活。在公元前3300年(距今5000年)前后,由于人们长期在河姆渡生活使河姆渡地区的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加之在气候上距今5600年到5000年之间是短暂的低温期,为躲避低温和寻找优良的生态环境,河姆渡人迁移到良渚地区。

在河姆渡人迁徙到良渚地区时,与从两湖地区迁徙而来的尼(华尼尸)人相遇,由于尼(华尼尸)人比河姆渡人强大,河姆渡人敬奉的“hu”被尼人敬奉的“虎”代替,形成了以兽面为主体的良渚族徽。

虎图腾——良渚族徽

良渚文化的“兽面”,就是白虎,它代表的是白虎崇拜,白虎崇拜也就是太阳崇拜,是以白虎象征太阳,良渚的白虎是太阳、鸟和虎崇拜的综合,虎为载体。

大汶口文化之“昊”,是太阳和鸟的综合,以太阳为主,因为鸟是为太阳服务的。

后来兴起于东北方的胡人,是河姆渡族群继续北上到东北之一部的后裔形成的。其“胡”,不是来自有浓密的胡子,而是源自河姆渡之“hu”,即“双鹄护日”图腾。胡人之胡指代的是太阳,而不是胡须,胡人常高呼“huna”。

六、河姆渡文化与互人的关系

《山海经·大荒西经》记载了“互人之国”:“有互人之国,炎帝之孙名曰灵恝,灵恝生互人,是能上下于天。有鱼偏枯,名曰鱼妇,颛顼死即复苏。风道北来,天乃大水泉,蛇乃化为鱼,是为鱼妇。颛顼死即复苏。”。互人有可能与hu有关,即与河姆渡文化居民有关。

炎帝族群的迁徙路线是由西北迁移到了东海,《史记》说姜姓为东海大族,出的著名人物有姜尚,姜尚为炎帝之苗裔。

那么,互人之国,就有可能是炎帝后裔与河姆渡居民在东海联合组建。两族之间的关系就是“互”,这跟河姆渡“双鹄护日”图腾渊源很深。“双鹄护日”图腾,在抛弃了日崇拜的内涵后,剩下的就是双鹄之间的关系,双鹄生死相依、共生共活,就是“互”,引申到两族之间的关系,两族融合之后,就是“互”。所以,互人是炎帝后裔和河姆渡文化族群融合后组成的新族群也是有可能的。在颛顼之前两族的联合已经存在,但因为颛顼崛起后把这两族都融入了颛顼的统治下,炎帝后裔与河姆渡文化居民的关系被迫解除。颛顼死后,这两族的关系恢复了,组成了“互人之国”,这就是“颛顼死即复苏”的历史含义。

当然,也可能互人本身就是胡人,在又文字的时候,把hu记作胡或互,都是可能的,所谓互人之国实际就是胡人之国。

在远古,互人是一个不寻常的族群,“互”还有联通天地的意思,所以互人本身就是远古的神族,负责天神之联通,比如我就认为高庙生活的就是胡人,他们就与炎帝没有关系。所以对《山海经·大荒西经》记载了“互人之国”,也可以这样理解,就是炎帝的后裔也有一支是互人,负责与天神的联通。互人是远古对具有联通天神功能的神族的统称,炎帝后裔可能出互人,其他族群同样也要出互人,在颛顼绝天地通之前,每个族群都有自己的互人,颛顼绝天地通后,互人与天神联通的权利被取消,但是在颛顼死后,各族的互人也就复苏了。所以炎帝之孙名灵恝后代互人,这样的解释才是对的。

黄饮冰2014年4月12日发于本人网易博客chutianguke,2016年11月22日星期二修改。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