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究竟有没有凳子?与王敬之先生论辩




在中央电视台10频道《探索与发现》播出的《密藏·疯狂的梳妆台》节目里,玉器鉴定专家王敬之先生说:“汉代是没有凳子的,所以不需上手就可以判定这件东西是假得不能再假”,并进而断言“古代的文献没有玉凳的记载”。
汉代究竟有没有凳子?古代文献究竟有没有玉凳的记载?我们不妨循着王敬之先生的思路考证一番。
《现代汉语词典》对“凳”的解释是:“有腿没有靠背的、供人坐的家具”。“凳”,形声字,“几”义、“登”声。也就是说“凳”的本义是“几”。对“有腿没有靠背的、供人坐的家具“,自唐代开始才称之为”凳,而在唐代以前则名之为“几”。 FONT>
《象形字典》对“几”的解释是:“,篆文n,像造型简单的小凳子。造字本义:小凳子
东汉许慎《説文解字》对“几”的解释是几,踞几也。象形。《周禮》五几:玉几,雕几,彤几,髹几,素几。凡几之属皆从几。” 翻译成现代汉语的意思是:几,半蹲着坐的矮凳。字形像矮凳的侧影。《周礼》记载了五几:玉雕的几、雕刻图案的几、丹饰的几、髤漆的几、未加装饰的素几。所有与“几”相关的字,都采用“几”作偏旁。
张北冥先生在《拆解繁体字》中的解释是:“‘几’是象形字。《说文解字》:几,踞几也,象形。本义是指供人休息的小凳子。”
河南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古代文学学科带头人、中国《史记》研究会顾问、中国《文选》学会副会长、国家高等教学名师奖获得者、十大教育年度人物、十大师德标兵、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最佳学术主讲人王立群先生,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文景之治·十四集》里,谈到“汉文帝赐吴王几杖”的史实时讲到:“几,是什么呢?就是坐几,就是凳子;杖,就是手杖。吴王刘濞年龄大了,汉文帝赐给他几杖,今后再上朝的时候,可以拄着拐杖、还可以有自己的凳子坐“。
由此可见,“几”就是人们后来所称的“凳子”。
那么,在古代文献中有没有关于“几”的记载呢?有,肯定有。不仅汉代的文献有记载,早在周代的典籍中也有记载。
《周礼》、《仪礼》、《礼记》是我国奴隶制时代留下的宝贵文献,是奴隶制社会的宪法,它记载了周朝的社会政治制度,以及周朝贵族的道德标准和行为原则。“礼”是周朝的治国之本,用“礼”来约束贵族的行动,以保护社会的等级制度。在《周礼》、《仪礼》、《礼记》这三部书里,对于“几”的种类、材质、使用规矩的划定以及其代表的等级与名分,都有明确的记载。
《周礼·秘戏图》记载道:“司几筵掌五几五席之名物,辨其用,与其位。”汉代经学大师郑玄注曰:“五几乃是阁下玉几、雕几、彤几、漆几、素几五种。”也就是说,在我国奴隶制社会的周朝时期,就有用玉制作的几、雕刻有纹饰的几、用红色涂饰的几、髹了漆的几和不加任何装饰的素几。而在当时,对这五种“几”的使用又是有着严格规定的。《礼仪·觐礼》中有记:“天子设斧依于牖户之间,左右玉几”;《周礼·春宫》又记:“有诸侯来朝,亦有孤卿大夫来聘,若朝者皆用雕几,若聘者皆用彤几”;“甸役(指天子野猎),则设熊席右漆几”;“凡丧事,设苇席,右素几”。在《周礼》中还有多处记载天子设朝、祭祀都要“设左右玉几”,即便死后也要设王位玉几。《尚书·周书·顾命》中就记载了周成王死后,依然设立如生前所坐的天子席位,即在“间南向设华玉仍几”。“华玉仍几”,就是用华丽的美玉制作的如生前所用的坐几。由上可见,在周朝贵族的礼仪之中,“几”的使用等级是非常分明的,不同材质的“几”代表着不同的身份、地位和权力;“玉几”乃是天子的独享之物,“玉几”也是最高权力的象征。
在周代,“几”的使用除了表明政治上的等级区别以外,作为坐具,也是尊老之物。《礼记·曲礼》中称:“大夫七十而致事,若不得开,则必赐之几仗”,“谋于长者,必操几仗以从之”。意思是,在周朝对年满70岁告老去官的大夫,天子都要给他们赏赐坐几和手杖;在同老臣商议政事时,允许他们随身携带坐几和手杖。所以“坐几”和“手杖”就成了周代的敬老之物。前面提到的、流传千古的“汉文帝赐吴王几杖”,就是一个典型的实例。
在公元前十一世纪的周朝,就已经出现了各种材质、各种档次的“坐几”,那么,数百年以后的汉代,有没有关于“坐几”的文献记载呢?
《后汉书·五行志一》记:“汉灵帝好胡服、胡帐、胡床、胡坐、胡饭……,京都贵戚皆竟为之。”这段记载里的“胡坐”,就是指胡人坐的“凳子”。当时,“胡坐”已经传到了汉人聚居地,且深得汉灵帝和京都贵戚们的喜好。
《西京杂记》,是一部记载西汉杂史的书,“举凡帝后公卿的奢侈好尚,宫殿苑林,珍玩异物,以及舆服典章,文人佚事,民风民俗等都多有记述。”
在这部书里有记云:“汉制天子玉几,冬则加绨(ti)锦其上,谓之绨几······公侯皆以竹木为几,冬则以细罽(ji)为橐(tuo)以凭之,不得加绨锦”。也就是说,根据汉代的礼制,天子享用“玉几”,公候之属的官员只能使用竹木制作的“坐几”;到了冬天(为了避免坐着凉),天子的“玉几”上要加铺用厚绸子制作的锦垫;公候用的竹木“坐几”,只能铺上毛制的毡子,而不得加铺绸子锦垫。由此可见,汉承周制,汉代也有供天子享用的玉制坐几,以及供公候使用的竹木坐几。
《西京杂记》还记载:“赵飞燕居昭阳殿······玉几、玉床、白象牙簟(dan)、绿熊席,席毛长二尺余,人眠而拥毛自蔽,望之不能见;坐则没膝其中”意思是说,汉成帝的皇后赵飞燕居住的昭阳殿里,陈设有玉几、玉床、白象牙雕刻的簟形器物,(玉几和玉床上)铺着绿色的熊皮席垫,熊皮席垫的毛有两尺多长;人睡到床上熊毛可以把整个人体遮盖住;坐在玉几上,膝盖以下都隐没在熊毛之中。
毋庸置疑,无论周代的典籍,还是汉代的文献,不仅有“玉几”(玉凳)的记载,而且有多种材质、多种形制的“坐几”存在。
多年来的考古发掘,更是以无可辩驳的铁证,向世人昭示:汉代乃至汉代以前在中国就出现了“几”——这种供人蹲坐的小凳子。略举几例:
1972年,在湖南长沙西汉初期的马王堆墓葬中出土了800多件漆器,其中就有雕刻精美、保存完好的木胎髹漆坐几。
1978年,在湖北随州擂鼓墩发掘的曾侯乙墓中,出土了5012件战国时期的漆器,其中也有木制髹漆方几。
1984年,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安徽马鞍山雨山脚下的东汉大司马、右军师朱然墓中,出土了60余建漆器,其中就有木制漆几。
2015年12月1日,考古人员在西汉海昏侯1号主墓主椁室中提取了数十件漆器。据专家介绍,这些漆器的器型主要有盘、碗、榻、几等一些日常生活起居用品。
下面是《三礼图》中所刊“几”的图案:

按照王敬之先生的观点和思维方式,如果在古代的文献中查不出“锅”这个名词,于是就可以判定古代没有“锅”这种炊具。殊不知,古人把具有煮、炒、煎、炖食物功能的炊具叫做“釜”,只不过时代不同,称谓有别罢了。
综上所述,王敬之先生所谓“汉代没有凳子”、“汉代文献中没有玉凳记载”的论断,是站不住脚的,纯属违反史实的无稽之谈;王敬之先生在错误理念的驱使下公然宣称:“不需上手,就可以断定汉代黄玉凳是一件假得不能再假的东西”的离奇作为,是违反科学、太过武断、令人不可接受的;如此德行,肯定是于己不利、于人无益、于国有害的。

二0一六年三月三十日

Reprinted fm.: 中华博物院 母智德 2016 03 30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