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安山文学】唐锦禄|| 名人与对联(散文)
名人与对联
作者:唐锦禄
主编:非 鱼
对联是最具有中国特色的传统文化形式,古往今来,不少风云人物,名流雅士,都留下许多对联。他们或抒情自娱,或明志以自勉,或临别赠言,细细品来,颇具人生三味。
毛泽东早年在长沙湖南一师求学时,曾自撰一联自勉:
贵有恒何必三更起五更眠,
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
此联不仅生动形象地说明如何读书、学习的道理,更体现了毛泽东青少年时期做人做事坚持不懈、坚韧不拔的性格。故而毛泽东在28年的革命战争中,几经挫折,几遭重创,几度面临山穷水尽的境地,终能战胜艰难困苦,成就其千秋伟业,也绝非偶然。
周恩来为自勉而制的对联是:
与有肝胆人共事,
从无字句处读书。
据说诸葛亮到底是襄阳人还是南阳人,两"阳"人士一直争执不下。就如同陶渊明究竟是九江星子的还是湖南桃源的,李自成是死于湖北九宫山还是湖南常德?都是说不清楚的历史公案。历史上曾有一位叫顾嘉蘅的襄阳籍人在南阳做太守。"两阳"人士又为孔明的籍贯问题争执起来。双方都有理有据,言之凿凿,互不相让。一边是治下的子民,一边是桑梓之情,顾太守难下决论。但他灵机一动,撰联一副,双方也就不再争执了。其联曰:
心在朝廷原不论先主后主;
名高天下何必辩襄阳南阳。
此联从称颂诸葛入手,用和稀泥手法收笔,顾全大局,化解矛盾,维护了稳定,确实聪明机智。
民国时期,一代名妓小凤仙在获知蔡锷将军病逝的消息后,悲痛欲绝,满腔哀思,化作一副悼联:
九万里南天鹏翼,直上扶摇,怜他忧患余生,萍水相逢成一笑。
十八载北地胭脂,自悲沦落,蠃得英雄知己,桃花颜色亦千秋。
小凤仙虽为以卖笑为生的青楼女子,却有情有义,深明大义。掩护蔡将军南天拔剑举义旗,虽说不是舍生取义,也是冒险取义。
插图/网络
作者
简介
唐锦禄,曾用名:翰儒,笔名:德行天下、与世无争、昭阳君。号:柳叶居士。中共党员,江苏兴化人,退休干部。喜爱文学和码字,以"读书写字品香茗、听雨观云赏花草"自娱自乐,亦有2000多篇各类文学作品散见于人民日报、经济日报、法制日报、工人日报、解放日报和新华日报等省级以上主流媒体,且多有获奖!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