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州窑瓷器鉴定之辩胎篇
吉州窑是唐宋时期一座能生产众多产品的综合性民间窑场,历史悠久,创烧于唐代,发展于北宋,极盛于南宋,入元以后逐渐衰弱,延烧时间约五百年。
宋代 吉州窑剪纸贴花团花纹茶盏
日本大阪万野美术馆藏。高6.4厘米,口径11.7厘米,足径3.5厘米,1953年被指定为日本国宝级文物。盏呈缸形,广口,瘦底,浅圈足。外壁黑釉地上呈玳瑁斑。盏内剪纸贴花装饰,每一个团花均由二枝牡丹组成,布局疏朗,灵动活泼。日本人称此茶盏为“玳皮团花天目茶碗”,“玳皮”即“玳瑁”。
吉州窑遗址位于以今江西吉安县永和镇为中心的赣江两岸,其中以港口所在地永和镇最为集中,也最具代表性。如今的永和镇,仍然可见用古瓷片、匣钵和废窑砖铺砌而成的街巷古道,本觉寺、尹家岭、蒋家岭、曹门岭、肖家山岭、曾家岭等24个窑包,如冈似阜。在窑岭周围,各色古瓷片、古窑具,俯拾皆是。由于唐宋时期习惯上以属地州名命名窑场,吉安自隋至元初曾称吉州,永和属吉州管辖,因地得名,故称吉州窑;又因自东汉至宋,在永和曾置东昌县,所以吉州窑又称东昌窑、永和窑。
南宋 吉州窑彩绘跃鹿卷草纹瓶,江西省博物馆藏。
南宋吉州窑彩绘跃鹿牡丹纹盖罐,1971年江西省南昌县罗家公社胡坊大队出土,江西省博物馆藏。全器采用吉州窑典型的白地褐彩装饰,盖面上绘一折枝花,颈部饰一圈卷草纹,腹部开光外满饰缠枝牡丹纹,海棠花瓣形开光内各绘一跃鹿,鹿的四腿腾飞,形态极为生动。此罐出土于南宋嘉定二年(1209年)墓中。
宋 绿釉莲荷纹八角形枕
1978年丰城市出土,南宋黑釉玳瑁纹长颈瓶,江西省博物馆藏。
北宋,黑釉玳瑁纹长颈瓶,江西省博物馆藏。
唐代 褐釉双系执壶,1980年永和窑址出土,江西省博物馆藏。
作为宋元时期江西著名的民窑,吉州窑集南、北各大民窑之大成,博采众窑之长,创造了丰富多彩的艺术风格,满足民间实用和审美的需求,以多变的釉色、丰富的装饰、优美的造型、独特的工艺和浓郁的乡土气息独树一帜,成为民窑的奇葩。它那淳厚质朴、含蓄秀丽的艺术风格在我国陶瓷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正如清人蓝浦《景德镇陶录》所云:“江西窑器,唐在洪州,宋出吉州。”吉州窑以其挺拔秀美的造型,配以绚丽多彩的釉色,或变化万千的结晶斑纹引人入胜,独步一时,将形态、色彩、绘画及至釉面亮度均调和得恰如其分,达到了科学技术与工艺美术表现的高峰。
北宋,黑釉花口碗,1975年永和窑址出土,江西省博物馆藏。
北宋,黑釉盘口执壶,1980年永和窑址出土,江西省博物馆藏。
北宋,黑釉四系罐江,西省博物馆藏。
北宋,黑釉碗,1980年永和窑址出土,江西省博物馆藏。
南宋,黑釉剪纸贴花单凤团花纹盏,1975年永和窑址出土,江西省博物馆藏。
辨识吉州窑的胎是非常重要的,它的胎土特征很明显,容易与其他窑口区分。现在的仿品器型和纹饰因为参考图录可以仿个大概,唯独胎土的仿制难度较大,而且仿的好的烧制成本也较高。如果一件东西其他方面都有一眼,唯独胎有问题,那就要慎重了。
吉州窑胎体最大特征是“似陶非陶”
吉州窑瓷胎的造型,唐代雍容、矮胖,宋代向挺拔、俊俏方向发展,元代则变得肥硕、厚重。因吉州窑的瓷土来源于附近地区,生产作坊位于赣江岸边的沙丘上,无法避免砂粒混入瓷土中,因而胎体含砂量大,胎质都较粗松,呈米黄色,亦有红褐色、砖红、灰白、青白瓷胎和陶胎,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数量最多的则是米黄色含砂胎。因胎土中含砂多,加之淘洗欠精,使得器物粗松似陶,有气孔,吸水率高,未达到高温瓷化效果,“似陶非陶”,粗看似陶,但叩击之下有金属声。这是由吉州窑的生产环境所形成的个性,成为区别其他窑口的明显特征。
南宋,黑釉剔花折枝梅纹长颈瓶,江西省博物馆藏。
吉州窑瓷器一般都较厚实,制作得也不太规整,尤其是底足,似是用模子压印后,再在圈足外壁用刀随意刮削而成,切削得很简单、粗糙,故底部与足端处有高低不平的压印痕及刮削痕,线条生硬,棱角分明,足低而厚,不成圈形。加之由于胎泥中含砂量大,修胎时往往发生阻刀、跳刀现象,在器底及圈足内能清晰地看见跳刀痕。
南宋,黑釉剔花折枝梅纹梅瓶,江西博物馆。
现在网络上有的介绍文章喜欢配上一些来源不明的图片,而且多为没有底部图的,初学者越对照看越糊涂。所以刚开始接触还是多看点馆藏品图片,同时有机会上手一些老瓷片和残器(当然前提必须是到代的),多看多接触,过一段时间必有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