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哥学习笔记(2021.1.28)
人是有圈子的,你必须在跟你同频率的圈子里,才能体会到,张扬又不让人不反感的快乐。
刚结婚的时候,我常常不经意间把爱人点炸。有一次,她拉着脸回家,“我今天闯了一个红灯。”
我顺嘴来了一句,“早就和你说了吧,开车不能打电话、回信息。”
情节发展可想而知,真是往事不堪回首。
后来,我在婚姻这所学校里慢慢成长,求生欲也越来越强。
“没事,我还剩很多分,扣我的吧。人没事就好,信号灯设置得太不清楚了。”
先接纳、认同对方的情绪,而不是直接把冷冰冰的道理甩出来。
人同此心,心通此理。大人和孩子之间的沟通,也是这个原则。
以前总以为说出冷冰冰的道理很酷,有一种众人皆醉我独醒的优越感。优越感虽好,但不管用啊,扔你一个人去独美吧。所以,道理还是捂热了才行,才能哄着人一起干活才有用,反正道理冷热都一样。
没有时间管理,只有精力管理。
全情投入=体能充沛+情感链接+思维清晰+意志坚定。
一个人体能不行,无法管理情绪,让自己的心时刻喜悦起来;脑子一团浆糊、无法专注,同样也没找到生活目标。那么,一切时间管理都是苦哈哈的坚持和扯谈,知晓生命的意义,方能忍耐一切。
很多人做销售的最大问题,就是只会吹嘘自己的产品有多么好,他们不懂得这些只和我自己有关,和客户想要的毛关系都没有,他们才不在意你说的这些玩意,客户只在意这个产品能否给自己带来想要的结果。
10多年前,有校友电话找我,她说郁闷,炒股亏了。我听了半天之后问她,你总共投入了多少?她说,2万。
我顿了一下,很想告诉她,听她电话的过程中,我的波动就不止2万。
但是我什么都没说。
因为不管我能承受多少,人的抗压能力,都必须一点点的来。先是为了几块几十块激动,然后几百块上千块, 一点点的,阈值不断提高,到最后,还有人说一个亿是小目标。
他不是装的。
他也是一点点的上来。
能扛住多少波动,能承受多大的压力,都是锻炼出来的。能经得起多少诋毁,能受得住多少赞美,运作不变形,也都是锻炼出来的。
戾气来源于贫穷和性饥渴。一个充满戾气的人自称富裕多偶,永远不要相信。
现代人很大一部分焦虑都来自于,看上去自由自在的生活,却冥冥中感受到被什么无形的东西控制了。被动像自愿,没什么选择却又充满选择,假象无法戳破,最后只能自己责怪自己,逐渐失去生命的动力→各种心理疾病。
一位饱读的道学人士跟我说:古人也认为婚前性行为是不道德的。我说:嗯呐,所以他们十四五岁就都把婚结了。
其实真实的现实是比小说更加荒诞的,因为小说是虚构的,说白了就是设计出来的,人为的,是在一定逻辑思维下刻意搭建的。
而实际生活中的现实,往往毫无逻辑可言,是随机的,无意的,突发的,易变的,甚至情绪化的,所以,所有你看起来像段子的段子,只不过因为你见识太少,圈子太窄。
大部分人真正稀缺的是时间/健康,而不是金钱。所以要爱时间如命,不要浪费时间和气味不投的人聊天闲扯。
我最近见了几位很成功的老板,发现他们都是有传承的:父辈也做过生意,尤其是江浙地区,这种熏陶比看书强多了,也是“家学”的一部分。
前两天跟几个高管朋友聊天,人到中年,聊的最多还是孩子的教育问题。
大家一致的观点就是,只要爹妈有见识,彻底摆脱小白领的路径依赖来培养一个打工仔的思维,那就不用担心娃的问题。
现如今,学历严重贬值,教育军备化、内卷化。985双一流也不能代表什么了,做的再好也就是一个高级打工仔。
模仿上一代的老路是成不了事的,必须求变,必须弯道超车。
那就从小培养他成为一个生产者,无论是做内容还是商品,再教给他投资的眼光就够了。
这世界上永远有两种人,一种如荒火,停留处寸草不生,自衰衰人,自毁毁他。一种如端兽,所过之处,水滋土肥,鸟语花香。
——徐浩峰
人与人之间最适合的距离就是适可而止,走得越近,感觉会越远,无论你有多爱那个人,也不可以太亲近,在天长地久之前,我们要学会如何分开。
——玛嘉烈与大卫绿豆
任何东西,都有其反噬力,无论好的,还是坏的。
对未来的预测,本质是一种“压缩算法”(compression algorithm)
但是必须承认复杂系统里面很多时候无法提前预测,无法压缩。
寻找压缩算法的诱惑是很大的,因为可以节省能量。
悲剧往往来自于在不能压缩的情况下,强行要压缩。或者开始看压缩算法挺准的,然后突然就不灵了。
如果你总盯着一件小事过不去。那么,也许你要做的不是改变别人,让别人在细微末节处顺着自己,而是调整自己,让自己身体有更强的耐挫度,能够更好的适应社会。
为什么懂了很多道理,还过不好这一生?类似的问题是:为什么看了很多书,却心得全无。
原因之一是缺少漏斗机制,没把庞杂的信息进行沉淀加工,形成真正属于自己的认知。信息不是认知,只有通过你自己的逻辑二次开发后才是认知。
原因之二是缺少反馈机制,即没有在实践中反复锤炼和交叉验证你的认知,所以既没能通过实践来获取认知红利,也没有通过实践让认知提升。
别再说读书无用了,没办法在读书中获得收益是因为你没找到正确的方法,书不背锅。
若能避开猛烈的狂喜,自然也不会有悲痛的来袭。人生的最大艺术感,就在于「保持距离」。
对孩子的教育投入也是。有时和买彩票概率差不多。都是一厢情愿,心里买个踏实:我已经尽我所能了!人生的路径看似好规划,其实不然。
潜力股其实是有苗头的。
潜力股从来都是绩优股,一般很早就体现出了与众不同,很早就开始自己各种倒腾,或直接创业,或副业,或搞点小巧思。
即使是大器晚成的人,也是很早就在不断折腾了,只不过在某阶段终于厚积薄发了。如果你的ta,一天到晚只知道泡妞打游戏打卡网红店找份工作期待周末不主动揽活上个假期还没结束就在计划下个假期去哪玩的人……
大概率ta一辈子就是这样了。如果家底强,那倒也是过日子的好人选。如果家底不行,那离中年危机就是迟早的事。
如果说什么是解决原生家庭问题办法,那就是先六亲不认,轻装上阵,再利益反输,气场压制。
富人的家庭家族管理,就趋向于公司化。没个秩序不行,希望你就是秩序的建设者。
普通人的局限性意识不到自己具有非常强的可替代性。
除了你的家庭之外,没什么会需要真实的你。
如果你现在辞职,把所有的事务都解决完成,找个地方隐居,不主动给别人打电话,不在社交平台发布信息。
不出一年,你手机上的新消息就只会剩下商家的促销信息。
没有人会再联系你。
如果你死了,你的公司会招聘新的员工,你的朋友两三个月内就会把你从生活中抹掉,你的恋人从悲痛中走出来也会开始新的生活。
只有你的父母、妻子/丈夫、子女,才会永远记住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