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润德|请看新容美颜阿尔山 ——写给故乡巨变阿尔山

请看新容美颜阿尔山

——写给故乡巨变阿尔山

文|杨润德

在白云蓝天、土肥草丰、松桦碧翠、林涛滚滚的大兴安岭西南麓,有一个新奇秀美令人留恋的亮丽小镇。她,像似夺目的璀璨明珠,镶嵌在独具特色、风光大美的亮丽北国。她,就是养育我成长的故乡阿尔山。

说她新奇秀美,就是在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她以全新的身姿容貌及举世亮丽秀美的容颜,展现给北疆各族人民和外来游客朋友们的眼前。

难忘一段苦日子

那是60年代初期,当时在林区工作的父亲在一次“整风”运动中被戴上“反革命坏分子”的帽子,被迫从边陲伊尔施村(当时科右前旗阿尔山镇伊尔施村)下放到一特别偏僻的小山村----科右前旗现在的巴拉格歹哈拉黑办事处(当时称哈拉黑人民公社)西保安屯。当时我和哥哥、弟弟、妹妹还未满周岁,就随爸爸、妈妈一起从伊尔施搬到农村,从此在农村摸爬滚打生活了近二十春秋。在那个靠吃“返销粮”度命让人永生难忘的年代里,我们一家老小八、九口,爸爸是养活全家人唯一的劳动力,生活的举步维艰真的是苦不堪言!

向往美丽故乡

记得父亲得到落实政策前三年(1977年),当时在山村中学读初中二年时,我的一篇作文《谁不夸俺家乡美》在假期征文比赛中获得了一等奖。班主任老师把这篇作文拿到班级上读给全班四十多名同学,使同学们对我这个曾经是“反革命坏分子”的儿子刮目相看。至此,我用稚嫩的笔饱含激情地描述了生我、养我故乡的美丽。群山绵延,松青桦洁,原野碧翠,花香鸟语,圣水神泉,溪流潺潺,野果满山,白雪皑皑,银装素裹……如诗如画的绚丽美景让同学们对这个当年名不见经传挺不起眼的“小山沟”萌生出一种不尽的眷恋与向往。这个沉睡了几十年往日的边陲小镇,如今已成为国内外游人流连忘返、令人眷恋、举世瞩目国家级优秀旅游城市----阿尔山市。

  交通改善四通八达

玩耍的孩提时,记得一次妈妈带我从农村又回到久别的故乡阿尔山市伊尔施村,住在跟妈妈最好的姐妹家。特别贪玩顽皮的我,最喜欢和小伙伴们在外面疯跑,溅得满身是泥水。大人们和过路的行人愁眉苦脸,他们穿着黑色的雨靴行走艰难,甚至时有砂粒进入鞋里直硌脚。现如今,被誉为石奇池秀、林茂草丰、天蓝水碧国家“五A级”旅游名城的阿尔山,本着“要想富,先修路”大力改善旅游城市交通基础设施、积极创建国际一流旅游名城这一原则,近年来,从市区岭北到岭南各村、镇街巷,水泥面硬化的水泥公路,再到市街那宽阔平坦的柏油路四通八达,一尘不染。当年那泥泞不堪的土路、出行颠簸的经历、等车时的无奈、到站晚点的麻烦,已经随着高等级公路的诞生而一去不复返了。更让人惊叹且人们从未敢想象的交通发展令人欣喜的两两件大事,如今成为现实:2013年春,新建成阿尔山铁路北站(伊尔施铁路中转火车站),由长春始发经由阿尔山,直通海拉尔、满洲里,对两地经济贸易快速发展,必将起到积极有效推进作用;2014年初秋,在天池镇(伊尔施)街外“五公里”处,已建成的现代化机场正常运行,通往内陆北京、广东、沈阳、乌兰浩特及港、澳、国内外游人,可乘坐每日三次飞机当日直接到达阿尔山,这将更好地拉动了阿尔山旅游产业经济的迅猛发展。

  旅游产业快速发展

故乡阿尔山,依托得天独厚特色旅游资源,在国家和各级政府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鼎力支持下,特别是2014年1月26日视察内蒙古阿尔山时,对阿尔山旅游发展寄予殷切期望。几年来,阿尔山各族人民不负总书记嘱托与厚望,团结一心,凝心聚力,使旅游资源不仅得以很好的开发利用,而且旅游设施条件得到全新的改善。仅短短几年已成为远近闻名的国家级优秀旅游城市、国家“五A”级旅游城市、国家级地质森林公园、国家级文明旅游示范城。让人迷恋陶醉秀美的故乡独特风光,赋予了故乡人的希望,“放下斧头做导游,小康生活不用愁”已成为故乡人为期不远的目标。勤劳致富的阿尔山人,每年种植大面积的油菜花不但远销变钱,且已成为阿尔山旅游让人眷恋的一道亮丽风景;一些列入扶贫结对的市民、村民,借助党的扶贫惠民好政策,在扶贫干部亲临驻村热心科学指导帮扶下,近年白狼、明水、西口等镇、村贫困市民、村民,兴起了家庭养殖二代野猪、养鸡、养驴、种植养花办起了家庭花圃等,不仅很快步入了脱贫致富之路,创办养鸡、养驴、二代野猪等,都成为外来游人抢手订货的主要食品之一;位居旅游主导产业白狼镇创办的旅游公司,用手工、木工制作而成各式各样新颖别致的旅游工艺品,近年远销国内外游人手中。当年视察阿尔山时强调“阿尔山一年四季风光都很美,阿尔山的旅游一定会火起来”这带着深情期望的指示,对于边城阿尔山人民来说,真的不是梦……

百姓生活发生巨变

几十年历史的长河中,只是短短的一瞬间。如今,乘十九大东风,经过历届政府班子的艰辛努力,及故乡阿尔山人不懈的艰苦奋斗,在全力打造一流旅游城市的同时,倾力注重改善民生条件,已把这座古老的小镇,建成了现代化的秀美都市,到处呈现出一派勃勃生机的喜人景象。市街路的两旁松柏翠绿,一行行笔直地伸向路的尽头。道边平铺着翠绿的草坪,温软舒适,间或有五彩的小花竞相开放。晨练的老者和一些中年男女纷纷走出庭院,深深地吸一口格外清新的空气,在文化娱乐广场,随着美妙欢快的乐曲,拉开了健身活动的帷幕。有的打台球,有的做体操,有的跳街舞,有的散散步……

夕阳西沉,夜幕拉开,喧闹了一天的小边城又迎来了美妙的夜晚,劳作了一天的人们卸下一身的疲惫,不约而同聚集到文化广场。欢快的锣鼓敲起来,身着彩装的“夕阳红老年艺术团”,扭起了东北大秧歌;天然露天大舞场,青年男男女女翩翩起舞,队列里偶尔出现几位外国(俄罗斯)游人,舞姿一样优雅娴熟。在这个天然舞场里,人人都是歌星、舞星,尽情愉悦地挥洒豪情。那新建的景池喷泉不时飞溅起多彩绚丽的水花,顷刻间一片雨雾蒙蒙。

为全面落实好“让居民群众尽快搬进新房住”的重要指示精神,边城居民棚改在逐步实施旧居工程改造基础上,近年举全市之力,不断加大棚改力度,仅几年时间,全市居民群众已有90%左右由破旧板房搬进新楼居住。老百姓吃、住、行的生活发生了令人欣喜、令人振奋、令人骄傲翻天覆地巨大变化。三十年前那入口难咽的粗粮伴着山野菜,如今已成了餐桌上昂贵的抢手食品,曾经梦寐以求的鸡鸭鱼肉、山珍海味却变得习以为常。人们茶余饭后去广场、遛公园、节假日沐浴温泉生活的新品味,这一幕幕、一件件新时代新生活的新追求和美的享乐,足以让我们看到了改革开放今天的故乡阿尔山人们的生活,在日新月异新而美的变化中,也展现着故乡的明天更加美好!!!

如今北国边城阿尔山,她以全新的美丽容颜展现在国内外游客朋友们面前的是:阿尔山的街容市貌是新的;市辖各镇、村大街小巷水泥路面到市街柏油路,通向四面八方是新的;从镇、村到市区网络覆盖是新的;扎实推进的棚户区改造让老百姓从旧居板房,住进了欧式洋楼是新的;全市居民群众饮用的纯洁泉水是地下新流淌出来;百姓群众茶余饭后去文化广场唱歌、跳舞、扭扭秧歌,是一种生活新追求、新时尚;广大居民群众当下用餐粗粮野菜为改善是新的……

为故乡的新容美颜这巨大变化而倍感骄傲与自豪的笔者我,感动之余,特赋诗一首:

政策如春暖百姓,

镇村建设惠民生。

件件工程遍街巷,

科学务实民赞赏。

市容街貌换新然,

广场歌声荡九天。

旧居棚改新楼换,

坐坐洋楼耸宾馆。

大街小巷店铺添,

生意兴盛春盎然。

纯净泉水民饮用,

电讯网络户户通。

市区镇村连电网,

环保卫生人心亮。

社保医疗有保障,

安居乐业民顺畅。

柏油公路通四方,

经贸路子宽又广。

旅游产业聚力量,

快速发展达小康。

万民感恩称颂党,

助力百姓圆梦想。

本文编辑:胡冬梅

【本文作者小传】

杨润德,中共党员,现在阿尔山市广播电影电视局工作。自高中毕业返乡务农到参加工作至今,坚持业余新闻写作二十多春秋。许多作品在《工人日报》、《农民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国绿色时报》、《大众日报》、《吉林日报》、《长春日报》、《内蒙古日报》、《内蒙古计生报》、《内蒙古科技报》等多家报刊杂志发表。先后正式出版发行《山泉叮咚》、《山花朵朵》两部诗文集。现为中华国史学会会员、内蒙古诗词学会会员、兴安盟作协、盟诗词学会会员、阿尔山市作协第一届副秘书长、第二届理事、市诗词学会副秘书长。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