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静香|我的电影我的梦(散文)
作者小传:在水一方,原名李静香,吉林省长春市人,中诗报吉林工作室编辑。长春市作协会员,《春风文艺》签约作家。有散文、小说、诗歌散见于《吉林日报》《春风文艺》《长春日报》《北方文学》《长春文化》《双阳文化》《绿池》《农民文学》《五月》《黄龙府》等并获省、市级优秀奖、三等奖二等奖。
我的电影我的梦
文/李静香(吉林)
点亮乡村夜晚的灯火,打开记忆的荧屏,寻找岁月遗留在梦里的激情。多少记忆,跌落在生产队两根木杆支起的白色的银幕下;多少往事,爬满牵牛花的眼睛,如童年七彩的梦,守望在篱笆墙的枝头。
童年的记忆,简短而又深刻,就像写在荧屏上的字幕一样,清晰而又难忘。
我小的时候,家住在现在的莲花山,那时候叫做东风公社的地方。在那个年代,看电影是一件奢侈的事,一年到头能看的电影屈指可数,也就四——五场。夏天,农村挂锄了,县里的放映队下乡放映电影,在村里小学校的操场上,或在生产队的场院上,把两根长木杆固定好支起来,用绳子把白色的银幕绑在上面。当时看的电影,都是黑白的,放映主片前都要演新闻简报,几号、几号的,很像现在电视里的插播广告。
夏天非常热,人们早早的席地而坐在屏幕中间的地方,周围也里三层外三层地站满了人。有蚊虫叮咬,也时常发生拥挤现象。上厕所更不方便,从中间挤出去的话,很难再回原来的位置,进出都非常的不容易。我因为怕挤,很少在正面看,一般都在电影幕布的反面看,反面观看不是很清晰,字幕是反的,看不清,人物也有些模糊。
另一个演出的季节是在冬天。农村农闲的时候没有活儿了,快到年关的腊月天,非常的冷,人们不时地跺脚搓手,记得有一次为了看电影,我的脸都冻得发青起泡了。那时我就想,城里的电影院是什么样儿呢?什么时候能坐在电影院里看一场电影啊,不挨挤不受冻的……
等啊等,这一天终于来了。那是我刚参加工作不久,单位发了电影票,上映的是《闪闪的红星》。发票时,团支部书记对我说,你的眼晴不太好,我给你留了一张前排座位的票。我一看是第五排5号,别提有多高兴了。那天吃完晚饭后,我就早早地来到了电影院,找到了自己的位置,离屏幕很近,还是中间的位置。一会儿发票的团书记也来了,坐在我的左侧。我问他是几号,他说他是7号,我的右侧是一位年龄比较大的师傅。电影还没开演,两个人不断地闲聊着。还互相地递烟。因为中间隔着我,我有些不自然,心里就想啊,快开演了,坐在我旁边座位的那个6号怎么还不来呀,我问团书记座位是几号,他说是7号。结果那场电影,我看得多少有些心不在焉,但电影中最经典的语言“我胡汉山又回来了……”还有闪闪的红星插曲《红星照我去战斗》和潘东子母亲唱的“夜半三更盼天明,寒冬腊月盼春风”的歌词,至今还铭刻在我的脑海。
第二天,我悄悄的私下问一个姐妹,“昨天晚上的电影,挨着我那个人怎么没来呀,是团书记一直坐在我身边。”她听了乐得哈哈大笑,她说“电影院的号儿是分单双号儿的,1、3、5、7、9是挨着的,2、4、6、8、10也是挨着的……这时,我才明白,电影院座位序号是按奇数和偶数排列的。
时间过的好快,转瞬间到了一九九二年,长春市首届电影节,我怀着一颗渴望已久的心,去观看了,当时的门票一直珍藏了很多年,因为一次搬家,不知道弄哪里去了。当年观看了南湖的灯展和电影地下城。在电影地下城里看到了三打白骨精中的火焰山和铁扇公主的芭蕉扇等影视道具场景……
童年的记忆越走越远,目光被屏幕越拉越长。
眼眸里写满我童年的梦想。电影,却离我越来越近……
时光流逝,26年弹指一挥间。2018年的春天,我在一个微信群里认识了一位老师。他和一些电影导演有联系,经常会招聘一些群众演员。我加了他的微信,并渴盼能有机会,让我也当一个群众演员。刚加完他微信一天,他就通知我去长春,当一个电影的群众演员。我因没有接到导演地邀请,就没有去参加。后来听他说是从吉大老师、学生里请了一些群众演员,我心里又多了些许遗憾。
电影,想不到你与我走得这样亲,这样近。童年时你离我是那么的遥远,而今你离我是这么亲近。期待着有一天。我能走向银幕,走向你!与你近距离的,有一次亲密的接触。时光的指缝握不住流沙,山再高托不起晚霞,回忆随岁月越走越远。
小时候的电影梦却永远地刻在了我人生的记忆深处,是我人生旅途最靓丽的风景线。
多少渴望填满我童年的梦想,为我的电影梦打上初吻的印痕,
我期待着有一天,我能走上屏幕,亲身体验一下当演员的感觉,哪怕只有一个镜头,一句台词或一个走场……
【本期责任编辑:韩晗】
天安门文学编辑部人员
总编:海底月
副总编:韩 晗
执行主编:紫色玫瑰
主编:梦未央
责编:王 起
1、本刊所有来稿文责自负,附100字个人简介、联系方式、真实姓名、生活照片,稿件以Word文档发送,否则不予受理。投稿微信:韩晗h15101221693,紫色玫瑰hudongmai
2、根据作品质量打赏,10元以内不发放,10元以外,一半赏金作稿酬(10日内结算),其余赏金作为平台运营,请加稿费发放人素素微信j13603499693。自愿参与,适度打赏。
3、中国诗歌报,简称中诗报,平均日在线创作人员10000多人。作为中国诗歌报所属的天安门文学平台,集文学、文艺、文化三位一体,主要刊发散文、小说、剧本、寓言、童话、故事、剧本、摄影、书法、绘画等体裁,欢迎投稿。
中国诗歌报(中诗报)平台
中国诗歌报所属天安门文学平台
中国诗歌报所属中诗报朗诵中心
中国诗歌报所属中诗报诗词创研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