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游褒禅山
正如陶渊明的《桃花源记》、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欧阳修的《醉翁亭记》、苏轼的《石钟山记》、王勃的《滕王阁序》一样,褒禅山,与王安石的著名游记《游褒禅山记》紧密联系在一起。
《游褒禅山记》写于公元1054年的7月。褒禅山位于安徽省含山县城东北7.5公里,当年王安石在任舒州通判三年期满辞职回家探亲的途中,与他的两个好朋友和两个弟弟一同游览了褒禅山,但他们一行五人游洞的时候,并没有走完全程就出洞了。事后,王安石非常后悔,深有感触地写下了这篇文章。按照当年王安石一行走的路线,由后洞进入华阳洞。首先看到的是一个“拜经台”。这里是唐朝贞观年间的高僧慧褒和尚隐身修炼的地方。慧褒和尚是佛教禅宗的南宗开创者慧能和尚的得意弟子之一,他领悟了慧能禅师“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的偈语对佛理的体会,慧能便将禅宗秘法传授于他,也就是“继承衣钵”。慧褒和尚不但继承了禅宗的南宗,同时还将南宗佛理加以发展,传承很广。来到“回步厅”时,我停了下来。当年王安石一行就是走到这个地方之后返回的。这儿有三行字特别引人入胜:“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每行都有“不足”两个字,这就是王安石著名的“三不足精神”。“天变不足畏”,天是自然界,它是物质的,按照自己固有的规律“天道”运行,既无什么意志,也没有任何目的,没有什么可怕畏惧的,从这一点来看,王安石是一位朴素的唯物主义者。王安石在宋仁宗嘉祐三年(1058年)上万言书,主张改革政治,积极推行新法,抑制大官僚地主和豪商的特权,改变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以期富民强国。宋神宗即位后(1068年),王安石担任宰相时,他积极推行“青苗、均输、市易、免役、农田水利”等新法,对国家进行一系列的改革。但以司马光为代表的保守派竭力反对,王安石给司马光写了回信,驳斥司马光提出的“侵官、扰民”等种种责难,并表示了自己坚持改革绝不退让的决心。这封著名的回信就是《答司马谏议书》。最后来到“天河”。上得一条小船,首先到了一个叫“天洞”的地方。之所以叫“天洞”,是因为洞口在半山腰,朝着天空开着。这儿有尊石观音菩萨,也叫“观音岩”。这里还有“观音安澜”四个隶书字。下船沿台阶而上,就到了出口。洞口的右方,有一尊黑底白字的石碑,上面刻有“华阳洞”三个大字,题款为宋至和元年四月(公元1054年4月),是从王安石的老家江西省临川“王安石纪念馆”拓印来的,字体为行书。在洞口的左边,有一尊王安石的雕像,身材高大的王安石目视远方,右手扶腰,左手擎一卷书,气宇轩昂,雄姿英发。站在王安石的雕像前,目睹“中国十一世纪时的改革家”(列宁语),心里蓄满了敬意。说实话,对洞中众多景点印象并不特别深刻,倒是对刻在崖壁上的王安石的“三不足”精神铭记于心。他的“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让人想到《游褒禅山记》中的“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表面上看,王安石是在议论成功的要素问题,也即主观因素与客观因素的辩证关系,但从中悟出改革者的艰辛与无奈。品而思之,油然而生敬意!(作者米广弘,知名文化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