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级语文教学,需要培养孩子精密性思维能力
从万物有灵论的认识里逐渐走出来的低年级孩子,开始正式认识这个世界。“国旗,国旗,真美丽!”他们知道了“国旗”这个词代表的是那一面带有一颗大星星和四颗小星星的红色绸布。他们知道了国旗向上慢慢移动的样子叫作“升”,而同样的炊烟慢慢向上移动的样子也叫作“升”,但有生命的植物、动物逐渐长大的样子叫作“生长”。当然,他们偶尔也会说那炊烟正在慢慢“生长”,但肯定不会用“升长”。这就是一种语词的选择性思维,我也叫它精密性思维。
记得上一年级的时候,语文老师给我出了一道“很难”的题目:一()桥。当时全班静悄悄的,谁都不敢回答,生怕答错。我也不知道怎么
低年级语文教学,需要培养孩子精密性思维能力
的,灵机一动,站起来回答:一(座)桥。老师脸上露出了惊讶的神色,问我:“为什么你知道是一‘座’桥的呢?”我有点犹豫,试探着说:“房子有底座,桥也有底座,山也有底座,我估计应该是一‘座’桥。”老师半天没有说话。我想,正是因为我知道“座”的用法,所以,才敢猜测是“一座桥”的吧。这或许就是当时拥有了精密性思维能力。
翻看低年级的语文书,关于应该用哪个词的练习还是很多的。这其实跟所谓的对词语的“认识”有关,只有认识了,才会发生关于语词的思维,认识并不知道记住,而是知道这个词的内涵。比如,“水淋淋”“水灵灵”这两个词,如何用,就是需要思维去甄别的。同样的一朵花儿,有的孩子会说“一朵红色的花儿”,而有的孩子却会说“一朵大红的花儿”。这里当然也发生了选择性的思维,而这种思维肯定是基于某种“认识”的。
确实,在低年级的写话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很多孩子只能平铺直叙地用宽泛的语词写,但有的孩子却能用上更精确的词语,而这样的写话往往会显得生动。
我想,以上的思维可以叫作精密性思维,这跟观察和认识有关系。
低年级另一个需要习得的技能就是“懂得某个道理”。比如,今年某个地方出的语文试卷里,就将盲人摸象作为阅读题来考孩子们。最后试题问孩子: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呢?这其实也是需要精密性思维的。我们看到,有的孩子说:盲人只能看到一个方面。而有的孩子说:要多多地摸摸,不要着急得出结论。有的孩子这样说:那个牵着象的人不应该这样让盲人相互争吵。当然,还有更有意思的回答,比如,有孩子说:没有必要相互争吵,大家都没有看到事情的真相。那么,有没有一个“正确”的答案呢?我以为显然是没有的。做这样的题目,实际上更要注重的是,孩子们到底有没有思考,或者阅卷老师能否迅速判断孩子思考的价值。教师如果能够迅速承认孩子思考的价值,孩子那种精密性思维可能会得到加强。然而,事实上,即使在平时的语文课上,语文老师也很难做到立即判断孩子的思考价值。
但是,培养孩子这种精密性思维的能力,看起来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