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炸弹只差80厘米的乐器,被挖出后举世瞩目,50年间只演奏过3次

说起湖北省最出名的文物,当然要算是曾侯乙墓出土的战国曾侯乙编钟了。整套编钟共65件,保存完好,音律齐全,气势恢宏,是湖北省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也是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之一。但是,说到它的出土过程,还是让当年的文物工作者心惊胆战。

那是在1977年,驻军某部在湖北省随县擂鼓墩的山坡上修建营房。当地都是坚硬的岩石,为了节省人力和时间,平整土地时采用了炮击的方式。几发炮弹之后,有位干部发现岩石附近出现了松散的山地,他紧急报告,再三协调,部队首长同意让文物专家前来确认。

结果不出意料,那片土地很快就被确定为古代墓葬。然而,在它之上还有一个盗洞让人沮丧,这意味着墓葬有可能已经被人盗掘。不过,随着抢救性发掘的开展,考古工作者发现,这个盗洞并没有对墓葬产生实质性的影响。这座古墓便是曾侯乙墓,当年的炮弹,差点毁坏了一切,距离墓葬最近的弹坑,只有80厘米。也就是说,稍有偏差,我们将见不到其中大量精美绝伦的文物,包括曾侯乙编钟。

在挖掘编钟的过程中,还有一段惊心动魄的故事。当时,墓葬已经进水,工作人员第一次进入时,只能看到里面如同江河湖泊一样。朦朦胧胧之间,就发现了大大小小的文物环绕。专家立即征调设备抽水,持续了几天几夜,晚上无人入眠,大家既兴奋,又焦虑。第二天早上,积水被抽干,举世瞩目的国宝编钟才呈现在人们的眼前。

进入墓室的专家、普通工作人员不少,开始是一片寂静,随后欢声雷动。他们的见识有差距,但谁都知道,眼前的文物很可能是穷其一生都没法见到第二次的。文物会说话,不用谁来鉴定,它一定是国之重器,所有人都为能参与其中,对它进行挖掘保护而自豪。

这套编钟确实不同凡响,最上面的叫做钮钟,一共19件,外形稍微小一点。下面两层叫做甬钟,共45件,大小不一。它们周身密布着蟠虺纹,这是战国时期楚地最流行的华美纹饰。每一件编钟的一侧标记着它的音高,另一侧律名、调式,而且用的还是曾国、周王朝、楚国、齐国等文字,铭文共计三千七百五十五字。

更让人不可思议的是,放置编钟的钟架,居然也保存了下来。我们知道,木质结构不耐腐蚀,在墓葬中没有多久就会不复存在的。但是,这套编钟的钟架,采取了铜木结构,两端是铜套,中间是木制横梁,还涂上了厚厚的保护漆。这确保了它们历经两千多年,依然没有被破坏。钟架中下两层的横梁中,还设计安装着三个青铜人像,它们顽强支撑着编钟的自重和积水的压力,确保了没有被压垮。

除去编钟之外,还有装饰和彰显身份的镈钟。根据上面的铭文,我们才知道,在曾侯乙死后,楚王为了表达哀痛的心情,特意赠送并与曾侯乙陪葬的。它为解释曾国的历史,曾国与楚国的关系,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证据。

这套编钟重达2567公斤,是目前文物中最重的,远超832.84公斤的后母戊鼎。一般而言,文物越是厚重,越是难以保存,越是容易被盗掘。曾侯乙编钟却幸运地躲过了各种灾害,在盛世出土,得到了最好的保护。

既然是乐器,人们最感兴趣的是它能不能发音,能发出怎样的音乐,让曾侯乙如此痴迷,一定要带着它到另外一个世界。经过音乐专家的调试,再次令人惊奇。因为它的音域跨越5个半八度,仅仅比现代钢琴少一个八度。而且,它的中心音域的12个半音是完整的,并没有因为时间的流逝而老去。

但是,这样的国之重器,当然不可以随便敲击。在面世后近五十年时间内,它只参与了三次演奏。

第一次是在出土后的当年,音乐家用它相继演奏了《东方红》、《楚商》、《一路平安》、《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并以一曲《国际歌》完成了首秀。

第二次是在1984年的建国三十五周年的庆典上,曾侯乙编钟被送至北京,向各国驻华公使演奏了《春江花月夜》等名曲,赢得了世界性声誉。

第三次则是在香港回归的历史性时刻,它演奏出中华民族的最强音,也彰显强大祖国的到来。这件辉煌的乐器,见证过战国时期的金戈铁马,沉睡两千多年后,又见证了盛世的精彩。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