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被时代抛弃—焦虑的地产人丨地产人生存报告
一转眼2019年已过一半,翻开各房企的销售榜单,催生了地产人更多的焦虑,他们不光为任务,也为自己的生存发展而焦虑。上半年地产人的生存状况是什么样的?我们和很多地产人聊了很久,挑出来几个朋友的经历与思考,与所有地产人分享。
●●● 1● ● ●
搞活动售楼部停电,开盘选房程序故障,汇报PPT打不开,交房业主维权闹事。他像是被困在了不同的场景里。所有可能的糟糕状态都经历了一遍。直到全开尺寸的蓝色规划图纸砸到脸,他发现所有人和事都不见了。只剩下自己。
老于在半夜惊醒,确定那是一个梦。
刚升职干了一个多月营销总的老于,本应该是接受各种祝贺的喜庆时间,他却告诉我这种噩梦自从升职后一直困扰着他。毕竟,他的前两任被干掉之前,任职时间都不超过半年。前两任离开的原因不外乎都是没有完成销售任务。
其实他们产品不差,只是位置没竞品好,但楼面价和售价都比竞品贵不少。
没办法,投拓挖的坑,只能营销去填了。
工程部经理王凯今年以来很焦虑:城市蓝天工程检查一次比一次严格,他们也每次都按要求施工整顿,但还是经常受到相关部门发来的指令:停工。
王凯很郁闷很生气,渣土出不去,材料进不来,眼看着一年已过去一半,真正施工的时间连三个月都没有。
老是停工,施工工人挣不到钱都回家或者换城市走了,与集团定下的工程节点也落下一大截,他盘算很久,即使后期加班加点,一期也一定会逾期交付了,二期也会赶不上进度拿不到预售证,得延期开盘了,奖金没有了。
“销售不好,杀个策划祭天”。
李泽就是传说中的背锅侠策划。近30岁的他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做了个很无奈的选择:转行。
这源于他身边朋友以及老领导老陈的经历。因为竞争激烈,李泽身边很多业内朋友都被迫去了地市或超远郊项目。老陈年届四十,去地市2年后回省会竟然没有合适职位,无奈只能创业去开了小餐厅,让他感觉甚是悲凉:被行业抛弃离我们每个人都不远。
●●● 2● ● ●
任职于一线房企的老于是销售员出身,已经习惯了早出晚归的他,说到互联网行业的996,不由得苦笑:“我们房地产的都是007,甚至724,今年很多时候两点还没回家”。
谈及原因时他也很愤怒:“明知道很多加班是无效的,但你又不得不熬在售楼部,向公司证明:可能业绩不太好,但我们很努力了”。
装作很忙的样子,是很多地产人的真实写照。
当前楼市的营销环境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传统媒体已经完全失效,传播途径也已经从点状变成面状,获客成本越来越高,营销人已经不知道去哪里寻找客户了。
老于自认为思维还跟得上时代,他把营销全线铺开,把推广阵营转移到了移动端,微信朋友圈、公众号、抖音、头条、弹窗、开屏广告甚至手机游戏他都在尝试。这个时代,注意力分散,客源稀少,硬广告已经逐渐失去价值,客户对产品越来越挑剔,项目没有亮点,除非降价,否则多少广告把客户吸引来也下定不了。
但有些广告不做也不行,媒体的关系还是必须要维护的,想挑毛病的话,你说哪家开发商没有?
但有些媒体的做法也让老于他恶心不已:他陪媒体外地考察做媒体行时,遭遇“某媒体业内大佬”腆着大肚子吃拿卡要不说,还假装喝多调戏做品牌的年轻小姑娘,甚至还一再暗示再不投放就要上负面了,他和同事却还要忍着恶心赔笑,倒酒;有的由于座位安排的靠后竟然直接生气走人,回家就写稿子发负面人身攻击。
这些,老于只能咽肚子里。
让老于压力倍增的,当然还是销售任务。甭管什么市场好坏,销售完不成,自己也铁定被干掉,这是房地产行业内的潜规则。然而即使使劲浑身解数,24小时守在售楼部,天天给销售员打鸡血发奖励,他也恨不得亲自上街去扫楼拓客,但有时候,产品和价格真的决定了生死线。
无奈之下,老于还是跟集团申请,上了渠道营销。老于跟很多营销人的看法一样,渠道让地产人又爱又恨,同时,渠道也让房地产越来越无趣了。
现在的渠道,从手法上很直接,也就是精准打击,按成交付费。带来一个客户成交了按照成交的一定比例给钱。然而高比例的返佣占据了绝大部分的营销费用,这让营销在其他方面的动作捉襟见肘。我见过一个近郊项目住宅,分销提成为7%,吓死人。
渠道也让案场喧闹无比,看似火热,但究竟客户哪些是真哪些是假,得看渠道的良心了。案场客户越来越像菜市场,置业顾问也应接不暇,叫苦连天。
老于摸摸自己开始有点斑白的头发苦笑:现在的营销,不好干啊。
●●● 3● ● ●
通过校招进入一线房企的王凯,一度被很多同学羡慕嫉妒。
他毕业于985院校土木工程专业,原以为毕业后会是个人人羡慕的工程师,可真正工作时才发现没那么高大上,天天和各种工头打交道,原来自己真是个在工地上搬砖的。
他没有想到在甲方也是一样的天天被工程经理骂,到吃住在工地,钢筋模板混凝土,砌体抹灰工程桩,装修园林铝合金全接触了个遍,从基坑到竣工,他逐渐成长成为一个项目经理。
这期间他见识过强拆钉子户,也经历过一个月不出工地门日夜赶工期。
正是因为高强度的锻炼,让王凯练就了过硬的专业技能,也得到了火速提升。
其实作为90后的他,对于同龄人来说已经算不错的成就了,但他的职业生涯目标是成为工程总,项目总,问及他工作的动力和口诀时,他只回答了一句话:远离舒适区。
王凯最近在学习规划设计和房产开发类的知识,因为他觉得这两个部门的薪酬福利更高,前景也更好。
他说,作为地产人,你不学习,不努力,就会有被替代被淘汰的可能。现在的地产行业,需要的是有综合技能甚至跨界型的人才,需要有多线程高负荷工作的能力。比如我们企业大boss一直强调要让我们轮岗,要备跨界知识和业务能力,甚至要有互联网思维,具备行业内转岗和调配的能力。
所以我们一直很有压力,很焦虑,有职业焦虑,有行业焦虑,只有规划好职业生涯,把焦虑和压力化为动力,你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地产人。
三年后,我的目标是做一个项目总。
●●● 4● ● ●
老陈是地产界十几年的老炮,他用自己的经历告诉李泽,绝大部分营销人职业生涯的终点是营销总监,极少数去做城市总、总裁。但99%的营销人连这个天花板都到不了,只能在这个行业浮浮沉沉,庸庸碌碌。
老陈曾经教李泽,在房企里一是到了35岁还没到中层估计就没希望了;二要学会圆滑站队;三是要认识到正常收入几乎不可能发财。老陈和李泽都属于不会溜须拍马只爱闷头干事的人,在公司有时候就容易混不开。
而且,老陈最惨的是没有本科学历,他有几次想跳槽到一线房企,跟猎头和对方大boss都聊得很不错,但最终却都收到一个“很遗憾的”回复:被学历卡住了。
近几年房地产市场大变化,高校大力扩张,本科已经随处可见,大部分一线房企对新入职的员工学历要求都是本科起步。
很多一线房企的校招生已经硬性要求必须是985/211院校毕业生了,甚至大量的硕士、博士涌入地产行业,房地产的人才储备已经越来越强了。当然,高学历的门槛也带来了高年薪,龙湖的管培生、中海的海之子、碧桂园的未来领袖等校招生年薪已经至少15-20万起步。
老陈很无奈,只好决定进修一下学历,他决定去考一个在职研究生。老张进了培训班才发现有很多熟面孔,这些地产行业的朋友们都悄悄来修学历了。培训学校的校长告诉老张,来报考MBA的学生里,有近半都是地产行业的,很多都是想通过学历提升来给自己的职业生涯增加一点光彩。
更让老陈惊讶且倍感压力的是,班里有很多90后,甚至已经有95后了。校长说,这些孩子本科毕业或刚毕业没多久就选择报考在职研究生,是因为比起全日制学的研究生学习,虽然学费不低,但可以节省2-3年的学习时间,还能边工作边学习。
其实直接影响老张转行去的原因是,有一次面试时跟老张洽谈的boss竟然是个 90后,他是这家房企的区域总。
老陈的经历让李泽也觉得,自己也没必要在房地产行业继续混下去,就和朋友去创业加盟了家微商机构卖面膜。没想到,李泽由此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李泽的人生像开了挂,一年的时间已经天差地别。做了市级代理的他现在拥有上千个下线,朋友圈各种炫富,每天出门保时捷卡宴。
●●● 5● ● ●
老于最近开始减少加班,原因是天天熬夜的他突然发现,自己不光头发变白了,也变秃了。
但他弹弹那张积满了灰的健身卡,还是没时间去,甚至和那帮球友去一次灯光球场的时间也没有。
老于说自己也在学习,没办法,在房地产这个行业,谁没跟上步伐,谁就会被立即抛弃。
工程部经理王凯检查出患了严重的胃病,医生告诫他,如果再不重视规律作息、吃饭,可能还会加重。
和老陈再次见面时两人聊起天,转行做微商的李泽拨弄下脖子里的大金链子说:
领导,要不您来我这儿试试?我新谈了一个项目,准备拿下省级代理。您只需要出四十万,我就把你老家地市的代理给你,保准儿你一年翻几番,您看咋样?
以上故事和所有地产人共勉,希望今后的路,不再难熬。
扫描二维码,让我听听你的内心故事!如果觉得不错请点击右侧“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