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有个人“内驱力”,是一个人成长最快的方法
这是智远的第044篇成长笔记的分享。
“反思是一面镜子,他可以使我们的错误清楚的照射出来,使我们有改正的机会,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拥有内驱的能力,定期反思自己。
成年人的世界,驱动力似乎大于执行力,没有外在加内在的驱动力,是不可能有高效的执行力的。
孔子曰:吾日三省起身,就是这个道理。
不过我们不用每天反思自己三次,其实一次就够,下班回到家的晚上,做地铁的早晨,都可以反思下昨天的主要工作,今天的主要事情,如何开展相应的进展。
要知道我们每天经历大大小小的事情很多,每一件事的前因后果,都写满了自己处理的方式,反映着我们的能力和优势,拥有内驱的能力,每日的反思,会让一个人快速的在工作中快速的精进。
01 “是什么影响了我们的自驱力”
对于某件事物
没有自驱力的核心原因是:
“它不是我的刚需”。
假设我问你,什么是自己想要的,什么是自己想得到的,或许仔细想一下应该还挺多。比如一口流利的英语,或者高效的阅读,在或者出色的演讲表达能力,甚至于写作的能力。
现实生活中,我们总能遇到这种情况:
“我喜欢买书,听到别人说哪本书很好,会毫不犹豫的网络下单,把它买回家,但是就是不怎么看“。可是买来的书都还在桌子上,书橱中,也可能只是买来的时候,翻了几页。
中间受到更有趣的事情打乱,或者是别的书的吸引而放弃掉。心中可能还会默念着借口:等有大把的时间了再来好好读一下它。
也许有的时候,自己想成为那个能写能说,甚至于在职场中做PPT都是一流高手的人,甚至于为了做一个PPT而一冲动去开会员的情况现实中比比皆是。或者脑子里有个新鲜的想法,就赶着去收集资料做,结果总是想法很强烈的那两天动动后就不了了之。
甚至于三分热度过后,发现困难了,就主动的给自己找借口,退缩的理由,而去选择了放弃。
李笑来老师在《什么决定你的自我驱动力》中总结的一针见血:之所以没有驱动力去让自己获得向往的技能,是因为拥有这些技能没有形成生活学习工作的刚需,也就是不必须,不用也可以,没有也行,虽然有也挺好的状态。
何为刚需:
智远总结一句话认为是:“你当下觉得是很重要的事情”。
网络上对于刚需的解释是:
在商品供求关系中,受价格影响较小的需求,比如大米,盐基本生活的必需品。
李笑来老师认为:刚需就是一件事情不是简单说说,而是不做就难受,不做就会让自己寝食难安,感觉缺少了点什么。多数的时候,我们生活的刚需是给自己找借口。
就比如我,总是想等到有大把时间了再去看书,再去写作,可是有时间了后,就开始迷恋上电影,肥皂剧,甚至于短视频。
依稀记得电视连续剧“人民的名义”出来的时候,每天更新一两集看不过瘾,我等到全部更新完,花了两天的时间把它通宵看完,终归这些“舒服”的事情成了“时间的刚需”。
惰性是人之常态,
是什么夺走了我们的驱动力
罗振宇老师总结为三个词汇
没有“目标,行动,方法论”。
也许这三个词才是驱动我们做某件事情最重要的意义。
还有人认为是某些职业习惯造成的驱动力下降:
比如这些习惯:
当你进入工作状态后,你是有条理地安排手中的工作还是想到哪里就做到哪里?当你处理事情的时候,是把所有工作堆在一起,还是只做一项工作,做完这项在做新的工作?
或者你是否会很有计划的安排好每天的事情,把工作分为“重要”和“不重要”的习惯,甚至于你在解决问题的时候是深思熟虑还是快刀斩乱麻?
这些职业习惯都会对自己的驱动力产生影响,许多人并没有真正意识到自己身上的职业习惯来自于谁,一般来说,有四种大概的途径会影响你:你的父母,家庭情况,自己的上司,小时候的经历,企业的文化。
你的父母是有条理,具备良好职业习惯的人
你通常也会延续这个优点
你刚工作时
或者和某一个领导有长时间的合作时
他的职业习惯就会影响你
许多人换了工作后
做事情的方法都是由上一任领导教会的。
久而久之,这些职业的习惯自己无意识的就被映射到大脑中,无论是“好坏”,都会影响着自己和周围的一切,包含同事,家庭,子女的行为等。
如果我们想要改变自己的内驱动力,通常会有两种方式,第一种就是采用外驱动帮助进入,第二种是制定目标,及时反馈。
02 “内驱和外驱动力起到辅助作用”
内驱力好比“小马达”能够自发运作
外驱力则是受到外界压迫,牵引的力量。
“内在驱动”和“外在驱动”就是“内因”和“外因”,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事物的发展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若一个人的内驱动力不足,
那么他的外驱动力也不会太强。
我举一个简单的例子:
假如,你可以确定地知道,自己坚持一个月不吃辣椒,不吃油腻食品,不吃甜食,脸上的痘痘都将机会全部消失,皮肤变得非常的细滑Q弹,不过一旦某天没有做到,前面的一切将会前功尽弃。那我想,你肯定会甘心情愿的坚持到最后一天。
这就是驱动的力量,通过“大脑幻想的结果”,自己脑补中吃到“丰硕的果实”,然后来倒逼自己“外驱”进行强迫自己,制定可行性的计划,直到坚持事情有完美自己想要的答案为止。
身边的一个故事:
曾经和一个大学毕业后回到老家发展的男同学L聊天,他感叹到,当年的同班同学,很多事业都发展的非常好,自己从毕业后回到家工作就没有在挪动地方,在小地方的发展也比较有限。
我说,虽然当年你被分配到老家工作,但是可以出来再考研呀,L同学这样给我的回答:我当时也选择考研的,但是那个时候深深喜欢这一个姑娘,我为他写了几年的日记,毕业前的表白遭到了拒绝,让我产生了巨大的挫败感,后来考研失利后就没有情绪在考试了。
比起身边我的另一位M同学就不同了
他喜欢的那个姑娘在省城里面读研,他为了追上他,被拒绝后一直奋斗,一次不过就又考了一次,在省城里面追上了她。
现在觉得,L同学就是属于外驱动力类型,必须有外界的动力牵引,才能向前走,如果那个女生当时接受了他,我觉得他现在应该也考上了自己喜欢的学校了吧。
和外驱动力型相对应的,有些属于内驱动力型,比如M同学,他内在就有一个小马达,追不上坚决不罢休,如果再有外在的动力拉车牵引,则相对于如虎添翼一样,如果没有外在的动力,也可以一直向前走。
还有我们职场中经常遇到的,
女生经常相互沟通的对话:
“哎呀,现在喝点凉水都长肉,不过有对象了,胖就胖吧。
”然后就会有些同事持反对的态度:“不能这样想呢,亲爱的,保持健美的体型,不仅仅是为了自己的对象,主要是让自己开心,看到自己没有多少赘肉的身材,是多么开心的一件事情”。
这就是两者的不同,如果前者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比如上级的要求,对象的逼迫,她可能就会行动起来。
相对于后者来说:
他们自己的心中就有一道边防线,认为自己不能忍受,就会逼迫自己,如果再加上对象,或者某些外力的要求,相信更能顺利的得到自己想要的。
以前我并不觉得自己在学习上,工作成长上这股毅力是从何而来,现在我明白了,原来我是一个内驱动力型。
外在的动力很难长期稳定地存在,随时可能会消失,就比如如果你是在公司上班,每天就有人要求你早上7点钟起来,如果不去上班了,你可能就会睡觉到8点一样,如果没有内在的动力,当外在的动力消失的时候,人就会容易陷入无精打采萎靡不振的状态中。
而如果具有内在的驱动力,内心就像一个永远充满能量的发动机,会一直驱动着我们往前走,据教育家研究,内在动力也可以慢慢训练或者开发出来,靠谁都不如靠自己,还是具有内在驱动力才是正道。
03 “内驱力培养的6个方面”
内驱动管理
就是推动我们满足欲求的动力。
曾经网络上很火的一句话:
混一天和努力一天,看不出任何的区别,三天后看不到任何的变化,七天后甚至也看不到任何距离,但是一个月后会看到话题不同,三个月后会看到气场不同,半年后会看到距离不同,一年后会看到人生的道理截然不同。
导致混日子和努力的区别是“自己是否拥有内驱的能力”。
内驱动力主要表现在内心的六个方面:
内心求知的欲望,关爱的欲望
社交的欲望,改变自己的欲望
挑战事情的欲望,成就贡献的欲望
一.
内心求知的欲望简单来说,就是我们都某件事情有无“研究到底”,“想明白到底怎么回事”的欲望,甚至于对探索自己不知道的知识,不知道的边界有强烈的认知欲求。
如果我们能轻松愉快的学习知识,在生活中就会觉得更充实,更有自信和能力,而不会显得遇到事情解决不了的焦虑之中。
成年人锻炼求知欲的方法:
1.认知到学习的重要性,即知道自己不知道的状态。
2.为自己设定新的目标,并制定有效合理的计划。
3.让自己走出舒适区,进入学习状态。
二.
关爱的欲望,通常指的是我们在人际相处中,有没有需要感到安全,有价值,被人深爱,并感到自己重要性的需求,被重视,被尊重。
成年人锻炼关爱欲的方法:
1.关心别人的前提是关心自己。
比如让自己保持充足的睡眠,身体健康饮食,注意运动,劳逸结合等其他生活的细微方面。
2.不用假装自己,允许接受来自别人的关心。
3.更多的关注在当下对别人感兴趣,在意,关心别人。
三.
社交的欲望是绝大部分人都需要的,但是移动互联网的现在软件都便捷了,聊天沟通的渠道也多了,很多人就忘记了线下的交流,人际关系能够帮助我们保持活力并提升生活的幸福感。
提升自己社交欲望的方法有:
1.从新定义自己的社交圈,并设计自己理想的关系。
2.积极的投入,用积极的眼光看待身边的人。
3.寻找并培养自己的“成长培养”,并且彼此成就。
四.
改变的欲望是每个人都需要的,不仅仅是来自于生理上的,还有学习中的,还有来自于对新鲜事物的认知和对其他事物的渴望,现在这个时代,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和适应环境。
我们可以说从小到大,每天都在关注着改变,思想上的,能力上的,身体上的以及行为上的,但是我们更多的时候都是被改变者,真正的改变是非常痛苦的,但不改变自己的命运就会被别人操控。
我们每个人要清晰的明白,改变才是通往梦想,追求生活的唯一途径,比如改变了饮食,身体好了,改变了工作态度,学习态度,升职加薪了。
提升自己“改变”欲望的方法有:
1.为获得而改变,而不是为了失去而改变。
2.尽可能给自己制定目标,并且勇敢去实践。
3.每天逼迫自己进步一点点。
五.
提高自己挑战的欲望可以让我们全情投入并调动着内心的潜力和实力,它也是我们身心成长最重要的源泉。
提升自己挑战欲望的方法有:
1.尽可能尝试并选择一些有成就感的挑战。
2.专注于挑战的过程。
3.尝试“七天计划”“14天计划”等。
比如,让自己学习一个新的技能,尝试一项新的运动,自己主动承担一个新的项目,以我个人为例,智远经常在这两年给自己制定一些自我挑战和突破性的计划。
比如:
我原来不爱写作,现在坚持改变。
我原来不做运动,现在每天坚持30个俯卧撑。
我原来不爱阅读,一看书就会犯困,一年读书都超不过2本,现在我可以两个月挑战10几本书,再到现在从喜欢读书到写拆书笔记。
我原来写作,从一开始写作就苦思冥想,打开编辑器无从下手,到现在每天坚持挑战写一篇5000字的文章。再到现在喜欢上写作,并且坚持每天发表一篇,前两天有出版社找我写职场的书,这些都是来源于改变的动力。
六.
贡献的本身价值是生活目标和人生意义的源泉。在生活或者工作中,我们之所以能贡献,是因为觉得自己有价值,有成就感和存在感的意义,贡献也包含付出,奉献,只是每个人理解的程度不一样。
当我们有着发自内心想帮助别人的时候,内心就会涌现出贡献欲望。
提高自己贡献欲望的方法有:
1.付出自己的权利,并把自己做好的同时帮助别人。
2.有目的性的为重要意义的事情做出奉献,发挥价值。
3.发在内心的帮助指导别人,最能调动自己的内心贡献欲望。
在我们成长的同时,很多人都忽略了内驱动力的管理,实际上它非常的重要,因为它可以有效的管理我们的大脑,它才是自己内心真正的动力源泉,当我们把自己要改变的事情,变成享受,变成喜欢,让喜欢成为驱动的动力,或许将会变的容易许多。
内驱动力量要靠自己不断地从心里面来改变和锻炼,而外驱动力量则是来自于领导,工作的压迫,这些压迫无非就是“完成任务”,为KPI负责,结果导向明确等手段。
千万不要被迫到,被生活,金钱的压迫,而不得不已改变自己的“内驱动力”,那么到那个时候,可能会让自己非常的被动,非常的困难,改变要从心里自发的有意识的成长。
文笔共勉:
无论是外在的驱动力,还是内在的驱动力,都是驱动我们向前成长的,假设我们心智成熟,眼光放得足够长远,能够判断事物的价值,自己就会主动的控制自己,知道什么是当下年龄自己应该做,自己不应该做的了。
自己若受不了未来来自外界,或者生活,带来的较大的痛苦,那么现在就会有小的改变让自己选择,拖延的本质,就是自己在看到未来后,当下不做切断或者改变,但是一直把事情拖到以后,可能产生的成本会更大。
若现在掌握自己的“内驱力”,马上开始,不在拖延,可能未来的痛苦就会减少,掌握个人“内驱力”就是要把未来想要的那个结果,从当下开始慢慢积累,好比非洲女作者Dambisa Moyo的一本书叫做《dead aid》中结尾所说:“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