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旭花 | 自主游戏:不仅仅是“放手”这么简单

“自主游戏”这些年在中国一直“热”着,关于自主游戏也有很多的话题,但是今天晚上我只想跟大家谈一个很小的话题,就是关于“放手”的问题。
“放手”这个词一直被我们提到,但是我想要说的是: 自主游戏绝对不仅仅是“放手”那么简单。

在“教育4.0时代”

为什么要如此强调自主游戏?

在今年的1月份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报告《未来学校:为第4次工业革命定义新的教育模式》提出的教育4.0的全球框架中,重新定义了“高质量的学习”,“高质量的学习”有8个关键特征:
· 全球公民技能 
· 创新创造技能 
· 技术技能 
· 人际关系技能 
· 可及性和包容性学习 
· 基于问题和协作的学习 
· 个性化和自定进度的学习
· 终身学习和学生自驱动的学习
在教育4.0的框架结构当中,安吉游戏被给予了非常高的评价:“注重个性化、自主学习的中国安吉游戏课程,旨在引导一场真正的儿童主导的学习和发现革命。”
也就是未来教育或者说高质量学习的其中一个方向就是:对儿童的尊重、对儿童的个性化和自主学习的尊重。
我们希望我们的教育或者儿童学习的机会能够让孩子来主宰,能够根据孩子的个性化需要来定制,孩子自己来选择内容、确定进度。
中国的安吉游戏就是这样一场儿童主导的学习和发现革命,这也是未来教育改革的一个方向。
针对教育4.0框架包含的8个关键特征,我梳理了自主游戏的关键特征】。它可能就是学前教育未来发展的方向,也是孩子在幼儿园高质量的学习的主要特征:
· 民主、平等、尊重和愉悦
· 充满创新和创造
· 游戏的策略、运用玩具和材料
· 建构同伴关系,学习人际技能
· 随时随地发生的游戏、包容性强
· 自主和协作解决游戏中的问题
· 基于自己的兴趣和需要,自主选择内在动机引发兴趣
......
自主游戏非常关键的特点是由内在动机引发的、且有内在的激励机制。这些跟教育4.0框架所提出来未来教育的发展方向或者高质量学习的发展方向是相吻合的。
从快乐幸福的视角来谈,我们都知道一句话:“幸福的童年,疗愈人的一生;而不幸的童年,要用一生去疗愈。”
这句话告诉我们,人一生的幸福或者说人一生的价值观和人格的健全跟童年时代的快乐和幸福是有直接关系。
每一个小孩子童年的快乐和幸福很多是由游戏构成的,所以陈鹤琴先生说:游戏是小孩子的第二生命。游戏带来的不仅仅是平和、快乐、幸福,还有发展的意义,所以它被称为心理维生素。
在幼儿园里,不一样的状态、不一样的一日生活、不一样的游戏带给孩子发展的差距非常大,这应该引起我们所有老师的关注和思考。

为什么自主游戏

需要强调老师“放手”?

我想要说的第二个话题就是关于放手。其实关于放手这个话题,幼儿园老师再熟悉不过了,所有的幼儿园老师都知道来自于安吉游戏的那句话——“管住手闭上嘴。”为什么自主游戏尤其要强调老师管住手闭上嘴呢?
我们需要思考游戏到底是来自于谁的创想、谁的需要,为什么一些老师高控的“假游戏”会出现?“假游戏”在幼儿园里不是个例,我们必须去思考为什么会有“假游戏”呢?
所谓的“假游戏”通常就指那些违背幼儿意愿的“游戏幼儿的活动”,不是孩子想要玩的,而是我们成人想让孩子玩的。
我和老师们交流这些话题的时候,很多老师说:

“董老师,孩子不会玩,我就得给他布置好了。”

“我就得教他玩,我不教他怎么会玩。”

“我就得管,我要不管着孩子,游戏乱成一团,那还像样子吗?”

“老师放手了,发生安全事故、摔着磕着找谁负责?”

老师在组织自主游戏的时候,会有各种各样的担心和不放心。可是只有老师放手,才有孩子的自主游戏,没有老师的放手就不可能有自主游戏。
谈到自主游戏的时候,很关键的一点就是老师对孩子的信任。放手的关键是老师能够信任孩子:信任儿童是有自我意识、独立的、有能力的个体,而且要信任孩子在游戏的过程当中会玩。
游戏中的儿童会创设游戏主题和情节,会自主的结成游戏团体,会使用游戏空间和游戏材料,也会创造性的解决游戏中的问题和矛盾,当然也会自主地规范自己的游戏行为。
我们需要回归游戏的基本特征来理解自主游戏,游戏一定是孩子自主自愿的主体性活动,带有积极愉悦的情绪,体验充满变化和创造性,而且游戏具有不确定性,常常伴随假想,它是由内驱力引发的、非功利性的活动。
只有老师放手才能成就幼儿的自主游戏,也只有老师放手才有孩子在自主游戏中的快乐,并且有机会发现自己的存在:即我对什么感兴趣、我喜欢玩什么、我能控制什么、我有能力做什么......孩子通过自主游戏来沉淀自我的力量。
只有放手我们才能看到孩子的自主游戏。

在自主游戏当中

老师仅仅放手够不够?

放手就是给予孩子游戏的自由,它是自主的基础和权利保障。孩子的自主性一定是在自由自主的活动中发展起来的,但是它的发展目前还处在比较低的层级上,需要成年人的支持和推动。
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当中提出来教师七大专业能力当中就有【游戏支持与引导的能力】,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合格的幼儿园教师,必须要具备这一项能力。

如何把握幼儿自主

 和教师支持的度和平衡的问题 

说到教师支持与幼儿自主,我们的老师就会遇到一个很矛盾的话题:如何把握教师支持和幼儿自主之间的度和平衡?
幼儿的自主和教师的指导是一对矛盾吗?把它放到具体的幼儿园自主游戏情境当中去,你就会发现幼儿自主和教师指导是你进我退的关系:在游戏的过程当中,老师指导太多,孩子的自主就会下降。
关于介入指导,老师需要回归游戏现场、观察分析。老师的介入指导没有一个具体的度,我的建议是以支持代替指导,这是一种后退的态度和角色的表达。
我们去观察老师在孩子自主游戏的过程当中经常会有三种表现:
· 控制型教师:主题与内容控制;空间控制、教材材料控制、操作方式控制、互动交往控制、规则控制......
· 包办型教师:眼神好、心细、爱帮忙......
· 支持型教师:基于观察和专业判断提供适时、适当适度的支持和引导
支持型教师是老师们努力的方向,这里给大家几条建议:
01. 老师需要修炼敬畏心。
02. 教师需要掌握游戏支持的多种策略。
03. 游戏过程中尽可能减少介入,注意进退有度。
04. 支持幼儿实现自己的游戏愿望,弱化教师的功利目标。
05. 基于观察,进行专业分析之后采取行动,不盲目。
06. 没有安全问题的情况下,尽可能再等等看。
07. 幼儿游戏水平的提升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要急于通过“训练”幼儿来达到高水平。
08. 幼儿游戏经验的拓展同样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要急于通过一次的“讲解”、“示范”“要求”等方式让所有幼儿掌握。
09. 通过学习、时间、反思、研讨不断提升自己专业支持的水平。
最后想要说的是:我们必须要关注在游戏的过程当中,无论是观察还是支持、推动,我们需要关注孩子自主性的发展,而不仅仅是游戏是否精彩、是否具有深度学习的价值。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