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红色】歙南璜蔚——红军打土豪

红军璜蔚打土豪

(在璜蔚村委开座谈会)

歙南璜蔚万岁岭“一脚踏三县”的独特位置,更是街源烘青茶叶的名声,到了民国时期,就有了茶叶精致茶厂,以精包装销往山东、天津等地。沿河三里长的璜蔚村,河对岸阴山脚下一串几十家店铺,越来越热闹,成为“水南第一茶市”,名气享誉全国。

茶商慕名而来,各种生意人都看到商机。河南王老板租赁了村里木匠春家开了大烟馆,腾云驾雾;山东刘老板带了7个美女,开了赌场妓院,取名为“逍遥楼”;还有开钱庄的,凭钱庄的火印竹签,可以在村里流通购物。本来有“小屯溪”之美誉的璜蔚村,给外人感觉是上海大世界里有的东西,璜蔚村都有,真是“吃喝玩乐一条龙,三教九流样样有”,被称为街源的“小上海”。

(万岁岭上合影)

璜蔚开始变得鱼龙混杂,乌烟瘴气。外地人来璜蔚做茶叶生意,总要在当地找个靠山联合经商,才不至于被小混混敲诈。本地的保长,或是本地人有背景的,都是炙手可热。保长们坐地生财,借鸡生蛋,何乐而不为呢?

商人重利,村人重财,一拍即合。依靠外来客发财,总是少数人,更多的村里人是给老板们当伙计,看茶做账制茶之类的粗事,靠着汗水赚几文钱贴补家用。胡友珍(又叫胡席贤)祖上原本就是一普通的帮工,因为精明能干,积累了看茶的能力,后来瞅准了时机,成为茶师,给外地老板看茶定价,一下子成为村民眼中的“人物”。

胡友珍耳濡目染,家人言传身教,长大后也成为茶师。他看茶偶尔卖情面,但更多时候信奉“有奶就是娘”,为东家做事,质量要求高,价格压得低,渐渐受到茶商的信赖和争抢,家里有钱了,他把儿子胡雅言送到学堂读书。胡友珍在村里,也开始横起来:“茶袋背来,卬一看袋子鼓鼓的形状,就可以定价!”大伙儿不信,打开茶袋,抓一把茶样,价格差不离多少。几年之后,他被一个山东大茶商相中,合伙做生意,一个收茶,一个营销,精明的遇上能干的,财富逐渐积累起来,儿子也长大了。

胡友珍在璜蔚街上,逐渐成为霸道的一个人。一阔脸就变,赚了茶叶钱,还想插手其他店,米店百货店,变着法子要入股,插一杠子。村民对他从尊重,变得害怕,开始敬而远之,奉上一点“意思”,他都笑纳了。他的儿子胡雅言,耳濡目染,对财富和地位的追逐,相对于其父,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生意人出身的胡友珍对官场那一套极为了解,袋里有钱好办事。胡友珍带着儿子到处活动,请客送礼。几年时间,胡雅言从普通办事员,很快成为国民党地方武装79保的保长兼街源地区联保主任。

(璜蔚村貌)

儿子培养成了“大树”,身为父亲的胡友珍,藏不住内心的那份骄横。走璜蔚街上,飞舞的衣角都可以刮倒过路的。村里的厮混之徒,迎合着胡友珍,整天围着他打转,阿谀奉承,让胡友珍内心开始膨胀起来。儿子的保长兼主任,这老街源片,不就是卬家的天下嘛!他的那些朋友说,是哦,你胡老板,以后发财,家里都是金山银山!有人奉承:“胡老板,你在璜蔚德高望重,带领大家发财,你就是卬们的金菩萨,友珍老板,老金老板!”“珍”和“金”是当地方言类似,一传一传,都传成了“老金”。

“老金”的称呼,在村里传开来。胡友珍笑眯眯的接受了这个称呼。他在村里有了势力,臭味相投的也不少。一脸麻子的胡文略,成为他的狐朋狗友,坏点子极多,跟胡友珍一拍即合,一个明里,一个暗里,一个白脸,一个黑脸,村民痛恨胡文略,背后骂他“麻子文”,好死不死的东西。

跟山东佬的茶叶生意,继续做着,那河南佬的生意,必须要做,还有杭州客商,都一样嘛。入个干股,啥事不做,分钱!外地的茶商们,看着胡友珍的霸道,还有身后的保长儿子、小厮混混,敢怒不敢言,店要是被堵了,茶收不上来,万一街口走水运被查加税,或被人莫名其妙泼上几盆水,那就成霉干菜了。给吧,求一份平安,面子上的“呵呵”还是需要的。

人心不足蛇吞象,这是古话,也是可以说胡友珍的。“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儿子又是保长又是主任。这街源河畔,就没有胡友珍不敢做的事,茶季来了,价格一年比一年底,老百姓气得七窍生烟,背到璜田去买,来回一天工没有了,实在不换算。只能卖到璜蔚,早点回山上多摘几个茶。外地茶叶老板,跟着胡友珍一样,茶价不敢也不能,其实是没事偷着乐。无商不奸,何况商人结盟,苦的只有地里劳动的人。

恶行终有恶名,一个柿子红到顶,不及时保管,就是到落的时候,一个人作恶到极点的时候,不懂得收手,也终有报应的时候。胡友珍仗儿子的位置,欺行霸市,恶名开始远扬。

1935年3月,皖南红军独立团、源头独立营来到璜蔚和地方游击队一起开展工作,对胡友珍劣迹早已掌握,红军的形象要树立,革命的火种要播散,打土豪分田地,是红军最得民心的主张。胡友珍和他的爪牙,成为红军的目标。

此时的胡友珍,已有很大的势力,出门都是吆五喝六的一群人。璜蔚村也有保丁,有保安队,有枪。白天贸然进攻璜蔚村,一则伤及无辜百姓,万一他儿子胡雅言获知消息,带兵救援,红军就有危险。杀掉土豪劣绅掉胡友珍,为名除害,只有智取。红军干部1930年时,刘伯林、李春海等以货郎担为掩护,街口长垓源头到处宣传革命真理,对地势、山水极为关注。

大家左思右想,想起璜蔚水口外山腰处,有着咸丰年间修的石闸,当年阻挡过太平军,出过保家卫村英雄王三常。那修建的军事设施,基本齐全,只是近些年没有用过。只要悄悄的埋伏在那里,等胡友珍路过,制造一次意外,趁机解决了他,一切就是时间问题。

(璜蔚源头村)

游击队带着红军侦查员,悄悄地趁着月色,前去察看那一处机关,发现还是能用的。接连去了几次,把机关重新设置,外表掩饰得与往常无样。然后在村里布好眼线,暗中观察胡友珍的动向。一段时间后,机会终于来了,5月23日晚上,天堂今年新来了一个收茶的外地老板,设宴招待感谢“老金”的关照。

时间正好,机遇来了。那天下午,胡友珍坐轿带着几个狗腿出去了。暮色降临后,红军们悄无声息的埋伏在后山和对河岸边。大概在夜里九点多种,胡友珍一群醉醺醺的回来了,前呼后拥的他坐在轿子里,前后的火把照得得非常清楚。

到了石闸处,队长学了一声鸟叫,半山腰回了一声鸟叫,顷刻之间,乱石滚下,直接砸到人群里,几个当场被砸伤,胡友珍从轿子里摔了出来,趟在地上哭爹喊娘的。埋伏在对岸的红军冲过来,黑暗中抱起大石头砸向胡友珍,当场把胡友珍砸死。那个抬轿子的,吓得个个磕头喊“饶命”“卬也是被逼来抬轿的”。红军不伤及无辜,教育他们一通后,全捆起来绑在路上的大石上,然后趁着夜色,悄悄地撤退了。

翌日,村里人路过,发现已经被砸得稀巴烂的胡友珍和几个冻得浑身青紫、瑟瑟发抖的轿夫,村里才知道胡友珍是被红军镇压了。那天,胡文略因为家里有事,没有跟去天堂。惊闻胡友珍被红军杀死,吓得胆战心惊,逃离璜蔚村躲起来。红军早就打听到“麻子文”的斑斑劣迹,想一并为民除害。天亮以后,各山头路口去搜寻,功夫不负有心人,竟然在西山横路上,看到村民描述一样的有麻有痣的“麻子文”,不容分说,就地乱棍打死。后来才知,那是个山东茶商老痣麻,错杀了。

(汪鸿养老人,是我师范同学的父亲,徽剧大师)

此事震惊了街源,等到胡雅言得到消息带人赶到,红军早就翻山越岭不知去向。红军在深山修整了一段时间,又经西山转向浙江淳安鸠坑乡打土豪。九月里,攻打浙江淳安节蒙坑乡公所,杀死乡长张道生、三源乡长王达善。次日,从毛(土太)到街口,将街口联保会所两部电话机拆去,返回巨川,搜寻到伪保长金奎,在巨川巨岭脚将其就地镇压。后到雁州捉拿雁州保长等三人,转移西山。后向江西、浙江转移,继续投入战斗。

1935年 冬天,源头的山峦上,有人唱着这样的民谣:

“街口爱仂抬进村,璜蔚起壮丁。

壮丁不容情,日朝吃吃搜山林。

一搜搜到城墙洞,捡着两个炮子筒。

继续下山烧草棚 ,草棚烧得差不多。

接着下来钟(砸)食锅,食锅钟钟(砸)透(破)。

马上挑白豆,白豆挑出去,

进来刮头髻,头髻刮刮塌(掉),

歪子死死塌。”

也有人唱:“保长甲长,头颈发痒,联保主任,一杀干净。”

还有人唱:“红军进村,杀死老金,红军往西山爬,杀死老痣麻。”

红军在璜蔚街源打土豪劣绅、镇压伪保长,点燃了革命的烽火,埋下了革命的种子,唤醒了贫苦农民,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当年的璜蔚中学,1999-2000年,我在此支教一年)

(0)

相关推荐

  • 【薇娅5秒卖光3万本】活着才需要勇气—《人生海海》

    薇娅是很少卖书的,她的语速极快,3分钟就能把一个产品从里到外说得清清楚楚.可是因为一本书,她破了例,一讲就是6分钟.果然一出手就是5秒钟秒光3万本. <人生海海>是薇娅主动提出要卖的书,她 ...

  • 柳沟村珍闻轶事

    观兖州 知天下 柳沟村珍闻轶事 许震江 左奎斌 郭景华 一.名胜环绕 兖州南部边界泗河北岸的柳沟村一带历史悠久,其镇政府所在地是全国著名的史前文化"王因遗址"的所在地.该村始建于汉 ...

  • 眼看鬼子要屠村,“伪”保长急中生智大喊:“快抓,别让它跑了”

    序章:前脚八路隐蔽,后脚鬼子进村 1942年初,日寇对位于北平-天津-保定一带的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第十分区展开规模空前的"扫荡",妄图一举消灭活动在根据地的八路军力量. 为了保存实力 ...

  • 人 走 茶 凉

    人 走 茶 凉  文 | 郭明亮     他打视频电话,问我在店里吗?我回复他在.半个小时后他来了,他来买些水上的材料,我热情接待,心想都是朋友,他家里的事就收个成本价吧!他告诉我,不再去我们村扶贫了 ...

  • 贵州土豪村,村里一颗千年金丝楠木价值上亿,是目前中国最大楠木

    贵州土豪村,村里一颗千年金丝楠木价值上亿,是目前中国最大楠木

  • 故乡启蒙 / 韩养民

      滋水美文  有爱.有情怀.有品位 致力于最优质的阅读体验 <滋水美文> ︱第467期 审稿|王军红 中国 ● 西部文学微刊 Chinese Western literary journ ...

  • 瑞金自助游(4)

    儿时,我们经常听五叔公回忆往事.年轻时的五叔公迫于生活,于上世纪三十年代期间,携家眷离乡背井,身世浮沉随风漂泊,他们一路北上随遇而安,当来到江西大桥头村后,觉得这方水土足以开基立业,遂下决心栖身于此地 ...

  • 江西吉安推行林长制做大茶产业

    本报讯 清明前夕,江西省吉安市安福县洋溪镇塘里村林长制示范点,千亩茶树已抽出鲜嫩的芽尖绿苞,正在采茶的村民郁素梅说:"我家的几亩地都在村里合作社入股了,每年有分红.平时我还在合作社打零工,一 ...

  • 一市山头朱 | 宁海革命的摇篮

    一市山头朱:宁海革命的摇篮 文/朱汉林 一市山头朱是里朱.外朱两村的统称,系明洪武三十年朱氏始祖从县城小北门迁居于此.山头朱山岭逶迤,山面宽展,耸秀魁奇,冠乎两乡,临风环视,群山呼应,大海回唱,沧海桑 ...

  • 当代散文‖【刘姓堂侄彭谷雨】◆雷雨森

    作者简介 雷雨森,江西波阳人.1962年生,1983年开始写作并发表诗歌散文小说杂文等作品 90年代从业传媒广告与市场营销. 刘姓堂侄彭谷雨   --此文致一位献身乡村基础教育事业的尊者   记得很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