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反馈 || 一场盛大的网络研讨
作者:王甘雨
8月20日,我有幸观摩了“《小学教学》网络教学研讨④”的教研活动。整个过程安排科学合理,环节紧扣。理论前沿高深,实践真实精彩,大咖云集,规模空前。在近十个小时的研讨中,大家认真观看并在留言区留言探讨,全程无尿点。
令我震惊的是《小学教学》杂志的影响力,此次活动观看的老师竟有13万人次之多。我观看的网上研讨活动也有多次,记得最多的也只有2万多人次,当时面对这个数字我已经很吃惊了。此次活动的嘉宾主持是《小学教学》的数学编辑胡远春。他简单的介绍了《小学教学》杂志和此次研讨活动的背景和主旨。让我知道《小学教学》是1980年创刊出版,已经有40年的办刊历史。不怪在全国有这么大的影响力。活动的主旨是:为了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小学数学结构化教学研究,解决现实教学中散点式、碎片化教学难以融会贯通,难以让学生系统化掌握知识的问题。全天共有十几个活动环节,让我印象深刻的有三个环节。
1.高小娣带来的《试析数学整体建构教学的学科育人价值》学术报告。从她的报告中得知,他们从2018年就开始进行“结构化教学 结构化学习”的研究,接着进行“整体建构”的研究,再到现在的“学科育人价值”的研究。这三个研究可以说是一脉相承,是一根藤上的三个瓜,但越往下就越深越细。我想高小娣的团队是聪明的,是有心的。她没有在一个课题研究完之后,去重找课题再去研究,而是顺着这个课题继续顺延继续深挖,这样就省去了重新寻找(有时还存在能不能找到的问题)的环节,节约了大量的宝贵时间,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同时,在原来的研究基础上,继续研究还极易出成果。我想我们想进行教学研究的或者正在进行教学研究的老师,可以借鉴。
2.下午胡冬梅带来的《基于SOLO理论的“五构”教学策略》讲座。不怕脸红地说,对于SOLO理论我一无所知,听完我才知道个大概。然后再百度了一下:"SOLO",是英文"Structure of the Observed Learning Outcome"的缩写,意为:可观察的学习结果的结构。SOLO分类评价理论是香港大学教育心理学教授比格斯(J.B.Biggs)首创的一种学生学业评价方法,是一种以等级描述为特征的质性评价方法。这种理论不仅有完整的体系,而且有坚实的实践基础。比格斯和他的同事在澳大利亚和香港做过大量的实验,使该理论与历史、地理、数学、英语等学科的评价结合起来,收到了较好的效果。SOLO的评价理念是基于这样一种理念:任何学习结果的数量和质量都是由学习过程中的教学程序和学生的特点决定的。它根据学生的已有知识结构、学习的投入及学习策略等多方面的特征,从具体到抽象,从单维到多维,从组织的无序到有序。本人对胡特的研究精神和成果深表钦佩。但同时有个疑虑:为什么不自己提炼出一个理论呢?我查阅了一些资料,发现一个现象。现在国内很多教学研究者,他们的研究途径基本都是同一个模式。都是找一个教学理论(有的是一百年前就提出来的),最好是国外教育家的理论,再去研究这个理论的实施策略或评价方式。比如:“基于XXX理论在课堂教学实施的策略”、“在课堂教学中实施XXX理论的方法”、“XXX理论实施方法的研究”、“XXX理论评价策略的研究”等等。我不是说这样去研究不好,这也是一种研究方式,但多了就让人感觉到有点“那个”了,只能咧嘴“呵呵”了。我想我们所欠缺的就是自己的东西,“拿来主义”在百年前就被批判过,不明白到现在为何还什么魂不散,以后或仍无法杜绝。我想最健康最无害的方式就是基于课堂,在多年的课堂实践中摸索出一套别人没有的,自己的东西,再上升提炼出自己的理论。说到底,这或许就叫做“创新”吧!
3.三位教师分享“一节课背后的故事”,吴玉国点评。这个环节很亲民和接地气,很容易让人产生共鸣。一节课背后的故事,细想一想,其实每节课都有故事,不要说“背后”,“背前”也有。前提是,这节课必须是你精心准备的一节课。作为一线教师的你我,扪心自问,有多少节课是自己精心准备的呢?现在是越是教龄长的“老”教师,上课是越“随意”(渐渐地我也是了)。课前基本是不备课,上课时基本上是想到哪讲到哪,没有章程可寻,没有套路可依。最可怕的是,还美其名曰:凭经验上课,凭“老秀才底子”上课。这样的课哪来的故事,哪会有故事呢?有的只是“事故”罢了。我想有其情况的老师,应该到深以为戒的地步了。
对于这次研讨,还有一个回放的问题。本来有些感兴趣的地方,当时没有记清楚,想看一下回放,可回放的画面有问题,镜头只对准一小部分,对准的部分奇大无比,其它什么都没有。这个问题不知主办方有没有发现。最后想以胡远春说的:教育是一片云的舞蹈。来结束。哦,最好是“所有云的舞蹈”。
王甘雨
2020年8月22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