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足山村的两座古凉亭
美丽常山港畔,千年古县城的东边,有一座背靠富竹(足)山、面临常山港、坐北朝南、风景独好的村落,名字叫富足山。
富足山村,靠山沿江一字排开,东西舒展,这是一座上千年历史的村落。据说,很早很早以前,有一支孔圣人后裔就生活这里,留下了村中“孔家”自然村的名字,而且现今还住着多户孔氏人家。
富足山村是一座古村落,从该村的一条古道、二座古渡、二座古凉亭,就可见一斑。
富足山村东西跨度二里多地,从村东至村西有一条青一色卵石铺就的古道穿村而过,此古道是衢常玉古道的一段,没有其他取代的线路,而且,全程在村庄中经过。这段古道的东端是富足山村东的朱家渡,西端是富足山村西的东深渡(亦称三里滩),这两座古渡,也是衢常玉古道必经的两渡,现今,古道变320国道,古渡也被朱家渡大桥与富足山大桥所取代。
这条通村古道的东西两端,即:朱家渡北岸半里地的半爿丘田坂间与东深渡的北岸一里地的神仙坞口,各有一座古凉亭,一直存在到古道变公路之前。
村东的古凉亭,名叫“五里亭”,八根柱子落地为亭的八只脚,是用青砖砌成的,比较粗大,正方体柱。架在八根柱子之上是四组人字梁,梁与梁之间横挑着的梁都较粗大,给人结实的感觉。亭的顶上土瓦盖得很厚,亭的八脚间,离地二尺许,是青石板条横放连接,专供行人过客歇息之用。紧挨凉亭的东面建有一座三开间的砖瓦房,正好可挡一下这田坂东面吹来的风寒。
五里亭,从古渡名字,从亭与砖瓦房综合分析,一定是古代一姓朱的开明富户捐资建造的。渡口边属沙性地质,年年汛期洪水多,不能建有固定埠头和渡口屋舍,故选择渡口半里地的田坂间,建亭与渡口专用房,这样既可方便对渡口照应,又可方便渡船老大与过客夜间安全歇息。
五里亭,在县城东门外的百姓,特别是青石、阁底方向百姓的记忆中是有印象的。然,在常山大多数人的印象中,会误解是县城西门外的“五里亭”。因为,衢常玉古道属古代的国道,在新中国成立前就已开通了简易公路,公路的开通,这就给富足山的“五里亭”边缘化了,而县城西门外的“五里亭”就是衢常玉公路上的停靠站了,自然影响力就大于富足山的“五里亭”。然而,富足山五里亭毕竟是在古道上,让人们受益良多的途中驿站,她永远是过往于这条古道上人们的记忆,更是富足山百姓的乡愁。她,曾经是富足山劳动人民在这半爿丘田坂劳作歇息的场所,也是笔者青年时代在生产队劳动时的亲身体验。
说过村东“五里亭”,我们再说说村西的古凉亭。此亭无名,座落在村西后山脚神仙坞口,离东深渡一里地。这亭结构为六脚亭,六根亭脚都是正方石柱,整座亭的视角感观,似乎要比“五里亭”要简单的多,亭的边也不像“五里亭”傍有一座房屋陪衬。
古人在此建亭有两种说法:一是此处前后离村庄人家有点路,因为古时,这里林木森森,非常冷清阴森,造一座亭能给过往行人避雨歇息,还有亭立如屋,多少有点人气之感,故,此亭是地方富户修心积德善举之成果;二是说此亭是富足山古代一族长为了让神仙帮富足山看风水专建的,因为,亭就在“神仙”所在神仙山坞口。
这村西之亭虽说无名,但,亭北侧的山,却因亭故名“凉亭山”。“凉亭山”倒有点名气,笔者小时候常和小伙伴爬上凉亭山顶的山岗上玩,因为,这山顶之岗很平坦,可以看到常山港秀水东流和江上过往的船只白帆。凉亭山,东可见“五里亭”与朱家渡过客来去,西可看东深渡及过渡的人们向县城而去。我想,传说中的神仙留足神仙坞,也可能是因为凉亭山是可观富足山全村风水的高台之因吧。
富足山村两座古凉亭的出现,不是偶然,都可理解为古人风水为民的需要,其实,一村有两座古凉亭,这在中国古村落史上也是很少见的。随时代步伐前进,新时尚新环境建设,两座古凉亭现今都不存在了,但古凉亭留给富足山村人的乡愁是浓浓的,富足山村的百姓,特别是五十岁以上的村民,都有着孩提时的回忆和田间山上劳作时在凉亭歇息的记忆,以及常看那来往过客,在凉亭里彼此交流、结缘途中的情景之印象。
两座古凉亭,千百年来承载着众多百姓的人生情结,传递着南来北往的多元信息和无数故事;两座古凉亭,让许多过客了解了富足山,给富足山增添无数的人气。现今,富足山又赶上一个发展的好机遇,富足山,不再是两座古凉亭的故事了,她,将是高楼大厦,亭台楼阁,人气更旺,风水福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