婺源---磻坑古樟与阳春古戏台

老实说,作为一个红叶圣地,长溪村如此冷清是我事先并没有想到的。当然,要从我的小九九来考虑,游人少我内心自然是更加酸爽的。作为一个全境旅游的打造者,相比于其他地区,婺源县的西部与西南部则显得有些寂寂无名。经过一番仔细的功课,我还是决心要去填补一下这个空白。

婺源西部的旅游资源,确实不如婺源其他地方来得那么多那么相对密集,主要还是集中在与赋春镇相连着的镇头镇,以丘陵地带为主。第一站是磻坑村。

磻坑村原名蟠溪,是镇头镇冷水亭行政村下辖的一个自然村,从赋春镇过来也就四公里左右。北宋初年,陕西宝鸡蟠溪汪姓迁此建村,为表思源之情,取蟠溪为村名。后因婺源乡间,多称呼溪为坑,久而久之,将蟠溪改作磻坑。至南宋初,婺源理坑余姓迁入合居,现在成了村中主要姓氏。

到达村子,前方是一片稻田,有小溪流经。村西边有一簇古樟树,有小廊桥,应该是水口所在。


村子东侧有操场凉亭。整个村庄背靠着连绵的小山。


村西山脚一棵高大的红叶树,似为乌桕;下有小屋,应该是庙宇。我就偷懒了。


水口古樟茂盛,再加上廊桥、小庙,都十分符合古徽州风水营造的特点。


村口小庙宇应该是土地庙。


沿着蜿蜒的河道进村。


到村前河道形成一个分叉。


一条往东贯穿村庄。

河道岔口处的这株古樟,树龄已达800多年了,胸径达2.2米!可惜树身已经在火灾中烧毁了大部,能够坚强地存活下来,也算是一个奇迹了。


一条往北沿着山边流去。有一个说法是:磻,是古代射鸟用的拴在丝绳上的石箭镞。磻坑村正好位于一个“Y”字形河道三角形内,活脱脱就是一枚石箭镞,可谓村如其名;其二,磻坑三面临溪,背倚群山,颇具风水学上“腰带水”的典型特征,是一块风水宝地。


沿溪东行,前面见到一个豪华的八字门老建筑。


原来这就是村中的余氏宗祠--秉彝堂。

大门进去是一个院子,后面是高耸的横墙,开有垂柱式门罩。

字匾书“星渚名家”。


门后的结构,立马让我欣喜不已--明显是戏台。为什么如此欣喜?因为在古徽州地区的祠堂中,做有戏台并不不是一件常见的事。


祠堂不算大,仅仅不过是两进三开间。但是中间的天井分了两层,第一层四级台阶,第二层二级台阶。天井两侧为廊庑,因应着地势的高低,檐廊也是分成了两级高度。

到享堂上往下看,戏台的构造就十分明显了。

廊棚的柱础。

戏台两侧各有十级木楼梯可上。

戏台屋顶大梁有精美木雕,上以枫拱出挑。戏台上方梯形梁架是因应戏台的形状布置。

最精彩的还是这个了--戏台中间通道开放部分的方木梁上开有槽孔。知道啥用途吗?没错了,这是一个可以自由组装的活动式戏台。没有演出时台板可以卸下,供祠堂操办各种红白事之时通行。

古人真是太聪明了。

戏台的后台还有木楼梯可上二层。当真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啊...

看完了戏台,回归祠堂本身。

享堂两侧廊檐做成垂花门式,梁枋上有精美木雕。

月梁两端以丁头拱支撑,上雕灵芝云纹;普柏枋的木雕就更为复杂一些--上面以卷浪纹装饰,两侧是万字纹与葵花相间的图案,中间则是戏曲人物浮雕。整个雕刻玲珑浮凸、造型生动、雕工细腻,至少于我而言可说是大大的惊喜了...


左侧的一幅。


斜拱

丁头拱的灵芝纹。


这个丁头拱雕刻的是麒麟喜鹊,喜鹊是展翅飞翔的。


这边的喜鹊则是站立姿态的。古人真会玩...


同样也有戏曲人物的,左下方小人拉开的横幅上写着“福如东海”...


享堂前的拱形轩廊。


最后这个不知道怎么定义了。因为只有两进,没有设专门的寝堂,享堂的中堂后壁设有暗格,作为供奉祖先牌位的地方。所以二进既是享堂,也是寝堂。


享堂两侧次间的上方同样做有暗格,应该也是安放排位之所。

看完了余氏宗祠,继续前行。


横跨小河的房屋之后,竟然还隐藏着一座小石桥,看起来也是古物。小石桥为石平梁桥,一墩两跨。


看仔细了,原来这一座微型桥墩为整石打造,上铺石块,再上架石梁。有点意思...


南边的山脚竹林青翠。


旅行中经常见到这样的标语,很是无语。似乎到处写上标语,就等于做好了事情一样...还是老实干事、踏实干活才能兴家旺国吧。


围了一圈的墙,就是为了这口古井。可惜其外观已经被混凝土搞得面目全非。


里面是这样滴...


又是一座新建的廊桥,同样还有古樟的陪伴。看来这里是村子的水尾了。


秋天嘛,哪怕只有几棵红叶树,我也要尽量把最美好的一面呈现给大家...


最后,就是主角登场的时刻了--磻坑奇樟。

感觉是不是有点平平无奇啊?


转过来看,没错,关键在这里--古樟是一座天然的“树桥”。磻坑古樟,据资料显示,树龄已达六百多年,胸径1.6米。树身向对岸横卧,两头生根,形成一天然树桥,从前村民可沿树干步行过河。更加奇特的是,桥上另长了五侧枝,高度也都超过了10米,如母抱五子、十分温馨;后兜部又寄生一棵糙叶树,与古樟枝绕叶叠、相生相伴、浑然一体,谓为奇观。


现在,古樟桥已经完成了历史使命,是该好好颐养天年了。


事实上,冷水亭村还有一个重要古迹--西汉长沙王吴苪墓。吴苪据说是吴王夫差的后代,也是刘邦登基后唯一躲过屠刀、得以善终的异姓王,其墓地位于冷水亭村对面的鸡山之上。当时问了几个村民都没有结果,一路上也没见到有什么路标指示,只能作罢。

离开磻坑村,往西南约两三公里,到达第二站--镇头镇阳春村。这里已经非常接近镇头镇政府所在了,算是镇中心位置吧。
村子外围,先来点田园风光。


村中古建存留不多。


所以,主角就更加鹤立鸡群般显眼--阳春古戏台。这是在街道边所见到的,戏台的背面。

由于街道很窄,角度所限,无法拍摄正面照。但是一点很明显,这是一座豪华的徽式五凤楼。


多层斗拱出挑形成状若展翅的飞檐,梁枋栏板木雕琳琅满目,令人眼花缭乱。


栏板两侧为灵芝图案,中间是凤凰牡丹,寓意富贵吉祥。


下额枋雕刻双狮滚球,两侧灵芝;上额枋中间刻“福”字,两侧为铜钱图案,寓意福禄双全;上面为双凤牡丹,普柏枋雕刻灵芝云图案。


戏台底下好乘凉,看把你美的...


当然我的目的可不是捉鸡了,而是...戏台下还隐藏了一对抱鼓石!而且,鼓石之间还有约五十公分的门槛!

这个就比较好玩了。虽然没有任何资料提及,我还是很确定一点,这座五凤楼原来是一个祠堂的大门!外面的戏台这部分很可能是后来改动的。要知道,在古徽州,徽式五凤楼几乎就是豪华的代名词,也主要用于祠堂大门。抱鼓石也证明了这一点。


戏台上方是拱形轩廊。大家注意一点,轩廊左侧有四个户对!这就更加证明我的观点的合理性。


从另一边再看一次。五凤楼门楼面阔五间,两侧是砖雕八字墙,中间三开间就是五凤楼木质大门部分,轩廊、门当、户对,一切都标准得不能再标准了。


进村,寻找道路前往戏台正面。

村中所剩不多的老房子,开有八字大门。


路边还可以看到一对正八边形旗杆石,上刻“癸亥贡元”。

这块居然被修进墙里面了...旗杆石的存在,一般情况下证明祠堂就在附近。

耶,终于可一睹古戏台正面了...

同样的院墙内,另一端就是方氏宗祠。门前竖有两根木旗杆。

阳春方氏宗祠(含古戏台),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婺源宗祠其中的一个。

还是继续古戏台。阳春古戏台,始建于明代,三开间,为大木榫卯组合建筑,外观呈现典型徽式五凤楼建筑样式。戏台高约1.7米,前后台面积约50平方米;整个戏台(含屋顶)宽10米,进深7米,高8米,占地近80平方米,由8根方柱、26根圆柱共同支撑。戏台前一侧设有简易木楼梯。

按照这边的结构,我怀疑跟磻坑余氏宗祠一样,阳春戏台也是一个组合式活动戏台。(后来查到了资料,我居然蒙对了)

结构与背面相同,不同的是木雕。下额枋雕刻的是戏曲故事人物,上额枋为双龙戏珠。

次间额板的主角变成了仙鹤,内容可分为松鹤延年、鹤戏莲花,都是祈求长寿的。


博风板精美的花卉雕刻和雨梗墙的灵芝纹砖雕。


两边接头处还各有一个鳌鱼首。

最令人赞叹的,莫过于戏台正中的八角斗拱藻井了...

戏台底部构造。可以感觉中间留有通道。

登台喽...

戏台的后墙前有太师壁,左右两侧为出入戏台的场门(按明代传奇戏剧的要求,设置了八个门),可供演员同时出入。

挂落下方卷草纹,上面是万字纹,中间雕刻了一个大大的龙脸。

戏台两侧稍小的长方斗拱藻井。

各种过门,各种图形精美、雕刻细致的冬瓜梁。

最外间,也就是八字墙后方的房间,是演员化妆休息之所。

走到戏台的后台,也就是刚才在外街见到的部分。

拱形轩廊。

瓜柱下设莲托,叉手雕成象鼻状。


抱鼓石凸出台面的部分,显得十分奇特。中间这部分台板应该是可拆卸的。


莲托,雕刻的不是莲,而是灵芝纹。


丁头拱同样是灵芝挂帅。


看完了戏台,接着就是方氏宗祠。


按照老牛之前的分析,现在看到的其实就是祠堂的第二进--享堂。


前面同样有拱形轩廊。


里面是五架梁构造。


但廊前这两个正八边形柱础就很异类了,居然是木头雕刻的!确实罕见啊...


廊下刻满万字纹的鳌鱼形撑拱。


这莲托,雕刻精致的花儿是葵花吧...


三进。入内为天井,两侧设廊庑。


寝堂三开间,中间明间为寝室,两侧厢房。


精雕细琢的柱础。


寝堂内部为穿斗式构架。


戏祠堂平时不开的。图中的老者就是祠堂管理员,打电话专门请来开的门,十分感谢!还有边上透露信息的热心小妹,谢谢你!


再次回味,阳春古戏台,五凤楼的余韵依然...

(0)

相关推荐

  • 杨氏宗祠(红九军团驻地)

    习水.赤水游 贵州游侠 五.杨氏宗祠(红九军团驻地) 我的资料中从瀑布前行五公里的石门村一座"戏台",我们在村口询问,都不知道,最后得知是一座杨家祠堂,还是红九军团陈列馆.这座祠堂 ...

  • 舒氏宗祠

    舒氏宗祠 舒村祠堂古戏台:     位于北舒村祠堂内,据<京兆嵩山舒氏宗谱>卷之序记载:     "于民国27年间(1938年建造,1946年完工),由余贤契舒绍基发起,召集族中 ...

  • 流坑村古建筑群——千古第一村

    保持了明中晚期的村落格局 傲视苍穹的董氏宗祠花岗岩残柱 住宅因地理环境和风水说影响大都坐南朝北 文物建筑状元楼.五桂坊.棋盘街 [   这就是今天的主角   ] 流坑村古建筑群 --千古第一村  流坑 ...

  • 罕见!余章两姓共祀一个祠堂,两姓祠堂,在中国实属罕见

    2017-11-26 欢迎各位余家人加入[余氏在线],汇集天下余家人,讲述余家的人和事!关注公众号后,进入窗口底部菜单进行余氏字辈.寻根查询登记和申请加入余氏微信群聊 芙蓉镇大周山村, 建于海拔800 ...

  • 【一村故事】五松村 朦胧坑

    五松村 朦胧坑 朱军校摄 梅林向西约七公里,有五松村.旧时属凤潭乡,今属梅林街道,现有265户,约850人.村处山谷之间,西南方有影潭山,海拔约800米,有西溪古道可通黄坛. 西与深甽南溪毗邻,南与辛 ...

  • 许汶 ▏ 阳春三月婺源游 (游记)

    阳春三月婺源游 文  /  许汶 (安徽黄山) 婺源,原来古徽州府的一个县,由于历史原因,现在划归江西省管辖,其实,离屯溪还是很近的,但一直没有机会去玩一玩,这次旅行社安排婺源一日游,我们立刻报名参加 ...

  • 俞氏宗祠丨古徽州祠堂建筑的特色,以木雕闻名

    婺源的秋天有着无与伦比的魅力 古村.红叶.晨雾.日出.落霞,构成一幅幅惊艳的油画 每到秋天,婺源便成了摄影师的天堂,中国唯美的古村落 古意盎然的居民.石径.廊桥青山绿水环绕其间,全然剔透着一派水墨丹青 ...

  • 浙江古戏台对联集萃

    2019-04-19 21:45:34未知文化绍兴游 剡人喜歌,剡人善舞.嵊州不仅是中国越剧的发源地,也是几百年来各种民间戏曲表演的繁盛之地.这里的古戏台亦如散落的珍珠,数量之多.形式之美.建筑之精, ...

  • 谈古论今话云南2021-27 沙溪 ​古戏台 石板路

    古戏台,石板路,悠闲地晒太阳,这就是沙溪的寺登街. 沙溪 古戏台一景  2021.3摄 沙溪 古戏台一景  2021.3摄 沙溪 古戏台一景  2021.3摄 沙溪 古戏台一景  2021.3摄 沙溪 ...

  • 木水格调(二十五) ▎山塘雕花楼古戏台

    木水格调:建筑遗产保护与文化 木水格物:建筑遗产工程领域 木水格论:建筑遗产保护与利用的观点 山塘雕花楼中,一座气势恢宏.精美绝伦的古戏台临池而筑,与走马楼南北相对,前后呼应.戏台分为上下两层,典雅的 ...

  • 陕州地坑院:地下古民居建筑,民居史上“活化石”!

    河南有这样一种奇特的民居,"进村不见人,见树不见村"是它的真实写照.村里看不见房,村民常年在地下生活,民居建筑都建在地平线下,这就是陕州地坑院. 陕州位于三门峡市西部,东据崤山关连 ...

  • 赵芳梅||古戏台

    汲取文史智慧  引以鉴古知今 南高"古戏台",坐南向北,占地面积129平方,据背檩题记载,建于清同治(1864)年,面宽三间,进深四椽,单檐悬山顶,四檩后廊式架构,斗栱为一斗二升交 ...

  • 古镇古戏台,李旭丹唱《葬花》

    4月10日,上海越剧院王派花旦李旭丹在"荡口梨园情锡潮正当时--中华戏曲新秀公益演唱会"中为无锡的观众演唱<红楼梦·葬花>和<忠魂曲>. 4月10日,上海越 ...

  • 600年古村落曹家庄:豪华曹家大院,神秘小姐绣楼,明代古戏台

    您的支持是我们持续输出原创作品的不竭动力,请您关注[文旅太行]并分享,举手之劳,支持原创: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博主微信:[shexianhanjiang].曹家村的其他文化旅游资源请看下期视频.

  • 图片日志:婺源茶坑村——溪流两岸是人家

    茶坑属汪槎行政村,距离外汪槎村几里的路程,一个陡上坡,一个急下坡即到,这里住着的也是余姓人家.因种茶而村子又一条溪河穿村而过,故名茶坑.溪河潺潺源流不断,鹅鸭在水中嬉游,两岸人家繁衍生息.

  • 广州出土的这坑玉器:成为古玉界的传奇

    财富的风潮来了,站在风口是关键5月30号9:00将有一场 鑫艺拍拍全国合伙人招募峰会 区域独家 名额有限 报名从速 报名咨询联系人 刘经理:195 5814 6859 西汉南越王墓出土龙凤纹重环玉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