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任何一家企业是完美的!

超级会员年卡

阿里等名企HR已加入
了解

我相信没有任何一家企业是完美的,不光是我没见过,恐怕任何人都没见过。就像也没有哪个人是完人,而由如此众多的普通人构成的组织,就更不可能完美。何况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很早便揭示出,矛盾是事物存在的深刻基础,也是事物发展的内在根据。如果没有内外部的矛盾,组织就不可能发展。

 01 

组织在空间上是不完美的

组织中至少有三个世界,分别是在董事长办公室、企业中层和业务一线。在董事长办公室里经常听到的故事版本是,尽管道路曲折,但前景光明,目前战略清晰,正稳步推进;但到了企业中层那里,就遇上许多迷茫与彷徨;等下到业务一线,了解员工在日常工作中的实际处境,便常常一戳一个窟窿,脱节之处比比皆是。

国外曾有一档真人秀节目叫《卧底老板》,每集都有一位CEO扮作基层员工,穿上工装,拿起劳动工具,重新回到业务一线体验生活。一段时间下来,CEO们感慨良多。

有一位CEO如此说道:“In my world there are a lot of policy I put out there, you all have to live with them.(我制造了许多政策放在那里,但你们却必须与之相处。)”

我想,如果让中国老板去卧底一线,恐怕许多也会有类似的感想。

许多企业家都跟我说过类似的话,企业就像他养大的孩子,他最了解这个孩子的脾气。这句话既对也不对。因为许多事,你未必真的了解。就像为人父母者,有一天也会感到,孩子其实并不是“你的”孩子,孩子有他自己的脾气,也有自己的安排。

我还记得有一位常务副总跟我谈到,“董事长在三楼谈愿景,看到的都是人心;我在一楼处理具体事务,看到的都是人性”。每次想起来都令人难忘。

企业大了,组织内部便有了不同的空间,并形成多重空间,每个人分处其中。这使得即便面对同一个问题,大家看到的也是不同的侧面,难免呈现出一幕一幕的罗生门。同时值得提醒的是,许多一把手都会习惯性地高估组织的理性化状态,当他以为战略目标已经说明白、组织结构已经理清楚的时候,实际上人们并没有理解战略何为,合作关系也并没有捋顺,于是一运行起来就麻烦不断。

从这个意义上,企业家身边往往需要一个类似HR总监的角色,帮他聆听到民情、民怨。这对HR总监也是一大挑战,他必须足够正直、冷静,以保持在组织站位中的不偏不倚。他既是高管圈中的一分子,也是员工利益的维护者,他必须扮演好“最佳第六人”的角色—这样的位置,通常也只有职能类高管方可胜任。如果HR总监仅仅被视为老板利益的代言人,那么实际上他已经无法有效开展工作了。无论其表面看起来多么光鲜都没有用,他的个人形象已经在员工的心目中垮掉了。

 02 

组织在时间上是不完美的

几乎在任何一个时间节点上,企业中都有一大堆的问题,企业家和管理者只能习惯于与困难同行。

我跟光芒万丈的标杆企业打过交道,也长期跟成长中的中小企业相处,就组织成熟度而言,后者显然远不及前者,但我却格外喜欢与之相处。尽管个中滋味不总是那么令人愉快,我的不少观点也只能在事后得到理解,不过,或许这正是相伴成长的意义所在。

我的一位同学,后来与搭档共同创办了云海肴餐厅的朱海琴,在2016年年底跟我说的一番话,让我印象很深—“企业成长、人生成长,其实都是自己给自己找的麻烦”。她说这番话的背景是,云海肴创业的头三年,只有3家店,但接下来的三年,极速扩张到90多家店。当外界都把云海肴当作创业成功典范的时候,巨大的管理压力让她心力交瘁。但问题是,如果没有快速奔跑的那三年,她连面对这场挑战的机会都没有。

云海肴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企业成长并不是线性的,就像做任何事情都有窗口期,抓准了才能事半功倍。企业家必须综合考虑各项因素,拿捏好企业成长的节奏感,即什么时候该抓什么、该放什么?什么时候该紧、什么时候该松?在什么事情上必须长驱直入,在什么事情上姑且放任拖延?这种审时度势的艺术,是领导者的看家本领。

不过,做业务和做管理使的是两股劲儿,滋味很不一样。上新品、做营销,如果方向对了,很快便收到成效,但组织能力的发育通常很难一蹴而就。并且,内部管理总是问题无穷,但管理者不能把“组织管理”等同于“问题管理”,而必须致力于在真正正确的方向上做文章。组织中大量的问题最终都不是被解决掉的,而是消失掉的。

管理是个慢变量。吉姆·柯林斯在《从优秀到卓越》中打过一个“飞轮效应”的比喻,指的是为了使静止的飞轮转动起来,一开始你必须使很大的力气,拼命地推,每转一圈都很费力,但这些努力都不会白费,飞轮会转动得越来越快。达到某一临界点后,飞轮的重力和冲力会成为推动力的一部分。这时,你无须再费更大的力气,飞轮依旧会快速转动,而且不停地转动。概言之,就长期而言,慢就是快。

 03 

没有企业家是完美的

恐怕没有哪位企业家能在经历挫折前,就对组织问题产生真正意义上的理解。人总是活不过自己的人生经历的,而企业也在一步步长大。

不少领导力理论都对企业家的个人特质,提出过不切实际的高要求。这种愿望当然是美好的,但现实中很难找到那样完美的人。尤其当媒体人物成为我的朋友,或我的朋友成为媒体人物之后,我便更加确认这一点。不过,反倒是一个个普通人的成功,更容易令人感动。

镁光灯之外的人生往往苦乐参半,一面是“春风十里不如你”的成功喜悦,另一面是“人生之不如意十之八九”的死扛硬挺。其中有对现实的担忧,有对未来的向往,急迫感与成就感交织,被自我赋予的使命感驱使着前行,但与之相伴而来的,就是最真实的成长。

企业成长需要两种内部力量:企业家精神+经理人才能。前者擅长处理发散性问题,捕捉机会;后者擅长处理收敛性问题,落地执行。如果企业家精神不足,企业便很难有足够的成长空间;反之,如果经理人才能无法有效地发挥制衡与支撑作用,那便很容易导致战略与组织的脱节。在组织建设一事上,企业家和高管群体更需要相互理解,相互成就。

在某种意义上,陪着老板犯错误是职业经理人的一种责任。尤其在目前的时代背景下,企业家和经理人这两类群体对组织问题的认知,往往是不对等的。许多经理人早年是在世界500强外企中成长起来的,他们对管理体系的成熟度有认识,也有要求,但对民营企业的生境缺乏感同身受的理解。而不少企业家常处于极度自信与极度自卑之间,很难听进去别人的意见,或是“不知道自己不知道”。这使得双方要想建立起真正的信任及有效的沟通,彼此都要付出更多的耐心,企业家也要学会仰视自己的下属。

还要多说一句,许多标杆企业的真实状况,往往并没有案例报道描写的那般美好。案例版本下的企业更像一幅写真照—不够全面,有时也显得不够真实,而作者也选取了他最享受的一个角度。另外,人们常常不自觉地在经营和管理间建立因果关系,但这经常是两码事,许多企业的成功逻辑并非建立在管理之上,其经营上的成功未必有管理上的道理。现实中有不少企业,管理得一塌糊涂,但不妨碍它很赚钱。

来源:本文节选自《组织的逻辑》丛龙峰著,经机械工业出版社授权原创发布。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