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英锋 | 症候鉴别诊断经典示范—姚荷生之“发热恶寒”精析
刘英锋教授
编者说明:今年是江西中医学院已故的名誉院长姚荷生先生诞辰100周年,于此之际,回想起恩师唯真理而是求的态度和为中医事业而诲人不倦的情景,总禁不住想将先生独具慧眼的学术见地,更多地介绍给中医后学,愿他们也能像自己一样,在漫游中医学术的茫茫学海中,得到及时的迷津指点。姚老常说,中医的灵魂是辨证论治,而辨证的关键是鉴别指标!如何去研究和认识的这些鉴别指标,无疑是掌握辨证论治的基本功!在此纪念之际,特举姚老对“发热恶寒”这个极为普通症候的深入研析之例,展示一位大师在中医症候鉴別诊断上,不同一般的学术功力和正规眼光,以法示启迪年轻后学。下面是笔者根据姚老《伤寒论症状鉴别诊断学纲要》的部分手稿,摘选精简,重新编纂整理而成的一段关于“发热恶寒”鉴别诊断的章节。
众所周知,“发热恶寒”是一种恶寒与发热同时并发的寒热症状类型。一般认为导致其产生的病理机制,主要是外邪袭表而干扰营卫,因此把它作为病位在表的辨证依据,这似乎没有多大异议。问题是它作为各类外感病变都会出现的常见病症,由于会有不同的病因病机,以致诊断治疗各有差异,因而需要进一步地区别对待。《伤寒论》是侧重讨论伤寒病变的,其中的发热恶寒不仅占居突出的主症地位,而且从发病机理、诊断治疗以至顺逆转归,都有自己的特殊规律,值得加以充分讨论或与重新明确。
根据对《伤寒论》中有关条文的分析和统计:导致该症的病因以寒、风为主。这虽然与《伤寒论》立足于伤寒有很大关系,但质之临床常见,“发热恶寒”确实极大多数为“风寒感冒的主征”;其病位则以阳经为主,其中又以太阳居多,即无论阳经、阴经,虽然都可以出现寒热并发,但皆属于病邪在表所致。由于“太阳主人身最外一层”,邪从外受则首当其冲,况且太阳经气本寒,主气之寒与外来之风寒因同气相求而更易亲和,故病邪在表,多少要影响太阳之经主司营卫的功能。因此,择其常例而言,发热恶寒乃以风寒外犯太阳之肌表、阻遏营卫之布达为其主导病机。其症状产生的具体机制则是:寒得风挟而能外袭肌表,寒性凝敛,闭塞毛窍,则卫外之阳气被其压抑,一时不易伸张,以致恶寒首先发作,紧接着卫气奋起与风寒相搏,随即体温升高而出现发热。
由此可知,本证之恶寒,完全属于寒邪压抑正气的不良反应,而其所以发热倒是正气抵抗与驱逐病邪的正当反应。也就是说,其恶寒之轻重,直接关乎寒邪之多少,而其发热之高低,更是关平阳气之抗力。明确二者的这种关系,对于认识和掌握本证的诊断治疗与顺逆转归,具有至关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论之发热恶寒,是突然同时并发,与虚劳中渐夹寒热不调完全两样。其表现的一般常例是:病症发生之初,大多数患者尽管已有发热存在(即有客观体征可凭,包括体温计测量、有经验的医护人员或家属的触诊),但主观上只觉恶寒,不易立即感到发热,直到发热明显增高,才会要求揭去衣被。但如果立即顺从他们的要求,骤然把衣被揭去,却又立即自呼觉冷;其发热一般持续偏高(即病邪不去,寒热始终不除,体温表往往在38℃以上,有的可高烧达40.5℃),1天之中,又往往以中午前后10-14时为极盛阶段(注家所谓:“病退则得旺时而愈,病进则得旺时而剧”)。其少数变例,初起寒热有些先后,但历时非常短暂,论称此为“或未发热”,即后必发热。病程中有时表现恶寒、发热都比较轻微,有时寒重热轻,有时热重寒轻。它们无论属于原发、或受到治疗影响,当时的病势机转多少会有些不同,但风寒郁遏卫阳,仍然是它们一致的主要病机。
值得注意的是,从论中“发热恶寒者发于阳”的一般概说,到太阳提纲只列恶寒而不提发热的特别强调,再到“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的特殊补充,不难体会到其常例与变例的关系,这正显示了本型虽然寒热同具,但两者之间,发热仅居其次,恶寒却占主要地位。因此,在整个病程的发展当中,其冷得(恶寒)越重,烧得(发热)也就越高。这是因为其病势之进退,主要取决于风寒阴邪郁遇卫阳的程度,也就是说,其发热之高低,完全取决于汗之有无,而汗之有无,又完全取决于恶寒之轻重。如有时恶寒较重,则毛窍收缩无汗,热反随之增高,有时恶寒较轻,则毛窍暂开有汗,热即随之降低,但只要恶寒的压力存在,则毛窍始终难得畅通,而发热也始终不会缓解。总而言之,本型之发热简直就是受到恶寒的影响而来,这不仅与里热之壮热大汗,热势反盛者大有不同,而且与风温、温病之发热、或微恶风寒、或不恶寒,乃以发热为主者恰好相反!
根据风寒郁遏则恶寒,卫阳反抗则发热的发病机制,“发热恶寒”首先可以作为鉴别伤寒病属阳经与阴经的一般指标,即根据正气抗力的强弱,提出了“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发于阴也”;进一步又侧重作为三阳伤寒属太阳的主症,即根据太阳主气为寒,同时又主司营卫,提出“太阳病当恶寒发热”;再结合太阳提纲对其恶寒的特别强调,提示太阳伤寒尤以恶寒为其主中之主症,也就是说太阳风寒感冒,初起可以发热尚轻,而未必自觉,甚或尚未来得及发热,但自觉恶寒却是必备的突出现象,如若不具恶寒一症,则便非太阳伤寒。
由此鉴别,太阳伤寒不仅与太阳风温感冒,必发热或微恶风寒者不同,而且与温病较重的“发热而渴,不恶寒者”更是有别。其余,与风暑之发热、汗出、恶风,热型虽可相似,但彼之脉虚反渴和见于暑季的特点,可为鉴别;再与风湿之微恶寒发热、脉迟而肢节痛烦较为突出者和风燥之肌肤燥热、或微恶风而反无汗,甚至口燥但欲数水不欲咽、其身如虫行皮中状者,皆可看出其同中之异。至于太阳风寒,有风偏重则表偏虚,寒偏重则表偏实之分,可据症之时而有汗与始终无汗、脉之浮缓不急与浮紧偏数来加以区别。
另外,对少数风寒犯表发热恶寒,而不尽属于太阳者,如少阴伤寒,有时身寒而反发热,但其脉必不浮而反沉,可资鉴别;阳明伤寒,则于寒热的同时,多不能食;少阳伤寒,则寒热喜呕。尤其结合临床,以头痛之部位不同(如阳阴在额前、多连目眶,少阳在两侧,甚则下及耳部,太阳在后项,甚则下连肩背),鉴别三阳风寒感冒,更加简便有效。
总之,从临证几率上看,每遇“发热恶寒”病例,首先注意见有脉浮(上感寸浮),其次头痛连项,再次身疼,出现二至三症,直接诊断为太阳表证风寒感冒,多数是不会有太大误诊几率。
根据本症风寒犯表郁遇卫阳的发病机制和“邪在表者,汗而发之”、“寒者温之”的治疗原则,辛温发汗自然为鼓舞营卫、驱散风寒的正当治法,其治疗反应自以热随汗出而解为顺机。不过值得充分注意的是:
(1)发汗以“复取微似有汗为佳”(营卫调和之兆),“不可令如水流漓”(营卫失固之征),也不可任其“汗出不彻”(营卫未畅之象),否则正伤邪恋,病必不除。近代医学对感冒,要么不采用汗法,要么使用A·P·C或阿司匹林之类恣取大汗以致失治误治、病转缠绵者不在少数。
(2)对表现寒多热少,尤甚是失治误治而迁延不愈者,取辛温正治,不少患者会出现服药初期,热势反高的一过现象,此乃寒邪久滯,阳气不振者,得到辛温药力的正面帮助,卫阳始复,奋起抗邪的应有反应,只要坚持服药,就会随着正胜邪退,或隐或显地经过热多寒少的短暂过程,最终得汗而解。近代医学对感冒病毒,尚未找到良好治法,往往盲目滥投苦寒清热之品(如板兰根、抗生素),这对风寒感冒简直就是助长致病因素的寒邪而压抑抵抗病毒的阳气,最易使病情转成寒多热少、而低热久久不退或咳嗽深紧不已。有些病人和中医医生,也未明确此理,只知一味责怪发热,强行退烧而置恶寒于不顾,对本证服用辛温,出现热势暂高的现象,不详辨其中的顺逆,急急改弦更张,重投寒凉,或更加冰敷,这不仅再失去外解之良机,而且会促成坏病或顽固后遗的形成。可见中医医生研修近代医学,理应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岂可反舍己之长而一味盲从!
(3)本证若现热多寒少,乃是卫阳增长、寒邪减退而病趋欲解的前兆,只须再与缓剂小发其汗,则可汗彻而愈。问题是,联系风温表证,寒风闭热也会以热多寒少的姿态出现,若误作本证而独取辛温,则有助热劫阴之虞,不能不严格鉴别。结合《伤寒论》中“脉若静者为不传;颇欲吐,若躁烦,脉数急者,为传也”的一般通例,我们提出:风温表证者,必脉也数急;寒风闭热者,反无汗烦躁;而风寒欲解者,则脉反微缓、神形反适。至于本证出现由热多寒少转见寒除而热乃不解的现象,此乃风寒郁阳渐从热化,性质已完全转变,也当以风热看待。
(4)《伤寒论》中有虽发热恶寒而言“不可发汗”者,其多数是复兼正虚之机。因为津液营血乃作汗之源,卫气元气又为汗出之动力,阴阳则为营卫、气血、津液之根,所以与汗都有很大关系。汗源不足固然很难得汗,强汗必致动血,或致阴气枯竭;动力较差则往往经常漏汗恶风,甚则大汗亡阳。因此,仲景治伤寒,尽管首重发汗,但对禁汗的戒条却也顾虑周到。其中有阴血素亏,新感风热而不可辛温发汗者;有虽属风寒,卫气先虚而不可单用发汗者;还有表里俱寒,中阳虚急而不可先行发汗者至于阴盛格阳,真寒假热者,乃绝对禁止取汗,否则汗出必将立致亡阳而促其死亡。
(5)本证若因误治而病已完全转变者,自当“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但若虽经误治,乃寒热不解,病仍在表,并无其他变化者,可更发汗,多宜缓汗的桂枝汤之类,与小和之;若病有小的转变仍以表证为主者,则仍须坚持用汗,适当兼备他法万一表里俱实,则当先表后里一先汗后下;只有表里俱虚、太少两感等里先动摇者,才不得不先里后表一一先温后汗。纵观上论,从对“发热恶寒”这一普通症状的深人解析中,我们可以切实感到:中医诊断治疗,只有紧扣发病机理,才能更充分地发挥辩证论治的优势,达到“勿失机宜”的至高境界!
刘英锋教授简介
江西南昌人,江西中医药大学教授,主任中医师,中医临床基础学科博士、博士生导师,江西岐黄国医书院副院长,省级名中医,中华中医药学会仲景分会、名医研究分会常委,国家科技部专家库中医专家组成员。先后师从江西中医泰斗姚荷生、经方名家陈瑞春,注重经典理论与名家经验的挖掘运用,从事中医杂病临床,坚守以辨证论治特色诊治疑难杂症,发挥独到疗效,弥补现代医学之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