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东家2月后,好邻居“便利+生鲜”新店亮相,生鲜线上销售已占70%,便利店业态未来还会变成什么样?
作者:李又寻欢
来源:灵兽 ID:lingshouke
本文导读
1)社区+生鲜会成为便利店的标配吗
2)线上线下一体化能解决便利店成本高企问题吗
3)黑科技能让便利店腾飞吗
4)生鲜社区超市VS“生鲜+便利”谁更有市场
(一)便利+生鲜会成为标配吗?
在开卖生鲜的路上,便利店业态似乎并不准备在一片质疑声中调头,反而开始加速——继7-11卖菜之后,10月份刚刚换了东家的北京知名便利店品牌好邻居,今天也以“便利+生鲜”的形象升级后亮相,12月21日,农科院好邻居店正式更换新店招——好邻居会员店。
除了形象上的变换,与此前最大的不同是,除了常规的便利店商品,200多个品项的水果、菜肉、半成品、冷冻海鲜肉类等来自本地和全球直菜的生鲜商品也出现在这家只有120平米的小店里,《灵兽》在现场统计了一下,新鲜的蔬菜有35种,水果有27种。
10月29日,鲜生活、安鲜达与绿城服务宣布以8400万美元全资收购好邻居。其中鲜生活持股50%,主导好邻居便利店的升级。(延伸阅读:好邻居的爱与哀愁:8400万美元入局的新东家能给许它一个未来吗?)
新的好邻居便利店农科院店,大概有1300个SKU,与传统的好邻居红标店不同,新店引入全新绿色VI视觉系统,凸显生鲜产品的标识和门店“社区+生鲜”的定位与主题。
“这是社区型便利店,线上线下也已经全面打通,除了常规的便利性商品,还覆盖了周边1~3公里居民一日三餐的生鲜产品需求。”好邻居CEO陶冶告诉《灵兽》,大卖场的距离相对较远,年轻人更喜欢便利店,好邻居的新店模型更适合北京社区居民的需求。未来好邻居会将这种门店继续深入到社区。
好邻居新门店的线上业务由鲜生活全面主导,生鲜部分如果菜系列是与另一股东易果生鲜合作——这家生鲜电商还有覆盖全国的安鲜达冷链配送体系,能够满足好邻居对于生鲜经营在技术和商品上的要求。
的确,便利店经营生鲜目前尚无成功的案例,7-11也仅仅是在尝试阶段,因为生鲜供应链投入巨大,后台建设绝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前台的生鲜经营损耗也是一大难题。易果生鲜可以让好邻居快速导入生鲜商品,降低试错成本。
但这也在某种程度上意味着,并不是所有的便利店企业都具备经营生鲜的条件——更直白一点,没有这种优势资源的便利店企业,基本上就与生鲜经营无缘。陶冶还表示,果蔬相对还容易一些,便利店卖肉、而且是全自营,挑战更是不小,最开始损耗高达20%,但目前已经基本可以保持盈亏平衡。
好邻居60%的店面位于社区,陶冶介绍说,类似农科院店这样的门店大概在100多家。2018年将在北京进行100家店以上的改造,同时明年计划开出的100家新店中,有50家以上会是农科院店这样的便利+生鲜好邻居会员店。
陶冶也透露,农科院店这样的“便利+生鲜”模式只是店型之一,是目前从技术、流量和运营上都已经比较成型的,明年好邻居在北京市场上还会推出三到四种新型门店(包括更小的门店,目前好邻居便利店的平均面积在80-90平左右)。
(二)打通线上线下能让便利店腾飞吗?
陶冶告诉《灵兽》,好邻居农科院店值得一提的是其线上线下一体化,线上订单一天最高达到了600单,生鲜销售的70%来自线上订单。“现在是在促销期,平时一天应该也能保持在300~400单左右。”
这家店的线上订单来自天猫超市、淘宝便利、饿了么、美团及百度外卖等平台,《灵兽》在现场看到,天猫超市的订单量最多——收银台与进门处区域内放置的外卖袋,以红色天猫的最多,门店专职的订单员也在不停地忙着打单、拣货、复核、打包。
《灵兽》了解到,天猫超市的订单主要来自“天猫一小时达”——消费者只要点击页面进去,会自动匹配最近的商家,下单后会有专业的配送人员在一小时内负责将商品送到消费者手中。好邻居目前的线上订单大部分来自于天猫一小时达,线上客单价平均每单在48元左右,是线下平均客单的一倍,订单以水果、蔬菜、零食及酒水饮料为主,女性顾客的占比也达到70%,主要是周边3公里的居民及部分写字楼白领用户。
“天猫一小时达是由鲜生活全部负责的业务,对天猫来说是自营业务,不会对其他商家开放。”鲜生活创始人兼CEO肖欣表示,目前天猫一小时达的订单业务量已达到2~3万单/天,很快会发展到10万+/天。
线上线下一体化的解决方案,正是由好邻居新东家中的大股东鲜生活全面主导。肖欣告诉《灵兽》,双方目前实现了技术和流量对接以及线上运营,共同对大仓、店面和商品进行了数字化改造,打通了线上线下,实现了线上流量统一管理和线上多个平台及线下在门店商品数据、库存数据以及销售数据上的实时联动和实时调配。
对好邻居这样的门店来说,理论上线上订单量一天达到300~400单,就可以支撑一家店的生存与发展。而鲜生活给好邻居的解决方案中,这一数字的峰值是600单,也就是说履约600单是完全可以承受的,这为未来深度挖掘周边用户的订单量预留了空间。
据了解,目前鲜生活已经协助好邻居完成了40多家门店的数字化改造,明年还将改造150家门店,并以这些门店为基础,全面承担天猫北京一小时达的店仓一体的落地业务。
好邻居目前有300余家门店,年销售额6个亿左右。但此前一直不盈利,2017年才实现盈利。陶冶曾在一次行业会议上称:便利店的问题在销售不够,而不是成本太高。行业目前还在集体培养阶段。那么,打通了线上线下后,好邻居是否会解决行业普遍存在的成本太高的问题?
一切都还有待市场的检验。
(三)便利店中的黑科技与未来
除了生鲜,好邻居新店也引入了不少黑科技。比如自助结算机和扫码购物机,消费者选购商品后扫码及买单均可以自助完成。好邻居还在与国内顶尖的AI和大数据公司旷视科技(FACE++)和函数空间(FX)进行深度合作,研发和整合的店铺机器大脑项目“X-brain”即将进入全面实施。未来,消费者在好邻居便利店不再需要扫码,而是可以通过商品图片直接进行结算。
借助技术的力量,通过大数据的分析,好邻居的选店模型也发生了变化,比如“便利+生鲜”的门店,比如会根据天猫生鲜周边的流量及用户来进行匹配。
另外,好邻居还在门店中引入了最先进的人脸识别Face++,消费者一进店就会被自动识别,并会被记录进后台,”这样我们可以精准地知道进店的消费者是谁,每个门店的流量情况 ,顾客在货架前的选购的状态,以及男女的年龄、比例等等,一目了然。”陶冶说,好邻居这样的线下企业也就拥有了数据的可视化能力。
按照鲜生活和好邻居的规划,好邻居未来将在北京开到1000家店,每家门店半径覆盖1~1.5公里,实现在北京打造一个15分钟生活圈的目标。
陶冶表示,实体店未来的存在价值是毋庸置疑的。以好邻居为例,2015年销售增长20%,客流增长8%,这两年这个数字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实体店必须围绕顾客的变化和需求而变化。不可能以后大家都不需要门店。如果真有一天顾客不需要店了,那我们就退休。”他说。但他也认为,新的市场环境下,零售企业想要成功肯定需要跨界的合作,纯粹靠老团队很难,纯粹靠全新的团队如互联网的团队也很难,关键在于两者能不能很好地融合。
2个月前,鲜生活表示,收购完成后将对好邻居完成升级改造,具体分为3个方面。
(1) 与线上流量运营深度融合,实现全渠道半小时达的即时消费体验;
(2)通过智能数据化运营,优化供应链,特别是生鲜产品和鲜食产品的补充,满足更多消费场景和消费升级需求;
(3)店面零售新科技的运用,包括大数据、人工智能和无人技术,以及用户运营和营销自动化等,以增加店面运营效率,提升客户体验。
《灵兽》当时解析称,简单点来说,就是鲜生活助于好邻居线上线下一体化,做好大数据收集与分析,并完善周边即时配送服务;易果生鲜的生鲜供应链(生鲜商品及冷链物流)帮助好邻居在鲜食产品上进行提升,以形成与其他便利店品牌的差异化;人工智能与无人技术,全面进化店铺的数字化和用户的数字化水平,并将提升到人工智能阶段,从而更好实现“技术驱动零售”的管理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