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小诸证方论》小儿】

《大小诸证方论序》 明 · 傅青主

小儿色

小儿脉

三关

小儿气色

小儿发热方

小儿感冒风寒方

小儿痢疾方

小儿疟疾方

小儿咳嗽方

小儿惊风方

急惊风方

小儿疳症方

流口水烂方

小儿疳症泻痢眼障神效方

止吐方

泄泻方

小儿吐乳方

治小儿不食乳方

脐汁不干方

小儿肚脐突出方

治虫方

火丹方

胎毒方

口疮方

夜啼方

尿血方

寒积食积方

附录 《石室秘录》卷五岐天师儿科治法

古之时,庸医杀人。今之时,庸医不杀人亦不活人,使其人在不死不活之间,其病日深,而则效速;倍则浓,浓则力深。今日之用药者,大抵杂泛而均停,既见之不明,而又治之不勇,病所以不能愈也。

予友傅青主先生,学问渊博,精实纯萃,而又隐于医。手着《女科》一卷、《小儿科》一卷之因昔陆宣公晚年居家,尤留心于医,闻有秘方,必手自抄录。范文正公尝曰:“吾不能为良相心之考《唐书》许允宗言:“古之上医,惟是别脉,脉既精别,然后识病。夫病之与药,有正相情臆假令一药,偶然当病,他药相制,气势不行,所以难差(瘥),谅由于是。”是集精于方药,理明词简,即令不知医之人读之,亦了如指掌,诚医林不可不有之书。而先生着书之心,亦犹陆、范二公之心,其意之切于救人者,岂有异欤?是为序。

康熙癸丑仲秋东吴顾炎武拜序

小儿色

以鼻之上、眼之间辨之。色红者,心热也;红筋横、直现于山根〔者〕,皆心热也。色紫者上行泻。

小儿脉

大人看脉于寸、关、尺,小儿不然,但看其数不数而已。数甚则热,不甚则寒也。数之中浮此而。

三关

小儿虎口风、气、命三关,紫属热,红属寒,青属惊风,白属疳。风关为轻,气关为重,若至命关,则难治矣。

小儿气色

山根之上,有青筋直现者,乃肝热也,方用:柴胡(三分) 白芍(一钱) 当归(五分) 半夏(三分) 白术(五分) 茯苓(一钱) 山楂(三有青筋横现者,亦肝热也。但直者风上行,横者风下行,亦用前方,加柴胡五分,麦芽一钱有红筋直现者,心热也,亦用前方,加黄连一分,麦冬五分,去半夏加桑白皮、天花粉各二有红筋斜现者,亦心热也,亦用前方,加黄连二分。热积〔《石室秘录》中《小儿科》(以下简称《石室儿科》)作热极〕于胸中者,不可用半夏,用桑白皮、花粉可也。

又有黄筋现于山根者,不论横直,总是脾胃之症,或吐泻,或腹痛,〔或〕不思食,方用:白术(五分) 茯苓(五分) 陈皮(二分) 人参(二分) 神曲(一分) 甘草(一分) 麦芽(二有痰〔者〕,加半夏一分、白芥子三分。如口渴有热者,加麦冬三分、黄芩一分。有寒者大黄三分、枳实一分。按之不号叫者,寒也,加干姜三分。如身发热者,不可用此方。

小儿发热方

不拘早晚发热,俱用万全汤,神效:柴胡(三分) 白芍(一钱) 当归(五分) 白术(三分) 茯苓(二分) 甘草(一分) 山楂(三服冬加麻黄一分,夏加石膏三分,春加青蒿三分,秋加桔梗三分。有食加枳壳三分,有痰加白之。如其有惊风,加人参五分,其效如神。

又方:凡潮热、积热、疟热,乃脾积寒热,俱当用姜梨引。
柴胡 人参 黄芩 前胡 秦艽 甘草 (各一分) 青 蒿(童便浸,晒干,一分) 生地(

小儿感冒风寒方

柴胡(五分) 白术(一钱) 茯苓(三分) 陈皮(二分) 当归(八分) 白芍(一钱) 半夏(三

小儿痢疾方

当归(一钱) 黄连(二分) 白芍(一钱) 枳壳(五分) 槟榔(五分) 甘草(三分) 水煎热服红痢倍黄连,白痢加泽泻三分,腹痛倍甘草、加白芍,小便赤加木通三分,下如豆汁加白术

小儿疟疾方

柴胡(六分) 白术(一钱) 茯苓(一钱) 归身(一钱) 白芍(钱半) 半夏(五分) 青皮(五热多者,加人参、黄 各五分;寒多者,加干姜三分;痰多者,加白芥子一钱;夜发热者,

小儿咳嗽方

苏叶(五分) 桔梗(一钱) 甘草(一钱) 水煎热服有痰加白芥子八分。

小儿惊风方

世人动曰惊风,谁知小儿惊则有之,而风则无。小儿纯阳之体,不当有风,而状〔若〕有风是速白术(三分) 茯苓(二钱) 陈皮(一分) 栀子(三分) 甘草(一分) 白芍(一钱) 半夏(一此方健脾平肝之圣药,肝平则火散,健脾则风止,断不可以风药表散之也。

小儿惊风方又方
惊风皆由于气虚,宜用压风汤:人参(五分) 白术(五分) 甘草(三分) 茯神(一钱) 半夏(三分) 神曲(五分) 砂仁(一

小儿惊风方又方
治惊风抽掣经验方:全蝎(一个) 黄连(一钱) 朱砂(一钱) 姜(少许)三味共研细末,调匀,喂小儿口内,任其

〔急惊风方〕
〔急惊风、三六九日一切风俱治方:胆南星、雄黄、朱砂、人参、茯苓、天竺黄、钩藤、牛黄、麝香、郁金、柴胡、青皮、甘草

小儿疳症方
此症脾热而因手心热也,遂至口中流涎。若不平其心火,则脾火更旺,湿热上蒸,而口涎不芦荟(一钱) 黄连(三分) 薄荷(三分) 茯苓(二钱) 桑白皮(一钱) 半夏(五分) 甘草(此心脾两清之圣药也,行热下行,而疳自去矣。

小儿疳症方又方
女人尿桶中白(火 研末一钱),铜绿(二分),麝香(一分),共研为细末,搽齿龈上,最

流口水烂方
小儿口疳流水口烂神方:黄柏(二钱) 人参(一钱) 共为〔细〕末,敷口内,一日三次,三日即愈。
此方用黄柏去火,人参健土(脾),大人用之,亦最效。

小儿疳症泻痢眼障神效方
石决明(醋 一两) 芦荟(五钱) 甘草(三钱) 川芎(五钱) 白蒺藜(五钱) 菊花(四钱)细末,猪苓去筋,捣

止吐方
此症虽胃气之弱,亦脾气之虚。小儿恣意饱食,不能消化,久之上冲于胃口而吐也。用止吐速效方:人参(一钱) 砂仁(一粒) 白术(五分) 茯苓(二钱) 陈皮(二分) 半夏(一分) 干姜(一夏加黄连、冬加干姜各三分,无不愈,此六君子变方。

泄泻方

〔热泻方〕
小儿身如火热,口渴舌燥,善冷冻饮料而不喜热汤,用泻火止泻汤:车前子(二钱) 茯苓(一钱) 白芍(一钱) 黄连(三分) 泽泻(五分) 猪苓(三分) 麦芽(

泄泻方
寒泻方
此症必腹痛而喜手按摩,口不渴而舌滑,喜热饮而不喜冷,汤(方)用散寒止泻汤:人参(一钱) 白术(一钱) 茯苓(二钱) 肉桂(二分) 甘草(一分) 干姜(二分) 砂仁(一

小儿吐乳方
白豆蔻(七粒) 砂仁(七粒) 生炙甘草(各二钱) 共研细末,频擦口中,任其咽下,奇效。

治小儿不食乳方
不食乳,心热也,葱煎乳汁,令小儿服之亦妙,不若用黄连三分,煎汤一分,灌小儿数匙

脐汁不干方
治脐汁不干方:用车前子炒焦为细末,敷之即干。

〔小儿肚脐突出方〕
〔小儿肚脐突出半寸许,此气旺不收也,若不急按之,往往变为角弓反张。方用:茯苓(一钱) 车前子(一钱) 甘草(三分) 陈皮(三分) 通草(三分) (无通草用灯心一撮

治虫方
小儿便虫方
榧子(五个去壳) 甘草(三分) 〔为末,米饭为丸〕,服二次,则虫化为水〔矣〕。

治虫方
又虫积方
使君子(十个。去壳炒) 槟榔 甘草(各一钱) 榧子(十个,去壳)共为末,米饭为丸,梧桐子大,每服十丸,二日虫出,五日即愈。
治虫方
治寸白虫方
百部根(五钱) 槟榔(五钱) 水煎〔服〕,一剂虫全下。
治虫方又方
飞罗白面制半夏 生白矾(各三钱) 共为细末,水滴成丸,分三日服,开水服,虫化为水。
〔火丹方〕
治火丹神方
丝瓜子(一两) 柴胡(一钱) 元参(一两) 升麻(一钱) 当归(五钱) 水煎服
〔火丹方〕又方
升麻(三钱) 元参(一两) 干葛(三两) 青蒿(三钱) 黄 (三钱) 水煎服此症乃胃火与肝经之火,共腾而外越,不为丹毒,即发疹也。方在(中)用青蒿甚妙,肝脾两经之火俱平。又佐以群药重剂,而火安有不灭者乎?
〔胎毒方〕
小儿洗胎毒方
荆芥(五钱) 蒲公英(五钱) 甘草(五钱) 槐条(二十寸) 葱须(一撮) 花椒(三钱) 艾叶
〔胎毒方〕
胎毒肥疮方
花椒(三钱) 白芷(三钱) 黄柏(三钱) 铅粉(三钱) 枯矾(三钱) 共为细末,麻油调敷,
〔口疮方〕
小儿红白口疮外治方
蕊仁(五分,去油) 朱砂(五分) 冰片(一分) 共为末,熟枣(三枚 去核),和一处,摊乌
〔口疮方〕

  又方

  五倍子(一钱) 冰片(少许),共研细末,吹之,速效。

  〔口疮方〕

  又方

  人中白( ) 研细末,吹之,神效。

  〔夜啼方〕

  小儿夜啼不止,状如鬼祟方

  蝉蜕(后半,四个为末) 朱砂(二分,水飞) 薄荷(四分) 〔水〕煎,酒数滴调服,立止。

  〔夜啼方〕

  又方

  五倍子焙研,唾津和立饼,填脐内,立止,甚效。

  〔尿血方〕

  周岁小儿尿血方

  大甘草(一两二钱) 水(六升煎二碗) 服完即愈。

  〔寒积食积方〕

  治腹痛寒积食积方

  生姜(一两) 柿蒂(七个) 砂仁(五粒) 山楂(五钱) 干萝卜(一撮) 红糖(一两) 大枣(

  附录

  《石室秘录》卷五岐天师儿科治法

  天师曰:儿科得其要,无难治。今传一法门,使万世小儿,尽登仁寿,法在先看气色,后看热也;红筋横、直现于山根〔者〕,皆(亦)心热也。色紫者,心热之甚,而肺亦热也。色青者,肝色黑者,风论横直,总大人看脉于寸、关、尺,小儿何独不然,但小儿不必看至数则热,不数则寒也;〔有止歇者自知吾诀,小儿症大约吐泻厥逆,风寒暑热而已,其余痘疹喑,余无他病。或心腹痛,或有痞块,或有三方通治小儿诸症。第一方:人参(三分) 白术(五分) 茯苓(一钱) 甘草(一分) 陈皮(二分) 神曲(三分) 半夏(一此六君子加减也,通治小儿脾胃弱病,神效。如伤肉食者,加山楂五粒;伤米食者,加麦芽三分第二方治外感也,或伤风伤寒,或咳嗽,或发热,或不发热,或头痛,或鼻塞,或痰多,或柴胡(七分) 甘草(三分) 桔梗(五分) 半夏(三分) 黄芩(三分) 白芍(二钱) 白术(二钱) 当归(五分) 茯苓(五分) 水煎服头痛〔者〕,加蔓荆子三分。心痛手不可按者,乃实火也,加栀子一钱;按之不痛者,乃虚以干喉第三方治虚寒之症,夜热出汗,夜啼不寐,怔忡,久嗽不已,行迟语迟,龟背狗肚,将成痨熟地(三钱) 山萸(二钱) 麦冬(二钱) 化五味(五分) 元参(二钱) 白术(二钱) 茯苓(一钱) 薏仁(三钱) 丹皮(一钱) 沙参(二钱) 地骨皮(二钱)水煎服倘兼有外感,加柴胡五分、白芍三钱、白芥子一钱,余无可加减矣。

  岐天师传《儿科》秘法

  山根之上,有青筋直现者,乃肝热也,用:柴胡(三分) 白芍(一钱) 当归(五分) 半夏(三分) 白术(五分) 茯苓(一钱) 山楂(三有青筋横直者,亦肝热也。但直者风上行,横者风下行,亦用前方,多加柴胡二分、麦芽一有红筋直现者,乃心热也,亦用前方加黄连一分,麦芽五分,去半夏加桑白皮三分、天花粉二分。有红筋斜现者,亦心热也,亦用前方加黄连二分。盖热极(积)于胸中也(者),不可用半夏,〔又〕有黄筋现于山根者,不必论横直,总是脾胃之症,或水泻,或上吐,或下泻,或腹痛,或不思食,余定一方,皆能服,服之无不神效。如皮黄,白术(五分) 茯苓(五分) 陈皮(二分) 人参(二分) 神曲(一分) 麦芽(二分) 甘草(一分) 水煎服加淡竹叶(七片)有痰加半夏一分、〔或〕白芥子二分,或天花粉二分;有热如口渴者,加麦芩一分;有寒者加干姜一分;吐者腹,是须用手按之,大叫呼者,乃食者,乃寒也,〔可〕加干姜二分。如凡小儿发热者,无论夜热、早热、晚热,用之无不神效,方用:柴胡(五分) 白芍(一钱) 当归(五分) 白术(三分) 茯苓(二分) 甘草(一分) 山楂(三粒) 黄芩(二分) 苏叶(一分) 麦冬(一分) 神曲(三分) 水煎服冬天加麻黄一分,夏天加石膏三分,春天加青蒿三分,秋天加桔梗三分。有食加枳壳三分;有痰加白芥子三分;泻者加猪苓一钱;吐者加白豆蔻一粒。小儿可作惊风治之。有惊〔风〕者,加人参五分,即定惊如神。有疳者黄芩三分可也。

  治小儿痢疾神方:当归(一钱) 黄连(二分) 白芍(一钱五分) 枳壳(五分) 槟榔(五分) 甘草红痢加黄连一倍,白痢加泽泻三分。腹痛倍加甘草,多加如豆汁加白术一钱;伤食加山楂、麦芽各三分;气虚加人参三之无不神效。

  岐天师传《儿科》秘法

  治小儿疟疾方

  柴胡(六分) 白术(一钱) 茯苓(一钱) 当归(一钱) 白芍(一钱五分) 枳壳(五分) 槟榔(五分) 浓朴(五分) 水煎,露一宿,再温与之服。

  热多者加人参、黄 各五分;寒多者加干姜三分;痰多者加白芥子一钱;夜发热者加何首乌

  岐天师传《儿科》秘法

  治小儿咳嗽神效方

  苏叶(五分) 桔梗(一钱) 甘草(一钱) 水煎热服有痰加白芥子(五分)

  岐天师传《儿科》秘法

治小儿口疳流水口烂神方

  黄柏二钱 人参一钱 为末,敷口内,(一日三次),二日即愈。一匙一次,一日不过用三次治小儿便虫神方,诸虫皆可治榧子去壳五个,甘草三分,为末,米饭为丸,服完虫尽化为水矣。大人亦用去虫,盖榧子最

  岐天师传《儿科》秘法

  治小儿虫积方

  使君子十个去壳炒香,槟榔一钱,榧子十个(去壳),甘草三分,为末,米饭为丸,如梧桐子

  儿科

  惊、疳、吐、泻、生下不肯食乳、脐下不干、肚脐突出

  小儿病惊、疳、吐、泻尽之矣,然而惊、疳、吐、泻,不可不分别言之也。

  世人动曰惊风,谁知小儿惊则有之,而风则无。小儿纯阳之体,不当有风,而状若有风者故清白术(三分) 茯苓(三钱) 陈皮(一分) 栀子(三分) 白芍(一钱) 半夏(一此方健脾平肝之圣药,肝平则火散,健脾则惊上。又加去火消痰之品,自然药下咽而惊风定也胆南星 雄黄 朱砂 人参 茯苓 天竺黄 钩藤 牛黄 麝香 郁金甘草 为细末,煎膏为丸,如绿豆大,真金一张为衣,阴干,勿泄气,疳症乃脾热也,然亦因心热而脾火旺极,遂至口中流涎,若不平其心火,则脾火更旺,而湿热上蒸,口涎正不能遽止。

  芦荟(一钱) 黄连(三分) 薄荷(三分) 茯苓(二钱) 甘草(一分) 桑白皮(一此方心脾两清之圣药,不专清脾,引火下行,则湿自去。湿热去,则疳病自愈矣。吐症虽胃气之弱,亦脾气之虚。盖小儿恣意饱餐,遂至食而不化,久而停积于脾中,又久冲于胃中,又久之而大吐矣。故治吐必先治胃,治胃必先治脾。吾有奇方,止吐速效,方名定吐汤人参(一钱) 砂仁(一粒) 白术(五分) 茯苓(二钱) 陈皮(二分) 半夏(一分) 干姜(二分)〔水煎服〕,无不愈者。此方即六君子之变方,乃治脾胃之圣药,脾然下行,不至上吐。况方中加减得宜,消积有法,有不奏功如神者乎?泻症则专责之脾矣。论理亦用汤可以取效,然而泻有不同,有火泻,有寒泻,不可不分。

  火泻者,小儿必然身如火热,口渴舌燥,喜冷冻饮料而不喜饮热汤,若亦以前方投之,则益苦矣。

  予另有奇方,名为泻火止泻汤,方用:车前子(二钱) 茯苓(一钱) 白芍(一钱) 黄连(三分) 泽泻(五分) 猪苓(三一剂即止泻,车前、茯苓、泽泻、猪苓,皆止泻分水之圣药;白芍以平肝,使不来克脾;黄连清心火,不来助脾之热;用麦芽、枳壳消滞气以通水道,不必止泻,泻自止矣。

  寒泻者腹痛而喜手按摩,口不干而舌滑,喜热饮而不喜冷冻饮料,又不可用泻火之汤,五苓散可人参不方用:人参(一钱) 白术(二钱) 茯苓(二钱) 肉桂(二分) 甘草(一分) 干姜(二分) 砂仁(一粒) 神曲(五分) 水煎服此方参苓、白术,乃健脾补气之神品,分湿利水之圣药也。又加肉桂、干姜以祛寒,砂仁、小儿生下不肯食乳者,乃心热也。葱煎乳汁,令小儿服之亦妙,不若用黄连三分,煎汤一分,灌小儿数匙,即食乳矣,神效。

  小儿初生,脐汁不干,用车前子炒焦为细末,敷之即干。

  小儿肚脐突出半寸许,此气旺不收也,若不急安之,往往变为角弓反张,方用:茯苓(一钱) 车前子(一钱) 甘草(二分) 陈皮(三分) 通草(三分)如无通草,〔用〕灯心一团,共煎汤,灌之,一剂即安,神方也

  岐天师传治回毒方

  回毒即消丹

  金银花(五钱) 甘草(一钱) 人参(二钱) 元参(三钱)水煎服,一剂即消大半,二剂痊愈,不须三剂也。画符一道,焚在药中,煎汤神效。凡服药魔作祟遍,此银花(五钱) 甘草(一钱) 人参(二钱) 元参(一钱) 水煎服(此方《方论》中无)。

  此外,《儿科》中尚有“痘疮坏证已黑者,人将弃之,药下咽即活”,《方论》及《石室秘录》均无:人参(三钱) 陈皮(一钱) 蝉蜕(五分) 元参(二钱) 当归(二钱) 荆芥(一钱) 水煎服此乃元气虚而火不能发也,故用人参以补元气,元参去浮游之火,陈皮去痰开胃,则三无碍而相得益彰。荆芥以发之,又能引火归经;当归生新去旧消瘀血,蝉蜕解毒除风,世人何知妙法。初起时不可服,必坏症乃可服。

  岐天师又传治回毒岁久不愈方:金银花(一两) 当归(一两) 白术(一两) 黄 (二两) 薏仁(三两) 甘草(二其服药之时,更须用药洗之:金银花一两、生甘草三钱、生葱三条,煎二碗。

  又传疹方,治夏日发疹者神效:苏叶(一钱) 麦冬(二钱) 桔梗(一钱) 甘草(一钱) 升麻(五分) 生地(二钱) 元参(三钱) 青蒿(三钱) 水煎服岐真人曰:张真人〔方〕治四时之疹,余方治夏时热疹也,切记此二方,何患疹病之难治哉。

  附张真人传治四时疹方:元参(三钱) 麦冬(二钱) 苏叶(一钱) 升麻(八分) 天花粉(一钱) 金银花(三水煎热服,无不神效,惟夏天加青蒿三钱可也。小儿初数月,〔分量〕减半,一周〔岁〕外又传治水痘方,亦治热症而有水气也:柴胡(一钱) 茯苓(二钱) 桔梗(一钱) 甘草(五分) 黄芩(五分) 竹叶(十片) 灯心一撮 水煎服有痰者加天花粉三分;有食加山楂三粒、麦芽三分;有火加黄连一分;余可不必。有此一方

  痘治法

  天师曰:今人看痘为难治,不知得其法则无难也。初起之时,不论身弱身强,先以补气补血助以回毒第一日方小儿身热,眼如醉眼者,此出痘兆也。若不是醉眼,则非出痘,不可用此方,用治外感方治黄 (三钱) 白术(一钱) 甘草(一钱) 当归(二钱) 川芎(二钱) 茯苓(三钱) 柴胡(一钱) 升麻(五分) 麦冬(二钱) 元参(三钱) 陈皮(五分) 荆芥(一钱) 金此方五岁以上者,俱照此分量。五岁以下者减半,周岁内者又遽减之。服此药自然神思清爽第二日方白术(二钱) 麦冬(三钱) 甘草(一钱) 桔梗(二钱) 当归(五钱) 生地(五钱) 元参(二钱) 柴胡(一钱) 升麻(三分) 荆芥(一钱) 茯苓(二钱) 白(三钱) 白芥子(二钱) 金银花(三钱)服此药后,一身尽见点矣。其色必红,而无色白、色黑之虞矣。

  第三日方人参(五分) 白芍(三钱) 白术(二钱) 茯苓(二钱) 元参(二钱) 神曲(三服此方后,尽皆灌浆,无不气血不足,永无退症之虞矣。

  第四日方人参(一钱) 当归(二钱) 熟地(五钱) 茯苓(二钱) 金银花(三钱) 陈皮(五煎服此方后,小儿必然口(脾)健,要吃食不已。不妨少少频与,亦不可食多也,第五方不必再第五日方人参(一钱) 茯苓(三钱) 白术(二钱) 甘草(一钱) 水煎服有食加麦芽五分、山楂五粒,若不伤食,不必加(也),止加金银花三钱。

  能服此五方,期七日前而回春也。以上本儿年岁,小者俱照第一方减之。如小儿已身热〔见及《儿科》中有“治火丹方”二方,《石室秘录》中则无。《方论》中尚有“洗胎毒方”、“口疮方”、“夜啼方”、“尿血方”、“寒积食积方”

(0)

相关推荐

  • 山西名医白清佐用傅青主方治泄泻

    白清佐 白清佐(1888-1967),字辅臣,阳曲县思西村人.其先世以医为业,名著乡里.白清佐15岁开始攻读<药性赋>.汤歌诀>.<濒湖脉学>.<医学三字经> ...

  • 小儿脐疗大全【值得收藏】

    疳证脐疗方 [处方1] 来源<验方新编> 组成: 葱白3根,苦杏仁.生栀子.红枣各7个,芒硝9克,酒糟30克,白面9克. 用法: 上药共捣成泥,分摊两块布上,前贴脐,后贴对脐的背部,用带捆 ...

  • 张志远:小儿常见病(发烧、咳嗽、厌食、腹泻)的治疗经验

    I导读:发烧.咳嗽.厌食.腹泻为小儿常见的临床证候.患儿群体的特殊性决定了其治疗的特殊性,当出现这些证候之后我们临床大夫又该如何去做?本文乃张志远老在继承前辈的基础上,不断实践.创新总结出的一些治验. ...

  • 着凉腹泻、脾虚腹泻、小儿腹泻...不同病因的腹泻,请对症调理

    很多人印象中, 腹泻就是吃坏肚子或者着凉导致的, 不出意外两片黄连素就解决了. 但事实上, 腹泻是有很多种的, 有些经常腹泻的人, 很可能是身体出现了问题, 需要好好调理才行. 腹泻,又称泄泻,指排便 ...

  • 小儿推拿消积食方法

    宝宝的各个器官还没发育完全,尤其是脾胃消化功能比较弱,并且宝宝还没发育完全,对于控制进食的量没有概念,常常是碰到好吃的就使劲吃. 这样暴饮暴食,不知节制,不能消化,就会出现饮食积滞的情况,中医称&qu ...

  • 老人遗尿、小儿尿床的经验方

    汉古经方 I导读:本文作者独创"清上固下汤"和"温阳化气汤"方,从创此方后,经临床验证,治疗尿床.小便不禁.遗尿屡有辄效,未见复发,可谓良方也. 遗尿 作者/宋 ...

  • 【蒙以养正】一切言动,都要安详-第2集《小儿语》节要

    传统育儿经 1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一切言动,都要安详-第2集 開吉法師主講 2019/12/21 视频学习: 课程全文: [一切言動.都要安詳.十差九錯.只為慌張.] 這句話我們看到『言動』,這個「言 ...

  • 提醒:疾病高发的时节,请多用小儿推拿给孩子补脾养胃

    在3月这个时节,天气开始转暖,肝气也开始生发.人体内的阳气开始浮动,养生保健最关键的就是保护好中焦脾胃,注意保温.春寒料峭,气温变化大,又逢上开学季,容易交叉感染,孩子很容易生病. 我的很多学生都问我 ...

  • 2岁小儿发热,小青龙一剂知,二剂已

    岐黃名家講壇 纯正中医思维.道地中医方法 关注 針推講壇 针灸.艾灸.推拿正骨.拨筋通络 关注 針推精粹 针推名家临床精要. 关注 艾灸999 "药之不及,针之不到,灸之." 关注 ...

  • 冬天如何分辨小儿是风寒还是风热感冒?

    症状:风寒感冒的特征是孩子怕冷严重.发烧较轻,一般37度高一点.无汗.头痛身痛.鼻塞流清涕.咳嗽吐稀白痰.口不渴或渴喜热饮.苔薄白. 风热感冒的特征是孩子怕冷怕风不明显,但发高烧往往都能38度以上,而 ...

  • 柴葛解肌汤小儿高热验案!(转)

    文章摘要:柴葛解肌汤小儿高热验案(转)诊断现场陈X,男,10岁,1985年8月2日初诊.患儿7天前因游泳过久,复遭雨淋,致恶寒发热,无汗,全身酸软,咽微痛,测体温39℃.先服银翘散加香薷2剂无效.又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