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古村落(第二批)山东省—-— 烟台市招远市辛庄镇大涝洼村

在胶东半岛的掖县、招远一带,四川移民说流传甚广,很多村庄相传都是明洪武二年自四川迁来建村。对于这一说法,研究者观点各异,有的认可,有的持疑。
具体来说,当地的“四川移民说”分为两大类型,第一种是有具体州县名称的,第二种是笼统只说四川省。相对而言,前者的可信度较高一些。而烟台招远市的大涝洼村,就属于第一种情况。
大涝洼村位于招远北部的辛庄镇境内,距离掖县地界、海岸线和烟潍公路都不远。根据招远地名资料记载,明洪武年间,李安、李厚兄弟二人由四川成都府金堂县徙居(山东招远县)诸流河下游的涝洼地带,故名涝洼。后附近又析出一个村庄,以大小区别,该村称作大涝洼。
在大涝洼的村口,有一块村志牌坊,上面的记载与地名资料相仿。只不过补充了具体时间(洪武二年)和世系(20代人)。
“洪武二年”,是一个与掖、招“四川移民说”经常联系在一起的时间点。虽然很多历史学者都引用《明太祖本纪》中明军攻下四川的时间(洪武四年)来提出疑问,但民间始终秉持这一说法,不知为何。
迁徙时间或许有商榷之处,不过迁徙的地点却很精确。无论是招远地名资料还是大涝洼村的村志,都认可四川金堂县这一说法。这些记载应该都是参考了古代传下来的族谱,想必有所依据吧。
大涝洼先民当初在建村选址时很有眼光,村庄所处的位置,就在登莱官道(莱州到登州的大路,烟潍公路的前身)附近,交通便利,商旅不断。便利的交通,使得村里很多人早早就踏上了在外闯荡经商的道路。经过数百年的发展,到了清代,这里已经发展成为一个比较富裕的村落。最直观的体现,就是村里大量的传统建筑。
在老辈,能用青砖灰瓦建房,就算是殷实人家。而在大涝洼村,这样的房屋比比皆是,有一些还是高檐大瓦,相当气派。因为这些颇具胶东特色的民居,大涝洼村也先后入选
第三批山东省历史文化名村和第二批中国传统村落。
对于喜欢参观古建筑的朋友来说,到大涝洼村最大的感触,可能就是内存卡不够用,因为想拍的图片实在是太多了。
由于古建筑数量众多,在此难以一一列举。下面就主要带大家看看大涝洼村的李氏先祠,这里也承载着大涝洼村李姓人数百年的家族记忆,外观大气,底蕴厚重,观之令人肃然起敬。
(祠堂的正门)
(祠堂的牌匾)
(门前的栅栏)
(大门两侧的石狮子)
(祠堂的外墙)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