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老师谈写作6:写作要有镜头感
1.什么是聪明作文?
写作要有镜头感
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和小和尚,老和尚对小和尚说:“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
这是一则古老的民间故事,类似模式的故事,中外都有,可以无限循环下去。只要我说个开头,你就能接着往下说,因为我们太熟悉它了。
通常,我们把它当成玩笑话,现在,我们要用它来认真讨论一个话题:写作要有镜头感——“从前有座山”,范围较大,是个远景;“山里有座庙”,范围缩小,是个中景;“庙里有个老和尚和小和尚”,范围再缩小,是个近景;“老和尚对小和尚说”,范围更小,是个特写镜头——这是镜头不断拉近的过程。
我们把写作当成一台摄像机在拍摄,由大到小、由远到近、由整体到局部的镜头,可以把事物简洁地交代清楚。
比如,特级教师、作家施民贵创作的《树上的观景房》这则微童话——
西湖边有一所天长小学,小学操场上有一排高大的树,树梢上有一个喜鹊窝。蚂蚁看见了,说:“天哪,好高啊!”蜗牛听了,说:“天哪,怎么爬回家睡觉?”喜鹊扇了扇翅膀,说:“我住的是西湖观景房啊!睡得高,看得远。”“不好了!起风了!”毛毛虫一声尖叫,缩成一个球。喜鹊笑了,说:“别担心,哪怕树枝断了,我有翅膀呢!”
“西湖边有一所天长小学,小学操场上有一排高大的树,树梢上有一个喜鹊窝。”这句话,从“小学”到“树”再到“喜鹊窝”,不正是由大到小变化的镜头吗?
镜头捕捉到的是景,是景就有画面感。我们对“小学”“树”“喜鹊窝”都熟悉,所以作家没有过多描写,但作家在“一排树”中加入“高大的”三个字,不仅增强了句子的画面感,也为蚂蚁、蜗牛的感叹埋了伏笔,让故事更紧凑。
所以,我们不仅要注意“镜头感”的运用,也要注意镜头的“画面感”。从前有座山:直插云霄,林密似海……山上有座庙:飞檐翘角,古色古香……庙里有个白胡子的瘦老和尚和肉嘟嘟的小和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