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挖排干的那点事》王云光

原创作品一经采用将根据各种留言等情况将发布5家媒体,优秀作品还将发12家媒体!

 

提起挖排干,恐怕只有巴盟人明白。巴盟改名了,只改了一个字,现在叫巴彦淖尔市。
八百里河套平原,一马平川,一望无际。是全国十三个商品粮生产基地之一。自古就有“黄河百害,唯富一套”之说。挖一条大渠,把黄河里的水引出来,就可以开荒种地。早在清末民初,河北人王同春来到河套,挖渠开垦。解放前在上海出版的学生课本里,就有一篇王同春开发河套的课文,前几年又把王同春开发河套的故事,排成电视剧《王土地》。王同春有个外号叫瞎进财,河套地区有一句话很流行,“咋的三,咋的事,瞎进财打死瞎成世”。说王同春人们不知道,要说瞎进财妇儒皆知。抗日战争爆发后,绥远省政府从归化迁到陕埧,归化就是现在的呼和浩特市。付作义将军时任绥远省主席,他来到陕埧,开挖了十八道大渠,基本形成了河套地区灌溉网络。一九四九年,付作义将军在北平宣布和平起义,北平解放,付先生向毛主席提出,回河套地区继续搞水利。毛主席考虑到付先生对水利工作的情有独钟,推荐他当了国家首任水利部长。解放后,河套地区继续搞农田基本建没,大兴水利工程。特别是一九五八年大跃进,河套地区也尝试种水稻。用水比较多。可能是由于上百年的大量用黄河水浇地,到了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河套地区的土地有了盐碱,严重影响粮食产量,政府认识到了“只灌不排,越灌越坏”的后果。为了解决土地盐碱化问题,上个世七十年代,巴盟掀起了挖排干的高潮。其目的是为了解决土地的盐碱化,挖排干是百年大计,不可不颂也。
一九七四年七月,我高中毕业回乡务农,给队里放马放放牛,干一些简单的农活或体力营生,复杂的农活我不会干,比如提耧种地等等。只有老农才会。农活是有技术含量的,不是说谁都会干。有一句俗话说,“三天学会做生意人,一辈子学不会做庄户人”。可见种地也是有讲究的,做农民一个字,难。至于辛苦更不用说,只有农民才知道。
一九七五年国庆节后,大队安排下来挖排干的任务。生产队要抽调一些人,出去挖排干。农村把这种营生叫出外工,意思是外出施工劳动。队长安排我们几个年轻人去新发五队挖排干。
这是我第一次出外工,也是我第一次挖排干,挖排干和平常的挖渠有很大的不同。这次挖的排干,是河套地区最大的排干,叫总排干。
我们住在新发五队的一户社员家,每天挖排干不止,营生很累,大队有带工的,和现在的工头差不多,布置任务,抓工程进度。公社在工地有现场指挥部,测量坡度,搞宣传工作。工地上插着红旗,安着高音喇叭,不停地播放各大队的进度和好人好事,各队的民工写决心书,写诗歌,送到广播站播发,我也经常给广播站送稿,现在还记得两句,“大锤挥挥,铁锹飞飞”,工地好不热闹。到了冬季。施工难度加大,天气特别寒冷,手都升不出来。我们在排干的下面,比上面冷多了,冷风顺着排干深沟刮过来,像刀子一样割脸,冷得很。但我们一样热火朝天的干活,真有点“抗严寒,化冰雪,我胸有朝阳”的那么一股劲。
但土的冻层一米多厚,用大锤,铁楔子一点一点的挖,特别费劲,效率极低,于是就用炸药爆破。每天一大早是爆破时间。我们队里的爆破工作由我负责。头一天就把放炸药的小洞挖好,第二天把炸药投进去,安上雷管,把二尺多长的导火索点着,扭头快跑,刚跑出几十米,土层爆炸,粹小的冻土块像雨点般落到身后,这个营生非常危险,一旦跑得慢了,就有被砸伤甚至砸死的可能。每天早上放炮,提心吊胆,久而久之,吓出一个毛病,经常晚上做恶梦,看见爆炸的土块落到身上,被梦惊醒。这种梦,伴随了我大约有二十多年,经常做,可见吓的不轻,这几年才慢慢的不再做这个梦了。早上爆破完冻土层后,回去吃饭。然后出来清理炸出的大土块,土块挺大,两个人抬起来,放到一个人的后背,一步一步的背在岸上。付多大的劲可想而知。就这样我挖排干生涯一发而可收。挖完大排干后,又转战二排干,三排干,还有许多己经忘了名字的排干。先后在四支公社,红星公社,查干公社挖排干。后来我当了大队干部,大队的干部脱产,就不用亲自干活了,出外工挖排干,我就是大队带工的。整天背着一根米绳,给各队分配任务,丈量土方,也算一个小“领导”了。
有一次,在红星公社挖排干,我们住在红星大队的党支书家,离工地很近。在施工中,有个民工不听话,影响工程进度,我向公社指挥部做了汇报,指挥部有办法。办学习班,把不听话的民工集中起来,由民兵看管干活,民兵手持半自动步枪,如临大敌,晚上不准回去,限制他们的自由。有一天这个民工找到我,还有他的父亲。没等说话就痛哭起来。我问他怎么回事,他说母亲病了,想请两天假回去看看母亲。我一听是这么回事,一种同情心油然生起,给他准了假。现在回想起来,在那个极左的时代,实在荒唐。冬季挖排干,炸药是个问题。自己动手,制作土炸药。我是大队的民兵连长,负责制作炸药的工作,制作炸药很简单,用大铁锅炒硝铵,拌上据沫和柴油,按一定比例,土炸药就制成。雷管由公社发放。那时人很老实,炸药雷管有的是,没有人私自存放,也没有发生相关的案件,就是在工地上每天放炮炸冻土,也没有发生安全事故。
在挖排干的几年,我曾被评为公社,旗,盟三级的先进个人,受到表扬。每人一个背心,一把锹头,以资鼓励。
一九七七年,恢复高考,我参加了首次冬季招生,我考到了包头一所学校。一九七八年三月,离开蛮会,到包头上学,结束了挖排干的工作与生活。
几十年过去了,当年挖排干的一情一景历历在目。排干作用发挥的如何,不得而知,倘若再有机会回老家杭锦后旗,一定要去看看我曾经挖过的排干,那里有我的汗水,那里有我的记忆。
(0)

相关推荐

  • 【灵璧故事】灵璧那些逝去的地名——游集镇大寨路

    灵璧那些逝去的地名之--  游集镇大寨路  文/游传化 王善伦 游集镇四十岁以上的人都不会忘记当年有一条见证时代烙印的乡道---大寨路. 大寨路修建于1975年.那时正值农业学大寨运动在全国开展如火如 ...

  • 【征文】房海林丨红旗渠上送粮人

    原创首发  侵权必究  红旗渠上送粮人 □ 房海林/文 纪计成,男,横水镇东赵村人,今年81岁,是东赵村当年参加修建红旗渠现在仍然健在的为数不多的老人之一.满脸的皱纹,就像人们灰谐地说的那样,&quo ...

  • 到了巴盟吃一下河套硬四盘,这一份要这么多钱,贵吗?

    到了巴盟吃一下河套硬四盘,这一份要这么多钱,贵吗?

  • 【往事悠悠】张志坚‖四十五年前的记忆

    作者简介 张志坚,出生于1958年7月,中专文化.在畜牧系统工作近四十年,当过会计,下过乡,现已退休.写作是青年时代的梦想,人到中年开始动笔,先后在地市级报刊发表小说多篇,系巴彦淖尔市作家协会会员,杭 ...

  • 一户人家十五个娃

    (图文无关) 周英文是杭锦后旗三道桥镇黎二村的党支部书记,日前在一个采访当地农民增收的场合,他给我们讲了一个河套农村特大家庭的故事.这家人有同胞姐妹弟兄15人,周英文便是其中的一个. 周英文的父亲上世 ...

  • 挥之不去的记忆

    挥之不去的记忆 1975年,我在大队小学校当民办教师.那年冬天,学校突然提前放假,教师全部回到各自的生产队,与社员一起上了总排干扩建工地.时过境迁30年,那人山人海.气势磅礴的劳动场面让我至今都找不到 ...

  • 刘元兵:【一汪清水荡流年】

    文/刘元兵   图/来自于网络 春节快乐,恭喜发财! 一汪清水荡流年 ◎刘元兵 我的故乡在四川省金堂县广兴镇九龙村.地处四川盆地中部,境内遍布浅丘,沟壑纵横,山峦相连,山形怪异而妙趣横生,俯瞰像一条条 ...

  • 【吴有训传奇】/ 王立刚

    吴有训传奇 王立刚 世上烟有"烟瘾",酒有"酒瘾".人有嗜好没错,关键不能上瘾. 长安大队的吴有训就是因为犯了"气功瘾",装神弄鬼,春节后被 ...

  • 散文《迎接光明》王云光

    原创作品一经采用将根据各种留言等情况将发布5家媒体,优秀作品还将发12家媒体!     早晨,我徜徉在乌语花香的公园,披着朝霞,呼吸着新鲜的空气.一轮红日从东方冉冉升起,万道阳光照耀大地,它给我们送来 ...

  • 散文《学费》王云光

    原创作品一经采用将根据各种留言等情况将发布5家媒体,优秀作品还将发12家媒体!     小时候家里很穷,上学的学费交不起.每到开学的时候,头都大了,不知如何是好.实在没有办法,就得去找大队会计,开一张 ...

  • 散文《三进校门》王云光

    原创作品一经采用将根据各种留言等情况将发布5家媒体,优秀作品还将发12家媒体! 我这几十年,从农村到城市,从农民到工人,从工人到干部,稀里糊涂多半辈子,没有什么成就与建树.倒是念书的时间不短,三进校门 ...

  • 【西部散文选刊】王惠琼 | 念湖追梦

    第21期(总第148期) 一群黑颈鹤悠闲地憩于水草间,时而仰首闲庭信步,时而低头水中觅食,时而展翅腾空小试.放眼望去,碧水.白鹤.绿地.红土,一层一层堆叠而上,涌入眼帘的都是美. 这是我和一群摄影发烧 ...

  • 【原创天地 ‖1022】散文 · 宁夏固原 王天星 ——《让星星之火更加燎原》

        让星星之火更加燎原 --献给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 文|宁夏固原  王天星 岁月峥嵘,时代如歌,往事如昨.历史怎会忘记,1921年7月,浙江嘉兴南湖的一艘红船里,发出巨人的呐喊,宛若星星之火 ...

  • 太白山下( 散文)(王若冰)

    2021-04-16 18:38:04 散文 2021年2期 王若冰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四句话,被当代哲学家冯友兰先生称为"横渠四 ...

  • 【原创天地 ‖1018】散文 · 宁夏固原 王天星 ——《​​​​​芳草连天远》

        芳草连天远 文|宁夏固原  王天星 春睡腾腾,觉来鸳被堆香暖. 起来慵懒,触目情何限. 深院日斜,人静花阴转. 柔肠断,凭高不见,芳草连天远. 春天的风,吹绿了东岳山:清明的雨,洗净了博物馆: ...

  • 2021地球一小时,告别黑暗迎接光明,倡导节能减排的环保生活

    今晚8点半,将迎来2021地球一小时.这件事持续到今天,对于我们每个人而言,具有根本性意义. 这一天,联合国秘书长致辞强调: "2021年是改弦更张的一年.我们可以减少排放并使用基于自然的解 ...

  • 散文天地 | 王亮:杨柳依依

    点上方蓝字可加关注 微信号:孝感文学 时光煮文字,文字暖人生 家乡的岗坡.堤坝.池塘边到处栽满了杨柳,每到春天,杨柳从冬日的睡梦中惊醒,欢喜地冒出绿芽,率先妆点一抹春色.到了清明,那满坡满堤的杨柳仿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