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表明,儿女对父母态度的转变,从父母60岁那年开始
曾有社会学家说过,所有的亲缘关系,看似可靠稳固,可实际上却像是一个纸盒屋一般,一吹即破。
一个家庭之中,你跟父母之间的关系,你跟妻儿之间的关系,你跟兄弟姐妹之间的关系,就是与你相关的至亲的血缘关系。
对于这些关系,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无比看重的。因为在中国人的眼中,自家的人不管怎样,都是无法摆脱的血缘亲情存在。
所以,无论家里人对我们的态度如何,我们一般都会以“情”相待,绝对不会做出无情无义之事。
在古代,先人们称这种情况为“道德伦理”。一国之道德伦理,便是忠君爱国,而一家之道德伦理,便是父慈子孝、兄友弟恭。
可是,随着物质化社会的逐渐发展,人的物质欲望也被极大地激发了出来。而且,当物质欲望压过了精神欲望时,血缘亲情也就会受到影响。
现在的一部分人,他们对兄弟姐妹的态度变了,对亲戚的态度变了,就连对待至亲之父母,他们的态度也变了。
而有某些专家指出,当家庭之血缘关系逐渐变淡时,中国社会的人情关系也会发生巨大的转变。
也许,这就是当下的一种趋势。
从60岁那年开始,儿女对你的态度,会发生转变
01
乡下的杨伯,今年已经65岁了,他退休已经有五年的时间了。在这五年的时间里面,他发现了孩子们态度的不对劲。
在杨伯60岁退休那年,孩子们便跟他说,父亲和母亲都操劳了一辈子了,晚年的生活都由他们三兄弟来负责。
杨伯听到孩子们的心意之后,其实特别开心。在他看来,自己含辛茹苦将孩子们养大,就是需要孩子们来报恩的。
刚开始的时候,大儿子每个月都给杨伯四千元的生活费,二儿子负责杨伯的衣食住行,而三儿子也每个月给父母三千元。
所以,杨伯也经常在亲戚面前夸奖这三个儿子,说有他们,是他上辈子修来的福气。
可是,去到第三年的时候,杨伯突然发现,孩子们都发生了一些变化。尤其是大儿子,一直以来都是给四千块的,现在居然降到了一千块。
这个时候,杨伯便问儿子,是不是生活压力变大了,如果变大了,可以不用给。因为自己的养老金足够了。
可是,孩子们还是不敢说出这番话,只是摇了摇头,很不情愿地将钱与物的供给提回到之前的水平。
02
这种将条件提回到之前水平的情况,也就持续了半年左右。而在半年之后,大儿子就直接跟父亲说,不想再给钱了,因为他感觉腻了,也受不了了。
当大哥说出了这番话之后,二儿子和三儿子也纷纷表态,还是希望父母能够自己养自己,反正他们的养老金也足够。
杨伯很疑惑,为何孩子们会说出如此“不孝”的话呢?所以,他那时候就很生气,便说了孩子们几句。
因为这三个儿子,都跟杨大伯住在同一栋楼里面。而且,这三个儿子都有自己的家庭了。所以,他们也就不想再被“杨伯”的晚年生活所束缚。
后来,杨伯自己也感觉到,孩子们也许是压力太大了,也有可能是亲子之间出现了一定的矛盾。
如此,杨大伯也就看透了,不再跟孩子们计较,而是和他们说,每个月想给钱就给,不给就算了,自己也不强求。
当杨大伯这番话一出,孩子们以往每个月按时给钱的规则习惯也就变了。
后来,当亲戚问杨伯,孩子们是否一直都这么孝顺的时候,杨伯也支支吾吾,丝毫没有说什么。
03
从杨伯的经历中,我们能发现,一旦人退休之后,他们与孩子之间的关系就会逐步发生变化。
为何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
曾有人在农村地区做过这么一个实验,他们发现,亲情改变的背后,往往是物质的变化,以及双方获益不平衡的变化,从而引起人心人性的变化。
当杨大伯刚退休的时候,也许杨伯和孩子们之间没有任何大的利益矛盾。因为在退休之间,一直都是父母帮助孩子,而不是孩子回馈父母。
而一旦父母退休了,这样的情况就会发生转变。如果孩子有大把的钱,那几千块还不是什么问题。
可像杨伯的儿子们,平均月薪也就只有一万左右,既要负责家庭的开销,又要养活孩子(还有二胎),还要照顾老人。
这么,他们的压力也就会达到一个极点的水平。
面对这样的情况,年轻一辈坚持一段时间,那是没有问题的。因为他们没有经历过这样的压力。可是,如果他们一直坚持,就有可能吃不消。
很多父母就认为,孩子孝敬父母,甚至把钱交给父母,这不是天经地义的吗?
其实,话是不能这么说的。因为父母有父母的日子要过,孩子有孩子的家庭要养活,钱财和亲情,是不可能做到完全平衡的。
所以说,孩子对父母态度的转变,其缘由既是环境压力,又是金钱利益。可说到底,还是亲情和物质的不平衡,所产生出如此结果。
孩子,不妨体谅父母,而父母,不妨体谅孩子。只有双方都能相互尊重,家庭的矛盾才会逐渐缓和。
文/舒山有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