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抗生素还能增加精神疾病风险
目前,精神疾病的发病率逐渐上升,受精神疾病折磨的人越来越多,精神疾病带来的医疗疾病总负担已远远超过其他疾病,排名前十的疾病中就有两种是精神疾病,包括排名第一的抑郁症(占10.3%)和排名第六的焦虑障碍(占3%)。
抗生素和其他抗菌药物是一直人类对抗感染的大功臣,但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滥用抗生素不仅引起了超级细菌的出现,甚至大大提高了人类罹患各种疾病的风险。比如抗生素相关腹泻,肥胖,认知减退,甚至癌症,最新的研究甚至发现,使用抗生素甚至可能增加严重精神疾病的风险,下面介绍一下目前最新的两项大规模人群研究。
丹麦哥本哈根大学的Ole Kohler团队进行了一项大规模的人群研究,对1985-2002年出生在丹麦的1,015,447人进行了调查,每个人平均追踪时间约8年,研究了这些人在1995-2013年间的感染和治疗情况及随后严重精神疾病的风险。该研究以没有用过抗生素或者只使用过青霉素钠或者局部用过抗生素的人群作为参照群体,把需要在医院治疗的精神疾病定为重度精神疾病(包括精神分裂症和情感障碍)。本研究中,还排除了性别,年代,教育经历及遗传等因素的影响,并根据作用对象和作用范围以及惯例,把目前医学中常用抗感染药物进行了分类,以便深入研究。抗感染药物主要包括以下几类:1.抗生素(包括防腐剂)2.抗病毒药物3抗真菌药物4抗寄生虫药物;其中抗生素又分为1广谱抗生素2中谱抗生素3窄谱抗生素和4局部抗生素几种[1]。
1. 抗感染与精神分裂症
精神分裂症,是最常见的一类精神障碍,以知觉、思维、情感、行为的分裂,精神活动不协调和与现实脱离为主要特征,且具有反复发作、不易治愈的特点,对患者及家属造成极大的痛苦。精神分裂症的病因目前尚有争论。
Ole Kohler发现,抗感染治疗使精神分裂症的相对风险增加到1.37(其中广谱抗生素的风险最高1.53),并且呈现剂量依赖效应。也就是说,接受的抗感染处方越多,使用的抗感染药物越多,患病风险越高。而且这种风险还具有时间依赖效应,越接近上一次抗感染治疗的时间,患病风险越高,即使在治疗10多年后,罹患精神分裂症的风险依然高于对照人群。需要住院进行抗感染治疗的患者风险最高,可达2.05.
2. 抗感染与情感障碍
情感障碍也叫心境障碍,是以明显而持久的情绪高涨或情绪低落为主的一组精神障碍,大多具有反复发作倾向,主要包括以下几类:重度抑郁症,躁狂症,双相障碍和持续性心境障碍。
Ole Kohler发现,抗感染治疗使情感障碍的相对风险增加到1.64(广谱抗生素的风险依然最高1.65),而且这种风险呈现出与在精神分裂症中类似的剂量依赖效应和时间依赖效应,需要住院的抗感染治疗患者同样承受了最高风险,可达2.59。
美国宾斯法尼亚大学的Yu-Xiao Yang团队使用巢式病例对照研究,根据1995-2013年的医疗数据库,分析了英国202974名抑郁患者(803964名对照),14570名焦虑患者(57862名对照)和2690名精神错乱病人(10644名对照)。在研究中也排除了年龄,性别,诊断场所,时代和时间等各种因素影响,并且对肥胖、抽烟史、酗酒、社会经济地位和感染次数等因素进行了校正[2]。
3. 抗生素使用与抑郁症和焦虑症
Yu-Xiao Yang发现,即使是一个抗生素疗程,也能增加抑郁症的风险,不管是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还是喹诺酮类;2-5个疗程,所有抗生素都能增加抑郁症的风险。对于青霉素类和大环内酯类,使用疗程越多,风险越高。青霉素类和磺胺类也同样会增加焦虑症的风险,疗程越多,风险越大。使用抗生素对抑郁症和焦虑症的这种风险提高效果,甚至在使用5-10年之后,依然存在。但本研究并未发现抗生素使用与精神错乱的关系。
Ole Kohler和Yu-Xiao Yang两个研究团队分别对两个不同的人群,进行了大规模研究,得出了相似的结论,即抗生素治疗会显著增加重度精神疾病的风险,结果的差异部分可能跟他们的研究方法和研究群体有关。他们推测:抗感染治疗可能是通过破坏人体正常的肠道微生物从而增加了精神疾病的风险。
参考文献:
1. Köhler, O., et al., Infections and exposure to anti-infectiveagents and the risk of severe mental disorders: a nationwide study. ActaPsychiatrica Scandinavica, 2017. 135(2):p. 97-105.
2. Lurie,I., et al., Antibiotic exposure and therisk for depression, anxiety, or psychosis: a nested case-control study. JClin Psychiatry, 2015. 76(11): p.15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