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喜界之"战"一一少数民族政策的第一次胜利
中央红军在长征途中,1934年11月19日发出了第一个少数民族政策《关于争取少数民族的指示》,也许是在这个文件的影响下,11月28日,红军进入广西灌阳文市镇时,瑶王凤福山派来一个"使者"翁永泰求见红军,诉说了瑶民被汉官欺压的处境请求跟红军合作。于是中央发现了国民党对底层穷苦大众的无情欺压、以及与少数民族的尖锐矛盾。红军总政治部29日在灌阳文市发出了第二个少数民族政策《关于苗瑶民族工作的原则指示》并制定了"反对李宗仁白崇禧压迫瑶民当后备队""全体瑶民团结起来!"等口号,指出在少数民族地区暂缓进行阶级斗争,提倡民族平等、反对大汉族主义,在民族地区要尊重少数民族习俗等等。
在文件发出的第七天,红三军团正是运用这个政策取得了第一次胜利。12月6日,红三军团行至今桂林灵川县才喜界时,遇到一个桂系民团中队的阻拦。
才喜界隘口现状
这个才喜界也是一个天然战略要塞,东西两面是陡峭的山坡,隘口是一个米字路口,南北走向是灵川至湖南城步的湘桂古道,东西走向是兴安金石至龙胜和平(今龙脊镇)的横路,还有西北一条可走金坑大寨、东北一条可走江底李江。
其实红军完全可以取走东西向这条路直通龙胜,但因当时目标是进入湖南城步进而与红二、六军团会师,所以从东面竹林界上来后取北上从隘.口穿过进入江底乡。虽然民团据守天险、虽然红军是疲惫之师,过江后一路上受民团骚扰不断,但从力量对比和装备上讲,武力拿下这个关卡还是不难的。但是红军通过侦查了解到这个关卡守卡的民团都是国民党强征的当地瑶民,瑶民因1933的桂北瑶民暴动受到残酷镇压而对国民党恨之入骨,所以当时红三军团正是运用了民族政策这个法宝,不费一枪一弹顺利通关。
具体经过是这样,红军在路上请了一个瑶民当向导,先跟他讲清楚红军是为瑶民打天下的部队,并把在灌阳瑶王派人与红军和谈一事讲给他听,当红军到寨墙下,民团准备开枪时,这位向导就出面做通了瑶民的思想工作,当瑶民们知道红军正是为自己打天下的部队时,主动地把寨墙拆开迎接红军,并收留了部分红军的伤员。
在红军走后的1935年正月,瑶民在才喜界的石壁上刻下一首诗:朱毛过瑶山,官恨吾心欢。甲戍孟冬月,瑶胞把家还。此诗的放大图片被收藏于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彭德怀部分。
故事听起来波澜不惊,没有炮火连天似乎不够精彩,但对之后的长征路上的影响意义极其深远。首先红军渡过湘江后发生了几大变化,一告别了平地行军,进入了环境恶劣的山区地带。二,告别了汉族地区,进入各种少数民族聚居区。三,粮食给养消耗殆尽,部队已成疲惫之师。在这种情况下红军是怎么生存怎么行军的呢?后勤保障是从何而来的呢?关键答案就是沿途民众特别是少数民族群众的大力支持。
当时国民党桂系在才喜界用这么一个小小的民团阻拦红军有什么意义呢?其实这是白崇禧一条一石两鸟的妙计:第一,瑶民1933年造反,这是反民,如果红军把他们消灭了,可以起到借刀杀人的效果;第二,红军如果武力夺关,杀了这些瑶民民团,势必引起沿线少数民族对红军的敌对情绪,这样红军面临敌人围追堵截的情况下还会失掉人民群众的支持,那后果是无法想象的。也正是以上少数民族民族政策的及时出台,和红三军团严格执行这个政策才粉碎了敌人的阴谋。有了这次的和平胜利,少数民族把红军当成了自己的子弟兵,所到之处各族群众自发的组织挑夫队担架队护送红军,救护红军伤员,为红军提供粮食草药等等。正如邓小平在回忆长征时说的,我们欠下少数民族的情谊真的太多了!外号"炮筒子"的彭德怀看来还是粗中有细,敌我分明,严格执行了党的政策,与少数民族结下深情厚谊的同时,奠定了之后长征路上坚实的群众基础,也印证了"得民心者得天下″的古训。
以上作品,敬请各界领导、老师批评斧正
作者为红色文化爱好者赵啟学先生
作者: 广西灵川县九屋镇东源新寨村赵啟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