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万山:我来告诉你怎样学习《伤寒论》
作为学者,身为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的郝万山,一本《郝万山伤寒论讲稿》早已被当代中医教育界视为圭臬。作为医生,郝万山已从医40余年,救治患者无数。作为健康科普教育者,他在健康教育的讲坛上已经耕耘了30年,足迹遍布亚欧美澳和国内包括港台在内的大多数省市。近来因为《百家讲坛》的《郝万山说健康》节目,名字更是家喻户晓。
《伤寒论》是学习中医的必修课程之一,课时较多,学生学习时,一般花的力气也很大,可是效果却并不理想,虽然不能说没有效果,但多数往往认为收获不大,特别是认为难以结合临床。果真是这样,那么,《伤寒论》的理论还有什么价值?岂非浪费时间!
事实并非如此,《伤寒论》的理论来自实践,能够有效地指导临床,已被千百位医家亿万次实践所证明。可以说,历代的有名医家,没有一位是对《伤寒论》没有研究的。
专门为《伤寒论》作注的就有三四百家之多,日本医家对《伤寒论》也备极推崇,喻之为“医魂”。
为什么会产生学习《伤寒论》用处不大的结论?这是由于没有理解《伤寒论》的精神实质,加之学习不得其法,未能抓住重点等缘故。本文即就这一问题略作探讨,以供学习者参考。
破除偏见,正确认识
学习《伤寒论》首先应破除“《伤寒论》为外感病专著”的传统偏见。《伤寒论》虽然书名“伤寒”,实际仍有许多关于杂病的内容,正如柯韵伯所析:“自王叔和编次,伤寒杂病分为两书,于本论删去杂病,然论中杂病留而未去者尚多,是叔和有《伤寒论》之专名,终不失伤寒杂病合论之根蒂也。”
又说:“世谓治伤寒,即能治杂病,岂知仲景杂病论,即在《伤寒论》中。且伤寒中又最多杂病夹杂其间,故伤寒与杂病合论,则伤寒杂病之证治井然。”
再之《伤寒论》中所确立的辨证论治体系及所揭示的理法方药规律,都富有普遍意义,决非仅限于外感病。方有执对此曾明确提出:“论病以辨明伤寒,非谓论伤寒之一病也。”
所以,要提高学习《伤寒论》的效果,绝不可把它只作为单纯的外感病来学习,而应作为“辨证论治”理论的基础来学,不仅是诊断学、方剂学的基础,而且是临床各科辨治学的基础。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伤寒论》对临床实践的指导作用,才能真正提高《伤寒论》的学习效果。
六经八纲,密切结合
由于六经辨证理论渊源于《伤寒论》,以致被人误认为六经辨证专适于外感病,甚至主张只适用于风寒性质的外感病。
其实,六经病既不是独立的病种,也不是百病之外的疾病,而是对所有疾病内在病变共性的概括,尽管疾病的种类很多,临床表现各异,但就其内在病理变化来说,总不出六经的范围,所以六经辨证对临床有着普遍意义。
何秀山说:“病变无常,不出六经之外,《伤寒论》之六经,乃百病之六经,非伤寒所独也。”这一认识非常重要,如果仍拘执六经辨证只适合于风寒性质外感病之说,那么,学习《伤寒论》就不会有多大收获。
然而,六经辨证,只是辨病之所在,确定不了病的性质,所以《伤寒论》在辨明六经病的同时,十分重视辨别疾病性质的“八纲”。
早在明代陶节庵已经指出:“夫伤寒三百九十七法,无出于表里虚实阴阳冷热八者。”徐春甫更提出:“表里虚实阴阳寒热八者,为伤寒之纲领。”从《伤寒论》内容来看,确实全部贯穿着八纲辨证精神,可见陶、徐等医家的论点是完全正确的。
那种把八纲排除在《伤寒论》之外的主张,无疑是错误的。
我们学习《伤寒论》必须重视八纲辨证,要知八纲与六经是仲景辨证理论体系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必须密切结合,才能相得益彰。
着重一个“辨”字
《伤寒论》辨证理论的最大优点,是具体分析的辨证活法,所谓:“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不仅示人以常,尤贵示人以变,这种具体分析的方法,充满在全书内容中。
然而有许多条文十分简单,有的只有一个症状或脉象,即提出主治方剂,似乎体现不出什么具体分析,其实这类条文所举的一个症状或脉象,就是该证的辨证要点,它必然还伴有其他许多症状,只是略而未言罢了。
如果和相近的条文对比一下,则具体分析的辨证精神自跃然纸上。
例如“脉浮紧,病在表,可发汗,宜麻黄汤。”(51条)乃是举脉略证,假使没有表证,单据脉浮,怎么用麻黄汤发汗呢?不难看出,本条旨在示人虽然表证悉具,但必须是脉浮,始可发汗;如果不是脉浮而是脉沉,则切不可再发汗。有的即使是脉浮数,但尺中脉微,或者脉浮紧,而尺中脉迟,也均不再发汗。
(49条、50条)有的发汗之后,复见表证而脉浮数,则虽应发汗,却不可用麻黄汤,只宜桂枝汤。(57条)又如“太阴病,脉浮者,可发汗,宜桂枝汤。”(276条)因为太阴病,脾阳不足,虽兼有脉浮等表证,即使无汗,也不可用麻黄汤。
再如“发汗,若下之,病仍不解,烦躁者,茯苓四逆汤主之。”(69条)“烦躁”固然是主症,然而仅据烦躁这一症状,怎么能用茯苓四逆汤?
这也是略去了其他脉证,只要与61条“下之后,复发汗,昼日烦躁不得眠,夜而安静,不呕不渴,无表证,脉沉微,身无大热者,干姜附子汤主之”相联系,则不难看出本证也必具有干姜附子汤证的脉证,只是烦躁的程度严重,非干姜附子汤所能胜任,故需要回阳益阴安神的茯苓四逆汤。这样的例子极多,毋庸赘举。
但是也有许多长条文,夹叙夹议,头绪纷繁,似乎缺乏要领,实际上正是通过这些复杂病情的讨论,揭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辨证方法,因而尤富指导意义。
例如23条,“太阳病,得之八九日,如疟状,发热恶寒,一日二三度发。”“如疟状”就是辨证要点,意在与疟疾作鉴别,因发热恶寒间歇发作,与疟疾相似,但是疟疾的发作有定时,一日一发或间日一发,而本证却是一日二三度发,自不可误诊为疟疾。
然而为什么会如疟状?其机理有许多不同,不可一概而论,必须具体分析。
所以接着举出三种情况:
其一是因病程较长,正气较虚,邪亦不甚,正气仍能数与邪争,所以恶寒发热,一日二三度发。热多寒少,标志着正能胜邪,不呕,清便欲自可,标志着里和无热,那么,就可更加肯定热多是正复而非邪盛。再结合脉象微缓,微为邪衰,缓属正复,脉证合参,从而断定为欲愈之候。
其二虽是如疟状一日二三度发,但不是热多寒少而应属于正虚,绝不可误作欲愈之候,而是阴阳俱虚,自应治以补正,汗吐下等攻邪方法严格禁用,所以郑重提出“不可更发汗更下更吐也”。
其三是面有热色,根据如疟状,一日二三度发,不呕,清便欲自可等症,可以肯定不是阴盛格阳证,而是表气怫郁所致,但是,如果属于表郁,必然还兼有无汗身痒等症,这表明有目的地问诊十分重要。
为什么会面红身痒?“以其不能得小汗出”就是具体说明。
本证既不同于欲愈候,又不同于阴阳俱虚,所以治用调和荣卫,轻微发汗的桂枝麻黄各半汤。
仅举此一条为例,余可类推。再则即使一个症状,也必须具体分析,例如小便清利,既可据以辨表里疑似证,(56条,伤寒不大便六七日,头痛有热者,与承气汤;其小便清者,知不在里,仍在表也,当须发汗。)
又可据以辨寒热疑似证,(282条,少阴病,欲吐不吐,心烦,但欲寐,五六日自利而渴者,属少阴也,虚故引水自救,若小便色白者,少阳病形悉具,小便白者,以下焦虚有寒,不能制水,故令色白也。)
还可据以判断热厥证里热的程度。(339条,伤寒热少微厥,指头寒,嘿嘿不欲食,烦躁。数日小便利,色白者,此热除也;欲得食,其病为愈;若厥而呕,胸胁烦满者,其后必便血。)
这表明同样一个症状在不同的情况下,可起着不同的辨证作用与作出不同的诊断结论,充分体现了具体分析的辨证精神。
程郊倩曾结合辨八纲提出“《伤寒论》乃医门之规范,其中教人如何辨阴阳表里,如何察寒热虚实。”教人“如何辨”,乃是《伤寒论》的最有价值的精髓,因此,学习《伤寒论》必须着重在如何“辨”方面下工夫,以提高辨证论治的水平。
善用一个“比”字
比者,比较也,也就是类比的方法。因为《伤寒论》的条文十分简略,假使孤立地看待,教条式地诵读,是没有多大意义的。必须纵横联系,前后互参,全面地综合比较,才能深入理解,掌握要领。
简言之,就是要“同中求异”。例如同是发热,就六经来辨,有属太阳,有属阳明,有属少阳,有属厥阴。就八纲来辨,则有阴、阳、表、里、寒、热、虚、实的不同。其他各种症状,亦都有六经之分,八纲之别,只有通过比较,才能抓住各自的特点,作出明确诊断。
再如同是攻下剂,有大承气汤、小承气汤、调胃承气汤、麻子仁丸、桃核承气汤、大柴胡汤、柴胡加芒硝汤、大陷胸汤等,所主各别,也只有通过比较,才能明确每个方剂的特点,才能正确掌握运用。
善于类比,绝不限于这两个方面,凡是内容相近似之处,都可进行相互比较。通过比较,不仅有助于加深理解,有利于掌握要领,而且会有新的发现和新的收获。
狠抓一个“用”字
“学以致用”,学习理论的目的在于指导实践运用,要想提高《伤寒论》的学习效果,必须狠抓一个“用”字。如何狠抓?
这可根据不同情况,如果正在做临床工作,就应放胆运用,以求得实际经验,只要能够细心观察,注意总结,自能不断提高辨证的水平。
如果尚未接触临床,在学习时应经常想到临床是否如此运用,以促进思考,加深理解,切忌只学不思。还可吸取别人运用的经验,如古代的很多名医,都擅用《伤寒论》的理论和方剂,有许多宝贵经验,散在大量医籍中,必须着力去搜求。
近代的许多名医,如蒲辅周、岳美中、程门雪、金寿山等,也都擅用《伤寒论》的理论和方剂治疗疑难杂病,同样有很多宝贵经验。至于各种医学刊物,运用《伤寒论》方的临床验案更有大量的报道,并不断取得新的进展。
日医尤其喜用《伤寒论》方,大大超出了《伤寒论》原方的主治范围,这些对于如何运用《伤寒论》的理法方药,都极有借鉴作用。总之,只有狠抓“用”字,反复实践,才能真正提高学习效果。
在前去采访的路上,记者还有些担心,害怕他说太多晦涩的中医理论以至难以成文。然而,当与郝万山面对面坐在一起时,一股难以言表的安稳与平静感如涓涓细流般传递过来。他个子不高,然而思路却异常清晰,“医生能干什么?”,则是他四十多年来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他认为,医生并不是万能的,医生只不过是在人患重病以后,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人们适当减轻痛苦,延长一定时间的生命,真的病入五脏,是不能解决根本问题的。很多人把健康交给医生,不注重养生保健,实在是一个误区。
在他看来,了解医生能干什么,知道自己能从医生那里得到什么,远比单纯获取健康知识重要得多。
感悟,包治百病到医学的局限
人们常说学医三年,天下无不治之病,治病三年,天下无治病之方。当郝万山离开大学,走向工作岗位后,真的体会到了这句话的含义。“你知道吗?我年轻时做住院医,医院每天要往太平间送多少人啊?我看到的,每天都有五、六个往太平间送。所以各大医院的太平间门,一定不能朝向居民小区。”郝万山说。
紧接着,大学同窗的遭遇更是让年轻的郝万山对医生作用的局限,产生了清楚的认识。某同学大学毕业的时候得了感冒,进而染上了扁桃腺炎,接着竟发展到肾小球肾炎。毕业后,这位同学被分配到了外地,几年之后疾病就进展到肾功能衰竭。虽然在北京为他找到了肾源,做了肾移植,但过了一年,移植的肾又肾衰了。之后又是第二次肾移植,可过了半年,这位同学还是因全身多脏器功能衰竭而去世了。
“他是医生,在大医院工作,可最后还是挽救不了他的生命。你说医生能干什么?”郝万山特别提到《黄帝内经》的一句话:“上工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疾病形成了才去治疗,这就像口渴了找水喝,结果井还没打;要打仗了,才发现连兵器都没有,还要铸造兵器,这不就晚了吗!
“我上学的时候读这句话,很不以为然。然而,眼睁睁地看着年轻的同学一步步走向死亡,让我重新审视这句话的重要意义——一定要重预防。”郝万山告诉记者。于是重预防,逐渐成了郝万山健康宣传的基本理念。
思考,灵感来自奇怪的长寿村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郝万山来到四川讲课,当地的医生无意间提起位于都江堰附近有一个长寿村,地方非常偏僻,但百岁以上的老人很多。郝万山连忙追问,这么重要的信息,为什么不报道出来,让大家都知道呢?
这个医生苦笑着回答:“调查队去过几次了,但我们不能公布调查情况。都说抽烟不好,他们都抽自己晒的大烟叶子,从十来岁抽到一百多岁;都说喝酒不好,他们都喝酒,喝自己粮食酿造的白酒;他们都吃肥肉,吃自己养的大肥猪肉,别的肉、海鲜都没有。难道我们去宣传,抽烟、喝酒、吃肥肉能活一百岁?”
听到这里,郝万山做出了精辟的分析:“心要静,身要动,就是他们的长寿之道。他们地处偏僻,过着自耕自足的平静生活,对身外的钱财名利,声色犬马不去追求,符合心静原则。他们自幼耕作,一直到老,符合身动的原则,这就是他们的长寿之道。”
可面对工作和社会的沉重压力,人们怎么能够心静呢?郝万山的方法是:静能生慧,用智慧去处理一切事情,而不是用情绪去处理事情,就不会影响健康。动能生阳,阳气通达,代谢流畅,身体就会健康。长寿村的居民虽然可能并不太符合现代的健康标准,但却完全达到了心要静,身要动的要求——自种自食,无论魏晋。
突破,法国婆媳的启示
不过,“心要静,身要动”,虽然只有六个字,但要做到并不简单。身动,尚且知易行难,心静,则知已不易。如今,治疗心身性疾病和抑郁症、焦虑症是郝万山的专长之一,每天来看病的人络绎不绝。如何才能让病人做到心静,郝万山认为,除了要读书学习,提高精神境界和文化素养外,还可从调整病人体质入手,因为中医认为当体质良好的时候,人更容易抵抗心理的波动。
身体归身体,可有些病人心理上如果拴上了死结,要解起来就更加困难。
大约二十多年前,郝万山在法国斯特拉斯堡市上课,一位医生带来一个脚后跟疼的病人,怎么治都治不好。发病经历更是奇怪,她到国外旅游一圈,什么毛病没有,却在回家时离家还有100米的地方,开始疼得走不了路了。
郝万山看这位病人不像是纯粹的身体疾病,便问起她家里都有哪些成员,关系如何,结果这位妇女忍不住哭了。原来,她一家三口和婆婆住在一起,而她非常惧怕见到婆婆,因为婆婆曾说过很多伤害她的话。这个家她怕回,但却不得不回。
“我除了给她开药之外,还给她写了两句话并让翻译译成法文写在下面,第一句是'解铃还须系铃人,心病还须心药医’,第二句是'宽容他人就等于宽容自己’。”郝万山说
。
时间转眼到了2002年,郝万山在法国巴黎讲课,这位妇女闻讯竟然专程去找他。她告诉郝万山,她脚后跟疼已经彻底好了,不过并不完全是吃药好的,吃药只可以减痛于一时。
原来当年,这位妇女曾对着那两句话反复看,但仍无法释怀。婆婆去世了,她收拾婆婆遗物时,脚后跟还是疼。三年前,儿子娶了媳妇,也住在一起。她对媳妇新的思维和行为就是看着不顺眼,有一天她对着媳妇就想说一句话,话到嘴边,突然意识到,这不就是当年婆婆说我的那句话吗?这时,她一下明白了,当年婆婆说她不是坏心,因为此时她说儿媳妇也没有坏心。自此,她心中的那个结终于打开了,从此脚后跟再也没疼过。
“理解这两句话,我整整用了七年时间。”这位妇女说。所以郝万山在治疗心身性疾病的过程中,除了用药物调节身体素质外,也注重病人的心理调节。在他的多场健康讲座里,常常提醒人们,学会换位思考,换个角度看问题,或许就可以柳暗花明,峰回路转,放下许多纠结。
自律,要给病人宣泄的机会
谁都不能否认,医学是进步了,医生的分科分工也更细了,但也带来了一些问题。郝万山讲起了自己接诊过的一位来自日本的病人。这位病人在日本的时候,曾因心慌心跳,多次到心内科找医生,说自己最近总是心慌气短、胸闷憋气。可是经检查,做心电图正常、超声心动正常、冠脉造影也正常。心内科医生就给病人说:“我的任务已经完成了。”病人急了:“可我还心慌怎么办?”“那就不是我的事了。”医生说。
“医生是要看病的!”郝万山感叹道,现代医学分科越来越细,专科医生的比例也越来越大,虽然一方面看是更加专业了,可另一方面,各人只扫门前雪,把病人在科室间踢来踢去,离医生“看病”的本职却越来越远。
给病人一个宣泄的机会,这是郝万山认为医生“看病”需要遵守的准则之一。“病人都有太多的痛苦想从周围得到慰藉,可家人、朋友已经听得太多了,不愿再听。如果医生再不愿意听,找各种理由随意打发病人,那他们还能找谁啊?”
可是,医生要做到这一点,并非易事。在郝万山的诊室里,每天都会涌入各种病人,一开口就说个没完,不少人还会带上一堆之前的检验报告和处方单,一股脑全倒在郝万山的桌上。郝万山也不急,病人说什么就从容地听着,病人给什么单子,都接过来仔细地看一番。
“换个人,早就不耐烦了,肯定会说,你是来看中医还是西医?看中医,还给我一堆西医的单子干嘛?”郝万山身边的一位助理感叹。正因为如此,他的门诊工作量就特别大,但郝万山依然从容不迫地接待一个个病人。
病人的发泄照单全收,医生压力自然就增大了。对于如何保护自己,郝万山认为还是“心要静,身要动”这六个字。宽容他人,不强迫自己,哪怕在睡眠上,也是想睡就睡,不苛求每天睡够多长时间。不刻意锻炼,平时能走路就不坐车。至于饮食上,郝万山更是简单,饮食以素为主,但也不排斥吃肉。早饭、午饭比较丰富,晚饭吃得相对简单,每周保持有一个晚上不吃正餐,以便让胃肠适当休息。
附,郝万山健康感悟:
人们常说“春捂秋冻,百病不生”,这实际是提示在春季和早晨,保温是利于保护和促进阳气展发的,连衣服都要求适当多穿,要春捂早捂,如果你在这个时段喝凉水,用冷水冲澡,这和春季里小苗刚刚出土,突然来了一场霜冻有什么区别?
有“4个快乐”是我们健康的得力助手,这就是:助人为乐、知足常乐、自得其乐、没乐找乐。
真正的医生就是我们体内的自调机能,真正的灵丹妙药就在我们体内,就看你能不能很好地发挥它的作用。如果不是为了工作需要,你一定要过着白天睡觉、夜间疯玩、昼夜颠倒的生活,肯定对你的自调机能要造成很大的损耗,这显然不利于健康。
在自然界,如果一棵植物违逆自然规律,一定要冬天发芽生长,等待它的就是死亡。
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风顺,不管我们在生活和工作中遇到什么样的艰难困苦,都要保持淡定的心态,理智面对,用智慧去化解和克服一切,把一切困苦看成是对我们心智的考验,对我们身心的历练,让我们生命中每天留下的都是一条条宽宽亮亮的光明记录,而不是一条条窄窄黑黑的苦难痕迹。
一、以《黄帝内经》之理,解《伤寒论》之难
裴老强调:《伤寒论》篇章中的方证,为何用此方此法?其理应在《黄帝内经》中求之:
★
桂枝汤的服药法:裴老认为“啜热粥,温覆取汗”可能很多医生都会交代病者,但在“服不汗,半日许令三服尽;其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时观之”却未必会有交代。
《内经·卫气行》“岁有十二月,日有十二辰…卫气之行,一日一夜五十周于身;昼日行于阳二十五周,夜行于阴二十五周”。以此可知一日一夜二十四小时十二个时辰,日为六个时辰,夜为六个时辰,半日即三个时辰。
“此半日许令三服”,半日是今之六个小时,三服即两个钟一个时辰一服。“周时观之”,即二十四小时仔细观察服药后的发汗状况。而其太阳篇众多方后注大部分均注明“将息如前法”;桂枝汤为首方,此“将息如前法”即指桂枝的相关服用方法。
因此,汗法治外感病应两个小时服一次药,汗出中病即止。一切外感病均应遵循此方法服药!
★
抵当汤:“阳明证,其人喜忘者,必有蓄血,所以然者,本久有瘀血,故令喜忘,用抵当汤。”其理可寻根《灵枢·大惑论》曰:“上气不退,下气有余,肠胃实而心肺虚。虚则营卫留于下,久之不以为上,故善忘也。卫气不待入于阴常留于阳。留于阳则阳气满,阳气满则阳盛,不得入于阴则阴气虚,故不瞑矣。”
依此等条文,可知在临床上抵当汤能用于治疗痰、瘀、湿、热等所导致的善忘证、脑梗、老年性痴呆等病,且经常与温胆汤合用!
★
小青龙汤:小青龙汤止咳喘,是因水寒射肺,内停水饮而出现的咳喘。有人就提问:老师您说《素问·咳论》讲“其寒饮,饮食入胃,从肺脉上至于肺则肺寒,肺寒则外内合邪,因而咳之,则为肺咳”。难道肺和胃有瘘道吗?
裴老回答:病是依《灵枢·经脉》之经脉循行来解释,“肺于手太阴之脉,起于中焦,下络大肠,还循胃口,上隔属肺”。诸多的例子证实,包括《伤寒论》之序讲的很清楚,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等。东汉张仲景年代用的是竹板刻字,无法将用药之理尽详于《伤寒论》之篇章中,我们后人就应与《黄帝内经》等前贤所著述之书对照看,方可清晰明辨之!
二、结合《金匮要略》以诠其意
裴老提倡《伤寒》、《金匮》一起读,《伤寒》的问题可在《金匮》中找答案。相关例子很多,但因时间关系,举例很少。
三、理解仲景方药的功用,参用《神农本草经》
裴老言到:现今很多中医用药,只依现代中药学所言及的功用,却没想到《伤寒论》用药是根据《神农本草经》、《汤液》的药理而用药处方的!所以要研究《神农本草经》的药用、功效,方能领悟仲景用药真意!裴老举例讲桂枝、大黄。
★ 桂枝:桂枝不仅调和营卫、发汗解肌,而《神农本草经》还言及补中益气、利关节,如桂枝附子汤用于风寒湿痹、关节不利之疼痛。
★
大黄:现今中医师乃至老百姓都知道,大黄是通便泻下的。但在张仲景的书中,诸多方用大黄并不是泻下的;如大黄甘遂汤、大黄蜇虫丸等方,均用于活血化瘀,非仅仅用其泻下之力。
而《神农本草经》言,大黄味苦寒,主下瘀血、血闭、寒热,破癥瘕积聚,留饮宿食,荡涤肠胃,推陈致新等;其先言及是活血、下瘀血,并非泻下为其主用。
四、师仲景之法,不泥其方
仲景用方,抓主证,或一方,或合方,要根据体征不同而加减灵活变通。如桂麻各半汤、桂二痳一汤、桂二越一方,所以后世医家学用此法,创立了柴平汤、柴苓汤等。
五、背熟原文,为临床用
裴老讲到,所有的自然科学都有很多须熟背之处:如方程式、化学元素表等,这些是最基本要掌握的。他老人家带学生,均要求背诵《伤寒杂病论》原文,背的越熟越好,背的越熟临床就用得越熟练越准确!
六、抓主证,抓病机
治病一定要抓住主证,紧扣病机。例:桂枝汤本为太阳中风主方,而《金匮》亦用之于妊娠恶阻,这是因为抓住了“不食上逆呕吐”这一主证,因冲脉之气上逆犯胃则不能食,胃气上逆尚可见呕吐。
裴老又举了自己的临床医案,曾经用三仁汤加减治疗一瘫痪病人:一男患者年轻体壮,大热天夜卧凉地,早起高热,身体动不得。西医退不了热,查不出病因。裴老见其用担架抬来又高热,查脉观舌一派湿热,于是仅用三仁汤加减,带回三付药让其试一试。裴老是一周上一次门诊,七天后裴老坐诊时,此患者已是自行走来,说是吃了裴教授的药热就退了又能行走了。裴老自己都不敢相信,此三仁汤,一不是治瘫痪,二不是退热的方,只是抓住了病机,竟有如此神效。
裴老又举一例自己治疗痛风的经验,亦是抓病机。痛风证:痛是瘀,红是热,肿是湿,多犯下肢是为湿热下注,二妙散加桃红!亦用朱丹溪痛风方,见主证病机而用其方。亦用加味苍白散为主方治痛风效佳:苍术15g、羌活15g、独活15g、生地12g、知母12g、赤芍15g、牛膝12g、木通6g、木瓜10g、防己10g、槟榔6g、银翘6g、黄柏15g、白术15g、甘草5g。湿热重者,亦用薏苡竹叶散加白茅根,并用此方加减治疗湿热郁于肌表的皮疹、寻麻疹等皮肤过敏问题。当年吴鞠通不会想到这个房子还能治西医的过敏症,我们亦是抓紧病机而用此方。
七、以药测证
裴老讲,在《伤寒论》的个别条文中,寒热并非单指寒热,有作“邪”字解。同一人,同一时间,不会在同一个脏腑出现二种以上的邪气。也就是说这一刻,这个人的胃中不会同时寒,同时又有热。
他举例:半夏泻心汤、甘草泻心汤、生姜泻心汤,主方均调胃。以药测证:我们知道苓连清热,清的是胃热;干姜温里,温的是脾寒。只有拿药之寒热并用之方,用以测寒热错杂之证。
八、前后条文互参,互文见义
裴老在这一段举例均以原文背诵,未能记下。但其意很清楚,在我们熟背原文的前提下,前后条文参考,以理解仲景原意,提高临床水平。
九、以方类证,归纳分析
用不同的方治疗一类证型的病。如瘀血:其会令人发热、发狂、善忘之不同证,那我们选用桃核承气汤、抵挡汤等不同。如痞证:一个心下痞,因证之轻重,就设立了半夏泻心汤、生姜泻心汤、甘草泻心汤、附子泻心汤。
裴老亦讲到单味药,在不同方中其意不同;如桂枝在太阳外感证中用之以解肌调和营卫,在内在里之证用之则和里调和阴阳。如麻黄在麻杏石甘汤中,麻黄是帮石膏宣肺中热的;而大青龙汤是外有风寒内有热,故麻黄散外寒而石膏清里热,并怕寒伤胃而加姜枣以护胃。
裴老强调当熟用中医十问歌,用好舌脉诊,诊断要仔细,整体归纳分析后准确选方。
十、以证类方,加强辨证
六经辩证,何经何证,均要勤于总结类方,善于归类;如麻黄类、桂枝类、承气类、泻心类、理中类等等。裴老并在此节讲到,要善用西医检验的手段,做到洋为中用!
十一、对误治之情要活看
读书不可死于句下,不要拘泥于篇章中发汗后、吐后、下后用某某方,这些误治后而出现的状况,在没有误治,即使无汗、吐、下法而产生同样的临床状况时当照用。
裴老举例:“栀子豉汤,发汗吐下后,虚烦不得眠,若剧者,必反复颠倒,心中懊恼,栀子豆汤主之”。若是无形邪热聚以胁下而出现的心中懊恼,照样可用。
十二、注意条文前后排列顺序,纵观全书
《伤寒论》的条文是精心排列的,不可断章取义。裴老讲到《伤寒论》六经传变到逐条条文均是有序而论的:先讲虚而后实、先讲气而后血、先讲寒而后热、先讲水而后火。从桂枝汤、桂麻各半汤、小柴胡汤、桃核承气汤等,可纵观为卫、气、营、血逐一论之,后世卫气营血辨证证亦是依此而逐渐形成了一种辨证体系!
十三、研究方后注文,以解仲景原意
裴老强调,方后之注很重要。方后注中明确指出经方有加减,要掌握其法,随法加减;讲到药量有按强人、羸人之不同用之;讲到忌口:12条中禁生冷、粘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这些服药的法度均是必需掌握的。
如丸剂抵挡丸“以水一升煮一丸,取七合服之”,这是交代不要你直接温水服,是用水煮后饮用。
“啐时,当下血,若不下者,更服”。这就是说,一天后同一时辰,会下血,不下再服。
十四、于无字中求之
裴老讲到抓主证,观舌摸脉要细致,应在条文中领悟相关可引申的深意。裴老讲其经验,如“水气上冲”,应理解为上冲到哪里,哪里就会有问题:冲到头脑,苓桂术甘汤;冲上心,即水气凌心,多见于胸痹冠心病,五苓散加红花、丹参;冲入肺即咳等。我们要在无明文讲到的地方,去推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