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间情识是造苦根源(鼎然)
越喜欢学习世间知识的人情识越浓,缘由是世间知识是情识生存的温床。所谓世间知识,皆由自我认知不离自我情感,是由贪着自我认知乃至痴迷外相共同缔造的具有依附性的“人类文明”。世间知识不外乎三种:充满世间情调的知识;谋求世间利益的知识;膨胀自我欲望的知识。作为一个修出世间法的人不应该粘连能够发生世间情识的知识应当远离而莫要接近。
情识是人类之苦,情识是人类不可跨越的地狱,所谓人类就是没有经过禅定修炼的世俗人。人之所以苦,是来自对自己情识无法得到承载性的平衡所致。只要你动情,只要你动真感情,你所得到的就一定是最终的恍惚和绝望。
痴迷於世间知识以及亲近世间知识的人都不可避免地遭遇最终的迷茫与愚蠢。只因世间知识乃至世间知识的人充满了欲望阶级,充斥着情欲的洗礼和贪婪苟且的粘连。世间知识越丰富的人越流氓,世间知识阶梯越高的人越愚蠢,世间知识面越广的人越狡诈。因为他们善于用世间知识来伪装自己去诱惑那些内心充满求知欲的人前来送死。
世人喜欢简单直接易懂能够让自己受益的知识,却忽略了自己的认知高度和自我分辨能力,更忘却了自己是否拥有清晰的思维研判能力和是否认识自己了解自己深层的心智功能。而这些人总是带着自我情识乃至被自己的情识所支配,进入他们喜欢的世间知识以及喜欢的世间知识的人里面酝酿更大的苦。而一时的快乐与满足总会缔造出永久的无奈和彷徨。
世间知识的惑乱性是有目共睹的,缔造世间知识的人更是情识最完美的创造者。他们用他们浓烈的情识写出、说出、讲出,传出杂七杂八的世间知识来诱导更多求知欲强烈的人痴迷其中。
依靠别人分配给你的人生苟且活着又有啥意思?
情识是人世间最苦的爱,导致情识发生的缘起就是贪欲生起的那一瞬间而不能理性收摄,依此贪欲生起的开始便诱发很多世间知识的泛滥,从而在世间知识的怂恿下又开始了世人缔造再次苦痛的无限安慰。
世间知识仅仅是让你的贪欲能够在这个世界有个暂时安立的场所。然而无常迅速,给你留下的是最终的空。
没有抵御得了世间诱惑的能力,就不要愚蠢地去接近诱惑;没有收摄得了世间知识的承载功能,就不要幼稚地痴迷其中;没有把握平衡世间情欲的智慧,就不要稚嫩地投入其中。
世间知识本身没有对错善恶好坏,在于使用者是否在使用中不受其制约和粘连而定。世间情识并非如我们所说那样的苦,关键取决于使用世间情识的人是否有一定禅定能力去作用它而不落谢。你若没有这样的功能或能力却非要博学多识,你充其量只是被制造世间知识的人用来再次分配的另类替他们传播的书籍罢了。
总之,远离世间一切言论知识乃至言论者知识者,当亲近对自心清透的研判和安于自心寂静的能力。不要痴迷外相性具有世间情识苦根的知识和知识者。
能说会道的人是情识最浓烈的传播者,比如那些所谓的成功学讲师、心理学讲师、宗教徒、玄学者,传统文化者(儒释道)等等世间知识者。哪个不是激情满满踌躇满志?其背后的贪婪和狡诈岂是世俗人所能看清!
远离善于言说者,当亲近善于真实义者。真实义从证悟处得,善言说者从贪欲处生。言说者集生死,善于义者智慧生。
你可以学习世间知识甚至可以去亲近世间知识者,但你学习的背后和亲近的背后是通往贪欲之生死情识的世界?还是通往本性清澈无相的出世世界?必定任何人的行为背后都有一个可值得安住的地方,这个安住地方是情识的家呢?还是出世间智慧之家?猴子有猴子的想法,树有树的想法。
能够一眼看穿世间知识是缔造苦根的人,就一定不会痴迷在世间求知欲的情识地狱里。这就像苍蝇有苍蝇的欢快世间,而蝴蝶也有蝴蝶的安乐去处。
最后值得为那些真正修出世间法的人奉献一段话:
生命存在的真正价值在哪里?不失善,但又不媚善。不从恶,但又不养恶。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