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建庄编著《成语河南》之诸子百家韩非子篇
戚建庄编著《成语河南》之诸子百家韩非子篇
韩非子
韩非(约公元前280--前233年),战国末期著名思想家、法家代表人物。尊称韩非子或韩子。韩王(战国末期韩国君主)之子,(今河南新郑人)荀子的学生。曾备受秦王嬴政赏识,但遭到李斯等人的嫉妒,最终被下狱毒死。他被誉为得老子思想精髓最多的二人之一(另一人为庄周)。著有《韩非子》一书,共五十五篇,十万余字。在先秦诸子散文中独树一帜,呈现韩非极为重视唯物主义与效益主义思想,积极倡导君主专制主义理论,目的是为专制君主提供富国强兵的霸道思想。
郑人买履
郑人买履 既是成语,又是我国著名的寓言故事。履,即鞋。主要用来讽刺那些只相信教条而不顾客观实际的人。
出自《韩非子》一书,它是先秦法家集大成者韩非的著作。这本书中记载了大量脍炙人口的寓言故事,如:“自相矛盾”“守株待兔”“滥竽充数”“老马识途”等,蕴含着深镌的哲理,不仅有较高的文学价值,而且能给人们以智慧的哲理。
“郑人买履”的故事是这样的:有个郑国人想买双鞋子,自己先把脚量了量,记下了尺寸。临到他跑到市场上买鞋时,发觉记下的尺寸忘在家里了。于是又赶回去取。等他再来到市场,鞋店已经关门,只好空手回去。人家问他:“你何不直接用脚试试?”他答道:“我宁可相信量脚的尺寸,不愿相信自己的脚。”“郑人买履”是典型的本本主义和形而上学的做法,犯了这种错误,就会导致生活和工作的失败。因此,它给人的启示是:想问题、办事情一定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哲学观点,要求我们办事情或制定工作方针,不能只惟书惟上,一定要因地制宜、审时度势,根据变化发展的情况而发展变化,使我们的主观意识符合发展变化的实际,尽量避免主观主义和教条主义。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生活和工作中,遵循事物发展的规律,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与人和睦相处,参与市场竞争,获取无限的乐趣和人生的成功。从这个意义来说,“郑人买履”这一成语典故,虽然产生于几千年前的战国时期,令人听后啼笑皆非,但是它生发出来的深刻的哲理,却永远放射着灼人的光辉。
韩非是战国时期韩国人,他虽然出身在门第显赫的韩王家族,但一生却没有做过官,原因是他有口吃的毛病,不善说会道,所以他即便多次向韩王进献变法图强的建议,也不能被韩王采纳和重用,一生郁郁不得志。然而,韩非却是个才华横溢和有明确政治主张的人,他见那些王侯贵族不重用自己,就发奋著书立说。他有10万多字的文章传世,这在当时没有纸张的情况下,已经是很不容易的事了。韩非的文章被后人整理成册,书名《韩非子》。韩非是我国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他在总结批判前期法家理论的基础上,成为古代法家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和封建法治理论的奠基人。他提出的法、术、势三种理论观点,一直是封建统治者治国平天下的理论依据。
例句:
1﹑你这种郑人买履的方式,是十足的教条主义,对工作有害无益。
2﹑我们应从郑人买履的寓言故事中,明白主观主义的危害性,凡是从实际出发,灵活机动才行。
自相矛盾
自相矛盾 矛进攻敌人的刺击武器;盾:保护自己的盾牌。比喻自己说话做事前后抵触。
出自《韩非子·难一》:“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在战国时期,楚国有个卖矛和盾的人,他先夸耀自己的盾很坚硬,说:“无论用什么东西都无法破坏它!”然后,他又夸耀自己的矛很锐利,说:“无论什么东西都能被它破坏!”,市场上的人质问他:“如果用你的矛去刺你的盾,它们将怎么样?”,那个人无法回答。众人嘲笑他。无法被刺穿的盾牌和能刺破所有盾的长矛,是不可能共同存在的。世上不可能共同存在牢不可破的盾和无坚不摧的矛,这个楚国人片面地夸大了矛与盾的作用,结果出现无法自圆其说的局面。比喻说话做事前后抵触,不能自圆其说。我们做事说话皆应三思而后行。
例句:
1﹑他的讲话水平不高,经常出现自相矛盾的事情,让人不可信。
2﹑你再查以下有关资料,把事情搞准,别自相矛盾,让人笑话。
滥竽充数
滥竽充数 滥:失实的,假的。不会吹竽的人混在吹竽的队伍里充数。比喻无本领的冒充有本领,次货冒充好货。
出自《韩非子·内储说上》:“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廪食以数百人。宣王死,湣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
战国时期,齐国的国君齐宣王喜欢音乐,尤其喜欢听吹竽,手下有300个善于吹竽的乐师。齐宣王喜欢热闹,爱摆排场,总想在人前显示做国君的威严,所以每次听吹竽的时候,总是叫这300个人在一起合奏给他听。有个名叫南郭的处士听说了齐宣王喜欢听合奏,觉得有机可乘,是个赚钱的好机会,就跑到齐宣王那里去,吹嘘自己说:“大王啊,听过我吹竽的人没有不被感动的,就是鸟兽听了也会翩翩起舞,花草听了也会合着节拍摆动,我愿把我的绝技献给大王。”齐宣王听得高兴,很爽快地收下了他,把他也编进那支300人的吹竽队中。从这以后,南郭处士就随那300人一块儿合奏给齐宣王听,和大家一样享受着优厚的待遇,心里极为得意。其实南郭处士他压根儿就不会吹竽。每逢演奏的时候,南郭处士就捧着竽混在队伍中,人家摇晃身体,他也摇晃身体,人家摆头,他也摆头,脸上装出一副动情忘我的样子,看上去比别人吹奏得更投入。南郭处士就这样靠着蒙骗混过了一天又一天,不劳而获地白拿着丰厚的薪水。但是好景不长,过了几年,爱听竽合奏的齐宣王死了,他的儿子齐愍王继承了王位。齐愍王也爱听吹竽,但他喜欢听独奏。于是齐愍王发布了一道命令,要这300个人轮流来吹竽给他欣赏。南郭处士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惶惶不可终日。他想来想去,觉得这次再也混不过去了,只好连夜收拾行李逃走了。
这个寓言比喻没有真才实学的人混在行家里面充数,或是用不好的东西混在好东西里充数。南郭先生也成了滥竽充数者的代名词。从此,我们应该懂得:只有勤学苦练,才能使自己具有真才实学,担当起重任。
例句:
1﹑没有真才实学,滥竽充数,最终是会被淘汰的。
2﹑不用听他的,他滥竽充数,不懂装懂。
战战栗栗 日慎一日
战战栗栗 战战:戒惧的样子;栗栗:哆嗦,发抖。因戒惧而小心谨慎的样子。
日慎一日 慎:谨慎。一天比一天谨慎。形容做事十分小心。
这两个成语出自《韩非子·初见秦第一》:“战战栗栗,日慎一日。”
例句:
1、钟繇的两个儿子钟毓、钟会少年时就有名气,魏文帝听说后就下令接见。文帝见钟毓脸上有汗问为什么?钟毓回答:“战战惶惶,汗出如浆。‘文帝问钟会为什么不出汗,钟会回答道:”战战栗栗,汗不敢出。文帝深为喜爱 。
2、汉.王符《潜夫论.慎微》:“是故君子战战慄慄,日慎一日,克己三省,不见是图。”
3、《后汉书.光武纪上》:“惟诸将业远功大,诚欲传于无穷,宜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战战栗栗,日慎一日。”
4、唐.魏征《论治道疏》:“孔子曰:‘鱼失水而死,水失鱼,则犹为水也。’故尧战战慄慄,日慎一日,安可不深思之乎?”
5、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战战栗栗,汗不敢出。”
蚕食鲸吞
蚕食鲸吞 象蚕吃桑叶那样一步步侵占,象鲸吞食那样一下子吞并。比喻用各种方式侵占吞并别国的领土。
出自《韩非子·存韩第二》:“赵氏破胆,荆人狐疑,必有忠计。荆人不动,魏不足患也。则诸侯可蚕食而尽,赵氏可得与敌矣。愿陛下幸察愚臣之计无忽。”
赵氏吓破了胆,荆人像狐狸一样多疑,一定有保守的计策。荆人不动,魏国不值得我们忧患,而诸侯可以蚕食到完,赵氏可以从敌人那里得到.希望陛下认真考虑我的计策,不要忽视。
例句:
1、清·彭养鸥《黑籍冤魂》第二回:“在乾隆时代,英吉利灭东印度,据孟加刺,渐肆其蚕食鲸吞手段,兼并那东、中、南三印度之地。”
2、帝国主义蚕食鲸吞地瓜分中国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3、纳粹德国在二战中蚕食鲸吞了大片欧洲国家的土地。
4、鸦片战争时期帝国主义瓜分中国,如同蚕食鲸吞一般。
深不可测
深不可测 深得无法测量。比喻对事物的情况捉摸不透。深不可测有时也用变幻莫测来代替,用以指事物变化迅速,捉摸不定,变化多端,难以揣测。
出自《韩非子·主道第五》:“大不可量,深不可测,同合刑名,审验法式,擅为者诛,国乃无贼。”
君主的决策要显得大不可量,深不可测,严格要求臣下的言行一致,擅自行动就要严惩,这样国家就没有奸贼了。
例句:
1、《淮南子·主术》:“天道玄默,无容无则,大不可极,深不可测。”
2、三国·魏·卞兰《赞述太子赋》:“闻之于古,见之于今,深不可测,高不可寻。”
3、明·袁宏道《吼山》:“山下石骨为匠者搜去,积水为潭,望之洞黑如墨汁,深不可测。”
4、鲁迅《阿长与〈山海经〉》:“从此对于她就有了特别的敬意,似乎实在深不可测;夜间的伸开手脚,占领全床,那当然是情有可原的了,倒应该我退让。”
负薪救火
负薪救火 背着柴草去救火。比喻用错误的方法去消除灾祸,结果使灾祸反而扩大。
出自《韩非子·有度第六》:“其国乱弱矣,又皆释国法而私其外,则是负薪而救火也,乱弱甚矣。”
这些国家本已经混乱衰弱了,他们的群臣又都丢掉国法而营私舞弊,这好比背着干柴去救火,国家会更加混乱和衰弱。
战国时,魏国总是受到秦国的军事骚扰,并连连战败。几年下来,兵士阵亡无数,城池不断丢失,魏王因此寝食难安。大将段干子为了苟安,便向魏王建议把南阳割给秦国,请求休战议和。魏王本来对秦军的进攻十分恐惧,一心以为割让土地就可以求得太平,便打算割地议和。苏秦的弟弟苏代,一贯主张“合纵抗秦”,得知魏国割地求合的事后,就对魏王说:“秦国贪得无厌,你这样用领土、主权,想换取和平,是办不到的,只要你国土还在,就无法满足秦国的欲望。现在这种求和方法,好比是抱着柴草去救火,柴草一把一把地投入火中,火怎么能扑灭呢?柴草一天不烧完,火是一天不会熄灭的。”尽管苏代讲得头头是道,但是胆小的魏王只顾眼前的太平,还是依大臣们的意见,一味屈膝求和,把魏国大片土地割让给秦国。后来秦军又大举进攻魏国,包围了国都大梁,掘开黄河大堤让洪水淹没了大梁城,魏国终于被秦国灭掉了。
例句:
1、司马迁《史记·魏世家》:“譬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2、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十三回:“若听诸葛亮之言,妄动甲兵,此所谓负薪救火也。”
守株待兔
守株待兔 株:露出地面的树根。比喻希图不经过努力而得到成功的侥幸心理。也比喻死守狭隘经验,不知变通。
出自《韩非子·五蠹》:宋国有个农民,他的田地中有一截树桩。一天,一只跑得飞快的野兔撞在了树桩上,扭断了脖子死了。于是,农民便放下他的农具日日夜夜守在树桩子旁边,希望能再得到一只兔子。然而野兔是不可能再次得到了,而他自己也被宋国人耻笑。而今居然想用过去的治国方略来治理当今的百姓,这都是在犯守株待兔一样的错误呀!不能死守狭隘经验、墨守成规。
这句成语告诉我们:不知变通,死守教条的狭隘的个人经验的思想方法是不可取的,不靠自己勤勤恳恳的劳动,而想靠碰好运过日子,是不会有好结果的。不要对任何侥幸的事情抱有幻想,不投机取巧,应主动努力,积极做事,才能有收获。
例句:
1、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九十四:“吾料兄必定出身报国,岂是守株待兔之辈”。
2、只想守株待兔,不愿勤恳奋斗,是不会有好结果的。
买椟还珠
买椟还珠 指买来装珍珠的木匣退还了珍珠;比喻取舍不当,次要的东西比主要的还要好。
出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为木兰之椟,薰以桂椒,缀以珠玉,饰以玫瑰,辑以羽翠。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此可谓善卖椟矣,未可谓善鬻珠也。今世之谈也,皆道辩说文辞之言,人主览其文而忘有用。后人由此提炼出买椟还珠的成语。成语原指买来装珍珠的木匣退还了珍珠;比喻取舍不当,次要的东西比主要的还要好 。
春秋战国时期,楚国有一个卖珠宝的商人,经常来往于楚国与郑国之间,做些珠宝生意。有一天,他准备了一些珠宝,打算拿到郑国卖。为了招揽顾客,卖上好价钱,选了一些上等的木材,找工匠做成一个个精致新颖的木盒子,并且请技艺高超的雕刻师在盒子的外面刻上各种各样美丽的花纹。同时,他选用不同名贵的香料,把做好的盒子薰得香气迷人。盒子完工之后,看上去金光闪闪,闻上去芬芳迷人,真是不可多得的艺术品。这个珠宝商人小心翼翼地把珠宝放进特意做好的盒子里,带着这些珠宝,动身去了郑国。有个郑国人拿起盒子,仔细端详了一番,经过一番讨价还价后,把钱交给了珠宝商,就带着盒子走了。可是他刚走了没几步,却又折回来了,小心翼翼地打开盒子,取出里面的珠宝递给珠宝商说:“刚才走得匆忙,竟然没发现盒子里有颗珠宝。这肯定是先生您放到里面去的,我是专程来归还珠宝的。”
郑国人还了珠宝便高兴地离开了,嘴里还小声地嘀咕着:“这木匣太漂亮了,这可是让我赚到了。”珠宝商拿着郑国人还回来的珠宝,惊讶得合不拢嘴。
我们从中吸取的教训是:做事情必须主次分明,不能像买椟还珠的人那样,只注重事物的外表,看不清事物的本质。只有看清事物的本质,分清主次,才能取舍得当。
例句:
1、宋·程颐《与方元宷手帖》:“今之治经者亦众矣,然而买椟还珠之弊,人人皆是 。”
2、元·张养浩《云庄类稿·读诗有感自和诗之一》:”久知好瑟吹竽拙,每笑还珠买椟非 。“
3、清·裘廷梁《论白话为维新之本》:“不善读书者,昧菁英而矜糟粕。买椟还珠,虽多奚益?改用白话,决无此病 。”
法不阿贵
法不阿贵 法:法律;阿:偏袒。法律即使是对高贵的人,有权势的人也不徇情。形容执法公正,法律面前人人平 等。
出自《韩非子·有度第六》:“法不阿贵,绳不绕曲。法之所加,智者弗能辞,勇者弗敢争,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
法律不偏袒地位高的人,准绳不迁就弯的东西,适用法律时,有智慧的人不能辩解,有勇力的人不能抗争,惩罚罪过不避开大臣,奖赏好事,不遗漏普通民众。
由此可以看到:法体现的是“一以贯之”的公平性、权威性。公正的司法更能让普通人看到社会的正义和希望。把法治作为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让法治成为共同价值和信念,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一视同仁。
例句:
1、法不阿贵。无论地位多高,只要犯法,都要受到法律的惩罚。
2、建立法治社会,需要秉承法不阿贵的传统。
唯唯诺诺
唯唯诺诺 唯、诺,应答之声。唯,指地位或者辈分低的人对地位高或者辈分高的人的应答;诺,指地位或者辈分高的人对下级或者小辈分的应答。形容自己没有主意,一味附和、恭顺听从的样子。或形容一个人的屈于权贵,侍奉权贵的小人样子。
出自《韩非子·八奸第九》:“此人主未命而唯唯,未使而诺诺,先意承旨,观貌察色以先主心者也。”这些人,君主没下令就应承,没支使就应承,事先领会君主的意图,察颜观色来预先摸到君主的心意。这些人都是一致行动、一个腔调,统一口径和行动来改变君主心意的人。
例句:
1、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二:“他思念父母面上,一体同气,听其教诲,唯唯诺诺,并不违拗。”
2、总是以唯唯诺诺的姿态对待上级,没有气节,让人瞧不起,什么事也办不成。
靡靡之音
靡靡之音 靡靡:柔弱,萎靡不振。使人萎靡不振的音乐。指颓废淫荡、低级趣味的乐曲。
出自《韩非子·十过第十》:“此师延之所作,与纣为靡靡之乐也。”
传说殷末乐师延为纣王作曲,纣王听而倦。武王伐纣时,乐师延抢琴东走,投濮水而死。自此,水中常有音乐声靡靡传出。
公元前534年,卫国灵公应邀去参加晋国虒祁宫庆典。朝辞帝丘,暮宿濮上,夜半入眠,朦胧之中忽有琴鼓丝竹之音,时隐时现,微妙悦耳。问及左右,都说听不见。便召来乐师涓。涓道:“先时,纣王命师延作靡靡之音,师延不肯,帝辛欲杀之,无奈而谱曲。纣王喜声色,朝歌暮舞,通宵达旦,隧失天下,师延乘舟濮水而下,至此投水而死,故有神曲出水,震惊世人也。”涓本想以此说服灵公禁声色,灵公却不介其意,越听越迷。至晋国后,灵公见虒祁宫如此富丽堂皇,诸侯济济无不称道。待酒酣将醉时,便唤涓曰:“过濮水所获妙曲,速援琴以助雅兴。”涓不肯,后迫于灵公之威,不得不弹。未等弹完,师旷厉声制止道:“此为亡国之音,不可听。夜有鬼神之声,世间必有冤情。”灵公亦不听劝阻,随使歌伎伴乐起舞。
例句:
1、北齐·魏收《魏书·乐志》:“三代之衰,邪音间起,则有烂漫靡靡之乐兴焉。”
2、《史记·殷本纪》:“于是使师涓作新淫声,北里之舞,靡靡之乐。”闻一多《时代的歌手》:“从此以后,以管弦的情绪代替了鼓的情绪,结果都是靡靡之乐”。
危如累卵
危如累卵 比喻形势非常危险,如同堆起来的蛋,随时都有塌下打碎的可能。
出自《韩非子·十过第十》:“故曹小国也,而迫于晋、楚之间,其君之危犹累卵也,而以无礼莅之,此所以绝。”
所以曹国是个小国,在晋国和楚国之间,他的君王出的危险境地,就好像堆起来的蛋随时都有塌下打碎的可能,还对人无礼,不听谋臣的谏言,这是自绝于世的作为。
春秋时期,晋灵公为了享乐,下令修建一座九层高台,引起了人民的强烈不满。一些大臣也劝晋灵公,不要干这种劳民伤财的事。可是晋灵公执意不听,还说:“谁再来提意见,就杀谁。”有个大臣叫荀息,求见晋灵公表演一个小戏,拿出十二颗棋子一颗一颗地先平摆在地上,然后又拿出九个鸡蛋,一个一个地放上去。他先在棋子上面摆了五个,第二层再摆三个,第三层摆一个。晋灵公看着摆在堆尖上那个勉强搁住的鸡蛋,紧张得直叫“太危险啦!太危险啦!”荀息这时意味深长地说:“这不算危险,还有比这更危险的事呢。您修建的九层高台,刚动工三年就闹得民不聊生,国库空虚,如果遭到外来侵略,咱们国家不就像这累起的鸡蛋一样危险吗?”晋灵公明白了这个道理,就下令停止筑台。《史记·范睢蔡泽列传》:"秦王之国,危于累卵,得臣则安。"
例句:
1、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六十三回:大名危如累卵,破在旦夕。
2、暴君统治下的国家,一步步陷入了危如累卵的境地。
国富兵强
国富兵强 国家富裕,军队强盛。
出自《韩非子·孤愤第十一》:“夫越虽国富兵强,中国之主皆知无益于己也,曰:非吾所得制也。”
越国虽然国富兵强,中原各国的君主都知道对自己没有什么好处。说:“不是我们所能控制的。”
但国富兵强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历史有时会演绎出悲壮的故事:
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屈原,早年受楚怀王信任,任左徒、三闾大夫,兼管内政外交大事。他认识到和中原国家相比,落后的楚国政治体制积累了太多的弊端。如果想要生存,改革迫在眉睫。为实现振兴楚国的大业,对内积极辅佐怀王变法图强,对外坚决主张联齐抗秦,使楚国一度出现了国富兵强的局面。
屈原的变法归结为六条:第一,奖励耕战以加强军事战略装备;奖励农耕以增加赋税,富国富民。第二,举贤能,唯才是举。第三,反壅蔽,即破除君臣、于老百姓之间的沟通障碍,要让楚王下达的命令准确即时的传达府衙和广大百姓;而臣民的意见也可以高速的直达天庭。第四,禁朋党,以律法的形式加以约束杜绝。第五,命赏罚,注重严格的律条来约束将士的功过。第六,移风易俗。
屈原的改革因遭贵族排挤毁谤,他被先后流放至汉北和沅湘流域。秦将白起攻破楚都郢(今湖北江陵)后,屈原自沉于汨罗江,以身殉国。
例句:
1、《淮南子.兵略训》:“地广民众,主贤将忠,国富兵强,约束信,号令明,两军相当,鼓錞相望,未至兵交接刃,而敌人奔亡,此用兵之次也。”
2、《晋书.杜预传》:“陛下圣明神武,朝野清晏,国富兵强,号令如一。”
3、《东周列国志》二○回:“齐用管仲、宁戚,国富兵强。”
4、《晋书·杜预传》:“陛下圣明神武,朝野清晏,国富兵强,号令如一。”
图为作者戚建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