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读经典之花絮—2017年暑期读书成长实践(6)
如果认为阅读《红楼梦》,主要记忆美的诗词和句子,是有点落后的。
如果认为阅读《红楼梦》,与应试考试有距离,也是有点不深刻的。
从文本对象中发现问题,归纳总结、分析,找出规律,这难道不是科学的态度和思维吗?
人物刻画、素材铺排,难道不正是今后语文考试中比重越来越大的阅读与写作所需要的吗?
启发思考,辩证看待问题,难道不正是人文素养所急需的吗?
“但行处鸟惊庭树,将到时影度回廊”,静谧幽深的庭院图景尽在“惊”与“度”,“鸟”与“影”蝶舞其间,故事呼之欲出。
又“仙袂乍飘兮,闻麝兰之馥郁。荷衣欲动兮,听环佩铿锵。”真真诗藏赋里,赋含诗意。
但若以为我们阅读《红楼梦》,仅仅学习美的词、句和诗,显然是大大的不妥。
我们从中学习演绎推理:
因为,脂粉钗环乃女性日常用品,
又因为,宝玉之母,之姐妹皆为女性,天下之人,无一能与女性脱得了干系,
所以,宝玉抓周选择脂粉钗环与今后成为酒色之徒并无必然的因果关系。
我们从中学习论辩的破与立:
“无才可去补苍天,枉入红尘若许年。
此系身前身后事,倩谁记去作奇传。”
空空道人认为,第一无朝代年纪可考,第二无大贤大忠理朝治风。断是不肯拿去做奇传。
石兄不紧不慢笑答:无年代实不足挂齿;至于无大贤大忠嘛,首先,如今贫者日为衣食所累,富者又怀不足之心,纵一时稍闲,又有贪淫恋色好货寻愁之事,哪有功夫看理治之书!——此乃破。
其次,我这段故事,不但也有歪诗熟词,且不为哄人之耳目而失其真,又未落入满纸才人淑女的旧稿俗套,即可供人醉余饱卧把玩一回,又省却口舌是非之害。——此乃立。
我们从中学习曹公的文章铺排与素材编织:
十二金钗之一的秦可卿为什么会生病呢?
孩子们看似无厘头的问题,实则深有道理。要孩子们查阅秦氏出场的所有片段,再进行归纳,大致可分为两类:
(列为看官请注意,这里又涉及归纳推理哦,从研究对象、研究材料、事实中发现问题,找出规律,不类比,不模仿,不山寨,直接按自己发现的规律去做,这难道不是科学的态度和思维吗?)
回到秦氏生病,从生理上说起,张太医都说了,心性高强,聪明过人,则不如意常有,不如意常有,则思虑太过。而忧虑伤脾,肝木特旺……
从曹公铺排说起呢,先有秦氏把宝玉照顾得周贴,再有秦氏生怕秦钟得罪了宝玉,接着有焦大骂“爬灰的爬灰”,然后有秦业从养生堂抱养秦可卿,谓之贫女虽得居富室,诸事遂心,但终有不能不夭亡之命运矣。
此类编织,不胜枚举:
黛玉初进贾府,膳后丫头们端过茶来,黛玉记得父亲教诲饭后不宜立即饮茶,所以静观他人,方知此茶乃漱口之用。若不是黛玉心思细腻,怕要被奴婢们耻笑了。
借冷子兴之口介绍荣府,省却多少繁琐叙述?
且在此之前,贾雨村信步进入破庙,却见老僧既聋且昏,难道不是曹公早安排雨村毕竟俗眼,只能识得贾政阿凤阿玉之类?与甄士隐不可同日而语了,所以最终俗人不懂禅语。
……
诸如此类巧妙编织,无以计数!
我们从中学习侧面描写:
冯渊酷爱男风,不喜女色,却鬼使神差一眼看上英莲;使性弄性的薛公子,丫头奴婢不知多少,却见英莲生得不俗,立意买了;周瑞家的说香菱好个模样,像东府蓉大奶奶。
不用华丽辞藻,香菱之美跃然字间。
又香菱不记得自己父母、年龄、何处人氏,曹公真真见好就收,要不然还得来一段香菱思乡文字,岂不落入俗套?
所以周瑞家的反倒叹息伤痛一回。实为西施心痛之态,自己耐得,而旁人常常思伤多少泪!
我们从中学习语言行为对人物刻画的形象与传神:
“我就知道,别人不挑剩下的也不给我。”
“放你娘的屁了。再不带去,看给你一顿好嘴巴子。”
“如今自然是你们拉硬屎。”
我们从中学习批判的思考方式:
娇杏“偶因一着错,便为人上人”,难道真的只有运气吗?
不!娇杏突破了礼教,在不该看的时候看了一眼贾雨村。
因此,娇杏的错,真的是错吗?
礼教是什么?礼教到底有什么用?
我们从中了解人性的复杂,了解庄子,了解“儒”的由来,学着换位思考:
薛蟠坏吗?我们只能用“好与坏”定义人吗?
我们只能用“喜欢与不喜欢”对待这些角色吗?
我们的内心是否也有过一些所谓的“恶”?
如果我们是贾雨村,我们会如何断葫芦案?
周瑞家的知道黛玉心思细腻,为什么不能先给她送花呢?为什么一定认为黛玉心胸狭隘?
……
我们把阅读所得运用到《背影》、《合欢树》等现代文的阅读中去。
我们还练笔,小评论,记叙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