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讲:第1章(1)老子的创世纪【我读老子】

目录

一、本体论意义的道

二、道如何产生万物

三、万物皆一的两个维度

四、《老子》中其它意义的道

五、为什么用“道”这个字

六、小结

01

老子的创世纪

一、《老子》的底层思辨——对立统一规律,这得从宇宙本体论说起。

(一)宗教的超验的角度,《圣经·旧约·创世纪》:

Day1,,造出了白天和黑夜;

Day2,造出了空气和水;

Day3,造出了各种各样的植物;

Day4,造出日月星辰;

Day5,造出了各种动物;

Day6,造出了地上的各种生物和人;

Day7,休息日。

附: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

人类不知道自己的渺小和无知,喜欢追求真理进行无边界的探索。

上帝仿佛在那里笑着说:你们追求什么呢,那都是我安排好了的。

(二)从现实的观察的角度,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认为万物源于水。

(三)兼有超验和现实:既不是看不见的上帝神,也不是看得见的某种具体的事物,

而是视之不见其形,闻之不见其音,触之不见其体的,没有边界的道。

道是世界的总根源。

二、道如何产生万有之物?

(一)从“大无”到“大有”,再到“小无”和“小有”

1.产生过程

像上帝一样将万物分成几大类依次造出来的吗?

NO.

道无形物体无色无味,“无”是道的一种属性,我们有时候也把道称为“无”,这个无处于不停歇的运动状态,且产生了“有”。

果真“无中生有”,但是“大无”和“大有”

是最高层次的抽象,

是老子哲学的专有名词;

是道与万物生成之间的过渡状态;

是无中生有的活动过程。

在《老子的秘笈》中,省略了中间过程,从“大无”直接到“小有”。

“小无”和“小有”:

这栋房子里没有一架飞机”,

这栋房子有一架飞机。

“道”含藏着无限的生机,

“道”含藏生产万事万物的基因;

“道”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道”是万能的。

万事万物之中包含着道,

包含着道的两大属性“大无”和“大有”。

“道”从古至今都存在。

一句话,无时不有无时不在,

但“道”一直无形无象看不见摸不着。

2.原因:老子为何这样看到道与万有之物?

现代学者王小盾教授的解释:

古人建立知识的两种途径:

一是近取诸身,对自身生理的设想;

一是远取诸物,对太阳月亮等天体运行的设想,比如关于太阳鸟的神话。

女人怀孕三个月开始胎动,

古人认为这是生命的开始,人的年龄也应该从这时候开始算。

怀孕一个月的时候叫胚,胚胎阶段是无名阶段,在无名阶段之前还有一个元气阶段,即常无名阶段,道就是这个常无名阶段的开始,它与受精卵相对应。

(二)“大无”和“大有”没有时间上的先后,同时作为对立的两个方面统一于“道”。

这样,第1章中“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的“始”与“母”是同时发生且对等的。

若按“大无”产生“大有”的说法,则“始”先于“母”,至于“始”如何到“母”,牵涉到阴阳二气,以后我们还会详细学习。

三、万物皆一的故事。

鲁国断了一只脚的王骀;

孔子对他敬仰的原因:王骀把万物看做一体,断了的脚和还存在的手脚。

孔子所表达的道理与苏轼“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正好从空间和时间两方面说明万物皆一。

四、《老子》中其它意义的“道”。

(一)“反者道之动”之规律的“道”。

福兮祸之所倚,祸兮福之所福。

(二)作为行为准则的“道”。

我有三宝,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论语》: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取也(表仁德)。

本体论的“道”是哲学基础,其它“道”是发挥和演绎。

五、为什么一定用“道”这个字而不是其它?

道会意字,本义:马路。

金文“道”,外部是“行”,行的本义是十字路口,

内部上方是“首”,下方是“止”,合在一起就像一个人正在通过十字路口的情形。

小篆的“道”,字形左边是“走”,右边是“首”。

楷书的“道”是我们现在使用的样子。

一个人在十字路口选择方向,

我们在生活和工作中选择什么样的行为,

两者有着相同的寓意。

《老子》中诸多箴言恰恰是对政治领导的劝诫?

六、小结。

本体意义上的“道”,

相当于数学的公理定理。

(0)

相关推荐

  • 4、“无为”就是遵循规律,就是顺“道”——走进《老子》

    4."无为"就是遵循规律,就是顺"道"--走进<老子>          第二章接着第一章通过从   "无名"到"有名 ...

  • 《道德经》通读 第三十二章

    <道德经>通读   第三十二章 原文 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不敢臣.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天地相合,以降甘露.人莫之令而自均.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之,知之所以不殆.譬道之在天下 ...

  • 老子之道实为丹道之道

    --读<悟真直指详说>有悟 <老子>一书,自战国末经历代注家注疏,各以本位理解论述,以本尊理论注入,以诸家自身角度延伸,加上道教本身宗教化的需要,使<老子>原来的主 ...

  • 《道德经》通读 第三十七章 原文

    <道德经>通读   第三十七章 原文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无名之朴,亦将不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 此章命题为:朴则生. 大道无为而无 ...

  • 《道德经》第一章 老子传真

    道可道,非恒道也:名可名,非恒名也. 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 故恒无欲也,以观其妙:恒有欲也,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解说] 本章是<道德 ...

  • 3、“无名”到“有名”是观察道变化奥妙的大门——走进《老子》

    3."无名"到"有名"是观察道变化奥妙的大门--走进<老子>         道就是"变",名在"变"中.那 ...

  • 还原版《道德经》第五章:玄生众眇

    还原版<道德经>第五章全文如下: 道可道,非亘道. 名可名,非亘名. 无,名万物始.有,名万物母. 亘无,欲观其眇.亘有,欲观其徼. 两者同出异名,同谓玄. 之有玄,众眇之门. 本章对应王 ...

  • 第22讲 第21章 惟道是从,凭什么~【我读老子】

    第21章 孔德之容,惟道是从. 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忽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至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 导读 本 ...

  • 第3讲 第1章(2)我是道,但我的名字不叫“道”【我读老子】

    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提    纲 结构: 第一句,抛 ...

  • 第4讲 第2章 老子之道干大事,干了大事不说话【我读老子】

    第2章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有无相生,难易想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不为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 ...

  • 第5讲 第3章 可是,我不想舒服地当动物【我读老子】

    第3章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民心不乱.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提纲 第1段 ...

  • 第6讲 第4章 抽刀断水水更流【我读老子】

    第4章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导读 三个字: 冲,侧重广度和状态 渊,侧重深度 湛,侧重状态 十二个字:道的表现特 ...

  • 第7讲 第5章 天若有情天亦老【我读老子】

    第5章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天地之间,其犹橐龠(音陀月)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导读 继第4章论道之后,本章用"兴"手法,从天地 ...

  • 第8讲 第6章 生养之神啊,你永恒【我读老子】

    第6章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导读 谷:道生养万物的性质和道的"虚无"状态: 神:道的重要性: 玄牝之门.天地根:道的初始性: 绵绵若存用 ...

  • 第9讲 第7章 愿我们的情天长地久【我读老子】

    第7章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导读 通过人所熟知的天地这个形象说明圣人要治理天下,就得效法天地,效法道即 ...

  • 第10讲 第8章 君子可下流【我读老子】

    第8章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夫唯不争,故无尤. 导读 老子多是对事物现象的观察.归纳.比拟,老子哲学缺乏演绎 ...